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对我国MTI课程设置的启示

2014-03-29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外国语

李 民

(大连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系,辽宁 大连 116044)

韩国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对我国MTI课程设置的启示

李 民1

(大连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系,辽宁 大连 116044)

我国自2007年试办翻译硕士专业至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发展浪潮。然而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本文借鉴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提出我国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专业硕士(MTI)

一、引言

2007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开始在全国高校中进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置试点工作,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内的15所高校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试办权。2009年,翻译硕士专业试点培养高校从第一批的15家发展到第二批的40所高校,其中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何瑞清,2011)。迄今为止,共有3批158所高校获得了英、日、俄、德、法、朝鲜等多个语种的MTI培养资格(孔令翠 王慧,2011)。这充分说明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已经自成体系,今后随着教育部下放985高校一级学科设立的自主权和扩大应用型研究生比例增大,更多的高校将会设立翻译硕士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将迎来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

曹莉(2012)对国内16所MTI培养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从现有的MTI课程情况来看,MTI培养单位自行开发的课程有限,大多照搬《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大致雷同;口译选修课大都开设商务口译、法律口译、外交口译、金融口译,笔译选修课也存在大量相同或类似课程。课程设置上出现了千校一面、各校特色不突出的问题。杨朝军(2012)对多个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很多学校没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开设了大量的翻译概论、翻译史、翻译流派、中西文化对比等理论课程,个别理论课甚至长达一年,很多实践课也充斥理论性内容。

随着开设翻译硕士学位院校的增多,当前国内出现了一窝蜂跟上的现象,新开设的单位由于师资水平、基础设施、学校整体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优化课程设置,显示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不仅违背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初衷,同时也无法满足翻译市场人才紧缺的需求,更无法为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交往与国际贸易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韩国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课程设置特点

韩国自1979年起,由韩国外国语大学率先设立了口译研究生专业,标志着韩国国内口笔译教育的正式开始。迄今为止,韩国除外国语大学外,已经有梨花女子大学、中央大学、鲜文大学、济州岛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其专业也涵盖英语、日语、俄语、法语、汉语等多个语种。下面,将以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为例,着重介绍这两所高校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韩国外国语大学

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设立于1979年,作为韩国最早的高级翻译人才培养机构,现已开设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汉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8个方向课程。

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最大的特点是,所有考入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学生,入学第一年两个学期,分别进行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第二学期结束后,进行分班考试,成绩合格者编入会议口译班,其余编入普通口笔译班。这一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择优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和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其次,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十分重视学生B语言的学习,尽管考上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学生B语言都已经达到了几乎等同于母语者的水平,但依然为学生开设两个学期的B语言训练课程。这一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B语言水平,为学生从事专业领域的B语言口笔译工作提供坚实的语言基础。

再次,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对口笔译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分别开设专题讲座、B语言主题发表、B语言时事讨论课程。主题涉及政治、经济、环境、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为学生初步了解各专业背景知识和专业术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韩国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各专业领域的口笔译训练,分别开设A语言到B语言和B语言到A语言的双向训练;并打破语种限制,面向高级翻译学院各语种的全体学生开设国际会议模拟训练课程。

(二)梨花女子大学

梨花女子大学2005年开始设立高级翻译学院,现有英语、法语、汉语、日语四个专业。学生从入学伊始便确立专业方向,口译方向授课教师平均担任过1000次以上的口译实践,笔译方向聘请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如电影剧本翻译家、IT环境领域专业翻译家、文学作品翻译家等外译韩专家以及韩译外专家组成授课教师团队。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为1:3.6。具体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梨花女子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是专业细分度高,开设双向的科技笔译、媒体笔译、文学笔译课程以及双向的经济金融口译、社会文化口译、科技口译、国际政治口译等课程。

其次,梨花女子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B语言的学习,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分别开设B语言训练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B语言水平。

再次,梨花女子大学由于从入学伊始就对学生划分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因而每个专业方向上的课程设置更为细致,不仅按照专业领域分别开设口笔译课程,对同声传译课程也做出了细化,开设同声传译AB、同声传译BA、带稿同传等课程。

同时,梨花女子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也考虑到国际会议的发展趋势,打破语种的限制,面向高级翻译学院各语种的全体学生开设国际会议模拟训练课程。

三、韩国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的可借鉴之处

从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两所高校高级翻译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整体课程框架同中国具有很多雷同之处,都分别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很多的课程名称也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例如均开设交替传译、同声传译、模拟国际会议、经贸口译、科技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等课程。笔者认为,这些相同之处,不仅是中韩两国,在世界其他国家高级翻译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学术界互相交流的结果。然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韩国两大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我国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一)严格区分MTI同MA之间的关系

中国国务院学位办提供的课程设置指导性方案中设立了6门口笔译两个方向共选课程,再加上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共10门课程同学术型硕士专业的课程如出一辙,无法凸显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曹莉(2012:31)指出,目前翻译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区别不明显,有些培养单位没有深刻把握专业单位的内涵,基本上仍旧沿用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组织模式,课程体系要素相对局限于本学科范围之内,或者即使加大一些偏重技能培训和实践性的选修课比重,也大多换汤不换药,学科化、学术化的倾向非常明显,更像是在学术型学位教育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而已。杨朝军(2012)认为,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没有能够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翻译硕士专业指导教师来自于学术方向,容易倾向于理论方面的讲解。

韩国外国语大学除翻译概论、专题讲座、B语言训练以及时事讨论课程外,其余开设的都是实践类课程;梨花女子大学除翻译概论、专题讲座、B语言训练、作文、口笔译研究及口笔译教学法外,实践类课程占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为数不多的几门为非实践类课程。梨花女子大学开设的口笔译研究和口笔译教学法外,其余课程也都紧密联系翻译实践,有利于提升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这充分说明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口笔译能力,为翻译市场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口笔译人才的办学宗旨。

(二)口笔译方向课程互有交叉、主次分明

我国学位办在《培养方案的说明》中列出了课程设置指导性方案。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在进行特色化专业设置时,总体遵循指导性方案的脉络,只是在具体课程的选定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整体结构并没有太大改变。从各学校翻译硕士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来看,除专业必修课中的交替传译和笔译理论与技巧两门课外,笔译方向只学习笔译课程、口译方向只学习口译课程,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不存在任何的交集(文军 穆雷,2009:93; 曹莉,2012:31; 付江涛,2011:141)。

反观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两所学校高级翻译学院的课程设置,韩国外国语大学无论是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方向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口译和笔译课程都是交叉进行。韩国外国语大学从入学之初并没有区分专业方向,从二年级开始才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分为国际会议口译班和普通口笔译班,因而课程设置中,口笔译课程交替进行是一种必然。而梨花女子大学从第二学期开始,在口译方向必修课中开设了《实践笔译》,课程简介中明确指出,该课程学习翻译与口译工作相关的各种文件等,以此应对口译过程中经常伴随的各种笔译任务,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口译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笔译技巧;同样,在笔译方向必修课中开设了《实践口译》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交替传译能力。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口笔译实践领域兼职工作的MTI专业教师,还是在政府机关、各大公司担任翻译工作的专业翻译,即便有十分严格的专业区分,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作交叉,这就需要在术业有专攻的前提下,还要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全才。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梨花女子大学的课程设置对于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重视专业外语能力训练

孔令翠、王慧(2011:11)指出,目前,我国翻译硕士专业招收优质生源相当困难。现如今社会对MTI还较为陌生,认可度并不高,影响了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的报考积极性。虽然教育部对招生政策做出了调整,但依然出现报考情况不理想、需要靠调剂与放宽政策才能完成招生任务的尴尬现实。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入学阶段,其专业外语水平并不能称之为优秀。到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习阶段,不仅要提高专业方向技能,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恶补专业外语,这一点对于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针对这一方面的训练,学位办的指导性方案中并没有将此列为一门课程。只有极少数高校意识到这一点,开设专业外语写作课。

参照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均将B语言训练作为课程设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高级翻译学院在韩国以门槛高而著称,毕业生被称之为金牌学生,因而学生从入学伊始,就具备了极高的双语水平。尽管如此,学校依然开设了2个学期的专业外语必选课程。梨花女子大学开设3个学期,从听、说、读写四个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训练着手,最终过渡到强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专业领域的高层次语言能力培养。这种B语言能力训练对翻译技能的提高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课程设置立足实用性

中国国务院学位办课程设置指导性方案中设定了两门公共必修课,分别为政治理论和中国语言文化。这一课程设置的方式一方面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另一方面,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程也是所有MTI专业的学生所必须掌握、又极为欠缺的一项重要技能。而且这两门课程每门课3学分,占所有科目学分之最。相比之下,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的公共必修课分别为翻译概论和主题讲座,韩国外国语大学每门课1学分,梨花女子大学每门课2学分,同其他科目学分相比,低于或等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作为韩国两所高校高级翻译学院共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翻译概论主要让学生了解口笔译差异、介绍口笔译译员职业规范等;主题讲座课程聘请国内外专家讲授外交通商、科学技术、经济经营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公共必修课不限语种、大班上课,既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和师资,同时也是专业方向教育的有力支撑。此外,在我国目前的翻译硕士专业教育中,第二外语课程虽然被列为选修课,但为所有专业限选课,因而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学制为1年。而韩国两所高校的高级翻译学院不另外设立第二外语课程,外语课程的学习全都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利用课外时间个人自学。由此可见,韩国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全部课程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公共课程为专业课程学习做铺垫的办学理念。

(五)训练强度大、授课时间长、学分多

目前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申请学位要求不低于30个总学分,实际上,各学校的规定学分大概在36个左右。其中政治理论必修课3学分,二外4学分(学年课),实习2学分,如此计算,真正跟翻译有关的课程大概30个学分。我国的学制一般是两年到两年半,其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为实习期。相反,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学制两年,申请学位最低不得少于44个学分,每学期只能修12个学分,两年的学习期间没有实习期。按照这个数字来计算,我国的课程学分要比韩国少14个学分左右,如果按照每门课2学分计算,那么,在两年的时间里将会少学习7门课。另外,韩国外国语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中,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学分均为1分;梨花女子大学也有类似,在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中,专业必修课的学分为1分,如此可见,如果从具体课程学分的角度细算,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在两年到两年半期间所学习的课程数与韩国高校高级翻译专业的课程数差距,将远远大于7门课。

(六)模拟国际会议营造联合国气氛

无论是学位办的指导性方案,还是各学校的课程设置,都将模拟国际会议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我国目前的模拟国际会议课程只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小规模进行。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在第四学期开设的模拟国际会议则是面向口译方向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学生自主设定主题,扮演角色,所有语种一同上课。这一举措可以很好地营造联合国气氛,打造国际会议的真实效果,同时在本专业范围内无法实现的接力传译等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尤其在当前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很多的国际会议都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会议过程中需要使用多语种接力传译。例如,“2008中日韩论坛”提供中、日、韩接力传译;“2011TPO总会”提供中、英、日、韩接力传译。此外,各种关系到东北亚问题的国际会议则要使用到中、俄、日、韩接力传译。因而,韩国高校开设的面向全体专业的模拟国际会议,不仅可以为学生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同时还可以促进各语种之间的沟通,尤其是了解各国常见的专有名词有很大帮助。

(七)对实习环节不做硬性要求

孔令翠、王慧(2011)指出,当前及未来几年的MTI教育将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其中一点便是实践基地匮乏。《指导性方案》中要求MTI学位点提供良好的口笔译实践基地,但相当多的高校由于所在地区经济欠发达,国际化程度不够,口笔译实践基地非常有限。相对于笔译,口译实践机会更少,尤其是大型会议口译的机会极为稀少。而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并没有另外设立实习,相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可以参加大量的业余实践,这样既节省了课程学习时间,同时又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四、我国MTI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在借鉴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设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内MTI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对我国MTI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向必修课略作调整:为避免专题口译和非文学翻译与专业选修课的内容发生冲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做铺垫,将专题口译课和非文学翻译课改为句子口译和句子笔译,作为口译和笔译方向的基础入门课程。

(二)增加公共选修课:杨朝军(2012:26)指出,翻译者本来就是一个“杂家”,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要能够适应市场上不同领域翻译工作的需要。因此,笔者建议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专题知识课,弥补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此外,应中国职业译员的呼声,考虑到中国翻译硕士专业学生入学时外语水平的现实情况及当今中国翻译市场汉译外需求逐步增多的现状,增加B语言训练课。口译专业方向的模拟国际会议课程,建议适应全球化市场需要,以全体口译专业方向学生为对象,营造浓厚的国际会议氛围。

(三)根据方向设立专业选修课:笔者认为,专业选修课应该根据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分。通过各种专业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术语表达。在实际的选课过程中,口译方向的学生可以选取一门自己喜欢的笔译方向选修课,笔译方向的学生可以选取一门自己喜欢的口译方向选修课。

(四)翻译硕士专业的任课教师可以由三种类型构成:一是本校专职教师,二是外校兼职教师,三是翻译实践领域的专家,以此实现师资配备结构优化,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

五、结论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尚在试点阶段,没有前车之鉴,只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尝试中摸索前行。尤其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进行反复论证、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倾听一线译员和学习者的心声。严格遵守重实战训练、轻理论研究的原则,广泛开设各种专业翻译课程,打破口笔译之间的专业方向局限,让口译方向中交叉笔译,笔译方向中交叉口译,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人才。此外,课程设置上还要彰显学校特色,结合本校优势和区位、经济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开设特色课程(穆雷 王巍巍,2011),这样不仅体现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特色对翻译人才的特殊需求,同时可以有效缓解人才过剩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让广大的翻译硕士专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回首过去,翻译硕士专业从2007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2015年,全国将首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进行试点评估,希望此举能够进一步促进翻译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

[1] 曹莉.201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4):30-32.

[2] 付江涛.2011.翻译硕士学位课程中口译课程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136-142.

[3] 何瑞清.2011.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以国外和台湾笔译硕士课程为参考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2):37-41.

[4] 孔令翠 王慧.2011.MTI热中的冷思考[J].外语界, (3):9-30.

[5] 穆雷 王巍巍.201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 (2):30-31.

[6] 文军 穆雷.2009.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4):92-95.

[7] 杨朝军.2012.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 (1):24-28.

The Implications of MTI Curriculum Provision in South Korean Graduat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n Chinese Counterparts

In the wake of desperate need for the talent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arket, China has been intensifying its efforts on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since 2007.However, many universities fail to provide curriculum which can balance theory and practice.Consequently, students can not be properly tutored to be advanced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reform program for the Chinese MTI curriculum by referring to the curriculum of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Ewha Womans University in South Korea.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urriculum provision; MTI

G420

A

2095-4948(2014)03-0069-05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韩陪同口译过程中译员伦理意识研究”(11YJC740052)的阶段性成果。

李民,女,大连外国语大学韩国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韩汉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外国语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郑州外国语学校
문학텍스트를 활용한 한국어교육―발음 ,어휘 교육을 중심으로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