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治

2014-03-31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竞争价值观

韩 冬

(佳木斯职业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大学生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在竞争角逐中,偏离“竞争轨道”或违反大学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的活动与行为即是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例如个别高校在发展党员、评选先优模、奖学金和推荐就业等问题上出现的送礼贿赂、拉选票、弄虚作假和诋毁竞争对手等现象。其出现是暂时或相对的,导致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重点从社会、学校两方面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一 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

1.功利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强化金钱在市场上的至高地位,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盛行。市场经济下的就业危机与残酷竞争,使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表现出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与人品无关,只为成功找理由,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2.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种种思潮和观念的冲突,使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被颠覆,社会上的种种潜规则、不正之风等社会失范行为,误导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困惑、迷失和行为的失范。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导致人治大于法治;违规成本低下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思想与我们争夺着年轻一代的灵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网络失控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很少看电视,基本不看报纸,仅仅通过网络了解社会现象,看世间百态。网络只是一种虚拟的真实,缺少主流社会的监管,通过网络得到的信息真实性欠缺并且不乏谣言,某些正面信息被恶意篡改,极易使大学生迷失、困惑,诱发竞争失范行为。复杂的媒介环境,干扰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大众传媒为了商业利益,内容低俗化,甚至出现虚假信息、庸俗消极乃至不健康的内容,对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导向。

4.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无私奉献”“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被不断弱化,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某些国家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我国青少年的“定向爆破”,从来没有放弃对我们国家的和平演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进入中国,西方腐朽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给道德困惑境地的大学生巨大冲击,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某些大学生不加辨别、全盘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导致竞争中出现失范行为。

二 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产生的学校因素

1.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先天不足。

应试教育体制客观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他们在小学、中学阶段接受到的是共产主义教育,高中阶段接受的是理想、信念教育,大学阶段却开展道德养成教育,步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道德问题,回过头来温习幼儿园、小学、中学就应该知晓的道德行为规范。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教育界会出现小学生在学习深奥的涉及重大问题的政治知识,而大学生却在学习为人处事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本末倒置的怪现象。[1]

2.大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差强人意,德育的地位尴尬。

在利益的驱动下,大学德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摆设。德育教育开展不普遍、不经常、无计划、无制度。[2]大学里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和政治化,超越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很难实现。德育目标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学的德育课程很多时候把知识德育放在首位,评价方式还是笔试为主,学生背会了概念、定理、定义并不一定就成为道德模范,知性德育忽视道德践履,卷面成绩不代表德行的固化。大学德育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大学特色,缺乏能张扬大学生个性的教育内容。教师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当大学生身上出现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教育,使得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出现思想道德教育滞后的现状。

3.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的感染。

大学校园就是半个社会。悄然盛行的关系文化也潜入大学校园,许多大学生变得圆滑、事故、老练,拉选票、靠关系进社团;靠行贿入党、获得奖学金和先优模等政治荣誉。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学会了投机取巧,更有甚者甚至造假,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做出了失范行为。格调不高、粗俗的大学宿舍文化的负面影响。男生宿舍盛行“游戏文化”,女生宿舍流行针织、美容文化。大学校园随处可见的广告文化,如代考、代写论文、售考试答案等,为大学生开辟了成功的“捷径”。大学校园文化失去了往日的清纯,校园亚文化不良倾向的影响愈加严重,这些“非主流”亚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超过了主流文化,使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迷茫、困惑、不辨是非,道德理想暗淡失色,导致竞争失范行为。

三 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的矫治措施

1.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党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强政风建设,良好的政风所提供的政治营养和文化营养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矫治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显性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隐性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大学校园的环境管理和建设有助于良好竞争环境的形成,因此要加强校园中的隐性课程的建设。加大校园环境设施场景的感染力和环境布局的内隐暗示作用,如利用校园建筑物、雕塑、校训、石刻等影响和约束学生的言行。通过征文活动、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3.利用并优化网络环境,积极引导大众传媒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大众传媒在大学生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矫治竞争失范行为产生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改进传播内容,要建设对大学生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众传媒。国家要鼓励媒体间形成合力,强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如希望工程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能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健全传播制度,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营造健康有序的媒介环境。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多出健康向上的精品,多表彰和奖励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成为社会成员敬仰和追求的“星”,从而为大学生独立思辨、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较好的媒介环境。[4]

总之,矫治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全社会都要高度关心和重视。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才能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防范大学生竞争失范行为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的自觉性,通过亲身践行“慎独”来约束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1]岳云强.论大学生公民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115.

[2]王爱云.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3]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11-18.

[4]黄河.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2006(4):125.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竞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感谢竞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