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批判理论解读《时间规划局》的寓意

2014-03-31赵潞梅

关键词:富人穷人人类

赵潞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一、引言

法国学者博德里亚认为:“在以消费为中心的后现代社会,消费品构成了一个符号体系,它把总人口区分为不同的部分。”[1](P192)然而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地位会把人的社会权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社会地位不同,生命的价值便会有高低贵贱不同的档次。也许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们将会以拥有不同数额的生命时间而被划归成不同的时区,而身处不同时区的人们,支配自己生命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电影《时间规划局》是一部科幻片,但从它的设计理念来看,其实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走向的一则寓言①英文片名是《In Time》,2011年在美国上映,导演是安德鲁·尼科尔(Andrew Niccol)。。它构思的切入点是人类“时间规划布局”的全新秩序——在那个社会阶段里,人的生命时间可以人为地控制和延长,人类社会原本最公平的时间也不再公平。故事将人类基因的衰老极限设定在25岁,此后的自然寿命只有一年,同时所有人的胳膊里都被植入了一个计时装置,只要时间倒计时清零,人就会猝然死掉。那时,社会的流通货币就是时间,人们赚取时间、消费时间,一切以时间为等价物进行交换,所以,25岁之后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延长自己的剩余时间,延缓计时器归零。

二、生命的价值——时间容器的类存在样品

这部片子最触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科技手段把人类的“生命时间”变成了可萃取、可储存、可购买、可消费的一般等价物,金钱作为流通和交换的中介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每个人来讲,从25岁开始生命就是一张可以消费、可以充值但绝对不可以透支的“卡片”。这样,生命便打破了自然生长规律:对于富人而言,生命意味着一种可再生资源,只要计时器有时间可供给,他们就可以停留在25岁的生理年龄上,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对于穷人来说,每一天都是在死亡边缘上的挣扎,今天的全部使命就是给自己争取明天的时间。于是,在穷人区,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额度不外乎“天”和“周”,一顿饭的开销可能会让他们倾家荡产,一次公交车费涨价也可能逼得他们走投无路。

在影片里,没有工作的机会就意味着没有生存的权利。工作一小时能够给自己挣到几小时的薪水,利用这几个小时的收入拼命工作,以便挣到时间吃饭、租房。一杯咖啡需要4分钟,一顿丰盛的午饭需要30分钟……时间是纯粹的生命力,也是生活的全部资本。影片最开始的场景便是底层人物威尔和他妈妈关于时间分配的一段对话:儿子问妈妈还剩多少时间,她说3天不到,但是要花去一半付房租,8小时交电费,但是贷款还欠着。在服装区工作了两天之后,母亲顺利还掉了贷款,但在回家路上,她却遇到了另一桩麻烦事——公交车费涨价。因为公交公司在昨天的票价上直接翻倍,她身上的剩余时间已不够买票乘车,她只好一路狂奔回家,当儿子迎面扑过来时,她的时钟正好清零,于是两只胳膊接触前几秒钟的时间间隔,致使施救的机会失之交臂。更心酸的是,在儿子抱着母亲业已冰凉的尸体,看着她胳膊上走完的时钟留下的一排印迹时(0000∶00∶0∶00∶00∶00),自己却刚刚得到了一位富人馈赠的一个世纪的时间,而且,就在接妈妈下班回家之前,他还转赠给朋友10 年时间(0010∶00∶0∶12∶19∶59),以纪念他们近10年的情谊。

当时间可以流通时,生命就像一个保险箱,又像一个充电器,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人们永生的神话,另一方面也使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经不起任何闪失和冲击。影片里只要两个人的胳膊相接触,计时器上的数字就会不停地闪烁跳跃,以此互通双方之间的时间数额。此外,时间也可以储存在一个金属容器里,未满25周岁的人在时钟未起作用时,便用金属容器里的时间去付账;如果时间太多而不便全部携带在身上时,也可以储存起来放在家里以供细水长流。于是,时钟上的数字既是自己的生命又是自己的财富,这可能是人类最大限度地将生命和财产结合起来的最理想的方法了。在这种情形下,生命的形式可能蜕变得及其简单——只为活着。穷人似乎解脱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焦虑,以致主人公威尔觉得当今谁还有时间谈女朋友;朋友也因为他赠送了10年时间,便开怀畅饮尽情酗酒,没想到才用了1年时间便把自己喝死了。

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资产阶级社会是由等价物支配的,通过把不等的东西归结为抽象的量,而使不等的东西变成可以进行比较的东西”[2](P149)。当人类进化到影片里那个时代时,时间变成等价物在市场上流通买卖,人类所面临的一切事物都不会遇到不可交换的障碍,并且一切事物的交换价值日趋严密和精细,可以细化到“分钟”、“秒钟”。除了母亲可以给儿子30分钟让他去吃一顿丰盛的午餐外,别人决不会轻易耗损自己1分钟时间。大家总在为自己的生命做最精确的盘算,妓女向顾客索要的价码是“你给我1小时,我就陪你10分钟”。同时,普通人之间的敌对关系尖锐到了极点,任何一个人对别人都可以有利可图,杀一个人只要抽光他的时间。在时间劫匪那里,消灭一个生命就像毁坏一件东西一样简单利索。

如影片里展示的情形那样,当生命的全部意义转化成一种时间的载体时,时间便是人的精神和灵魂,物化的思维逻辑架空了人的内在自然,日常生活也被转化为一个单调反复、枯燥无趣的格式化世界。人们的不同点仅仅在于时间的差额上,加之时间可以转移,以致使人实际上成了一种类存在,你拥有时间和我拥有时间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生命仅仅是一个承载或消耗一定量时间的机器,也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时间样品。母亲羡慕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为他还有25年的崭新时间,于是幻想着能先借他几年用一用。如此,“每一个人能够替代任何一个他人,所以他是可以被置换的,是一个样品。作为一个个体,他本身是一个绝对可替代者,纯粹的无”[3](P63)。究其实质,个人不外乎是一个物件,一个时间运作的统计因素。

三、时区分隔——统治合理性的强制品格

在人类发展史上,“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4](P4)。地区划分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财产差别,同时,国家设立公共权力来维护地区团体的秩序,“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4](P178)。影片的主人公威尔搭救了一个因为活了105岁而活腻的富人,最后富人将自己的时间悉数传给了年青人。一个穷小子一下子拥有了一百年时间,终于有闲余的时间让他停下工作出去开阔一下眼界。他打车从穷人区代顿镇到富人居住的时区——新格林尼治。一路上依次缴纳数次“关税”,每过一个关卡,就支付一个月或两个月不等的过路费,最后一次缴纳掉一年时间。在跨越了四个时区之后,终于抵达了富人的天堂。穷人终其一生都有一个去富人区看看的愿望,但是高昂的路费是他们几代人拼命工作都不可能攒够的。设立在穷富人区之间的一道道“关卡”,其实是一道道社会身份的分水岭,是人生命运永远无法转换的秩序阶梯。这些逐次翻倍的“关税”,就是国家设置在穷人身上的一道道枷锁和镣铐。穷人无力走出与生俱来的“地区团体”,只要国家的控制力仍然凑效,这种经济实力维护的统治秩序便坚不可摧。

穷人闯到富人区,如同异类误入凡间,穷人的种种生活习性与富人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不同的命运轨迹造就了一种显性的等级区分。穷人习惯性地在街上狂奔,本能地在餐馆里匆忙进食,因为大限通常只有一天,要生活就必须争分夺秒;而富人的情形却正好相反,他们因为有大把的时间来挥霍,无论走路还是言谈举止都会慢到与自己身价相匹配的节奏,对于他们来说,“快乐变成像个罐头式的产品,不再需要刻意追求”[5](P236)。

“经过启蒙的社会不再呈现为‘自然历史进程’,而是按着理性法则和社会契约原则组织社会共同体和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4](P127-128)在影片中,人们对理性原则的执行力度可谓空前绝后,时间警察只负责可以量化的东西——“秒”、“分”、“时”,他们只管理时间,时间跑错了对象就算违法。威尔作为闯入富人区的不速之客,被警察一路追踪直至被逮捕,除留下两个小时外全部时间都被立即没收,因为警察断定他的时间是通过谋杀或偷盗得来的。既然时间被没收了,威尔身在富人区也是不符合常规的,于是他们立即决定遣送他回穷人区。在那个社会里,陌生人之间没有情分可言,即便分享和救助是事实,在警察面前也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因为量化和实用原则已经泯灭了人的个性和内在价值,馈赠则是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在富人区,有真正奢侈的娱乐项目——时间赌博。人们捐赠一年时间可以成为会员,游戏场中几把下来会赢得上千年时间。时间银行老板菲利普调侃他们身处一个混乱的时代,外人无法辨认自己的妻子、女儿甚至岳母,因为她们完全处于同一个生理年龄段(25岁)。银行老板的女儿西尔维娅年满25岁时钟生效时,得到10年时间的庆贺礼物,这不过是一个富人享受其优越生活的开端。不过,即便在富人区,人们身上携带的时间越多,遭受意外的风险就越大,于是银行家时刻叮嘱女儿要随时带着保镖。没有了安全,拥有再多的时间也没有时间去花啊。话说回来,银行家为眼前的一切自鸣得意,觉得时区的存在也就是进化的一个合理步骤。因为人类的进化史原本就无所谓公平,换句话说,就是自然选择或强者生存的达尔文式资本主义。

四、关键词分析——技术理性的统治逻辑

这部影片虽然是科幻性质的,但背后支撑它的逻辑结构则是一种技术理性主义。后者“立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无限潜力和无限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其核心是科学技术万能论。对人性的张扬、对理性的崇拜和对历史永远进步的信念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标志”[6](P125)。设身处地地感受影片中的景象,会发现人们有着姣好的容颜却淹没在高科技带来的严丝合缝的禁锢中,生活空间到处充斥着高科技装备,强大的时间缴费系统,无处不在的自动摄像头,合理分布的时间银行自助终端,高性能的跑车和超前卫的手枪……在穷人区,人们的四周只是叮当作响的金属撞击声和浓烟密布的厂房,街道上是昏黄的灯光,桥下是乌黑的水流,人们身边没有绿色植物,没有欢声笑语,只有马不停蹄奔跑的身影和走完时间后猝然倒地的尸体。但在富人区,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福祉,除了年轻靓丽的容貌、豪华气派的楼房和完美随性的车辆应有尽有外,城市万象沉浸在一派静谧和安逸之中。至此,人类似乎攻克了战胜自然的一切难题,登峰造极的创新便在于突破人类自身的局限——不择手段地实现永生的神话。

(一)税收和物价

如上文所述,拥有一百多年时间的一个富人流亡到了穷人区,在活了4次25岁之后,终于觉得人类应该永恒的是思想而不是皮囊。他问搭救自己的威尔,如果拥有自己的时钟会怎么做,对方的回答是:将不会一个劲地看胳膊。他除了赠送威尔时间外,还给他讲了很多穷人闻所未闻的秘密:穷人之所以会一直死,是因为富人控制了税收和物价,只要生活费一直涨,穷人就会一直死,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卖力地工作,而是他们的劳动不断地贬值,他们的时间会轻而易举地被房租、电费、吃饭抽光。富人掌握着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只要不断地提高物价,穷人的时间就会顺理成章地流入富人的银行和商场。因为地球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获得永生,有的人活不到明天,而有的人却拥有上万年的时间,只能说无数的人在大限来临之前就被剥夺了生存的机会。从社会学意义上讲,这便是人们讲究效益、追求利润的工具理性的极端表现,而这位富人自甘毁灭的举动则引出对人类社会道德反思的价值理性,这让严酷的社会散发出一息尚存的生机。

(二)时间银行

开设时间银行是影片中握有经济权利的人们通过技术合理化获得社会支配地位的典型手段,遍布各地的营业厅和自助终端在给人们带来极端便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权利阶层组成一个体系,在支配和盈利的运转规则下,直接将人们的生命权利和生存状况统括在一个可以调控的模式中。表面上看,银行通过提供贷款给人们带来方便,而所谓贷款是指从时间银行里借贷的时间,利息高达百分之三十。富人通过时间银行聚敛了大量时间,甚至达到一亿年的固定资产,他们为下一代人储存时间,甚至为下两代人也都储存够了。银行家在遭到女儿抢劫时警告她,即便她拿着所有的时间去救人也无济于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想永生不死,贪婪的本性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有条件的人都认为自己会是个例外,但真相却是,为了少数人的永生,其他大部分人就得死。影片里银行家以自己的理性分析认为,时间最终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将是社会进化的必然趋势,这就是人的贪欲注定的一次次无数的轮回,打破这一轮回,还会形成下一轮回,只要人们满足贪欲的脚步不止,时间银行就会永远毁灭不尽。

(三)死亡与永生

对于穷人来讲,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自己怎么活得下去呢?对于富人而言,他们也不会笨到不知道人最终难免一死,他们也懂得没有一个人应当永生,就算只有一个人因他而死,因为“自然生长和对自然生长的扶持是一个互相协调的过程,保障这个过程的基本原则是生命平等的原则”[7](P348)。但是,人类文明之技术理性从运作利益起步,逐渐蔓延到权力支配和统治阶段后,“技术只是人的一个方面,但有时似乎涵盖了整个人的存在”[7](P344)。这样的评价便言中了人类进步的要害。人类科技文明的一种局面可能就是,富人永生成了一种终极追求,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生便是一项永恒的事业,死亡则是弱者和被淘汰者的事情,生命不平等也会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样成为人类进化途中的一级阶梯。在这种状况下,时间早已无公平性可言,人似乎分化成了两类人,或者说人类已经脱离了人的品性和资格:被控制的人是被奴役的劳动工具,而掌握控制权的人则是目睹穷苦子民一个接一个死去的人间上帝。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富人终究离不开穷人,这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强调。穷人任何时候都会有,可悲的是没有永恒的富人,在技术主导社会进步的时代,进不了技术垄断核心圈或丧失生产资料控制权的人,都会沦为不同程度的穷人。

五、结语

这部影片的结局是觉醒的富家千金和穷人威尔一起劫富济贫,让穷人分享了时间银行里库存的巨额时间,大家相继涌到各个富人区,冲垮了时区体制,人们体验到了一种释放生命力和精神舒展的欢乐时光,大家走在街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也许是一种追求生命平等和美好未来的理想蓝图。毕竟,人的生活有多种需求,富人可能会永生,但也可能一天都没有真正生活过。事实是,人们依凭道德正义才能让人间散发光辉,而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出于人的需要,而人需要的并不是残杀后的自我独存,也不是有生之年身心俱疲地追求财富,人之为人有人的尊严,人类社会也有它的正确的步伐,因为“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4](P185)。

[1]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黄圣哲.文化工业的重建[M]∥[德]阿梅龙.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1.

猜你喜欢

富人穷人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像富人一样去思考——读《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渐富人群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穷人的尊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