文化育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03-31卢亚莲
卢亚莲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化育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卢亚莲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高职教育需要以文化求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文化育人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育人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实施文化育人上要从树立理念、培养师资、营造环境、构建载体、弘扬精神、校企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育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
一、前言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是以规模求发展,第二阶段是以质量求发展,第三阶段是以品牌求发展,第四阶段是以文化求发展。[1]我国高职教育经过示范性建设阶段,质量与品牌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在推进文化育人、思想文化创新和产业文化融合中有所作为,发挥其文化传承的载体作用,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文化育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1.文化育人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作出了专门的阐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则应推动内涵式发展。[2]当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现象十分突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围绕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成为内涵建设的主体,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某个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于独立人格、健康心理、创新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偏低、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精神淡薄、职业精神不强等问题。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发挥文化育人的核心作用,改变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片面性。
2.文化育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品牌。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提升国家的声誉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大力提高产业工人和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素质。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且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服务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使“中国制造”升格为“优质制造”,乃至“精品制造”。高职教育正是承担这一光荣使命和职责的教育主体,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人才数量,更重要的是人才质量。只有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才能使更多的高职生成“材”,才能不断提高人才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良好职业精神,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3.文化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培养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引领产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责。伴随我国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动手能力强,更需要员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和文化。高职教育必须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双重教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在某种程度上,职业精神培育比职业能力培育更为重要和迫切。任何技能的培育、提高和发展,都要建立在一定文化的基础之上。[3]文化素养不高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要通过文化育人,不断提高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增强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满足社会、企业对其职业技能需求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三、高职院校实施文化育人的具体路径
1.强化文化育人理念
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职业需求多种多样,使得高职教育需要从重知识技能传授到重能力培养,再到知识技能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内化三者融合,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育人倡导的是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处。高职院校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应认识到文化育人在提升人性、情感与精神培养、人格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把文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渗透,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能力的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发展创造力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转变教育的关注重心,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也与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标准、用人单位需求是相一致的。
2.培育师德师风
教师是实施育人的主体,学校应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心,将培育打造中青年骨干教师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例如:引进校外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培养校内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从而保证教师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积极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让更多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及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在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等方面做得更好;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本着“塑造师德与培养人才相结合,外在氛围与内在需求相结合,典型示范与整体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测评体系。[4]总之,要培育需要合理运用人本管理思想来认识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营造环境氛围
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育人的“硬件”。它不仅能够对外直接展现大学形象和特色,也能够以间接的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三种形式:第一,注重校园整体景观和校园建筑的美观、整洁。学校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注重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的和谐,并对这些建筑的外观加强清洁。第二,规范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这些识别系统在各个方面体现着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可以在理念识别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办学宗旨,视觉识别系统,比如校徽、校旗。这些都是环境氛围的重要方面。第三,在传播途径方面。校园网络、校园广播以及校园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大学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像一部立体的、丰富的、独具魅力的教科书,它将会赋予大学生蓬勃向上的力量,进而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在爱美、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升华。
4.构建育人载体
一是整合和开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统筹开展非专业教育,将非专业教育进计划、进教材、进课堂,“两条腿走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二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实践、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是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开展社团文化节、志愿服务月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弘扬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要注重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建设中的参与性,采取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的师生与学校的联系更加紧密,由此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注重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注重在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从而形成以“特色、品牌、质量”为核心特征的学校文化,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6.融入企业文化
第一,学校体现职业特色。可以从高职院校的校风、校训、校园建筑、实训基地等方面着手,从而将职业特色融入其中。第二,学校要借鉴和吸收相关的企业精神文化。通过吸取相关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创作一整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为标准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将一些优秀企业中的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中,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比如在教学的考核制度上,可以从知识、能力、态度等三方面作为考核的标准。第四,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要有利于学生与未来职业岗位的对接。第五,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企业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势,突出产业文化育人的效果,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5]总之,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引入相关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企业的文化,从而接受到相关的教育,逐渐领悟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责任。”学校教育的核心应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这也是一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文化育人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对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
[1]李辉,牛晓艳.注重示范院校内涵建设 打造高职校园文化[J].中国职业教育,2010(8):79-81.
[2]吴昀辰.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生态校园文化的构建[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5):20-22.
[3]鲁伟,刘承赫.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评价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0):88-91.
[4]张孝凤.促进素质提升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
[5]黄玉田.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产业文化育人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3-15.
TheOnlyRouteforConnotative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ultivatingTalentsbyCulture
LU Yalian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depends on culture. With the increasing rate fo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role of educating talents by culture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Cultural education is an urgent need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ent development,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in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training teachers, creating environment, setting up carrier, developing spirit, carrying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us further improv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educate talents by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route
2014-07-05
卢亚莲(1964-),女,贵州思南人,副教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718.5
A
1008-469X(2014)05-00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