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2014-03-30房新侠
房新侠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 224299)
1 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内涵
职业教育作为当下结合 社会发展形成的教育模式对于帮助学生就业,提高专业技能起到诸多积极意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职业教育就需要从它的内涵的发展历史来全面把控职业教育,同时认识到当下我国和国际对于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究状况。
1.1 职业教育
职业训练教育从广义上将就是在职工就职之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从专业领域出发对于就职职工进行一系列的专业训练,从而使得他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从狭义的观点出发,职业教育可以属于一些职业类院校所开展的教育模式,他们在对于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属于技能和学历一体化的教学。因此,我们可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它在教育培训过程当中就,将教授的重点放在了学习者的技能培训上。而在职业教育当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便是学习者的职业道德培训,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培养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他们对于职业的认同感。这样,在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下,学生拥有更加全面的能力,从而为投入到社会的发展当中起到重要的推动意义。
1.2 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职业教育在我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十分有限。是近几年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之后,职业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 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 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 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同时,在我国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当中,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 95%以上。在 2008年,由于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在金融危机作用之下,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但是我国的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出现回落的现象。反之,在那样的形式之下,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在95.77%和 95.99%。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近几年当中,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通过提升对于学生的补助来进一步的扩大生源,企业同学校之间的合作,使得学校拥有充足的建设发展基础,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空前的迅速。
1.3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和现状
在国外的职业教育当中,所占比重较大。从国际数据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澳大利亚2002年一年内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约20万。全美国社区学院约1 200所,其中公立的约1 000所。社区学院学生总数约1 160万人。社区学院年授予准学士学位约49万,授予二年制证书约24万。日本专门学校共3 000所(大学700所),在校生70万人,约为大学在校生的28%。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职业教育入学门槛较低,而且接受程度较高,价值由于地域原因,职业教育可以直接教育模式转化成远程教育,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也解决了学生面临的诸多麻烦。因此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有 64.4%的学生选择业余学习方式。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平均年龄29岁,有63%的学生是业余学习的。同时,在国外,绝大多数的职业教育都是同大众生活所息息相关的,而高等教育是知识在一部分人愿意接受精英教育的需求下才开展的。因此,这些数据都可以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国外的职业教育所占的比重要远远超过其他同等教育所占的比例。所以,当下在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也比较旺盛,培训内容和体系也在发展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2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能教育近几年来,在增强就业率,满足社会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从而导致其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我们分析之后,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好的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1 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成熟
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虽有已经建立,但是体系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在国内职业教育的培训当中,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对混乱的局面。国家通过政策调整和约束之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相较之前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虽然已经建立,并且在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从综合方面评定还不足够的成熟,需要改进的地方还相对较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从而导致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因此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仍然不足够完善。
2.2 学习周期不合理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当中,学习的周期设置不科学,一些企业单位的短期培训往往为了降低成本,从而将培训的时间缩短,一周甚至更短。在职业学校之内,职业教育多为1年时间,虽然教学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深化,但是要想培养出高精尖的专业实践性人才,1年代时间还是同预期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伴随着授课形式和课程设计的不断优化,学习周期也在不断的趋于科学化。通过因人而异的授课形式,从而使得当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一些领域内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从而在短时期内,解决了就业问题。
2.3 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不深入
在职业教育当中,部分院校在开展技能训练过程当中,有时会将院校的培训中心放在实践上,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生在今后工作当中的工作效率,是一切工作能否做好的根本。因此,深入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综合技能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一部分的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 纳入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在职业教育当中,职业道德也是职业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当中,道德教育是基础,因为道德教育工作能否深入完善的开展,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后期投入工作当中,能否拥有高度的责任感,来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当中。因此,在职业教育当中开展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而要想在职业教育当中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就需要借助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进一步的剖析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意义。
3.1 中介性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借助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承担起为社会、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中介性质。因为它可以更好的面前市场,从而在来了解市场需求之后,制定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从而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而正是在中介性质的作用下,才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避免盲目性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很好且很快的承担起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道德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拥有搞的责任心的学生在迅速适应社会和工作之后,可以用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避免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公司利益受损。同时,由于他们对于工作岗位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在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下,他们会在体现学校中介性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学校的技能培训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3.2 个体性
职业教育当中的技能训练的主体是依据学生特点和市场需求,以及院校基本情况而确定的。因此,在对于学生进行教育过程当中,培养的方向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因此个体性的教育特点更加突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的关键使其。因为因材施教,注意群体性,往往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今后更好的投入工作,为社会服务奠定基础。
3.3 实用性
职业教育当中的技能训练立足于实用性,因为他们在面向市场需求过程当中,扮演着将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最高效的培养成实用性人才的角色。在实践性的作用下,使得职业教育更加突出实用性的开展,但是在职业教育当中,德育教育同样在这个阶段密不可分。在教授学生一些实用性的技能过程当中,加强训练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将物质和精神两者分开。技能型的训练属于前者,那么德育训练就更加注重精神层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学校在培养实用性人才过程当中,一定也要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思想品质健全的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拥有纯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拥有高尚的人格和职业素养。
4 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从另一个方面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建立在社会文明之上,但是职业教育同传统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断的凸显技能和学历的教育。因此,相对而言,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和适应于社会发展。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之下,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就是对社会发展负责的一种态度。因此,良好的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就成为当下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4.1 加强校园职业教育文化开展
在职业类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当中,学校应该重视高校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纳入技能训练当中。在职业类院校,重视技能训练,忽略其他课程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因为职业教育院校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跟就业息息相关的就是学好专业技能知识,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就业工作道路上走的更加顺畅。因此,便会忽略了职业教育当中其他的东西,比如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要想将职业道德思想充分贯彻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尤其是课外生活当中,就需要在校园文化构建上做足功夫。这样,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可以使得他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之下生活成长学习,这样他们也可以能够更加鲜明的感受到校园文化思想的影响。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这样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建设作也有许多积极之处。
4.2 在技能训练当中强化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在职业院校当中,技能训练一直都是学生所选专业当中最受重视的部分。因此,在技能学习当中,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都比较注重。因此,就造成了德育教育重心位置的倾斜。在职业教育当中,技能训练同职业道德训练一样是教学目标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此认识不充分,只是将就业纳入了人生规划当中,从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学习和养成。因此,借助这一点,要想在职业教育当中使得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得到重视,除了加强宣传之外,还需要借助技能训练课程的开展来激发学生。鉴于此,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再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道德。实习课教师在上序言课时,可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基地参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还通过展示往届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让学生对技能训练项目有一个感性认识。通过对于企业文化的学习,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充分客观全面的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范畴和企业的真正需求。在企业内部除了需要拥有专业技能的员工之外,企业文化的构建也是每个员工应当学习的。这样,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质的价值才能从内在激发他们的全面发展。
4.3 在安全意识中升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教育面向的就业,因此在校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知识是直接用在一线工作的实践当中的。而我们的学生在实习过程当中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安全意识的养成。安全意识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校园当中,就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用生产事故图片等向学生讲解大部分生产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生产指挥者或操作人员精力分散、不遵守安全规程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通过教师对于操作人员失误的分析,来进一步的向学生灌输认真谨慎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学习到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不仅在紧急关头可以保护好自己,也可以使得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同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说服力,教师还通过总结历届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出现的典型问题,结合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同时,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教师在训练前讲解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在训练中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微杜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谨慎操作,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4.4 增强学生质量意识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在现代企业当中,质量就是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当下企业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高。面向企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也必须要将质量意识贯彻在学生当中。除了教师在课堂之上,对于学生讲述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之外,学校可以请一些合作的企业,包括校企等专家来向学生进行一定的讲座开展和沟通交流,通过他们对于实际工作的总结和市场的调查来向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从而在他们学习专业技能之初,就在内心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同职业教育合作的企业也可以在学生实习阶段通过对于产品的加工,来让学生更加贴切的认识和学习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质量意识,也大大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而且体验了工作的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劳有所成,劳有所得,这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企业在招聘学生过程当中将职业素养纳入到考察项目当中,并在学生入校初期就明白职业素养对于今后更好就业的意义,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当中,同样注重职业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1]姜称,王大松,陈曦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张金月,李子洪,黄秋霖.职业教育学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志华,李俊昌,王晓吉.中国职业教育学会[M].北京:中国职业教育出版社,2011.
[4]夏未来,陈昌成,王红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M].武汉:湖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5]朱云飞,高小霞,夏太阳,陈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探讨[M].北京:石油教育出版社,2013.
[6]王振如.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