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历史与关照现实——《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评介
2014-03-31葛风涛
葛风涛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及时、不适当,极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负有推进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之责。从现实来看,危机应对在政府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反观历史,值得深入反思并引以为鉴的时期是清末。当时社会动荡,危机重重,清政府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种种举措,在今天颇有值得回味评析之处。面对清末社会危机,政府作为社会运行的管理者如何应对,有哪些经验教训,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苏全有教授新著《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1]正是对此进行深入探究的一部力作。
一、主题评述
苏全有教授长期致力于清末民初历史研究,该著是其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一至六章分别为:新军失控与政府应对;革命派的武装起义与政府应对;报刊舆论失控与政府应对;民众运动与政府应对;财政危机与政府应对;教化危机与政府应对。清末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向现代社会迈进的道路上具有典型意义。正如李育民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说:“清末处于中国历史剧变的前夕,它是封建王朝的末世,又萌生了共和民国的新芽。作为不同于历代王朝更迭的转折时期,清末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引起了后人的高度关注。”[1](P1)清朝最后十年是剧变的十年、动荡的十年,各种思潮激烈撞击,在危机中有所开新。不过,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下层,人们受革命史范式的制约,常常习惯于自下而上,站在政府的对立面,努力寻觅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预设清政府必然灭亡的前提下,从民众革命的角度加以研究探讨,对清政府的态度大多限于指责其腐败必亡的范畴。其实,如若从上层看,从政府的角度看,则会使人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当时的社会危机:引发危机的政策因素是什么?应对失策的教训是什么?又有什么借鉴意义?类似的问题将次第而生,其间的历史启示亦发人深省。
清末在创立新制度方面成绩突出,十分吊诡的是,清政府采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却事与愿违、导致反向。政府本希望通过编练新军更好地维护统治,结果,新军集体哗变,反而成为推翻清廷统治的生力军;清政府允许民间办报,降低民间办报的门槛,然而报刊的民间化趋向与报刊的异化齐头并进,形成全方位的去官方化,使得清末社会舆论日渐向背离政府的方向发展,白话报甚至起了组织革命和宣传革命的作用。舆论失控对政府极为不利,直至将清政府推向灭亡的深渊。至于清末财政状况,政府为应付频发的民变和战事,财政本已入不敷出。而对清末新政的大量资金投入,使经费支绌日甚一日,财政危机更为加剧,不得不求助于对外借款。财政危机实际上埋下了王朝崩溃的伏笔。如果说新军异化、舆论失控和财政拮据等是潜藏在清政府体制之中而随时可以触发危机的危险源,那么,彼此呼应的革命派武装起义和民变事件,则对现存的统治秩序造成了直接冲击。清末的民众运动,有些起初本是爱国风潮,政府一味压制使之转变成反清革命,折射出清政府危机应对的种种不足。统治者的失策客观上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助推,为反政府力量提供了良机,无异于自掘坟墓。可见,政府危机应对不力与王朝灭亡之间关系至深。《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一书从政府应对危机的角度探讨清廷在哪些关键问题上选择错误,从而导致危机走向严重以至王朝倒塌,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特点分析
首先,作者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在开篇绪论部分作者就指出,清末社会研究的丰硕成果背后,“潜藏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研究的路径”。作者认为:“目前的学术界,已经由对革命神话般的歌颂转而为理性的思考,同时对于革命的对象——统治者的研究,也由一味批判而为冷静关注。就清末新政而言,从熟视无睹到正面探讨,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另一种可能:体制内的革命。”[1](P1)由此,在去除清王朝必然灭亡的认知前提下,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予以理性分析,总结政策优劣得失、存亡教训,以为当今之资鉴,就很有必要。这种问题意识在书中各章的具体研究中均有体现。如考察“报刊舆论失控与政府应对”,作者在介绍学术界既有观点后提出:“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历史上人们曾经做了什么,还应该关注他们应该做什么,这里面自然也应该包括政府。就清末而言,清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都是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1](P83)作者通过“政府应对”的视角对清末社会进行实证研究,来回应以往的固有看法。
问题意识以充分的学术对话为前提,深入的学术对话使问题更为明晰。在对各方面问题研究时,作者不断通过学术对话回应固有观点。如关于清末报刊舆论的研究,作者指出学界趋向有二:一是受革命史范式制约而热衷对清政府谴责;二是从根本上否定清政府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并列举了代表性论著,进而对此进行反思。其实,如今换个角度来重新考察这一问题,“指责清政府对付舆论过严——镇压迫害报界,从而物极必反、导致舆论失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今人不应该因清末政府衰落而只是一味的批判,或幸灾乐祸,相反,应该关注如何振疲兴革”[1](P82)。关于清末财政政策,作者认真回顾既有研究后发现,学界一方面认为清末政府在财政方面相关举措具有现代性的气息,值得认同;另一方面则又受限于否定情结,批评其是一场骗局,并进而延伸性地指责清政府拖延、应付,仅仅为了增加税收。这样的评判很难令人信服。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具有现代性色彩、气象的新政举措不仅没有稳固政权,反而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为什么符合发展潮流趋势的新的政令的推行却催化了统治危机?政府应该如何领导改革?如何进行财政投放?这些关涉到财政投放时效性的问题才更应该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玩味的所在。”[1](P197)书中这样的学术对话还有很多,每一章的论述,作者都十分注重与学界观点进行交流与回应,充分的学术对话成为本书一大特点。通过学术对话,作者在回应以往观点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其次,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和解读清末危机。对于史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学界大多认为应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如,新资料,新方法,新问题,新视角,新结论等。一般来说,创新点越多,学术价值越高。如若没有创新之处或创新点不明显,那么学术价值便无从谈起。其中,对创新而言,能否发现以往学术研究的盲点和不足,并在新的研究中有所补正,提出新的学术解释,进而得出前人未有的创见,显得尤为重要。本书集中体现为视角创新,通过新的角度重访清末历史,进而得出新的结论。针对以往多从革命者角度来研究清政府的局限,作者转换角度,从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角度来考察清末社会,展现出历史发展的别样形态,有利于更深入理解满清的倒台。清王朝覆亡的原因极为复杂,是多种历史因素的合力作用,与政府施政实践之间也有值得深思的连带关系,其间所昭示的问题异常丰富,绝非“腐败无能”等简单概论便能解释清楚。站在下层的立场看上层,是基于认同革命的考虑;站在上层的立场看下层,则是为了社会稳定而去寻觅稳定社会的良药。通过视角的转换,便可开启另一扇观察历史变动的窗口,从而能获得更全面、立体的图景。新的研究路径为作者发现引人深思的论题奠定了基础。
再次,发扬以史为鉴的传统,积极关照现实。该著“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研究取向正是建立在强烈的现实关怀之上。作者在绪论中已明确指出,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梳理史料的过程中得出有现实价值、意义的结论,以及怎样将参与史学落到实处。章开沅先生曾提出“参与史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诠释,认为历史学家对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应保持沉默,面对当代人类重物质轻精神的严重缺失不应该无所作为,而要有参与意识,积极地参与现实生活[2]。他不只是倡导,而且积极实践,在历史研究中始终关心着现实问题,不断从历史中寻求智慧,对一系列有关中国和世界前途的问题进行思考,以实际行动参与历史的创造[3]。这种“史学的参与”体现的是传统史家“良史忧天下”的情怀,也是现代史学家应有的现实关怀。
本书作者秉承“参与史学”的精神,正是希望通过总结清末社会危机中的存亡教训,从历史中寻求智慧,以为当今之资鉴。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贯通有所思考:“我们需要考虑社会资源和民众的承受能力,革命是有成本的;毕竟,变乱和动荡使得民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得到的同时也付出了许多,我们同样需要探讨如何去避免这些非自然性的灾难。”[1](P1)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并不限于清末,而是力求上下贯通,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关照。作者在第四章最后写道:“作为解读长沙抢米风潮的很好的窗口,清末地方主义不仅广泛地存在着,而且产生着极其恶劣的影响。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地方观念依然如幽灵一般无处不在,因此,涤荡地方主义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1](P194)在第五章财政危机中涉及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也是百余年来中国转型期间如影相随的重要议题,直至今日依然不可忽视。通过重访历史来关照现实,不只体现出历史学者的现实关怀,也映射出史学家希望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学术情怀。“以史为鉴”是史学研究最为传统的功能和作用,史学不能只面对过去,而背对现实,史学的根深深扎在现实之中。治史者应该发扬历史资政的功能,不应逃避和忽视自己的责任。
三、问题讨论
探究前代历史之得失,以为当今之资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近年来的史学研究,出于对现实历史研究不足的反思,重访传统史学的优良品质日益受到重视。该著探讨清末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优劣得失正是“以史为鉴”的回归。回归传统,可以使我们发现许多历史原本具有而后来渐被忽略的意义。
当然,任何著作都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本书也是如此。除了序言中提到的“对清末社会危机的整体把握有所欠缺,对清政府应对方策的综合分析不够周全”[1]之外,该著也没有对清末社会危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如民族危机、制度危机进行讨论。这些内容虽然之前已有较多研究,但学界的关注点恰恰说明内容的重要性,而且,这些方面关系到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有必要予以回应。面对世界政治历史变迁的大势,当时中国的政治体系是否需要进行变革?就清政府来说,统治危机是制度问题还是人事问题?单靠策略性的危机应对措施能否延续统治体系?这是进行讨论危机应对时应该涉及的问题。不过,历史的演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对于清王朝的存续来说,制度、人事有影响,本国革命派、外国殖民者等也发生着作用,只是我们无法将各种因素的作用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比。对于清末危机来说,政府的应对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很不容易判断。既要强调人事的作用,又要恰当把握体制的影响,“度”的拿捏需要谨慎。从本书内容来看,相对于以往学界强调清王朝覆亡的制度性影响,作者强调的则是统治策略等人事因素所起的作用。
制度的影响不容置疑,人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偶然事件便可能改变整个历史的面貌。如果回到清末立宪运动渐次展开之际进行“前瞻性分析”,谁又能预测到革命会突然在武昌取得成功呢?正如美国学者王国斌所说,历史发展并非完全按照逻辑进行,已经发生之事不一定就是实际上最可能发生之事。但是历史学家却很容易将真正发生了的事,同“应当发生”的事联系在一起。这种必然性的意识,掩盖了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存在着的多种可能性[4](P2)。这些思考自然又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哲学问题。历史发展有没有“必然王国”,历史演变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以清末来说,王朝覆亡是必然还是偶然?虽然学界对此见仁见智,但均不能否认偶然因素对清王朝覆亡发生作用的历史事实。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偶然因素如影相随,把历史面相装扮得五彩斑斓。历史的多种色彩,需要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才能予以折射。正是由于学者们各自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和分析,才使社会历史发展的多重面相得以揭示。历史的面相呈现得越多,越能接近历史真实,也越能给人们以历史启迪。因此,在以往强调必然因素的影响以致迷信必然性的背景下,该著立足政府视角阐述历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偶然因素”,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清末社会的复杂性。
[1]苏全有.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章开沅.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论纲[J].江汉论坛,2001(1).
[3]严昌洪.“以良史之忧忧天下”——章开沅先生“参与史学”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
[4]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