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香港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若干新进展
——基于两次《发展策略》的文本分析
2014-08-06陈涛
陈 涛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正式创建于1911年,是香港第一所大学,也是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历经百年沧桑,今日港大以其卓越成就已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更是我国乃至亚洲大学之翘楚。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知识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香港大学和世界各地大学都面临着严峻而多样的挑战,这就意味着大学应以肩负支持知识经济和社会重任而转型,也就是要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优秀人才的需求[1]2。应对挑战之转型关键在于重新定位,既要不断更新自身以适应地区和国际的形势变化,而且还要领导香港进行转型以面对区域内外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然而,港大若要实现成功转型,就必需有一套适合于二十一世纪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从而实现跻立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标领亚洲,怀抱中华,放眼世界的宏大抱负[2]1。
港大一直致力于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工作,在2003年制订了自建校以来最为周详的五年规划——《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2009年,正值百年校庆之际又推出了新一轮五年规划——《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总体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方向,而后者则是前者的拓展和深化。正如港大校长徐立之教授所言:“目前香港要建立知识为本的经济,亟需大学支援。由于这方面的需求和压力与日俱增,规划自然必须更具组织,更有系统;另一方面,规划的过程也须更加规范,更趋透明,以祈获得大学同人、相关人士,以及所服务社群的支持。”[1]3从两次《发展策略》的文本结构中,可以看出港大将战略眼光主要聚焦在学术水平、研究成绩、社群服务、国际形象和港大家庭五个方面,通过文本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一流大学之办学要义。
一、学术水平: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
(一)从“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到“提升学生的学习经历”
在《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中共提出四大策略范畴,首要便是提升学术水平、力求卓越,并提出维持最高的入学标准,提供一个鼓励求知的环境,让学生的培训得以增值,令香港、本地区及海外录取的学生获得最质素的学习经验[1]6。此项策略的实施重点主要聚焦在扩大学生来源、开设多元化的优质科目和学位课程、提供灵活且高质量的选修课、增强跨学科学习以及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等。很显然,港大将教学作为其学术水平的基准,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体验的主渠道,特别是将生源和课程视作为提升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持续推进,港大面临的一大压力就是如何为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因此《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的三大策略主题中将“提升学生的学习经历”作为其优先策略。港大承诺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卓越学习经历,强调通才的学士学位课程、优质的专业资格预备课程和顶级的研究生课程。具体策略方针:一是加强力度吸纳英才、致力拓展生源;二是投放资源、改革课程;三是丰富教学环境、加强学生支援[2]14-15。此外,学生学习体验还表现在灵活的选课机制、成果为本和研究导向的学习模式、注重体验式和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丰富且具国际性的实习机会和多类型的学生宿舍等。
(二)四年制本科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学习经历的重要举措
五年来,港大通过扩大课程内容范畴包括提供博学课程、双学位课程以及创新的多元学科课程,让学生掌握广泛和跨领域的学科知识。此外,学校还在不少课程中加入了国际交流、实习和本科生研究机会等内容[2]6。2012年,香港全部高校均依照特区政府的教育政策,将本科生学位课程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由此,港大特别就四年学制成立工作小组和课程指导委员会,学校甚至早在2010年就开始试行部分新课程。港大希冀以此为契机彻底反思已有课程,并确定了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即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经历。
以港大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为例,通过比较该专业2006—2007年和2012—2013年的课程结构变化来检视两次《发展策略》的异同与改进(如表1)。从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更加注重文理融汇,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建筑师,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通识教育,譬如六门公共核心课程(36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5%,分为科学与技术文学、人文学科、全球问题以及中国:文化、国家与社会四个模块[3])的开设。此外,专业课更加集中在问题导向的学习,特别是增加了建筑设计课程的学时数(60学分,占总学分数的25%),通过“主题问题”鼓励学生在设计室里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成绩:更加关切博士的质素教育
(一)从“关注研究生科研”到“强调博士生质素”
《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所提出的四大策略范畴是通过十项具体工作加以拓展的,其中明确指出增强研究生教学及培训。港大作为一所以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一直将研究生视作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群,并且提出培育新一代的科研人才,承诺为其提供世界一级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五年来,学校通过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而获得了丰厚的竞争性拨款,且一直稳居研究拨款全港之冠。值得关注的是,大量的研究生一方面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也参与到了教师的研究项目中,可以说研究生已经成为港大发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报告中在其策略主题之二——“推进研究、积极创新”中,特别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方针,即加强研究式高级学位教育,其中重点强调了博士学位教育的质素,并提出培育新一代学者及研究人员。港大表示在未来数年将会大幅度增加博士生的数目,招聚更多来自不同背景、境内外最优秀的学生精英。同时,港大继续承诺为其提供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并致力于建立一个互相砥砺、循循善诱的环境,加强研究原理的培训,改进课程习作的要求,丰富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及妥善安排双学位和联合颁授研究式学位的相关工作等[2]19。因此,港大一是在博士生“入口”加大甄别筛选力度,保证其优质生源;二是在博士生“出口”将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相关机制以保证学位教育的质量。
(二)博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工作的新进展
自《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发布以来,港大不论是在招生录取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与提升。譬如:根据大学资助委员会有关2009—2013年研究院研究课程(全日制)修课人数的统计,港大研究生修课人数近五年来稳步上升,从1 841人增加至2 059人,增长率为11.8% (如表2),且位于同期香港特区大学之冠[5]。在人才培养方面,近些年港大日益重视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合作,其形式之一就是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Joint PhD Degree Programs)。2009年港大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帝国理工学院、21世纪大学协会,2011年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届时学生可以在两所大学学习,享用两所大学的资源,符合要求者将获得两所学校共同颁发的博士学位[6]。
表1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制与四年制课程结构比较[4]
来源: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Architectural Studies(2006-2007),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Architectural Studies(2012-2013)
表2 2009—2013年香港大学研究院研究课程(全日制)修课人数统计
来源: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三、社群服务:更加关怀市民的终身学习
(一)从“联系社会、服务社群”到“促进知识交流、彰显领导地位”
港大除致力于学术与研究工作之外,更不忘积极服务当地、地区和国际社群,一直将引领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报告中专门将社会服务作为其第三大策略范畴——联系社会、服务社群,其中着重阐述香港作为一个进取的国际城市,正朝着知识为本的方向发展,因此港大认为自己有义务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以支援香港迈向知识性社会及香港对高质素生活的追求[1]8。港大通过参与咨询、研发、社会活动及专业进修学院等方式,试图整合一套持续教育的发展策略以加强大学的社会角色。
《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报告中的第三大策略主题是促进知识交流、彰显领导地位,这不仅将持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即知识交流和文化共享,而且还扩大了服务的范围,即在以香港为中心的基础上辐射更大的区域,从而显示其国际化的领导地位。港大为此特提出具体的策略方针:一方面港大将继续推广公众共享知识的文化,鼓励教职员通过公开讲座、就职演讲、媒体访问、刊物、持续及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委员会、公司董事会、公众服务及活动成员的身份分享知识;另一方面,港大将在正式和非正式课程方面,推广体验式学习和公民参与,并继续以专业进修学院为平台扩大终身学习机会[2]23。
(二)专业进修学院:“促进知识交流、彰显领导地位”的重要平台
五年来,港大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如2005~2008年期间共提交281项专利申请,并获受103项专利,同期进行了173个技术商业化与合约研究项目,涉及资金逾6.4亿港元[2]8。港大的社群服务覆盖政府、企业以及广泛的社区活动,特别是港大专业进修学院作为校外持续教育部门为香港市民提供了实用多样的课程,如高等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短期课程和合作培训等。此外,他们还将业务延伸至内地,于2005年与苏州科技学院及高博教育共同成立了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主要开办两年副学士和三年大专课程[7]。
据2012—2013年相关数据统计,港大专业进修学院共开设课程1 216门,其中,兼读制课程1 046门,全日制课程170门[8]。报读人次自1956—2013年已达到237万,尽管近十年总报读人数有所减少,但是其全日制学生(附属学院、毅进/学位课程)人数大大增加,生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表3)。就2012—2013数据统计,获取学位的学员人数分布为:(1)博士、硕士及深造文聘/证书:4 226人(20%);(2)学士:8 083人(38%);(3)中六、中七及专上教育程度:5 360(25%);(4)中五程度或同等学历:3 594(1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港大专业进修学院已成为提供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同时这也是港大服务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表3 2003—2013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报读人次[10]
四、国际形象:更加关心生源的国际身份
(一)国际化:香港大学的“新职能”
港大自建校以来,一直是我国唯一一所以英语授课的高校,可以说港大早已成为优势明显的国际性大学。《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报告中的第二大策略范畴便是提升国际地位和形象,其中涉及诸多国际化的内容,如大学运作的国际水准、大学生活的国际色彩、富有战略的国际联盟、国际事务拓展、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学生的国际化等。国际化元素已经渗透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港大已经形成了国际化的学习社群。2009年QS世界大学排名,港大全球排名第24,亚洲大学排名第一,这与其树立优秀的国际大学声誉不无关系。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同样遭受了全球化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在与观念、人才、技术和财务资源的流动性关系愈加紧密。这可以从大学排行榜日益备受关注和21世纪大学协会(Universitas 21)等国际联盟组织的重要性中捕捉到相关信息,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也确认在全球化趋势加剧的情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显得愈加重要和适切[2]10。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将成为永恒的话题,甚至有人已将国际化看作是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只是每个阶段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港大提出继续加强国际化。
(二)从“国际化元素”到“国际化指标”
五年来,港大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然而当港大提出放眼天下、怀抱全球,力求跻身于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之时,在《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报告中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国际化指标,其重点就是吸引世界各地的顶尖学子,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并将非本地生源占25%作为其发展目标。截止2011—2012年度,港大入学新生人数中,研究生的国际化比例占46.7%,本科生占24.7%,平均37.6%;全体在校人数中,研究生的国际化比例占44.6%,本科生占22.3%,平均33.5%[11]。从以上数据可知,港大在第二轮规划时间内,已提前达到甚至超出了预定目标,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依然是港大的奋斗目标。
五、港大家庭:更加关爱校友的未来发展
(一)校友:港大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港大大家庭是一个由师生、员工、校友、友好及捐助者组成的社群,既重视协作及合作,也以港大为荣,且有归属感。为促进共商共议精神及提升组织效能,学校已精简管治、管理及学术架构,加强内外沟通,开源引流以扩大分散的资源来源,并提供一个稳健的财政基础。值得关注地是,港大毕业生对母校的忠心和支持是学校的一大特色,128,000名校友一直走在香港社会的最前端,在政府、工商、教育、艺术、科学及文化等各个领域担当领导角色,为港大的未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互相扶持的人际网络显示出校友们心系港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2]8。
同时,港大也为校友提供了诸多的特权和服务,譬如: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图书馆阅览证、健身会员(只需缴纳会员费)、停车特权以及折扣预定等等[1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港大自1997年就专门设立了“师友计划”(HKU Mentorship),每年都有500对的“良师”(主要是港大的校友)和“学员”(港大的二年级本科生或交换生)进行对接,通过该计划学员们有机会接触到教室以外并且能学到来自校友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良师—学员”组合通常是三人一组或一对一组合,且这种组合常常是跨学科的,要求双方相互尊敬、支持、信任、理解和共享[13]。
(二)从“培养归属感”到“反哺成就感”
《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报告中的第四大策略范畴,即为发展及支持“港大大家庭”,报告中指出亟需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对话、互信与合作,建立一个由师生、员工、家长、校友,校董会、校务委员会、大学教研发展基金成员、大学捐助者及大学之友组成的大家庭。因此,港大一方面要在内部形成一种互信和睦的教研环境,不断提升其行政效益,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以及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另一方面,港大提出建立包括校友在内的大家庭意识以追寻共同目标,而且还强调培养校友组织的归属感,使越来越多的校友支持参与大学事务[1]9。
一直以来,港大的发展得到社会人士不断支持,这方面的成就主要归功于热心的捐助者与大学之友,以及学校庞大的校友会组织。五年来,港大获得超过30亿港元的捐款,支持研究工作、提供奖学金、成立教研奖项、拓展资本及设置各种捐助基金[2]9。其中,港大校友对母校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而学校也更加关爱校友的发展情况,并且把校友视作大家庭的一个重要社群。如《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于2007年启动之时,学校就将校友吸收到学校规划决策制定者的行列之中。该报告的策略主题之三中明确提出港大将与校友建立合作关系,因为他们作为港大成员可将大学以外的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带返母校,并给予意见[2]23。港大通过知识交流的方式将校友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把校友所在领域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与成长经验作为重要的互动资源。
六、结论与反思
(一)“以生为本”:港大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理念诉求
综上所述,就港大发展战略与规划理念而言,港大十年间最突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就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而这里的“学生”概念更具广义性,囊括了全日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成人学生、交换生、留学生以及毕业生等。“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延伸。该理念尽管耳熟能详,却并非是老生常谈。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挖掘理念之内涵、扩大理念之外延、深谙理念之精髓以及践行理念之要素都将成为这一话题常谈常新的关键所在。港大在两次战略规划的文本中充分地体现出对这一理念的重视,而且在第二次规划中更是以第一策略主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内容更加具体和细致。从某种角度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是两次规划的核心理念,与其说这是一种规划理念,还不如说是办学理念在战略规划中的集中体现,这一办学理念的发展值得借鉴。
(二)“精益求精”:港大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内容深化
就港大发展战略与规划内容而言,两次《发展策略》的文本在体现其发展理念一致性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差异性。其一,整体内容更加具体化。第二次《发展策略》的内容显然比第一次更加丰富、充实和完整,而且还对第一轮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回顾。其二,谋篇布局更加条理化。第一次《发展策略》涉及四大策略范畴:即提升学术、力求卓越;提升国际地位和形象,联系社会;服务社群以及发展及支持“港大大家庭”。此外,每项策略范畴都包含了若干实施重点。第二次《发展策略》则缩减为三大策略主题:即提升学生的学习经历;推进研究、积极创新以及促进知识交流、彰显领导地位。每项主题除包含若干实施重点外,还涉及了十二点策略方针以及核心内容的补充说明。其三,规划细则更加指标化。第二次《发展策略》明显增加了细化、量化的评估指标,三大策略主题共涉及29项数据指标,它们将进一步反映各项策略性主题的表现。
(三)“天时地利”:港大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环境制约
众所周知,香港大学是在英式大学的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它的身上带有浓厚的英伦高等教育色彩,较为典型的就是其三年学制的本科教育。但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港大也深受内地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与内地高等教育接轨,已将其本科学制从三年调整为四年,这一举措对港大的辐射化、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港大身处中外文化的交汇地,它所在的特殊环境决定其办学思路将与众不同。其一,港大位于世界金融中心,拥有与生俱来的国际化身份,具有举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外部环境优势;其二,香港特区政府给予港大的资助相当充分,教师待遇丰厚,教育资源丰富;其三,港大作为享誉国内外的优秀大学,它始终坚持根植于社会需要,特别重视对香港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四)“他山之石”: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借鉴与启示
在充分认识港大的特殊背景和办学思路后,有取舍地借鉴香港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合理内核将有助于推动内地重点大学(特别是985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内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外部动力和理论支撑。具体而言,一是要重视战略规划工作和研究。随着现代大学日益庞大复杂,大学发展愈加需要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安排。要成为一所具有战略性思维的大学,不仅要重视战略规划工作,而且还要开展战略规划研究,特别是校本研究;二是要明确战略规划的理念。战略规划不能偏离办学理念,而是要紧密围绕办学理念,它是办学理念具体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三是要突出战略规划的核心和重点。战略规划具有阶段性和累积性特征,也就是说大学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规划必需突出重点;四是要扩大战略规划的参与度。现代大学的发展已非是自己的“家事”,而是关乎社会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天下事”。因此,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建议,让其更加透明、更加务实和更加民主化。
参考文献:
[1] 香港大学校长办公室策略研究组.香港大学2003-2008年发展策略[R].香港:香港大学,2003.
[2] 香港大学校长办公室策略研究组.香港大学2009-2014年发展策略[R].香港:香港大学,2009.
[3] 香港大学[EB/OL].[2014-03-26].http://commoncore.hku.hk/introduction/.
[4]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EB/OL]. [2014-03-26].http://www4.hku.hk/pubunit/drcd/component/content/article/47/180-archives.
[5] 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EB/OL].[2014-03-26].http://cdcf.ugc.edu.hk/cdcf/indepthAnalysis.do.
[6] 香港大学研究学院[EB/OL].[2014-03-26].http://www.gradsch.hku.hk/gradsch/web/programmes/index_ps3.html.
[7]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EB/OL].[2013-06-18].http://hkuspace.hku.hk/global-college-suzhou/.
[8]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EB/OL].[2014-03-26].http://hkuspace.hku.hk/cht/about-us/facts-figures.
[9]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EB/OL].[2014-03-26].http://hkuspace.hku.hk/cht/about-us/facts-figures/student-distribution.
[10]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EB/OL].[2014-03-26].http://hkuspace.hku.hk/cht/about-us/facts-figures/enrolment-detail.
[11] 香港大学数据一览2012[EB/OL].[2014-06-18].http://www.cpao.hku.hk/qstats/overview.
[12] 香港大学[EB/OL].[2014-03-27].http://daaoweb.hku.hk/en/alumni/faq.htm.
[13] 香港大学[EB/OL].[2014-03-27].http://www.mentorship.hku.hk/about/about.php?ri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