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临床分型和分期的关系
2014-03-30黄冬梅邹雪松胡卫盟赵志国
黄冬梅 邹雪松 胡卫盟 赵志国
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1]。在临床上多依靠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学,超过半数的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是肺癌晚期。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也许能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2]。VEGF是一种选择性促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它能增加血管通透能力,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裂,促进血管新生,同时可引起细胞外基质改变而有利于肿瘤细胞在合适的微环境下形成新的转移灶旧[3,4],是目前发现最重要的血管形成促进剂之一,对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重要影响。研究证实,VEGF与肺癌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以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5,6]。我们通过酶联免疫学方法测定健康人群和肺癌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旨在探讨VEGF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肺癌组:本实验研究对象,肺癌患者(肺癌组),均为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河北承德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去除血管增生性疾病和合并其他癌症的患者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55±11)岁;其中I~Ⅱ期14例,Ⅲ期30例,Ⅳ期41例;其中腺癌31例,鳞癌43例,大细胞癌6例,小细胞癌5例。
1.1.2 肺部良性疾病组:为同期本院住院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9±10)岁;支气管扩张症5例,肺结核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肺炎10例,肺脓肿5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医学影像学等综合检查确诊。
1.1.3 健康对照个体(健康组),40例健康对照为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3±8)岁。
1.2 标本的采集 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受检者均采肘静脉血4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取上清液,分装保存于-30℃冰箱待测。
1.3 VEGF的检测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仪器为美国BioRad公司的BioRad450酶标仪。试验过程:在20~25℃室温下进行。(1)取出试剂盒,放置30 min,使试剂平衡至室温。(2)取出酶标板,在空白对照孔内加入100 μl的蒸馏水。(3)按照次序分别将不同浓度标准品溶液各100 μl加入微孔中。(4)将标本血清各100 μl依次加入剩余微孔中。(5)在各微孔中加入50 μl的酶标记溶液(不含空白对照孔)。(6)将酶标板用封口胶密封后,37℃孵育反应1 h(在孵育箱中保持稳定的温度与湿度)。(7)取出酶标板,用洗板机清洗酶标板5次,保持各孔有充足的水压(浓缩洗液以1∶100的比例与蒸馏水稀释)。(8)各孔加入显色剂A、B液各50 μl,在20~25℃下避光反应15 min,最后各孔加入50 μl终止液,终止反应。(9)在30 min内在波长450 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OD值,计算VEGF的浓度值。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VEGF水平比较 肺癌组与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其VEGF血清水平均升高(P<0.05)。见表1。
表1 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VEGF水平比较pg/ml,±s
表1 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VEGF水平比较pg/ml,±s
注:与肺癌组比较,*P<0.05
组别VEGF肺癌组(n=58)312±109肺部良性疾病组(n=40)140±56*健康组(n=40)130±44*
2.2 肺癌患者VEGF水平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血清VEGF水平在鳞癌和腺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癌患者VEGF水平与病理分型的关系pg/ml,±s
表2 肺癌患者VEGF水平与病理分型的关系pg/ml,±s
VEGF鳞癌组(n=43)组别302±101腺癌组(n=31)326±115
2.3 肺癌患者VEGF血清水平与肺癌分期之间关系
血清VEGF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递增而显著上升,其血清水平为Ⅳ期﹥Ⅲ期﹥I~Ⅱ期,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癌患者VEGF血清水平与肺癌分期之间关系pg/ml,±s
表3 肺癌患者VEGF血清水平与肺癌分期之间关系pg/ml,±s
注:与Ⅰ ~Ⅱ期比较,*P<0.05;与Ⅲ期比较,#P<0.05
VEGFⅠ~Ⅱ期(n=14)组别180±86Ⅲ期(n=30)291±110*Ⅳ期(n=41)373±120*#
3 讨论
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是近年来肺癌的5年生存率并未有明显的提高。肿瘤学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确立了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sis)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意义,即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形态、分布、数量及血液循环等对于肿瘤的形成机制、治疗和预后判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恶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都需要新生血管的生成,并且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与其侵袭能力相关[7]。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是肿瘤血管新生的核心和关键因子。
VEGF是一种选择性促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它能够增加血管通透能力,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裂,促进血管新生,同时可引起细胞外基质改变而有利于肿瘤细胞在合适的微环境下形成新的转移灶,是目前发现最重要的血管形成促进剂之一,对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3,4]。
VEGF的表达主要出现在肺癌细胞胞浆内,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程度有关,并和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显著的正相关[8]。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VEGF与肺癌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以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VEGF的浓度较健康人显著升高且血清VEGF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递增而显著上升,提示VEGF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与VEGF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的血管新生、促肿瘤生长的研究报道一致[9,10]。本研究同时还显示VEGF血清水平为Ⅳ期﹥Ⅲ期﹥I~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VEGF越高可能肺癌分期越晚,预后越差。这与既往研究证实的血清或血浆的VEGF水平升高与肿瘤已达晚期或不良预后呈正相关[6,11,12]一致。因此,本研究结果为明确血清中VEGF水平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肺癌的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毛友生,高燕宁,赫捷,等.肺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中华肿瘤学杂志,2006,8:632.
2 Bonnesen B,Pappot H,Holmstav J,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xpression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relation to prognosis.Lung Cancer,2009,66:314-318.
3 Zhang L,Hannay JA,Liu J,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overexpression bysoft tissue sarcomaceils:implicationsfor tumorgrowth,metastasisand chemoresistance.Cancer Res,2006,66:8770-8778.
4 王海莉,崔凯,张雪峰,等.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与癌组织VEGF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4:77-78.
5 Ranieri G,Patruno R,Ruggieri E,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as atarget of bevacizumab in cancer from the biology tothe clinic.Curt Med Chem,2006,13:1845-1846.
6 杨继元,熊杏安,杜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52-54.
7 吴胤瑛,李恩孝.VEGF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05,13:附18~21.
8 Wang XW,Xiao JY,Zhao SP,et al.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ubumi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lomerase activit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atl Med J China,2001,81:553-556.
9 张神捷,李现东,陈娜,等.VEGF在肺癌患者血清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37-1039.
10 Vicioso L,Gonzalez FJ,Alvarez M,et al,Elevated serum levels o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re associated with tumor associatedmacrophages in primary breast cancer.Am J Clin Pathol,2006,125:111-112.
11 周爱萍,冯奉仪.转移性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436-439.
12 宋秀军,江其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中的作用.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64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