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译学范式转换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
2014-03-29陈海兵
陈海兵
(湖北民族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翻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马祖毅,2004:1)可谓是对“翻译起源的艺术概括”(曹明伦,2007:13).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同民族、地域,乃至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越来越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当前现实的经济、贸易、文化交往等等不仅使翻译的作用日益突显,而且由于论题广泛,内容多涉及某一或多个专业领域,因而对翻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尽管翻译活动空前繁盛,翻译学也俨然成为学科得以建立,一些院校已相继招收并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专业本科生、专业硕士生(MTI),但近年来翻译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有学者发出了“学术繁荣与翻译质量成反比”(资中筠,2004)的呼声.
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大学翻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囿于教学翻译的模式,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语法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而较少关注翻译活动所发生的语境,翻译因而在很多时候被视为学习外语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教学模式下,翻译教学实难“名”“实”相副,其后果之一就是学习者难以有效在交际语境中做出抉择并使用准确、得体的语言形式完成交际.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常常受到译入语和译出语双重语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历史和常规”(Lefevere,1990:11)等宏大问题的关注揭示了作品形象和作家形象建构背后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以及权力因素.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不仅为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翻译教学不无启示.在这种文化视域下,“语言不再被视为悬置于真空中的孤立现象,而是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Hornby,2001:39),因而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过程也必然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学习者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者所具备的文化能力能使其有效认知并调适不同语言,尤其是文化中之间的不可通约的因素,从而生成具有可接受性的译语文本.目前,尽管我国对外交流日益增多,虽然培养了很多翻译人才,但真正合格的却相对较少,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学习了多年外语,但却忽视了文化修养和能力的培养,结果就造成了“有知识、没文化”(张剑,2011)的状态.毫无疑问,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关注将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习者的文化视野,更为重要的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交际双方难以沟通,为什么我们特别不喜欢或者不理解交际的另一方所写的东西”(Cronin,2003:6),学习者一旦在语言学习中逐步培养了这种文化能力,理解文本所依附的深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就能在文本转换过程跳出字比句对的桎梏,从而尽可能避免“硬译”、“死译”,继而真正做到“通其志,达其欲”,实现“传令知会通耳”的交际目的.
此外,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将译者主体性引入研究视野.自上世纪中后期,翻译研究蓬勃发展,出现了译论勃兴、流派纷呈的局面,巴斯内特(Bassnett)以“历史”、“权力关系”、“显形”(1996:22)等关键词分别概括了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特征.作为现实交际语境中的参与者,译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并非简单地实现语言信息的传递.在实现跨文化传通过程中,译者主体的积极介入将是其学识才情、审美能力、创造力、翻译能力等得以发挥和再现的过程.在传统研究范式中,由于局限于长期以来的原作与译作、作者与译者的二元对立,普遍认为译者的任务就是简单地寻求语言对等成分,把译文当作原作的“派生物”,译者的地位因而也相形见绌,译者主体性并未受到足够关注.在现实经济文化交流中,译者面对的并非静态的文本,而是置于一定交际语境中为实现某一目的的文本.对于文本意义的发掘并非简单地寻求对等成分,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交际目的、语境及其参与者等多种因素.语境涉及到语言语境、交际语境以及宏大的社会文化语境.参与者不仅涉及到译者和译文使用者,而且还包括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委托人、译文接受者等.译者居于跨文化交际的中间环节,而作为翻译行为的实施者,译者必须结合现实交际语境做出合理判断、取舍、调适以确保顺利实现跨文化转换.毫无疑问,这一过程也是译者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
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势必引起对译者的关注,当今的世界正日趋走向一体化,全球也逐步成为一个“地球村”,其中的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等领域的交流将越来越离不开翻译.不仅如此,新媒体技术的变革和国际间的信息交换的加快对翻译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挑战和考验.在现行形势下,一方面,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需求大量的优秀译者从事翻译业务,而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一些人对翻译认识不够,想当然地认为翻译并非什么创造性的活动,只需懂点外语,翻翻词典就能做,于是就有了“萝卜快了不洗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的译著未免泥沙俱下”(资中筠,2004)的局面.结果自然是出现了大量劣质的翻译,创造性全没有了,就只剩下“叛逆”了.
在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技能中,翻译能力是语言学习高年纪阶段中最难的一项技能.不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因而对于译者而言常常“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而且还要常常面临“以其所有译其所无”的处境,翻译之难可见一斑,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才喟叹“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且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更为明显,译者将面临更为多元的的交际语境和博杂的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传统翻译教学课堂提出了巨大挑战,势必要求培养语言技能过硬、知识广博、专业扎实、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翻译学习者除了确立爱业敬业的职业观之外,还得不断提升个人的翻译能力,以便能够适应在外贸、经济、法律、文化等不同领域工作的需要.“翻译能力在本质是一种交际能力,它不仅指译者对语言规则、翻译原则等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而且指译者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其内在知识完成交际的能力”.(薄振杰,李和庆,2011:77)由是观之,课堂翻译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方面,这种“翻译能力培养”转向则以明确提高学习者的双语能力、言外能力、翻译工具使用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能力等6种次级能力为皈依,其目的是将学习者逐步培养成为跨文化交际的行家里手.
此外,为了使学习者逐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课堂教学在传授翻译技巧的同时,还应逐步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意识以逐步培养其翻译技能.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更是一个文化迻译过程.余光中先生在谈到翻译中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掌握时说,要做到“对‘施语’(source language)的体贴入微,还包括了解施语所属的文化与社会”,另一方面,还要对“‘受语’(target language)的运用自如,还得包括各种文体的掌握”(2002:172).“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真正实现翻译学习者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提升,而又不至于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流于空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学习者对文学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途径之一就是逐步扩大阅读量,加强语言文学学习.也许可能有人认为,文学翻译只在现实生活中只占了很少的比重,而大部分的翻译将更多的涉及到经贸、法律、商务、外事、政治、科技等多个领域.这诚然不假,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这些领域的翻译并不排除文学文化因素,而且在很多时候,这些领域的文本不仅大量引用文学经典,而且随处可见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例如,广告、政论、科技等文体的翻译就极富挑战性,除了其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专门知识之外,还需要译者对其中与文学作品“互文”的成分能够“体贴入微”.
“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构筑了新桥,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可谓为研究翻译注入了源头活水,这对21世纪的翻译教学及人才培养也不无裨益.当然,在肯定其重大意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忽略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借用斯坦纳(Steiner)的话说,“翻译研究是一种语言研究”(2001:49).因此,翻译人才的培养无疑最终还是要关注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
〔1〕Bassnett,Susan.The Meek or the Mighty:Reappraising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A].Alvarez,Roman and M.Carmen-Africa Vidal (eds.). Translation, Power,Subversion[C].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6.
〔2〕Cronin, Michael.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3〕Hornby, M.S.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Lefevere,André& Bassnett,Susan.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C].London:Pinter,1990.
〔5〕Steiner,George.After Babel[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薄振杰,李和庆.关于当前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思考[J].外国语,2011(5).
〔7〕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8〕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10〕张剑,英语学习与学习文学[J].英语世界,2012(11).
〔11〕资中筠.学术繁荣与翻译质量成反比[N].文汇报,20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