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同伴交往中交往策略研究

2014-03-29孟庆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性支出同伴幼儿

孟庆艳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幼儿同伴交往中交往策略研究

孟庆艳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动态,搞好幼儿教育建设,对整体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对幼儿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有益于准确把握幼儿心理发展动态,对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基于同伴交往,我们就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意义,幼儿处理同伴交往关系的方式,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及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幼儿;同伴交往;交往策略

幼儿同伴交往,就是指同处于幼儿时期的儿童,在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基础上,与其他个体在交往互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益于幼儿在情感、认知、以及社会性上的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有可能导致幼儿认知不健全、情感缺失,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认知开始萌生,性格开始发展,品性开始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同伴交往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非同凡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1 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意义

今天的幼儿是明天社会的主宰,幼儿在儿童发展关键期的表现,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迈出家门,迈向社会的第一个场所,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展开与同龄人的社会性交往,迈出接受教育生涯的第一步.幼儿园为幼儿交往提供了平等互惠的平台,在与同伴交往中,通过与同伴群体的交流、互动,包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避免与他人争执,如何与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幼儿逐渐产生初步的自我认知,例如,幼儿开始意识到人我关系,即能够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并对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不顺利的一面产生关注,而且主观意识上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渴望掌握恰当处理矛盾的方法,初步对与同伴群体交往策略产生需求.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发展的分阶段理论,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来认识世界,儿童的思考依赖于表象思维,在主体观念上处于“他律”阶段,即儿童的言行举止需要外在力量的引导.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幼儿的行为处事方式提供了参照,建立合理科学的幼儿教育引导机制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同伴群体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对象,因此,深入探讨科学的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是为幼儿发展提供线索,帮助幼儿实现更好发展的关键.

2 幼儿处理同伴交往关系的方式

2.1 主动求助

2.2 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是指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发生矛盾时,以期通过自己合理的解释说明,说服对方,使结果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维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方式.例如在绘画课上,天天和豆豆是邻座,天天生性极活泼、好动,在绘画过程中,在座位上不停的扭来扭去,致使课桌跟着晃动,影响了豆豆的正常绘画,这是豆豆可能会对天天这样说:“天天,你一直动来动去,桌子都跟着晃了,我坐你旁边都没法画画了,你安静一点,好吗?”,通过合理的说明自己的正当诉求,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

2.3 逃避退让

逃避退让,是指在交往争执中,弱势一方主动放弃争取的权利,选择逃避正面解决争端,以退让的态度化解矛盾的方式.例如,在积木搭建的游戏中,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共享资源,各自进行搭建,乐乐和欢欢同时看上同样一块积木,本来乐乐先拿到手,强势的欢欢发现这样的积木只有这一块,于是直接从乐乐的手中去抢.刚开始乐乐还会说:“这是我先拿到的,那还有那么多,你拿别的嘛”,欢欢理直气壮直呼到:“是你先拿的,可是是我先看到的,我就要这个”,乐乐见状,心理胆怯,于是直接放弃,重新选择其他的积木.面对强势,弱势一方选择主动妥协退让来化解矛盾.

2.4 恶意解决

恶意解决,是指在矛盾冲突面前,双方互不相让,采取具有攻击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带领大家做体操,慌忙集合中,多多错站了原是来来的位置,来来见此情形上前争辩,“多多,你站错位置了,这是我的位置”,多多也相当强势:“我已经站在这了,你再找一个地方吧”,来来不干:“不行,这是我的,我就得站在这儿”,多多也不示弱:“这又没写你的名字,凭什么说是你的”,一来二回,两个人就动起手来,扯打在一起.矛盾双方互不示弱,以期赢回助于自己的利益,几番争执不见成效,就直接采取不良解决方式.

3 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3.1 以自我为中心

针对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来说,现阶段的资本性支付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别有所变化,但实际上,会计核算和税务筹划等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新形势下,新的会计制度取消了长期分摊费用的墙纸规定,企业在进行收益性支出中可以选择新的利益收入方式,这也就减轻了企业的纳税压力,但实际上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划分方面仍然有严格规定。不管是将收益性支出划入到资本性支出,还是将资本性支出划入到收益性支出,都是不正确也不合理的。

如今的家庭结构,一般是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孩子成为全家人围绕的中心,孩子的话就是命令,说一不二,得到的只能比想要的更多,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甚至是骄纵,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幼儿的家庭生活没有其他同龄人的参与,导致他们不懂得与人分享,做事我行我素,即使在幼儿园中,也习惯性的对其他小朋友发号施令,没有顾忌其他人感受的意识,长此以来,没有人愿意同他们交往,使他们在幼儿园生活中被孤立.

3.2 性格孤僻、不合群

一些孩子天性内向胆怯,尤其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即使其他小朋友主动打招呼,这些孩子表现也很冷漠、爱理不理,由此以来,导致其他同龄人打消与之交往的意愿.这些孩子常常在人际关系中面临困窘,他们不爱说话,不愿被关注,在公众面前不敢发言,手足无措,对于集体活动,表现相对消极,没有积极性,甚至不愿参与,而只是远远地站在别处,充当旁观者.常伴的动作行为特征是独自一人待在不起眼的角落,撕扯衣角等.

3.3 存在暴力倾向

有些孩子源于家庭娇生惯养或某些不良思想意识,在面对矛盾处理时,不由分说,动辄大打出手,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人身伤害,导致同伴群体职能对其敬而远之,很少交到朋友.例如,说脏话,骂人,打人等种种不文明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幼儿自身发展,而且有可能把其他同伴群体引入歧途,带给他们不良的引导,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尤其注意及时阻止这种形势的蔓延.

4 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4.1 幼儿自身原因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与同伴交往中的表现,首先,与幼儿的社会认知有关.幼儿的认知经历了由浅及深,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演变过程,幼儿处于儿童的初级阶段,认知带有直觉性,行动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行为产生的后果.其次,与幼儿的道德认知有关.幼儿时期的道德认知发展还不完善,能够初步感知道德情感,并能在不同场合运用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在道德判断上处于“他律”阶段,道德判断的标准需要寻求外部帮助,诸如家长、老师的教导.再次,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关.由于每个幼儿成长的环境不同,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有所区别,所以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因人而异.

4.2 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身的行为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形成影响,家长在处理幼儿与同伴交往问题中的态度,面对幼儿同伴的选择标准,与幼儿发生冲突时的态度,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犯错误时的处理方法,都将成为幼儿日后处理同样问题时的参照,因此,父母能否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标准为指导,并准确把握合理的处理意见,将对幼儿形成重要影响.

5 幼儿同伴交往的策略

5.1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父母性格,家庭知识结构都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进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处事方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为孩子能够顺利与人交往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要因为害怕摔倒就放弃学习走路的机会.

例如,家长要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增长见识,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是他们在与人沟通中自主感受,进而自觉调整不适宜同伴交往的行为.家长还要以正确的观念给予必要的引导,例如,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如果发生争执,家长应该以公正、客观的视角看待问题,对孩子的错误做法及时给予纠正.当孩子受委屈时,家长首先要安抚孩子脆弱幼小的心灵,但绝不能偏袒,然后交给孩子恰当争取自身正当利益的方法,以委婉地方式解决问题.

5.2 幼儿园为孩子创造适宜的交往环境

幼儿园可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充分体验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例如,针对有些孩子天性过于安静,有的则过于活泼的性格特征,可以设计才艺展示、朗诵表演、舞蹈比赛等活动,使幼儿在与人合作中锻炼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期间要注意的是,多把性格开朗的幼儿和性格内敛的组织在一起,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向着教师期望的目标发展.

5.3 加强教师引导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加强鼓励,建立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对于幼儿在交往中遭受的挫折,教师要教授应对技巧.对于幼儿集体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对于幼儿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多加赞扬,在满足幼儿自身心理需求的同时,为其他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幼儿犯错误的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并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幼儿幼儿教师要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探索使幼儿的同伴交往顺利进行的教学意见,为幼儿与人建立友好交往关系,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幼儿教育教学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1〕郭苗苗.自由活动中大班被忽视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特征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周丽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周丽华,曹中平,苏林雁.游戏情境中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系统[J].学前教育研究,2012(04):36-40.

〔4〕孙临美.幼儿与同伴交往策略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6):44+46.

〔5〕鲍亚.儿童同伴交往策略研究综述[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4):26-29.

G612

A

1673-260X(2014)09-0274-02

猜你喜欢

性支出同伴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
寻找失散的同伴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