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几个问题

2014-03-31朱文通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影印南开文集

朱文通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关于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几个问题

朱文通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周恩来于1920年10月18日亲自编订的《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原件,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1998年2月,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有关部门先后出版了手稿本的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2013年2月,在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00周年之际,有关部门又在手稿本的基础上推出了《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由于周恩来亲自编订的手稿本《南开校中作文》,并未全部收入作者在天津南开学校的作文,因此以手稿本为蓝本编辑出版的《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未能反映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所写作文的全貌和水平,令人感到遗憾。加之手稿本大多未标明文章的写作时间,其编排顺序也需要重新考订。所以,有必要在手稿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编辑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所写的作文,特别是考订篇目和写作时间,并进行必要的注释。

周恩来;南开学校;作文;版本;篇目;写作时间

周恩来于1913年8月16日参加闻名遐迩的私立天津南开学校的中学入学考试,旋即被录取,并于同月19日入学。由于品学兼优,升入二年级后,多年来一直靠伯父资助读书学习的周恩来就成了全校唯一的免费学生。1917年6月26日,周恩来以89.72分的优异成绩毕业。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周恩来的作文曾经获得全校比赛第一名,周恩来自己精心保存了在南开学校学习四年期间的部分作文①现存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显然不是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课堂作文的全部,比如缺少1913年的作文,也就是说没有收入一年级第一学期即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又如,民国四年(1915年)“第二次”作文《海军论》和“民国四年冬季第五次”作文《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之间缺少第三次、第四次作文等。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第60页。。现存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共计52篇,约七万字,涉及论、记、传、启、书、序、感言等诸多文体。不仅是研究早期周恩来的重要资料,而且还是民国初年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可惜至今并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一、版本情况

1.手稿本

周恩来的《南开校中作文》是作者于1920年10 月18日亲自编订的手稿本,又称手迹本,共计169页。作文用纸分为两种,大部分是每页竖行中缝印有“天津南开学校”字样的稿纸,少部分是每页竖行中缝印有“天津南开学校国文卷”字样的稿纸。这两种稿纸大小规格基本相同,均为25.5×22.5厘米,红格宣纸,竖行,半页六行,每行25个空格,即每页12行,总计共有300个空格。作者在赴欧洲求学前夕②周恩来于1920年11月7日由上海乘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赴法国,是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之一。,将《南开校中作文》《旅日日记》和部分书信及照片等一批个人的珍贵资料装在一个箱子里,委托同学代为保管。在白色恐怖中,周恩来的学友不顾个人安危,把手稿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1952年被天津市青委秘书长刘焱等发现后,于同年9月12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通过组织手续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从而使这一批珍贵的资料得以物归原主①刘焱:《天津发现的周恩来学生时代的文稿》,《中国教育报》,1993年1月17日;又见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之《编者的话》(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不知何故,二者均把1920年10月18日误为“一九二○,十,十”。,完璧归赵。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此后不久,邓颖超又将这批资料移交中国革命博物馆保管,原件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②2003年2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为国家博物馆。。

2.手稿本的影印本与影印线装本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的《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影印线装本于1998年2月分别由中央文献出版社、线装书局出版。《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系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的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公布了手稿的影印件,既方便研究,又有利于鉴赏和收藏,是非常重要的版本。手稿本的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的出版说明均说是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首次公开发表,如果仅从影印手稿本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首次。然而,如果从内容来看,并非如此。因为《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全部文章早已收入刘焱编辑的《周恩来早期文集》,并于1993年2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因此,笔者认为,1998年出版的《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的影印本、影印线装本,不宜称为周恩来南开学校作文的首次公开发表。

3.《周恩来早期文集》“收录”本

刘焱编辑的《周恩来早期文集》,按照编者考订的时间顺序收入了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全部文章。由于该书同时还收入了同期周恩来撰写的其他文章多篇,所以没有保留《南开校中作文》这个独立的题目。然而,这却是对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最早的也是最为系统的整理,比较严谨规范③比如,《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开学感言》是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第一篇作文,《周恩来早期文集》的录文和《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的录文有很多差异或明显的不同,笔者经过反复勘校,认为《周恩来早期文集》的录文忠于原文,比较准确。,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功莫大焉。

4.笺评本

2013年是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00周年。为了纪念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00周年,2013 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南开中学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可喜可贺。该书主要面对广大青年学生,编者根据《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进行了文字整理,在详细注释的同时,加以点评,并将书名《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确定为《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对于宣传、研究周恩来颇有裨益。大概因为现在属于“南开”系列的学校比较多,而“南开校中”又比较模糊,现在看来似乎未明确所指,容易给今天的读者造成混乱,所以《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的编者用 “南开中学”直接代替“南开校中”。当然,这一做法并无明显的不妥,但是如果严格要求,还是应该加以说明为好。因为当时的校名是南开学校,该校后来才改为现在的校名南开中学。

此外,也可能是出于为了便于青年学生阅读的考虑,该书并未说明编辑整理的凡例,而全书体例确实也没有统一。比如,同一词语在不同文章中反复注释,可谓比比皆是,造成颇多重复,并且注释还有明显差异,乃至舛误。限于篇幅,有关例证不再一一例举④《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的注释虽然颇见功力,不乏精彩、独到之处,然而个别注释有误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该书第218页注释第13、14条,其中的“奉省”和“畿辅”解释有误,二者分别当系指奉天省(今辽宁省)和直隶省(今河北省);第267页注释第23条,“春明”解释有误,“春明”当系借指京城——北京,等等。。

二、篇目问题

笔者阅读《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之后,觉得《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篇目和对文章写作时间的认定,有一些问题还值得商榷。尽管《南开校中作文》是周恩来亲自编订的,也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作文篇数有明显的遗漏等。

1.《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应该收入《南开校中作文》遗漏的一篇最为著名的作文《诚能动物论》。周恩来亲自编订的手稿本《南开校中作文》没有收入《诚能动物论》一文,笔者认为新编辑整理出版的《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应该弥补这个缺憾,收入《诚能动物论》一文。但是编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某种考虑,并没有这样做,令人遗憾。笔者以为,《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应收入目前已经搜集到的周恩来在南开学校的所有作文①周恩来的《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收入作文52篇,暂且按照《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编者确定的写作时间来计算,其中,1913年下半年即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连一篇作文都没有收入;收入1914年上半年即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作文5篇,收入1914年下半年即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5篇,也就是说收入1914年的作文10篇;收入1915年上半年即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的作文6篇,收入1915年下半年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15篇,也就是说收入1915年的作文21篇;收入1916年上半年即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的作文5篇,收入1916年下半年即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14篇,也就是说1916年的作文19篇;收入1917年上半年即第四学年第二学期的作文2篇。除1913年下半年即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是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和1917年上半年即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临近毕业情况有些特殊外,其他各学期,收入作文多的达14—15篇,少的也有五六篇。1913年3月19日,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如下:第一学年每周七学时,教学内容为“讲读作文”、“习字(楷书、行书)”;第二学年每周七学时,教学内容为“讲读作文”“文字源流”“习字(楷书、行书)”;第三学年每周五学时,教学内容为“讲读作文”“文法要略”“习字(楷书、行书)”;第四学年每周五学时,教学内容为“讲读作文”“文法要略”“习字(行书、草书)”(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摘录)》,http://www.pep.com.cn/xiaoyu/yuwenbook/xy_dsyz/xy20sjzg/201008/t20100820_683627.htm)。也就是说,“讲读作文”始终都是国文教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南开学校虽然是仿照欧美教学方法,但是课程安排也应该参照上述标准执行,作文同样应该是南开学校国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收入作文最多的1915年下半年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为例,该学期应该有17个星期,如果平均按照每个星期写一篇作文来看,1915年下半年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应该是17篇。如果考虑到期末考试复习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收入1915年下半年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15篇,以及收入1916年下半年即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的作文14篇,应该说比较接近这两个学期的全部作文数量,或者说几乎就是全部作文的总数。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收入1914年的作文比较少,如果不是每两个星期写一次作文,那么就有其他原因,比如作者不太满意其中的某些作文等。。如果不收入已知的某篇文章,则应予以说明。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发现《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没有收入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曾经获得全校作文比赛一等奖的《诚能动物论》一文,并且未作任何说明。1916年5月6日,南开学校举办全校作文比赛,周恩来荣获第一名,并获得一面写有“含英咀华”四个大字的锦旗。周恩来在同期《校风》“纪事”栏目中,以“特试揭晓”为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次作文比赛的情况,于此不再赘述②刘焱:《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121页、第114页。。

《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没有收入《诚能动物论》一文,主要是因为周恩来亲自编订的手稿本《南开校中作文》没有收入这篇文章。至于周恩来为什么没有收入这篇文章,不得而知,很可能是当时没有找到《诚能动物论》一文的手稿。手稿本的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因为是影印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手稿本,自然也没有收入《诚能动物论》一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的编辑和整理,包括篇目、顺序、目录等,都是按照《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来的,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忽视了《诚能动物论》一文,没有收入。笔者认为,既然名为《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没有理由不收入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获得全校作文比赛一等奖的作文。该文于1916 年5月15日作为“代论”发表在南开学校校刊《校风》周刊第30期上,并不难找;此外,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还据手稿收入了《诚能动物论》一文③同上书,第114—116页。,也就是说《诚能动物论》的手稿也被保存了下来,只是刘焱并未注明《诚能动物论》一文手稿的收藏单位或出处而已。

2.《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不应该继续收入《梁任公先生演说记》一文,并且应该说明理由。1917年1月31日,梁启超应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先生邀请,到南开学校参观,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周恩来以《梁任公先生演说记》写了一篇作文,获得老师的高度评价,此文是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最后一篇,曾经于1917年2月28日、3月7日分两次先后发表在《校风》第56、57期上。

周恩来的这篇作文,分为两个部分,开头是简短的“记者识”,其他都是梁启超演讲的记录。作为一个学生,周恩来把《梁任公先生演说记》作为自己的一篇作文无可厚非,属于一种正常的训练。现在看来,这篇作文,只有“记者识”属于“记”的范畴,是周恩来的原创,其著作权属于周恩来,而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周恩来记述并整理的梁启超的演讲,不是周恩来的原创,其著作权应该属于梁启超(如果还未被收入“梁启超演讲集”之类的书籍,倒是应该及时收入),周恩来只是整理者或记述人。《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如果一定要坚持收入此文,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并说明有关情况。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就比较严谨规范,可以效法。刘焱先生把《梁任公先生演说记》分为两部分收入《周恩来早期文集》,其中的“记者识”定名为《梁任公先生演说词志》,作为周恩来的原创文章,收入《周恩来早期文集》,并说明了文章题目是编者拟订的等有关情况;而除了“记者识”之外的部分,仍然定名为《梁任公先生演说记》,作为《梁任公先生演说词志》的附录收入④同上书,第232页。。笔者认为,刘焱先生的这种处理方法值得称道。

1917年5月23日,南开学校敬业乐群会等三个学生团体举办讲演会,邀请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来校讲演,周恩来整理并笔录《蔡孑民先生在全校欢迎大会上的演说词》和《蔡孑民先生演讲录(思想自由)》,前者载于1917年5月30日出版的《校风》第67期和1917年6月出版的《敬业》第6期,后者发表于1917年6月出版的《敬业》第6期①刘焱:《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第253-254页。。周恩来的这两篇记述蔡元培演讲的文章和《梁任公先生演说记》属于同一类,如果《梁任公先生演说记》可以作为周恩来的作文收入《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的话,那么这两篇文章似乎也可以视为周恩来原创的作品。刘焱先生在编辑《周恩来早期文集》收入上述文章时,其处理方法和《梁任公先生演说记》的处理方法一致,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称道。这种处理方法在《李大钊全集》中,也可以找到例证。比如:1914年春,在日本东京求学的李大钊,在向北洋法政学会会刊《言治》推荐其同学夏勤的《自然律与横平律》一文时,专门写了一段跋语,并注明“钊识于东京”。后来,这篇“识”被命名为《〈自然律与衡平律〉识》,收入《李大钊文集》《李大钊全集》等书②《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8页;朱文通等编辑:《李大钊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0页。。

三、关于某些作文的写作时间

1.关于《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开学感言》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开学感言》是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的第一篇作文,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的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以及《周恩来早期文集》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4年1月,《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4年2月下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该文的点评认为:“周恩来1913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当时学校开学一般是公历2月下旬,所以题目的‘一月’当为阴历。”③南开中学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此说误。民国纪年用公历纪年早有明令,周恩来在作文中明确指出开学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八日”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又按: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版):1914年“一月八日开学”。,其作文写作时间应当在此后不久,应当是1月中旬。如果此文的“一月”是阴历,那么此后所有标明作文的时间都按照阴历换算为公历后,则明显不通。再退一步,即使“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八日”是阴历,换算成公元纪年则为1914年2月2日,那么,2月2日开学,而周恩来的作文写于2月下旬的可能性也不大。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此文的“一月”是阴历,则天津南开学校1914年初开学的时间就是正月初八,而按照中国的传统惯例,鲜有学校会在正月初八开学。综上,笔者认为,《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开学感言》写于1914年1月中旬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定为写于1914年1月,并无不妥。而确定为1914年2月下旬,则明显有误。

2.关于《爱国必先合群论》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虽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但是作者却在标题旁注明该文为“一学期,第一次”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又按:不知道这一注释写于何时,当为作者在编辑整理过程中,根据记忆补注的。以下类似情况,不再注释。作文,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周恩来二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次作文。《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4年9月,不够准确。南开学校夏天一般是7月1日前后放假,假期50天,所以秋季开学的时间,一般都在8月20日前后,比如,1913年为8月19日,1915年为8月20日,1914年南开学校秋季开学的时间亦当在1914年8月20日前后。经查果然如此,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南开学校1917年版)记载,1914年“秋,八月二十日开课”。因此,《爱国必先合群论》一文的写作时间当在1914年8月下旬。

3.关于《生人最宝贵者,无过于光阴。况今日为急进时代,片刻尤未可虚掷,诸生求学应识此旨。暑假五十日,当早暑,天气清爽,犹克惕厉自勤乎?试各述所为,勿隐》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⑥按:该书在该文标题下标明的时间为1914年,在点评中则说明该文写于1914年秋,见该书第34页、第37页。《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4年秋,较为笼统。该文应该是1914年南开学校秋季开学后,周恩来所写的第二篇作文,故其写作时间宜定为1914年9月上旬,最晚也应该在9月中旬,至少可以确定为9月。

4.关于《本校始业式记》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标明写于1915年2月,《周恩来早期文集》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5年1月,《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5年2月下旬。周恩来在《本校始业式记》一文中,开篇就点明开学的时间是“民国四年一月十一日”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又按: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版),亦言:“民国四年春,一月十一日开学。”可见周恩来所记属实。,1915年1月11日,阴历是11月26日。如笔者对《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开学感言》写作时间的分析判断一样,加之此后紧接着周恩来写的第二篇作文《约友人入足球队启》中说“开学经旬”②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则周恩来在开学后写的第一篇作文《本校始业式记》,毫无疑问应该写于1915年1月中旬。

然而,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难以解释,那就是《本校始业式记》虽然未标明写作时间,但是作者却在标题旁写明该文为“三年作文,第一次。”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这个“三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三年”,显然不是民国三年(即1914年),因为周恩来在文章里已经明确提到的实指时间是“民国四年一月十一日”。而三年级也不可能,因为按照当时的学制和周恩来入学的实际情况,周恩来升入三年级的学习生活只能是1915年8月20日开始的。当然,南开学校也有春节后入学,并于春节前毕业的,但是周恩来不属于这种情况。根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南开学校1917年版)记载:“民国四年秋,八月二十日开学。校中以各班名称取天干志别,易淆人意,乃改分年级,本班因名三年级三组。”因此,周恩来在此后写的另外一篇作文《〈校风〉报传》的标题下、署名前还特意写上了“三年三组周恩来”④同上书,第40页。字样,三年三组即三年三班。类似情况前面还有,如,周恩来所在班级由“己三班”(一年级三班)改为“丁二班”(二年级二班)后不久,周恩来在作文《一生之计在于勤论》的标题下、署名前特意写上了“丁二班周恩来”⑤同上书,第4页。字样。如此,这个“三年”只能是周恩来的笔误,这是因为1915年1月11日,刚刚进入民国四年10余天,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周恩来写作文时难免产生下意识的笔误。如果不是笔误,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就是实指周恩来进入南开学校的第三个年头。

5.关于《约友人入足球队启》《论名誉》《尚志论》《与友人预约春假旅行启》的写作时间。上述作文,手稿均未标明写作时间,然而作者却在标题旁依次注明为“第二次”⑥同上书,第24页。“第三次”⑦同上书,第26页。“第四次”⑧同上书,第29页。“第五次”⑨同上书,第31页。。笔者认为这几篇文章和《本校始业式记》是接续的关系,也就是说《本校始业式记》一文后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作文。关于《约友人入足球队启》,《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及《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5年3月上旬,《周恩来早期文集》标明的写作时间是1915年2月。该文开篇写到:“开学经旬”⑩刘焱:《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而南开学校的开学时间是1915年1月11日,由此可知该文当写于1915年1月下旬,因而不可能写于1915年2月和1915年3月上旬。文章末尾写到,“握手言欢,当在元宵灯节时也”。⑪⑪同上。而1915年1月下旬距1915年元宵节(1915年2月28日)大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该文写于1915年3月上旬,则恰好过了元宵节,自相矛盾,因而不可能写于3月上旬。

关于《论名誉》的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3月,并无错误,但是笔者认为还可以把写作的时间确定得更为具体一点。即应该是1915年3月上旬,因为春节放假后的开学时间应该在1915年3月1日,而《论名誉》是开学后周恩来写的第一篇作文,时间定为1915年3月上旬比较合适。

关于《尚志论》的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4月,误。此文为周恩来等春节放假开学后写的第二篇作文,按照惯例,此文应该写于1915年3月中旬,或者3月中下旬之交,不可能写于1915年4月,详见下文。

关于《与友人预约春假旅行启》的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春,过于模糊。此文为开学后周恩来写的第三篇作文,按照惯例,此文应该写于1915年3月下旬。又,文章末尾言明:“屈指会期,当在寒食”①刘焱:《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与友人预约春假旅行启》应该写于寒食节之前。寒食节系冬至后第105日,一般是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一天。因此该文写作的时间以确定为3月下旬为宜。《与友人预约春假旅行启》写于《尚志论》之后,最多写于1915 年4月初,因此《尚志论》不可能写于1915年4月。

6.关于《广募救国储金致友人书》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6月,笔者以为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该文写作的时间范围。1915年6 月6日,天津救国储金团在天津公园召开第二次会议,周恩来和同班同学南炳方应邀出席,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发表演说,演说词以《周恩来君演说词》为题摘要发表在1915年6月出版的《南开星期报》第49期上。因此,笔者认为,《广募救国储金致友人书》应该写于1915年6月6日前不久。

7.关于《本校秋季始业记》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但是该文中写明了南开学校1915年秋季开学的时间是1915年8月20日②按: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版):“民国四年秋,八月二十日开学。”,则《本校秋季始业记》的写作时间当在1915年8月下旬。《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8月下旬是恰当的,而《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可能是按照现在一般都是9月初开学的规律改为1915年9月,恐有误。

8.关于《本校十一周年纪念新剧〈一圆钱〉记》③该文曾经以《新剧〈一圆钱〉内容详记》为题,发表于《敬业》第3期,1915年10月出版。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10月,笔者以为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该文写作的时间范围。南开学校11周年校庆纪念演出是在1915年10月17日④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版):1915年“十月十七日,本校演纪念新剧《一圆钱》,班中同学扮演者有周恩来、王士琦,粉墨登场,备受欢迎”。,《本校十一周年纪念新剧〈一圆钱〉记》一文的写作应该在此后不久,因此笔者认为,该文的写作时间似可确定为1915年10月20日前后。

9.关于《海军说》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冬,此说值得商榷。该文虽然未标明写作时间,但是标题旁标有“第二次”字样,按照周恩来的标注习惯,应该是指1915年8月20日开学后的第二次写作文,则其写作时间应该是1915 年9月上旬。

10.关于《或多难以固邦国论》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5年冬,然而,《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该文的点评却又指出:“据考订本文系周恩来写于1916年冬的一篇课业命题作文。”⑤南开中学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页。笔者按:查此《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所谓“1916年”,当系1915年之误。该文虽然未标明写作时间,但是标题旁标有“民国四年冬季第五次”字样,如果前述《海军说》写作时间的推论正确,那么紧接着排在《海军说》后面的一篇作文《或多难以固邦国论》,可能属于同一序列,即指1915年8月20日开学后的第五次作文。由于周恩来等参加南开学校11周年校庆纪念活动,排演新剧等,课程可能有所调整,此文大约写于1915年11月中旬前后。然而,如果周恩来记忆有误,《海军说》和《或多难以固邦国论》分别为1916年1月10日开学后的第二次和第五次作文,也未可知。总之,关于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为,无论如何,“民国四年冬季第五次”这个旁注都颇为费解。

11.关于《论强权教育之无益》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均标明为1916年2月,《周恩来早期文集》则标明为1916年1月,前者误,后者比较准确。该文手稿中缝填写有“三年级二组第一课”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字样,此当为周恩来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写作文。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南开学校1917年版)记载:民国“五年一月十日,第三年第二学期开课伊始,本班……易名为三年级二组”。三年级二组,即三年级二班。由此可知,《论强权教育之无益》一文应该写于1916年1月中旬或下旬。

12.关于《以自治自爱励友论》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6年春,笔者认为比较笼统。该文虽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但是手稿中缝却填写有“三年级二组第四课”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字样,我们已知《论强权教育之无益》为三年级第二学期作文第一课,春节放假前有三个星期,可能作文2次,那么假期后写于1916年2月23日的《试各述寒假中之事况》则可能是第三课(春节放假前的三个星期,如果作文3次,那么《试各述寒假中之事况》就是第四课,却又和《以自治自爱励友论》是第四课矛盾),则第四课《以自治自爱励友论》当写于2月底,或者3月初。

13.关于《息有居学,载之礼经。人贵惜时,传于宋史。诸生于旧历年假中欲事何事,盍预言之》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7年1月,《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却仅标为1917年。笔者认为,前者比较可靠,后者过于笼统。该文手稿标题旁标有“民国六年春,第一次”②同上书,第152页。字样,由此可知此系1917年1月开学后,周恩来的第一次作文。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南开学校1917年版)记载:“民国六年,一月八日开学。”开学后,两个星期又放旧历年假,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和作文内容,可知该文写于1917年1月8日—19日期间。

14.关于《梁任公先生演说记》的写作时间。该文手稿未标明写作时间。关于此文标题的处理,《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与《周恩来早期文集》不同,已如前述。《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影印本和影印线装本、《周恩来早期文集》均标明为1917年2月,《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却标为1917年2月28日。1917年2月28日、3月7日为南开学校校刊《校风》周刊分两次连载发表该文的时间,《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仅标注其一,似乎欠妥。

梁启超的演讲时间是1917年1月31日,周恩来的记述时间当然也应该是这一天。至于周恩来进一步整理此文、撰写“记者识”的时间,当在1917年1月31日至1917年2月27日之间。由于《梁任公先生演说记》手稿中缝填写有“四年级二组第二课”③同上书,第155页。字样,也就是说,该文是旧历年假后周恩来写的第一篇作文。据《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南开学校1917年版)记载:1917年2月“十日,本班与四年一组发起欢迎新同学会”。1917年2月10日是星期六,阴历正月十九,南开学校春节放假后开学的时间一般是正月十六,1917年的正月十六是2月7日(星期三),那么,周恩来整理此文并撰写“记者识”的时间,在1917年2月中旬的可能性比较大。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Compositions in Nankai School by Zhou Enlai

ZHU Wentong
(Institute of History,He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51,China)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of Compositions in Nankai School,compiled by Zhou Enlai himself on October 18,is collected at the National Museum.In February 1998,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published aphotocopy of the manuscript and the thread-bound photocopy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Zhou Enlai.In February 2013,at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Zhou Enlai’s admission to the Tianjin Nankai School,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published the NotesandCommentsonZhouEnlai’s Compositions at Nankai Middle School on the basis of the manuscript.Since Zhou Enlai’s original manuscript of the Compositions in Nankai School does not include all his compositions in Nankai School,it is regrettable that the published Notes and Comments on Zhou Enlai’s Compositions at Nankai Middle School doesn’t reflect Zhou Enlai’s complete picture and writing level at the Nankai Middle School.As most of the manuscript were not marked with the time of writing,the layout sequence also needs to be re-examined and verified.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this manuscript,it is necessary to refresh and re-edit Zhou Enlai’s compositions during his study at Nankai School,particularly to clarify the table of contents and writing time for each piece,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notes.

Zhou Enlai;Nankai School;composition;versions;table of contents;writing time

K258

A

1008-469X(2014)03-0001-07

2014-04-03

朱文通(1964-),男,河北沧县人,二级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李大钊研究、近代华北区域社会史研究等。

猜你喜欢

影印南开文集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郭汉城文集》简介
张伯苓去世时口袋中仅有6元7角钱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民主与科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