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关怀德育的生活化

2014-03-30曹利群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关怀建构

● 曹利群 王 琦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严谨的道德教条,也不缺乏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道德范例。相反,学校乃至社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德发展机制。理论上来说,在这较为完善的道德发展机制提携下,学生应该能习得良好的道德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该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理想目标。但真实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也并没有因为学校的各项德育规制与举措而习得良好的道德行为。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尽管学校在道德培育上有了规范的制度与举措,学校也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为什么没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关怀德育践行的问题表征

在德育践行的问题上,无数的德育工作者已经不止一次的呼吁了一遍又一遍。今天当我们重提这个话题时,我们更想表达的是,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在道德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

一是当前学校给学生提供的道德实践机会还比较少,学生在习得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律令后并没有配套的道德实践来及时的促成学生的道德内化。

二是当前学校的道德实践还不够生活化,其与学生的生活并没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说当前的学校道德实践活动并不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其更多的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以简单劳动或者参考的形式进行的。当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将道德实践生活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学校是学校,它与学生面对的整个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都是有所区别的。也是有着内在不同的,在学校里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但是究竟学习什么,学习的内容中哪些是处于上位的,哪些是处于下位的,哪些又是处于第一位的,这些都是必须理清楚的概念。在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中,道德的学习与实践究竟如何摆正,摆在什么地位,这些也都是整个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必须厘清的几个概念。尽管将学校的学生道德实践生活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只能束手无策的坐以待毙。在这些方面,让我们回归到关怀教育的精神上来,看看关怀教育的背景下,关怀德育在促成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二、关怀德育效果不彰的原因分析

反思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校并没有为每个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适宜的社会实践空间,学生在课堂、在老师的规训下习得的道德教条,以及学校明文规定与倡导的道德规章,尽管学生在脑海中保存了这方面的记忆,却未能在生活实践中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及时地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行动,学生并没有通过相应的道德实践将习得的、留存在脑海中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教条重新审视一遍,并赋予学生自己的基于生活实践的理解。这就像是学生匆忙的看了一个电影,只记得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和基本的故事情节,却并没有理解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意义,也没有理解电影中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命运。甚至乎有时候看得过快,脑海中留下的只是个别片段的打斗场面。学生没有通过相应的道德实践,更确切的说是基于生活的道德实践,就无法真正的在学生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上留下深刻的、属于自己的记忆,并将之内化为自己接下来生活中必须参照的道德教条或者道德律令。学生就永远只会停留在被动的遵守上面,而不会转化为主动的遵守,并在领悟道德教条或者道德律令重大意义的基础上主动的去建构自己的道德世界,甚至由此更进一步主动的帮助别人去建构对道德教条与道德律令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离开了相应的道德实践,学生也没法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道德践行能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基于生活的道德实践对于学生整个的道德建构与践行的重要性。朱小蔓教授曾说:“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思维是不够的,道德教育必须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个体处在真实的关系中不断积累、孕育情感经验,进而发展美德。”[1]让学生参与进来,用心去体验,他们的道德机制才能发挥作用,美德的种子才能在学生心灵的土壤里萌芽成长。

三、走向生活化:关怀德育的必然选择

德育的目标并不单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则,也不仅仅是使学生停留在道德情感的认知上,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道德的良好行为,以良好的道德行为引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道德不仅是一种修养,也不仅仅是对生活关系的逻辑演绎,而是以这种道德认识与体验为载体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只有实践的道德行为才是学校目的的最终追求,也是道德培养的基本价值所在。同时,学生实践的过程也是进一步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的重要环节,这种实践的道德行为才会使得学生感受到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进而自觉地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事实上,对于道德实践重要性的认知并不是什么新的议题,也不是什么尚未达成的共识。

(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关怀德育强调德育的生活性与实践性,要求在道德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保持对他人关怀行为的敏感性与反应力。根据关怀伦理的基本观点,学生的道德实践更多地体现在道德关怀上,即通过一定的道德学习,掌握关怀的基本技能,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去关怀,在实践中怎样践行关怀行为,这突出表现在诺丁斯所提出的关怀实习的基本观点。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情景,学生在这种情景中通过角色的变换以及理解,使得学生分享实践过程的成功与失败体验,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保持学生良好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教师作为具体的引领者无须对学生进行等级性的评价,学生没有必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判定自己是否成功或者失败,而是以自我的关怀能力发展作为基本的标准,感受关怀的魅力和价值,否则会将学生标定出失败与成功的不同层次,引发学生间的不当竞争以及学生对道德与生活实践的分离。

(二)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世界

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世界来理解道德行为,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着道德行为。但是这种回归,不是对生活世界的顺从和迁就,也不仅仅是对当下生活的简单适应,而是意味着通过教育以及学生的道德实践,实现对生活的引领,是以道德的标准和行为作为标准,不仅关注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也要关心和引导人们走向更理想的生活。学生的道德实践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积极选择和建构新的生活,建构起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关怀德育不仅仅是对生活规则的适应,而是在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生命发展的平等交往,通过对不同生命主体的关怀,实现生命成长的自由。学生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此时,道德不再是约束和限制生命,而是回归到道德对生命的引领和促进学生自由健康成长的本质要义。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实践,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独立个体。在关怀伦理学论述中,诺丁斯同意德里达“让他者成为他者”的观点,即在帮助他人时要把他人当作一个富有思想情感的独立的主体,帮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做得更好,而不是按照某一模式去改造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和承认个体的差异性,也就是看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和差异,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思路去实践和建构生活,而是倡导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在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允许学生以不同的理解和行为方式实践。朱小蔓教授在考察当前学校德育时认为:“在价值教育过程中,我们较为强调和期待形成道德共识,即对道德价值认可的共同性和普遍性,而对交往中发展和尊重互识性意识不够,其实互识,即道德主体的互相理解、尊重和宽容,也是道德学习的一部分。”[2]在这方面,诚如朱小蔓所言,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确实做得很不够。对于道德共识的强调和培养,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道德知识灌输和简单的道德实践活动,诸如看个电影,讲个故事,做一次大扫除等活动来促成。但是在相互的道德谅解上,由于个体的多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学生与老师个人经验的不同步,往往造成彼此在面对道德冲突时,教师认为很明显的道德共识和道德行为选择 (在教师的经验层面上),在学生看来却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情形来,学生做出的道德行为选择往往令老师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是因为这是老师基于自己经验与知识层面上的理解,但老师却没有站在学生的经验层面上去主动的谅解学生错误的道德行为选择。当面对此种情形时,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德育工作者作为非专业人士(这里说他们是非专业人士,是因为当前的中小学学校教育中老师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德育方面培训,大部分人是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自己总结出经验来作为自己德育工作的行动指导,但是这样形成的经验显然是不系统也是存在着错误的,当然也并不是说一无是处,它的优点是这种经验与教育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易于操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性。),尤其是新手教师往往显得束手无措,从而与学生产生了隔膜,乃至走向对立面。正是基于这一点,关怀伦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未成年的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独立个体。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在面对道德冲突时做出的行为选择。对于老师来说,这样的一种换位思考,既需要老师有一个赤诚热爱学生的心,也需要老师掌握相应的方式方法。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给予学生以自由做出选择的空间。很多时候,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不是做的太少,而恰恰是做的太多,管的太多,学生反而因此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直面的道德冲突越少,其对道德理解就会越浅。

不管关怀德育如何实践,关怀伦理背景下的道德实践活动,都需要竟可能的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在这里,学生的生活世界,已经不仅仅指的是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更包括了学生在家庭与社会中要面对的广阔的生活空间。同时,另一方面,给予学生以自由选择与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直接的直面道德冲突,使他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各种道德律令与规范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当学生做出了错误的道德行为时,作为老师,作为一名有关怀伦理视野的老师,更应该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与经验上去谅解学生,去引导学生走出来。

[1][2]朱小蔓.道德教育:内在自觉的唤醒[J].新课程(综合版)2007,(9):4-6.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关怀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建构游戏玩不够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