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2014-03-30刘洋
刘 洋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 110004)
我国艺术类院校发展迅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艺术类院校进行学习,艺术类院校办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由于其独有的个性特点,其思想还处在不完全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都处于转型期,整体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均有待提升。因此,为促进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就要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1 新时期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
1.1 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整体思想政治素养不高
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就进行艺术学习,他们个性非常鲜明,思维活跃,学习接受能力较强,对社会上的新奇事物感兴趣,喜欢流行元素,富有创造性,处理事情的能力过于理想主义,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关心,忽视思想政治的学习,整体思想政治素养不高,他们认同纪律约束的必要性,但主观要求与客观行为相矛盾,经常表现在行为比较散漫、处理事情比较随意,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等方面。
1.2 强调个人,缺乏对整体观与大局观的把握
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比较强调自我的发展,个人主义比较明显,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事物不关心,缺乏集体观,团结协作的精神不强,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比较淡漠。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不利于其专业技能的学习,更不利于个性发展的完善。
1.3 专业技能优秀,重视专业基础课,轻视文化课
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专业技能出众,有着较强的专业基础,在专业领域里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也比较认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当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内外认真研究专业技术,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当作自己艺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能主动的进行学习研究。相反,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相对忽视,对于英语、思想政治等必修的文化课程则常常有逃课、旷课的现象发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理想,抱着只要考试能合格就行的态度,导致了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现象。
1.4 学生思想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
以往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将追求艺术成就、追求艺术价值作为自己的理想,思想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选秀节目的增多,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些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酒店、酒吧、演艺广场兼职,经常性的接触社会使学生的思想变的比较复杂,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想出名当明星,于是过多的参加社会上的各类选秀节目,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荒废了学业。另外,有的艺术类大学生拜金主义倾向明显,学生之间攀比穿名牌、开好车,比谁家富有。因此,如何加强推进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艺术类院校亟待研究的课题。
2 当前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类院校往往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然,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以及责任感和社会意识都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类院校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能力的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容易产生迷茫、不自信甚至愤世嫉俗、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这也是当前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2.2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除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之外,艺术类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配置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往往都是由辅导员老师代理,但大多数辅导员老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往往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只是考试及格敷衍了事。另外,由于一些辅导员老师本身所学的专业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3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而忽视内容
当前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还是停留在注重形式的层面上,比如安排一些讲座或者课程,学生上这些课程的时候,也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起到内化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养的作用。由于这样一种重形式、轻内容的缺乏实质的教育方式,使得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相脱节,不被学生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度下降。
3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3.1 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艺术类院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的道德修养、心理发展、个性培养等结合起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针对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相对比较复杂且尚不成熟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优势,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提高责任意识和人格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并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深刻思想价值的艺术作品和成果。
3.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针对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艺术类院校应充分重视广开门路,引进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准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利用学校良好的艺术和人文氛围,并结合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对于兼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学校也应加强培训,为其提供各种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辅导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准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寻求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多元化,要同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建立服务意识和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讲授,要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作为志愿者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责任感,净化心灵,培养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韧劲儿。
总之,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认真分析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特点,并结合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为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和教育形式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孙佳宁.浅谈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方法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2,(14).
[2]张峰圣,宁杭玲.论艺术类院校“问题学生”成因与教育转化的原则[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