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德尔公正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2014-03-29郜战红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桑德尔公正理论课

郜战红

(重庆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随后网易、新浪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也纷纷开设了专门的公开课视频专题,这些公开课促进了知识共享,使我们有机会吸取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公开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共通之处,本文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为视角,通过对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特点给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桑德尔公正课的课堂教学特点

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和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理论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公正课教学即以其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内容与结构上的建构。

(一)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内容建构。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应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反对在教育中把成年人的目的强加给儿童,也就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桑德尔公正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注重虚拟的真实生活情境,以此来追求教学的有意义性。一个经典的案例是在谋杀背后的道德中所使用的电车案例:假设你是一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时速60英里行驶,突然发现车轨尽头有5名工人在工作,你的手刹不灵了,如果撞到5位工人必死无疑,但是在车轨的尽头,有一个分叉路,那里只有一位工人,而你的方向盘没有失灵,你该怎么做?桑德尔公正课在教学中常常再现真实社会情境,如功利主义所举的案例发生在19世纪英国的“Dulley和Stephens谋杀案”;已经发生当今仍存在的现象,如同性婚姻、代孕母亲等。这些情境都具备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容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已有的知识发生碰撞,引起学生的好奇,而且基于学生对这些情境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有能力参与其教学过程中去,提升教学效果。

(二)儿童是教育的中心的教学过程实施。杜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尊重儿童的兴趣,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桑德尔公正课注重顺应学生禀赋,从不将自己的观点作为“结论”抛给学生,把自己作为一名与学生一样的真理追求者,一边追问学生,一边接受学生对他的质疑。正如桑德尔在课程的最后一讲所总结的那样:“整个学期我们都在对话,我们阐释自己的观点、回应他人的质疑、听取他人的意见,有时也修正自己的观点。我们彼此陈述和倾听。”[1]面对学生的发言,桑德尔以尊重学生观点为基本,同时以丰富的表达,如“这是个好的理由”“这是个大胆的想法”“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在桑德尔的公正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后,他会很自然地询问学生的名字,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这种尊重感让学生反过来更愿意融入他的课堂。

(三)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儿童从自身的活动过程中习得经验。桑德尔在公正课教学过程中,通过争辩性案例让学生行动起来,所选择的情境可以给予他提出很多假设性问题的空间,也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如上文提到的电车案例,桑德尔给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在两难中进行抉择,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生及师生之间互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挣脱非此即彼一维思维的桎梏,释惑解疑。

二、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桑德尔公正课课程颇具相似之处,如教学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对象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学生,教学组织形式都是大班教学。但思政课自有其特点,在教学中既可从桑德尔公正课课程的教学获得一些启示,但思政课的独特性又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走内外兼修之路才能探索出真正能够突破教学困境的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困境。思政课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三性合一”,理论的学习是提升思想性、政治性的基础,教学中易出现重理论而轻现实的情况,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关联度低。如南京邮电大学王玮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省思》一文中的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仅占6.2%[2]。

(二)学生所学无获的困境。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让学生觉得所学无获,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他们未来的就业、职业的发展没有太多用处,从心理上本能地排斥上课。该问题的产生也不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与教学内容本身陈旧等原因,双重因素制约导致学生上课时感觉味同嚼蜡,调查显示72.3%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收获不大[2]。

(三)学时有限与内容繁复的困境。思政课自小学阶段就开设了,学生对很多理论知识都有所耳闻。在大学教育阶段,思政课四门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避免与之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调查显示,有76.3%的学生表示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中学时期的教材相仿,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2]。

三、桑德尔公正课教学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桑德尔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上建构的公正课的教学经验,对突破思政课教学困境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思政课的教学在内容上应将理论生活化,用生动的案例代替枯燥的教条;以学生的兴奋点为中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诉求;在不能改变课程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切入角度的裁量,挖掘教学深度,突破课时的局限性。

(一)以案例为切入点,变枯燥的理论为鲜活的史政或生活故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运用很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如在讲政治制度建设时,以学生在校参与本地区各种代表选举的经历,将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政策与理论融合进学生的讨论中去。在新民主主义理论部分教学中针对革命道路武装夺取政权的疑问,可以给出宋教仁被刺杀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宋教仁被刺杀的原因以及启示,引导学生理解选择这条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可采取历史真实情境再现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抗日战争讲述中可以结合钓鱼岛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与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可以围绕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案件、大学生同居等现象进行教学。通过这些鲜活的史政或生活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多维度满足学生的诉求。以学生为关注焦点要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在案例选择上,提前几周将教学中的部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案例,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中注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要求学生查阅、分析中国近现代史文献,以此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撰写相关类型文章的能力;通过课堂辩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分析事物的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大胆取舍,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避免学习的重复。师生间课前与课后的交流是思政课教师掌握学生相关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学生已经学过的一律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一律不讲。选择兼具典型性、趣味性和争辩性相结合的案例,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如在讲授“为什么选择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内容时,选取袁文才、王佐这两支“绿林式”农民武装的故事和毛泽东在这段历史上的第二段婚姻作为教学案例,因为历史上对这两个案例的争议和误解较多,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毛泽东是如何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进而理解历史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如今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既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又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桑德尔通过活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将其公正课的教学演绎为生动的理论课教学范式,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但单单是教师的努力还不足以扭转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从课程设计理念到课程实施方方面面的改革,这是一个道路还很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Michael J. Sandel.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EB/OL]. (2010-10-25)[2014-03-12]. http://v.163.com/special/justice/.

[2] 王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省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83-84.

猜你喜欢

桑德尔公正理论课
迟到的公正
公正赔偿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政治价值的基点:自我还是我们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