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立论依据、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

2014-03-29孙希江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政党政治执政党服务型

孙希江

(中共中央党校 党的建设教研部,北京 100091)

在党的建设史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个命题曾经出现在不同的场域中,但党的十八大第一次系统提出,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日益深化,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那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基础,马克思创新型政党建设就是保障,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则是这项工程的核心和灵魂。 “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色,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立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细化深化,升华为党的建设的战略目标,摆脱了过去那种将服务型政党局限于党章党纲规定和党的领导人讲话的弊病,标志着党对自身功能作用认识的嬗变,也意味着全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更趋理性。

(一)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视角

政党始终面临生存挑战是政党自诞生起就存在的现象,伴随政党政治发展的始终。在最早出现政党现象的英、美两国,政党组织在很长时期内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美国当时的政党几乎被取缔。但是,包括工人阶级政党在内的政党还是在19世纪之后迅速发展起来,并纷纷向现代政党转型。到了20世纪,随着政党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政党的研究更加深刻,对政党的认识也更趋多元。无论是对政党持质疑和批判态度的奥斯特洛果尔斯基、罗伯特·米歇尔斯、马克斯·韦伯,还是为政党政治辩护的埃德蒙·伯克、詹姆斯·布莱斯以及对政党持明显支持的众多美国学者们,都无法预料到政党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人们逐步意识到,尽管政党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但它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适应了人们参与政治的需要,成为不可替代的客观存在。所以说, “服务”是政党存在的根基,是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政党政治发展同样适用于这一原理。从矛盾的特殊性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由于产生的环境 (各国国情、国际环境、政党政治发展阶段等)的不同,自然会呈现出诸多独属于该类型政党的个性特征。但是,矛盾的普遍性即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具备政党发展的一些共性。从现代政党执政规律来看,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民心向背关乎执政的生死存亡,没有政党能够逃脱这一规律。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之初,一大批长期执政的大党和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原因当然包括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改革路线出现错误等,但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形成了特殊利益阶层,严重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导致党的执政基础的削弱乃至丧失。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史始终贯穿着服务型政党的精神特质,早在国际主义运动开展初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注意到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即彻底的服务性。他们认为,过去的一切运动只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不可能像无产阶级的运动那样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意志。而且,无产阶级运动的终极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后来,列宁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服务思想,提出对于共产党特别是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不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党的执政地位不可能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更无胜利的可能。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视角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服务型政党的理解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模糊走向深刻。毛泽东曾多次指出,我们党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正是因为共产党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才会自觉拥护和支持党,党也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党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同时,始终注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防止党脱离群众。新时期以来,邓小平继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思想。他认为,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工作; “人民拥护不拥护”、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党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尺;服务是党的领导的主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和核心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服务型政党的价值追求。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干部要自觉践行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最终升华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没有终点,人民群众的期待永远是我们的不竭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由全能型政党到服务型政党的深刻转换。从革命时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到 “领导就是服务”的慷慨承诺,再到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提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思想内涵愈加丰富,逻辑理路愈加清晰。

(一)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不断科学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不断科学化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对人类历史发展图景的一种哲学化描绘。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认识更加全面,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把握更加深刻的过程。任何一个客观规律一经被认识和利用,就是实现了一次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同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我们对党的建设规律也存在盲目性,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当前,影响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彻底转变,体现为党的思想观念、组织体制和组织架构、领导方式等的彻底现代化。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党历史方位转型问题之后,党的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思想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执政党要更加注重通过积极服务夯实自身的社会基础。执政党同社会的关系, “既是一个政党来源于社会,政党以社会为基础的关系,又是一个政党服务社会,社会借助政党组织实现自身发展的关系。”[2]从这个角度来说,探讨执政党同社会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探究执政党的社会来源、社会基础和社会目的问题。执政党夯实自身社会基础的过程是党的 “服务”特质不断体现、党的民意资源不断集聚的过程。其次,执政党要更加注重在服务民众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过程既是党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过程,更是党服务民众功能的全方位展现。最后,执政党要更加注重服务民众方式的科学化。从宏观上剖析,党的活动主要分为党的执政活动和党的自身建设活动。无论是哪一种活动,都要求党在充分体现客观规律、科学构筑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活动方式即服务民众方式的科学化、多元化,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运作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基础是国内外政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

随着时代的变化, “政党政治的兴奋点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政治斗争目标拓宽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政治与经济并重,政党发挥作用的空间比以前更为广大。”[3]尽管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党情、国情、政党制度等不尽相同,但政党政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政党功能还是有迹可循的,可简要概括为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执政党的政治功能是指,执政党要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负起组织立法和行政、运转整个国家机器的功能,维持国家政治生活的有序运转;执政党的社会功能是指,执政党为了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目标,不断提高其社会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以激发社会活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党的经济功能是指,执政党基于对本国经济形势的研判,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积极调控作用,在营造客观公正市场环境的同时维护经济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执政党的文化功能是指,政党将自身的价值文化、精神气质等融入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形式努力实现对社会持久的文化吸引力。其中,由于政党是带有社会性的政治组织,政党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要超过其他功能。若将现代社会中的公民作为论述的主体,上述政党的四种功能也可以概括为政治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梳理世界政党兴衰存废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执政党如果想要优异的执政绩效和稳固的执政地位,必须将服务作为其主要的功能作用,对于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三)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本质是现代民主政治中 “社会本位”理念的确立

17世纪以后,政党现象首先在欧洲发生,并逐渐演化为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随着英国议会制度的逐渐成熟以及以《选举改革法》为标志的选举制度的完善,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政治由此发轫。随着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成为现代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形式的特征得以确立。 “政党属于社会而非国家。它不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一部分,而是社会组织的一员。”[4]事实证明,对于执政党而言,如何确保自身始终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工具,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考验。从应然的角度来说,政党应当具有将社会公众同国家政权有机联系起来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发挥好桥梁中介职能。无论执政与否,政党都应该深入了解和汇集民意,形成科学的政治纲领,通过自身功能的充分发挥满足民众的需求,这是政党应为之事、应担之责。然而,从实然的角度说,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政党可能会因为受到公权力的腐蚀而导致自身的行政化、官僚化,最终失去执政地位。作为对这种现象的回应,人们在党社关系上经历了从 “政党本位”到 “社会本位”的嬗变。推进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政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确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根本理念,将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融入到党的执政和自身建设活动中去,实现党的执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的科学化。

三、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实现路径

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政党,要想长期执政,必须正确处理执政党、人民和公共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兼具执政党和领导党特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更应该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通过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构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着眼于功能激发,增强政党自我调适

政党政治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实现形式,目前来看,这种态势无法更改、无可替代。从政党诞生伊始,人们就对这种现象存有不信任感和疏离感,认为政党可能导致党派恶性纷争、助长寡头统治、扼杀自由精神等。但是,政党还是因为适应了社会的需要而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成长起来。当前,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政党政治的发展环境更加艰巨复杂,出现了衰退的趋势,但是没有迹象表明政党会在短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当然,政党的基本功能虽然不会改变,但政党功能的发挥形式会有所变化。从横向来看,政党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形成符合本国本地区的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从纵向来看,同一个政党,也会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身调适。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也面临功能定位转型以及自我调适的问题。首先,加强理念调适。服务型政党建设是 “三型”目标的核心,彰显了党执政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体现了党的根本发展取向。党要真正将服务作为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通过服务实现党群干群的紧密相连、党内党外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理念、发展规律、发展难题等涉及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求真务实;要彻底清除 “权力本位”的错误思想,实现从 “组织本位”到 “党员主体”的思想转换,强化宗旨意识,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恪守用权为民的原则,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适时推进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其次,加强制度调适。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是衡量政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执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政党能力建设,在服务型政党的价值追求下,不断提升依法治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水平,体现在:积极推进党内关系、党政关系的制度和规范体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的科学化水平;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活动方式,在党的执政中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完善党的选举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体现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后,加强方式调适。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制度,最终要体现为能够适应民众多样化需求的科学方式。党要回归社会,发挥公权力和民众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最能让人民认可的非权力方式即服务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要积极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将服务人民贯穿党的工作的始终;要完善民意调查、社会听证、党务公开等方式,畅通党和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以群众的呼声、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工作导向。

(二)着眼于权力监督,构建服务型政府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构建是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必须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正确处理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其基本要求。 “然而,严酷的现实表明,我国政治生活中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现象相当严重,现有的权力监督体系并不能有效地遏制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现象的迅速蔓延。”[5]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政府是社会的核心治理主体,政府的自身性质、组织结构、价值导向等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由于中国属于非竞争型的政党制度,执政党在政党和政府关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党内政治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呈现纵横交错的状态,具有高度的同构性。 “作为执政党,不能作为一级组织和政府发生上下级关系,而是要渗透在整个公共权力的运行当中,对每一个环节都施加影响,但不能破坏它的逻辑关系。”[6]

如何实现执政党意志到国家意志、政党精英到国家精英的顺利转换,有赖于服务型政府的建构。首先,服务型政府同服务型政党理念的同构性。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民主法治的秩序,核心是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对官员本位、政府本位理念的替代和超越,倡导政府与公民间平等、合作的互动,实现社会治理层面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的精诚合作,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在中国特殊的政治架构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必然路径,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在公权力运作层面的充分体现。其次,通过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完善社会服务。服务型政党构建的目标是服务社会,体现为社会矛盾的及时化解、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序、社会运行的和谐稳定。区别于传统的政府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能是社会服务而非政治统治,政府遵循服务社会的精神进行活动,在资源配置领域体现社会主导性。服务型政府有助于夯实我国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基础,从而彰显党执政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最后,通过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促进公共参与。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要在党的领导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深入了解公民的意愿和诉求,实现政府权力的民主化运作。公民充分参与的服务型政府,对党形成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依归的倒逼机制,体现了党的根本属性。

(三)着眼于社会整合,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政党属于社会而非国家。在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社关系等政党政治关系类型中,党社关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从政党角度来说,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以取得和控制公共权力为目的。然而,由于政党的生存、发展与发挥作用离不开公民,所以,政党同公共权力发生联系也绕不开公民。从公民的角度来说, “没有政党,个体的公民只能代表自己,会被政府忽视。通过为某个政党工作或投票给某个政党,公众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治决策。”[7]因此,执政党要对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不同群体进行利益的整合,维持政治体系的稳定。首先,意识形态整合。意识形态是政党内在性质和行动取向的价值体现,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基本手段。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凝聚全党在该问题上的价值共识;要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价值诉求多重化的现实,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加强对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效应。其次,组织整合。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是政党社会整合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支撑。同时,在 “全球结社革命”浪潮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社会组织也是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媒介。因此,党要积极发挥自身庞大组织体系的优势,在党的各项工作中践行执政为民的精神;党的基层组织尤其要发挥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组织作用的有效性;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探索政党和社会组织合作型领导关系的构建。最后,制度整合。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制度整合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成果的具体化、实际化。对于我们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一是要实现党的制度同国家层面制度的协调耦合;二是要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47.

[2]王韶兴.政党政治论 [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472.

[3]周淑真.政党政治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

[4]李景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6).

[5]李晓广.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1).

[6]王长江.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改革,2010(12).

[7]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22.

猜你喜欢

政党政治执政党服务型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台湾政党政治中的“时代力量”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关于加强我国政党政治过程的研究和教学的思考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关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