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两院”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2014-03-29
“一校两院”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论邓小平对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创新与发展
科社教研部主任 邹玉杰
人民是人民利益标准的裁判员 人民利益标准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关键在于明晰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人民利益标准的评价对象无疑是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评价主体则包括党和政府的自我评价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两个评价主体究竟以谁准绳?谁是最权威的裁判员?这是贯彻人民利益标准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邓小平始终坚守人民才是人民利益标准裁判员的价值观,廓清了人民利益标准的评价主体是谁的问题,从理论上挖掉了长官意志和官本位存在的价值合理性。
坚持人民利益标准要与时俱进地细化实践标准
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主观臆断,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但正确分析调查研究的大量感性材料必须制定科学的、具体的标准,即把实践标准具体化。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造地把实践标准具体化。邓小平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87年十三大报告,进一步系统阐述了生产力标准理论。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生产力标准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拓展和深化了生产力标准,赋予生产力标准以新的科学内涵。同时, “三个有利于标准”还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运用实践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即实践标准必须具体化,具体化的实践标准又必须不断完善、发展。
坚持人民利益标准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既阐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体现,也指出了目标实现的生产力基础、制度保障和现实路径。首先,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条件和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谈人民利益的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处生产,只能越来越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最终毁掉社会主义,曾经失败的教训反复昭示这一真理。其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制度保障。第三,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现实路径。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受能力水平及各种偶然机遇的制约,人们不可能同步致富,客观上肯定会出现一部人先富起来的问题。因此,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坚持人民利益标准根本在于用制度规制权力和干部行为
邓小平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尖锐指出: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强调制度对权力和领导干部行为起根本制约作用的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明,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强调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等思想观点,本质上就是对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思想的继承、深化和发展。
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几点认识
科社教研部副主任 高丽莉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改革的理论基础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改革?这是改革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他认为,中国的改革源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矛盾。邓小平指出: “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因此,在他看来,当旧的体制机制严重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时,改革便成为一种必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对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1992年,针对姓 “资”姓 “社”的争论,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一路南下,到武昌、到深圳、到珠海,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沿途发表了一系列论断,廓清了人们头脑中的困惑,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指明了方向。
可以说,改革的每一次进步,都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改革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气,更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
纵观国际上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举步维艰,甚至改旗易帜,唯有中国一枝独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能不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在改革问题上,邓小平对改革的性质有着清晰的认识。他睿智的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区别开来,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我们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恰恰是要通过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必须全面、深刻、彻底的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又是一场革命,是“对体制的革命”,而不是对基本制度进行革命。
邓小平对改革的把握,充满了政治智慧,改革既是对旧体制的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前者讲的是改革的对象,后者讲的是改革的目的,两者最终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这种不畏艰难的政治勇气和卓绝的政治智慧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心向背,民意基础——改革的动力支撑
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改革来自人民的积极性,改革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
“文革”结束后,中国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水平更是极端低下。长期的生活贫困与社会动荡让老百姓对改革充满了期待。这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强大的民意基础。
在改革中,邓小平强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指出: “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应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他强调改革是为了群众,改革要依靠群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傅高义说: “在提高如此众多的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一点上,20世纪有任何其他领导人比邓小平做得更多吗?”尊重群众智慧,为民谋取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为改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邓小平 “三农”思想的现实启示
党史党建教研部 刘丹
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稳步发展粮食生产,邓小平强调 “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借鉴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是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要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首先就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用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同时要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鼓励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以土地作为股份向企业投资,使农民能从土地资产中长期受益,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其次,要推进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邓小平所言:“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因此要有计划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挖掘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潜力,使农、林、牧、副、渔都得到发展。再次,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邓小平充分肯定亿万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说: “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挖掘农业的增收潜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其次,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将大量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再次,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最后,完善增收减负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公共事业的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社会公共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社会公共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首要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邓小平告诫全党: “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不仅要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还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要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曾经说过: “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加强农村政治文明首先要保证农民依法享有政治民主权利,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按法定程序还政于民。另外还要培养农民科学的民主参与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从而有效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邓小平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出: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责任编辑: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