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成因浅析
2014-03-29孙军
孙 军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统战与文化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13)
甲午战争是由日本发动,旨在侵略中国和朝鲜,实现其对外扩张目的的一场战争。充分的历史事实表明,甲午战争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它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侵略行动,绝不是如某些日本学者为掩盖其侵略本质,而辩称甲午战争是由许多偶然性因素而引发的 “非计划、非预谋事件”。
一、日本武力侵略中国的想法由来已久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丰臣秀吉就萌发了妄图霸占朝鲜并进而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侵略计划。1585年,丰臣秀吉首次明确提出 “征讨中华”的计划。在成为 “关白”以后,丰臣秀吉向其家臣透漏了侵略野心: “除统治日本外,同时其统治大权也及于唐国。”[1]次年,在与日本耶稣会副管区长的谈话中又提到:“吾统治日本成功之后,即将日本交给弟弟秀长,我则专心一意征服朝鲜、中国。”为此,他开始采伐木材、建造海船,准备渡海作战。1592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并制定了二十五条方针,扬言要占领北京, “呈现都城附近百县与皇室御用”。1579年,丰臣秀吉再次率兵侵朝。两次入朝作战,前后历时七年,但均遭到朝鲜军民和明朝军队的联合抗击而告失败。丰臣秀吉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始作俑者。他所提出的所谓 “大东亚构想”,为后来日本 “海外雄飞论”、 “大陆政策” “大东亚共荣圈”等军国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进入江户幕府时代,并河天民在向幕府呈献的《开疆录》中声称: “大日本国之威光,应及于唐土、朝鲜、琉球、南蛮诸国……更增加扩大,则可变成了大大日本国也”[2]270-271。佐藤信渊则更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丰臣秀吉的大陆扩张思想,他首创“宇内混同”说,认为日本乃 “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理所当然地应“合并世界各国”。为此,他制定了相当详细的攻略之策,盖 “凡经略异邦之方法,应先自弱而易取之地始之。当今世界万国中,无比中国之满洲为更易取者”。他建议,日本天皇亲征, “取南京应天府定为假皇宫”[2]272。幕府末期另一位改革派思想家吉田松阴也具有强烈的民族扩张思想,叫嚣 “北则割据满洲领土,南则占领台湾、菲律宾诸岛。”幕府时代末期,以佐藤信渊、吉田松阴为代表的一批有着强烈领土扩张意识的思想家,对明治时期,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政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思想和主张也成为后来日本 “征韩论”和 “大陆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明治维新时期 “大陆政策”的确立
1868年初,明治天皇睦仁登基,在其发布的《外交部告》中,便提出 “大力扩充军备,使国威光耀海外万国”的战略方针。随后,明治天皇又在《天皇御笔信》中公然宣称 “日本是万国之本的国家” “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 “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这表明明治政府已经把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作为国家的战略政策确定下来。大陆政策就是这一对外侵略扩张思想的直接体现。所谓大陆政策,是指作为岛国的日本 “不甘处岛国之境”,而要向朝鲜、中国等周边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进而称霸亚洲、征服世界的侵略方针。
明治初期,木户允孝在佐藤信渊等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 “征韩论”,其核心是把朝鲜作为日本向大陆扩张的起点。在 “征韩论”思想的指导下,日本开始挑战东亚国际秩序。从1870年至1873年,日本多次与中国就订约通商展开谈判,其真实目的则是为了摸清中国实力及与朝鲜的关系,以便为吞并朝鲜做准备。1876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 《江华条约》,规定朝鲜为自主之邦,以此离间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关系,并强迫朝鲜开放仁川、元山、釜山为通商口岸。此后,日本又在朝鲜设立公使馆,干涉朝鲜内政,扶持亲日派势力,妄图建立傀儡政权,以达到驱逐清朝势力,独霸朝鲜之目的。
进入19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自身实力的增长,其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中国成为其大陆政策的主攻方向。1880年吉田松阴的学生山县有朋出任日本参谋本部部长。该机构直属天皇,主管用兵作战等军令事项,政府无权过问。山县有朋将在中国各地调查军备的记录汇编成 《邻邦兵备略》六册,详细论证了中国军备情况和日本的侵华方针,并向天皇提出扩充军备是当前之急需。不久之后,又在调查报告 《与清朝斗争方策》中设想派三个师团占领大连湾并袭击福州,然后一举攻下北京。1887年,参谋本部又提出了一份更加完整的 《征讨清国策》。和 《与清朝斗争方案》一样, 《征讨清国策》也是带有国家意志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方案对中国的军事实力、防御部署等做了全面评估。其中提到: “旅顺半岛,渤海之门户,乃控制清国北部、与我对马相对、便于压制朝鲜之地。特别是拥有大连湾及旅顺口两个良港,最适宜船舰停泊。”[3]方案还提出了针对中国的作战计划,提出以五年为期,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进攻的方向则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7年之后的甲午战争,日本正是按照这一路线实施对中国的攻击。
与此同时,日本积极变革军制,扩充军力。自1886年起,日本按照德国军制实行改革,加强海陆军建设。到1889年,日本陆军现役兵力75791人,再加上预备役、后备役兵力等,总兵力达到243484人[4]289。海军方面,日本政府以超过北洋舰队为建设目标。为弥补军费不足,日本还通过发行海军公债,在全国范围内鼓动民间捐款等形式筹措军费向西方订购新式战舰,其海军力量很快跃居北洋水师之上。1889年12月,山县有朋内阁成立。1890年12月,在日本帝国会议上,山县有朋以首相身份抛出了所谓的 “主权线”、 “利益线”理论,强调指出: “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是守卫主权线;第二是保护利益线。何谓 ‘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 ‘利益线’?即与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5]至此,作为内阁首相的山县有朋正式将 “大陆政策”公开提出。
三、朝鲜 “东学道”起义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此时,日本国内也在面临经济危机的威胁,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贫乏的资源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极不相称,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海外市场方面,由于中国商品的竞争,日朝贸易也从1890年之后开始下降,而中国大陆在原料供给和商品输出方面的作用日益被日本所重视。为摆脱经济危机,缓解国内矛盾,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本政府进一步加紧了针对朝鲜和中国的备战计划。
一是做好舆论准备,大肆鼓吹侵略有理的强盗理论。在 “利益线”理论的鼓噪下,形形色色的扩张理论纷纷出笼,包括 “人口过剩论” “扩张殖民地不能落后论” “文明开化论”等种种战争论调甚嚣尘上。驻美公使建野乡三在同美国副国务卿的谈话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宣称: “为了使日本国民的注意力从对国内现状的不满中转移出来,我们宁愿欢迎反华战争。”[6]二是加紧思想动员,进行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政府有计划地在国民中间,特别是在士兵和青少年中推行军国主义教育。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了旨在实现举国皆兵体制的天皇 《教育敕谕》,指出要把 “忠君爱国”教育灌输到所有日本人身上,包括刚入学的孩子。三是抓紧军事准备,频繁以中国为假想敌大搞军事演习。自1890年后,出于备战需要,不仅演习次数明显增加,而且种类繁多。特别是在1890年举行的以天皇为统监的陆海军联合演习,规模庞大。为协调战时指挥,日本还在甲午战前成立了由天皇直接领导和统辖的战时最高统帅部,即大本营。四是密谋情报准备,在中国密布间谍网络。日本政府先后向中国派遣大批间谍特务刺探情报,并且组建了诸如东洋学馆、日清贸易研究所等间谍机构,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农工商业、军事部署、交通运输等状况进行精心调查,尤其是对中国沿岸地区适合日军登陆的地点、战略目标、地形状况等也作了详细调查。这些情报对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作战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还绘制出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地区和渤海湾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上面清楚地标明每一座山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位置。据曾看到过这些地图的欧洲人讲, “这份地图本身就是久已蓄意侵略中国的证据”[7]。
1891年,沙俄开始修筑横贯东西伯利亚的大铁路。由于担心铁路建成之后,会为沙俄向远东地区扩张势力提供便利条件,日本决定抢在沙俄铁路竣工之前实施其 “大陆政策”,即要发动侵朝、侵华战争。同时,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危机,伊藤内阁解散议会,处于垮台边缘。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进入1894年,日本发动对华战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3月,外相陆奥宗光在写给驻英公使的信中露骨地宣称 “国内政局越来越紧张,用通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言外之意,只有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才能 “转移视线”, “但是要开战也还不能没有任何的由头。”[4]217于是,寻找战争借口成为日本完成这场侵略战争的最后一块拼图。而1894年爆发的朝鲜 “东学道”起义,则为日本出兵朝鲜,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借口。
东学道又称东学教,是朝鲜民间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组织。1894年2月,东学道土全奉准在全罗道古阜郡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纪律严明,组织严密,很快占领了古阜郡城。不仅之后,起义军势力先后发展到全罗、忠清、庆尚三道。朝鲜政府无力进剿,迫不得已请求中国派兵助剿。清朝则根据中日 《天津条约》照会日本政府,说明中国派兵是应朝鲜政府请求,属于 “保护属邦旧例”。日本对于朝鲜东学道起义则极为 “关心”,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发动侵朝、侵华战争。一方面,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怂恿中国尽快出兵,表示日本政府 “必无他意”,从而为日本出兵朝鲜半岛制造借口;另一方面,日本又决定 “在军事上一切皆欲先发制人”,以保护日本在朝公使馆和侨民为名,抢在清政府前面派兵入朝。6月5日,日本在广岛正式成立战时最高指挥机关——大本营。同一天,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领7000人的混成旅团,在九艘军舰护送下,侵入朝鲜。此后,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开赴朝鲜。到6月底时,日军进入朝鲜军队已达万余人。事实上,此时朝鲜半岛的形势已经趋向缓和。然而清朝方面提出按照 《天津条约》的规定双方共同撤兵时却遭到日本拒绝。为进一步扩大事态,日本又通过所谓“朝鲜内政改革案”,向清政府提出共同帮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无理要求。正如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后来的回忆录 《蹇蹇录》中所承认的那样,日本政府发动战争的决心在向朝鲜派遣军队时 “业已决定”。 “所谓朝鲜内政改革的提案只是空有虚名而已,清国政府一定会拒绝日本的提案。如此一来,阻碍朝鲜国家进步的责任在清国,日本和清国决裂一战就会名正言顺。”[8]而日本外务次官林董在中日撤兵谈判问题上的表态更是直接暴露了日本的意图, “不是议论怎样解决和平问题,而是怎样挑起战争和必须战胜的问题。”[9]随着英俄等国居间调停的失败和 《英日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日本发动战争的准备已经完全就绪。7月17日,日本政府召开第一次大本营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战争。7月19日,日本政府训令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要他不惜任何手段挑起中日军事冲突。7月21日,清政府出于安全考虑,雇佣英国公司商船向朝鲜牙山运送清兵。然而,日本通过在华情报系统提前获取了清朝的运兵和护航计划。于是,在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不宣而战,向清军运兵船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丰岛海战。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综上所述,中日甲午战争完全是由日本政府经过精心策划、准备和实施的一场针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是长期以来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大陆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1]铃木良一.丰臣秀吉 [M].郝迟,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136.
[2]水野明.日本侵略中国思想的检证[M]//戚其章,王如桧.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林伟功.日藏甲午战争秘录[M].北京:中华出版社,2007:23.
[4]万峰.日本近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日本近代研究会.近代日本人物政治史 (上卷)[M]//关捷.甲午风云与近代中国.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71-72.
[6]田保侨洁.中日战争外交史[M]//关捷.甲午战争前日本的战备及其战略计划——兼驳‘甲午战争突发论’.山东社会科学,2014(6).
[7]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331.
[8]宗泽亚.清日战争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14.
[9]朴宗根.日清战争和朝鲜 [M]//刘亚夫,赫崇旺.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浅析.学习与探索,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