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彰显:构建随迁子女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
——以人本主义的视角
2014-03-31谢海龙
谢海龙,苏 琪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化转型过程的衍生物之一。多年来,不同研究者在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时效性并不高。原因大多归结于户籍制度的限制、随迁子女父母经济和文化水平偏低等。而笔者认为,人性的缺失是造就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迁子女大多来自农村,居住条件差,流动性强,生活水平较低,学习缺乏连续性,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爱。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和受教育机会受到了严重挑战,处于一种边缘化的位置,精神上缺乏内在的抚慰和关怀,再加上认识上的偏颇,他们感到自己与身边伙伴在物质生活上有显著差异,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陷入了孤独痛苦的心境。[1]“人”的空缺使他们产生了对学习的厌烦以及对老师和同学的回避与抵触,缺乏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素养。
人本主义理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核心在于肯定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笔者认为,该理论含有肯定人性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面对我国随迁子女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汲取其合理之处,这对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 构建真诚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教育过程的人文情怀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与随迁子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从每一位教师做起。
首先要真诚一致地关注。特别是在公立学校,教师要和随迁子女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沟通上的障碍。老师的一次提问、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产生积极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运用非评价性态度,尊重他们表达自由的权利,让他们内心真切地体会到自己从未被师生同伴边缘化。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内在兴趣。他们物质方面或许不够充裕,但他们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和无限发展的潜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他们需要朝着自己的兴趣点适当发展,教师需要有效运用人文关怀的方法,激发和挖掘学生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精神需要,从而使学生保持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达到自我满足与实现。
最后,教师要尊重每一位随迁子女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曾说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平静的教育氛围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责任。”[3]尊重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师德,也是教师良好修养的外在显现。作为教师,他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心境、情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没有压迫感和焦虑感,可以放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够轻松自如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 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的关键
生生关系同样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随迁子女和城市学生有着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他们在认识和风俗习惯方面有着极大的反差。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城市学生对随迁子女有着不同程度地歧视,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外来随迁子女的身心发展。可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对于随迁子女尤为重要。
首先要创建和谐的班集体。以班集体为核心的正式群体交往是一种制度化的基本学校集体单元。这种集体中的成员之间的交往和班集体任务密切相关。[4]班主任在组织班委会时要积极考虑把随迁子女吸纳进来,鼓励支持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搞策划,尽情展示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此增加其和城市学生交流的机会,培养其和城市学生交往的能力。
其次,学生干部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城乡文化活动,让生生之间相互了解,使城市学生知道他们和随迁子女之间只是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而并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同时让城市学生了解到自己较为方便的生活来之不易,因此更要倍加珍惜;同时让他们设身处地地理解农村孩子的生活状况,学生干部要带头尊重和帮助他们,主动增加交流和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团结,尽可能消除孩子们内心的城乡文化差异,使他们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 学校做好引导和防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的保证
学校是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阵地。学校教育要举起教育的“人性”大旗,把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放在重要位置。把尊重学生、最好最大地实现学生的潜能放在教育的首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健康心理的预防和引导工作,唤起教育的人文情怀。
首先,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对其他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此外,还要定期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联合家长和老师形成三方合力。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沟通,交换意见,充分发挥三方合力的教育功能,为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构建有效的体制机制。
其次,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尊重学生低层次的需要,激发学生高层次的需要。[5]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并不矛盾,我们在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的同时,不要压抑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学校教育要着眼于随迁子女学生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以高层次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使他们树立高层次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规划,在不断进步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罗杰斯强调,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惟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有教养的人。在当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6]罗杰斯的教育目标启示随迁子女要正视现实,正视自己,积极进取,要对生活赋予新的意义,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要充分发挥自己人格的作用,对社会和别人持建设性的态度,努力做一个能够适应变化、促使自己积极变化发展的真正健全的人。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教育的目的,不在技工、律师或商人,而是在培养人们的智慧,由此而彰显人性,成为有智慧的人。其目的是培养人格,而不是人力。”[7]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完整的人,要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可见在构建随迁子女学生的教育环境中,要彰显人性,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学生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他们重拾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想很好地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随迁子女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有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的需求。因此,我们要以构建随迁子女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为起点,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以最大的限度给予其最基本的人本关怀。
[1]李艳红,王希江.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1).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邓美英,陶风华.人文关怀: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要过的坎[J].农业考古,2008(6).
[4]何齐宗.教育原理与艺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郭彦雯.以人为本,激励学生自我实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6]Rogers,C. R. (1969):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Ohio:Merrill,p.104.
[7][美]赫钦斯.教育现势与前瞻[M].姚柏春,译.台北:台北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