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动态式分层次合作教学中突出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以音乐教育专业为例

2014-03-31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伙伴教学内容

闫 昱

(黑龙江工业学院 师范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高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功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与主体化,这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讲,学生是第一位,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而服务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不再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者,而是和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接受教育、一起面对新知识的学习参与者。

在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中的动态式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和专业需要将学生合理组合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并为这种学习伙伴和层次化教学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和竞争机制,形成动态式的竞赛式学习。具体在操作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 合作——形成合作教学团队,角色转换促进自主学习

音乐教育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是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在专业技能课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自己弹奏或演唱,对团队合作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例如舞蹈创编、声乐合唱、器乐合奏等,此外还要具备指导中小学生学习的师范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合作完成的练习内容。

1.课下合作。

由于学生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仅仅依靠课上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音乐教育专业中一些专业技能课,更是强调课下练习的有效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采用学生自愿和教师分配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组成课后学习互助伙伴。学习伙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程度接近的,这种组合有利于伙伴之间相互补充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种是学习伙伴之间差距较大的,这时由学习较好的学生负责在课下指导略差的学生,较弱学生获得专业上进步的同时,学习伙伴也获得了指导和传授专业知识的方法和经验,各有所得,共同提高。例如在声乐教学中,学习伙伴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伴奏和演唱练习,相互聆听指出问题。

2.课上合作。

课上合作的学习伙伴主要是在回课过程中相互监督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回课时除了学生本人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外,学习伙伴要对其演奏演唱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完成自评和互评。评价时双方要说明评分理由,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完成三方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学习者和传授者角色的互换,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的再次提高和升华,尤其是让学生掌握评价的主动权,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体会做学习主人的责任和义务。

3.分工合作。

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除了相互伴奏演唱、演奏、集体编创舞蹈、声乐、器乐等伙伴式的合作外,还可以在检查评定作业中做相互监督的合作。为了突出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试讲锻炼的平台,以努力达到“技术+师范”的培养目标。例如,在教学中,阶段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不仅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同时为学习优秀并且具备多次指导学习伙伴进步的学生提供公开试讲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从学生到教师角色分工的转换。试讲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和设计,通过示范讲解,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进行锻炼和培养。

二 分层次——多元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体现以生为本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师既要照顾到整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专业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优势各不相同,接受能力、努力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专业技能课的授课形式和内容一直是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的课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我们要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分层次教学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效的做法。

从教学过程的要求来看,分层次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层次化。

音乐专业技能课程现多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一对一等几种常见的形式,至于在何时采用哪种授课形式,除了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程度和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教条地采用单一的授课形式。

教学目标的制定则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基础为依据,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综合因素进行细致地划分,做到目标明确、层次合理、科学可行。例如:在制定“电子琴课程标准”时,将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也相应地变化。

2.布置作业、考核评价的层次化。

人们常说:三分教七分练,可见课后作业和练习的重要性。在布置作业的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分不同层次进行作业安排。重点是要控制好不同层次作业的难与易、质与量,针对低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注重基础练习,要起点低、密度大,呈阶梯式进度;对中层次学生要注重发展性专业练习,促使知识内化,强调专业性;对高层次学生要注重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练习内容要丰富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客观、公平、激励的原则,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了解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不仅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驱动力。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也要有所不同,对于低层次学生要积极寻找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消除其自卑的心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明确努力方向,肯定其成绩揭示其不足,促使其不甘落后,增强竞争意识,积极向高层次递进;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要要较高标准严格要求,适当采用竞争评价,让学生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这样,在评价过程中,在体现了评价的及时性、差异性、教育性的同时,强调了过程评价和多元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相结合。此外,还要尽量做到考教分离,让校内外专业教师和学生或者用人单位参与评价,既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自主性,这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做法。

三 动态——竞争中学习,激发学习潜能

1.层次划分动态化。

尽管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但学生的学习状况会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不断变化,因此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模式来进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学生一个阶段较为稳定的学习情况,在层次划分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这种调整也不能出现的太过于频繁,要在总结评价学生学习综合表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建议每一、两个月或者一学期进行一次调整,根据成绩进行调整,逐渐形成一种学习竞争机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竞争的机会,阶梯性的设定目标给予他们希望,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努力,随时可以得到认可和进步。同时对学习暂时领先的学生形成竞争,如果不努力,随时有被向下调整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要保证每名学生得到其需要的教学资源,体现教学的公平化。

2.教学内容的动态化。

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复杂个体,对于每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以外变化,教学内容上要更加人性化,将教学内容做以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出现意外情况的学生,要相应地降低标准,减少学习内容;对于进步快速的学生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做到“下有底线、上不封顶”,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音乐专业具有一定表演性的特点,学校和老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设定出一定的艺术实践内容,当临时艺术实践内容的安排和原有计划产生冲突时,要在保证原有教学目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教学内容上做出相应地调整,把学习内容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践能力。

总之,动态式分层次合作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在实践运用中,充分感受到它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了关爱和感恩。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学习伙伴的合作到角色的转换,更多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更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作为学习引导者的主导作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方法的设计中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层次,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

[1]王耀华,等.高师音乐教育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胡文会.教育与服务——大学生主体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4]赵宇辉.关于高职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4(3).

[5]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伙伴教学内容
伙伴
新伙伴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我的好伙伴“苍苍”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