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教育:德育人文关怀的追求与超越*
2014-03-30冯荣
● 冯 荣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有过这样的预言,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而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肩负着立人之本和立国之本的历史使命,必然地也需要积极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从“人”的“存在”去考量,展现的是对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和人的发展的观照,其自身蕴含着的是丰富的人文精神甚或人文关怀。德育,作为人格培育、人性提升和精神构建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当然也要内蕴着人文关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需要,更是德育自身理论发展和价值重构的本质要求。扬长教育正是顺应社会发展、契合时代精神,进行德育现代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是德育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一、内涵厘定:德育双方的彼此期待
德育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在此过程中,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着自我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表征为具体的心理活动时,便是对彼此的角色期待。按照马斯洛的理解,人最终极的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讲,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华,走向成功的舞台,便是最具体、最真实的梦想。对于教师来说,尽己所能、扬己所长帮助学生收获成功便是最大的愉悦。可以说,在此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身上蕴涵着教师的期待,教师的身上也凝结着学生的期待,师生之间似乎以一种隐性的心理契约表征彼此的“期待”。德育教师期待学生提升品格、张扬个性,实现个人的价值;学生则期待德育教师悉心指导、因材施教,提供个性的服务。从这个角度去论述,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德育目标悄然地走向了契合。
那么,究竟何为扬长教育?“扬长”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中的“因材施教”,意为针对不同个性的人实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后来发展为特长教育与个性教育的交叉融合。究其理论内涵,扬长教育现可以概括为:立足于个体差异,着眼于人文关怀,通过制定政策、构建体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分类引导和鼓励他们承认差异、悦纳自我,最终达到自主探究、扬长发展、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具体地说,扬长教育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时间、精力、理想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身的能力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扬长教育的理论基点在于“扬长”。在实践中就是要充分了解、把握和利用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立足于学生之所长,为其创造条件,搭设舞台,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施展才华、张扬个性。
进一步剖析扬长教育,作为规划者的学校、实施者的教师,都是围绕着学生“扬长发展”的具体目标创造条件、悉心培育,以求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主观努力最终实现“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而扬长教育的受惠者学生,自然地按照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动地改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此德育实施行为的表征中,师生按照事先的心理契约应然地回归默契。可见,不管是在理论界定上,还是在实践行为中,扬长教育都是着眼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本”审视德育,以“发展”表征德育。自始至终,无不浸染着人性关怀的魅力。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德育模式,扬长教育还实实在在地体现着以激励和引导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赏识性、个性化的“人本”教育,充分彰显着德育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在德育哲学的论述中,则扮演着德育实施行为双方的 “神经中枢”。因为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而原本被教育者首先应该是德育实施行为的客体,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意义上又可视为德育实施行为的主体。所以,德育最终的目标是促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转换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一点,扬长教育应然地给德育双方提供了实践和希冀的舞台。
二、本质拷问:人本德育的真实显现
德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塑造人灵魂的工程,是培养人德性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正如灵魂不能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德育亦无法割裂人的参与而存在。离开了人,德育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价值,也失去了方向和生命力。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盛赞的那样,人是“宇宙之精华”,是“万物之灵长”。“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即便是在价值观日趋多元、思想意识形态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同样蕴含着对自我内在安宁与满足的追求。因而,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真正的精髓之所在。也就是说教育的实践意义在于尽可能地创造最佳的自由氛围,以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故而,所谓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的“自我”为本。“同时,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的价值必须与人的活动的对象化过程相联系。”正是在反思中,人类才可能产生“自我”的概念,即把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向自己。因此,“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对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唤醒,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出自内心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并承担责任。”进而在现代德育中,就要竭力并且充分地利用并发扬德育本身内蕴着的对人的需要的高度关注和人文精神,并以此激发人的能动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将以人为本作为主导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理念,不仅要贯彻在目标层面,更是要寓含于实践层面,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当然,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彼此间的存在形式是有差异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差异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客观事实。所以,正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应然地成为高校贯彻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题中之义。扬长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以往所提及的德育模式,就是因为它立足于学生之所长,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本质上是一种承认个体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鼓励个体积极发挥特长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扬长教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尤其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其实施的全过程都渗透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始终贯穿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个性的探讨中求得答案。既然个性是人的内在的规定性,个性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个性差别则是一种必然现象,个性发展是人的必然需求。而扬长教育作为一种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教育,既包含了教育的个性化、个别化,同时也包含了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其目标就是要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个体的优势资源。尽管个性是一个捉摸不定又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扬长教育作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却创造性地实现了恩格斯在《英国状况》等著作中提出的价值目标“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
三、模式呈现:通识教育的批判继承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曾经指出,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科学问题,“最可靠、最必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产生,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当然,考察历史离不开比较“中西”与“古今”两个命题,即便是德育模式的创新,亦是如此。纵览中国的德育发展史,不难看出,一般意义上所称的“通识教育”是8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从国外翻译转换而来,在国内又称“通才教育”,是一种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其本身而言,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是以基础性、广泛性知识资本作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因而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换言之,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的教育”。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王定华由此认为,“通识教育系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普通教育或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则对其阐述为“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因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在美国博得因学院帕卡德教授看来,还是“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正像美国著名教育家哈钦斯所主张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具有任何职业色彩的智育陶冶和心智训练”。
然而,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比如,在“思想禁锢”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长河里,德育人本思想的价值是统一的或者说是“一元”的“民惟邦本,本固君宁”。显然放在当今时代去观照,这种传统人本思想是重集体而轻个人。正像黄宗羲所言,“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尽管这里所谓的“民”是指相对于“君”而存在的民众,带有群体性的积极意义,然而这种“通识”却忽视了个体存在的价值。相反,任何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包括德育本身都要应然地考虑具体的“人”的存在。这里所讲的“‘人’既是指‘每个人’;即个体之人、也是指‘一切人’,即整体之人,而不是纯粹的‘个人’或纯粹的‘集体’”。另外,从社会的维度去考量,也只有人的发展,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有关的阐述,人最大的价值在于肯定自我的存在。即便是从道德上去思考,每个人都有了解自身并以一种显现的方式证明其存在的“原欲”。在此其中,尊重个体、肯定自我、悦纳自己无疑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如古希腊时期的德谟克利特所言,“用鼓励和说服的语言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而扬长教育坚持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出发,相信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和特长,并且通过引导和激励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核心是注重差异、发挥优势,而不是简单的“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显然这些表征都有别于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内蕴着朴素的人文精神甚或人文关怀。另外,扬长教育更加注重个体的差异、学科的分支,且符合经济社会对职业细分的需求,固然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
四、逻辑审视:德育转型的时代需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无论是处于哪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其实质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产物,只不过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态,进而有不同的内容,仅此而已。对于这点,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正如马克斯·韦伯的一句隐喻:我们正处在一个祛魅之后诸神不和的时代。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才需求呈现多样,也使得学生自主发展定位更趋于多元。这种现状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过去统一的德育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结构体系多元化和发展方式多样化的需要。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外在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型不仅是现代德育转型的应然之义,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然,这种发展既“包括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又包括现代德育的不断超越和深化”。
纵观传统的德育模式,德育的视野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强调更多地是学生品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要求学生的行为方式与教育效果相对应,对学生的品德鉴定、技能考核等评价方式相类同。同时,受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权威关系。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处于受支配地位,独立思考和自主发展的意志被压抑,学生个体的特性得不到体现,人格得不到尊重。最后,意识形态的无条件灌输成了必然,学生成了被动接受信息的机器,其德育效果不言而喻。因此,德育的转型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德育,更要突出地体现德育的现代化。另外,“社会运行状况不同,社会发展对于德育的客观要求也就不同,德育的着眼点和着重点也会不同,受教主体的内在需求和接受状况也就不同”。放眼当今,教育创新势在必行。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谁就是胜利者;谁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谁就只能后进;谁固步自封,不思创新,谁就会沦为守望者。当然,教育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进步,还是为了受教育者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因为人是一切之根本,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阐述的,“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目的和宗旨”。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摆脱传统,放下架子,走出“师道尊严”的束缚,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切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别,并有意识的加以培养。扬长教育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优势的发挥,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全部的体现和释放,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这些都是与教育理念创新的要求是一致的,也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更顺应德育转型的时代要求。
五、价值追求:人性彰显的终极探寻
德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更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前提,以引导人、塑造人、完善人为使命。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德育的终极意义并不仅仅是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真正拥有世界,拥有自己”。扬长教育作为德育人文关怀的一种实践形式,也必然要求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价值的回归。人有自我救赎的本质需要。正如荷尔德林在他的诗句中描述的那样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生长着拯救者”。“我们”就是自我的实然拯救者。“人的道德主体性使人把对客观社会关系与社会道德的接受过程变为积极主动的选择的过程,而且还使人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道德”。人还有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这是人类社会所极力追求的终极目标。进而人的全面发展也理应成为现代德育的价值追求,并成为其始终恪守的一切德育实施行为的出发点,抑或逻辑起点。最后,人还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现实中的人绝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他人和外界的教育和塑造;相反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够 ‘自由’、‘自觉’地将自己本身、自己的生活及生命活动当作意识的对象,能动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因为“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理性的能动的存在物”,这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因而德育现代化离不开人的主动参与,离不开对人的终极目标的探寻,只有这样,德育才可能渗透着人的主体尊重,使其有了某种主体性因素。这是与扬长教育所一直倡导的基于自主性和个性发展的出发点相适应的。
另外,扬长教育作为现代德育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它不仅仅在于“扬长”,“扬长”只是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个体的充分和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扬长教育实施的终极意义在于,通过扬长发展策略,彰显人文关怀,最终指向人的探寻,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体可以表征为:人信其才。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总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而真实存在。扬长就是要把学生的这种内在潜能和个性差异真正地作为一种显性而具体的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通过建构实践体系,搭设各种载体,让学校更加明白学生只有个性之分而无好坏之分,让教师更加清楚每个学生都可能由于激发其内在的潜能走向成功,让学生更加坚信其作为个体的人都有其区别于他人的才华和能力。人扬其才。发展人,落实到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就是要极力主张真正把学生个体的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并把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指向。扬长教育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其最中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且通过实施各种有效手段让学生自主发挥和发展其与生俱来的优势,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目标。人尽其才。人,作为完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把自己全面的本质发挥完全。也就是说,个性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最终体现。扬长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发展策略,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我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其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将自己的天分、潜质和才华发挥地淋漓尽致。创造出人人有才,是才就会被认可、人皆可尽其才的自由的、和谐的德育氛围。总之,就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终极目的,从而也就是让道德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一切事务的中心,以人为评判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
综上所言,扬长教育主动适应德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要求,积极立足于德育个体的个性差异,着眼于德育个体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彰显了现代德育的人文关怀。当然,扬长教育仍然是一个相对新颖的德育理念,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检验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不断地求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万斌文集第3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3][美]柯领.追问教育的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李大兴.超越——从思辨人学到实证人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定华.哈钦斯通识教育思想述评[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4).
[6]韩东屏.人本伦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