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聚焦理论在中国的呈现与发展

2014-03-29刘云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奈特叙事学叙述者

林 琳,刘云佳

(1.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2.长春建筑学院 基础教育部,吉林长春130699)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际学术界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在中国的存在、发展和走向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的聚焦理论(又称叙事聚焦理论)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成为叙事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个概念的思想来源于亨利·詹姆斯提出的“中心意识”[1],当时被定义为“视点”(point of view),后来又被称为“视角”、“焦点”等。1969年,热拉尔·热奈特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聚焦”这一概念,并且于1972年出版的《叙事话语》中详加阐释,区分了“谁看”和“谁说”的问题,其意义在于第一次解决了叙述视角研究问题上的混乱。后来经过叙事学家里蒙·凯南、威廉·尼尔斯等人的认可和传播,尤其是米克·巴尔等人的补充、完善,这一术语得到进一步发展。米克·巴尔于1977年在《叙事学——故事的进程:四部当代小说叙事意义散论》中不仅更加清晰地区分了“谁看”和“谁说”;还大胆地放弃了热奈特所进行的认知式分类,提出了聚焦者和聚焦对象这一新的概念。

一、理论引介时期

中国知网1979至2013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以“聚焦”为主题并以“叙事”出现在摘要中所涉及的论文共有570余篇。单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大有不断上升的态势,从20世纪90年代的个位数上升至目前的数十篇。最早的一篇聚焦研究的论文《论小说创作的视点——投影、聚焦、变异和多语式》发表于1985年,部分节选自热奈特的《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的译文。1990年,王文融翻译并出版了《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一书。1993年,申丹发表了《从安德森的<鸡蛋>看聚焦越界的问题》;1994年,冯季庆发表了《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聚焦、变焦与意识流》;1995年,谭君强发表《论鲁迅小说的外聚焦叙事》。这些学者将聚焦理论引进中国,同时带来了詹姆斯、卢伯克、热奈特和米克·巴尔等第一批叙事学家的思想,为中国学界了解和研究叙事学奠定了基础。不难看出,中国初期的聚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对国外的叙事学家聚焦理论的推广沿用和脉络梳理,以及对叙事文本进行聚焦理论分析这一方法的运用。聚焦理论在国外先于中国提出并发展起来,引进经典理论成果有助于国内学者与国际接轨,达到思想层面的统一,因此中国学者以普及和吸收这些成果(尤其是集叙事学大成的热奈特的理论)为主,思考和质疑该理论的过程非常短暂;另一方面,无论是亨利·詹姆斯对《包法利夫人》的分析,还是热奈特对《追忆似水年华》的分析,聚焦研究都是以叙事文本为基础,从而发现聚焦形式的共性和普遍意义[2]。虽然中国学者从文本的叙事手法、思想内涵、主题和对现当代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等角度着手,着眼点不尽相同,但是对该理论的吸收和推广确实起到很大作用。如谭君强的《论鲁迅小说的外聚焦叙事》一文,以崭新的角度探索鲁迅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对白话文的影响;又如赵克忠的《新的形式新的感情——论约翰·契弗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文,指出采用内聚焦的手法可以淋漓尽致地传达出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世界。但是不难看出,中国学术界这些叙事学的先驱主要集中在用先进的文学理论来证实文本作品,而对聚焦理论本身的探索鲜有贡献。诚然,这些不仅是中国聚焦研究的特点,同时是国际聚焦研究部分特点的呈现。

二、理论探索时期

在普荣的视野划分法和托多罗夫的信息划分法基础上,热奈特将聚焦划分成了内聚焦(即叙述者只说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外聚焦(即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和零聚焦(即无所不知的叙事者)。他提出的叙事理论在中国学界大有影响。中国学者大部分都是用该理论来分析某个文本,以展现小说思想、叙事特色等。尤其是内聚焦理论所细化出来的固定式聚焦、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理论更适于分析20世纪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于是该理论受到大力追捧,关注聚焦理论的中国学者也较以前有所增加。除了热奈特的理论思想,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对中国学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她不仅继承和批判热奈特的“聚焦”术语,明确区分了“谁看”和“谁说”,更提出了聚焦者和聚焦对象这一新的概念,彻底地将“叙述”和“聚焦”分离开来,由此引申出“嵌入式叙述聚焦”这一新理论[3]。由于她合理地修正并进一步完善了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其思想在短时间内被中国学者接受和应用。如1998年王丽亚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上的论文《聚焦折射下的人际关系——亨利·詹姆斯<金碗>聚焦模式评析》,从聚焦者、聚焦人物的角度来阐释作品的意义。此外,有些叙事学家对热奈特和米克·巴尔持有反对声音,如查特曼就认为聚焦这一术语存在缺陷,因为它不能解释人物和叙述者的心理过程。为此,他建议用“看法”(slant)来表示叙述者的态度以及适合于话语报道功能的其他心理方式,而用过滤器来“折射人物”(reflector)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感知、认知、态度、记忆、幻想等[4]。虽然他的思想在中国没有得到极大普及,但是也的确产生了影响。又如里蒙·凯南,认为热奈特提出的“感知”层可以细化为心理层、意识形态层等,而这些细化的层因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聚焦者身上,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甚至冲突的聚焦者身上[5]。这一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关注聚焦理论发展的动态,加速了国外先进叙事思潮的引介,更重要的是使国内学者从简单的普及吸收、单一运用过渡到探索、质疑、评介等新的思想高度。虽然思想体系还不够成熟,但是中国学者已经不满足只做理论传播者和推广者,还要做积极的参与者,对聚焦理论开始了批评过程。

三、理论突破时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交叉发展的时期,聚焦理论再次成为叙事学研究的关键之一。聚焦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交织在一起,如女性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修辞学、社会学等,推动了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在这种国际大趋势下,国内学者不仅吸收国外大家的理论成果,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地,这期间对理论的梳理、探索以及批评性的文章要远远多于以前。中国学者在积极参与并产生话语声音的同时,还在积极窥探后经典叙事学视阈下聚焦的发展。在聚焦这一问题上,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提出的“叙述者可以作为聚焦者。确定叙事聚焦的问题实质就是回答谁感知的问题”[6]的思想为国内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于是关于叙事者和聚焦者的评介大量涌出。2002年、2003年,申丹相继发表了《多维进程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及《语境、规约、话语——评卡恩斯的修辞性叙事学》两篇论文,作者聚焦于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剖析其理论的不足之处,敢于纠正修辞性叙事理论的部分偏误。尚必武在其《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一文中,更是细致评析和探讨了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解读其六个核心论题:叙事进程、人物叙述者、不可靠叙述、叙述聚焦、叙事判断、叙事伦理,为中国学界的修辞性叙事学理论研究明确了思路。此外,后经典叙事学的先锋女性主义叙事学在聚焦研究上也颇有建树,代表人物美国的叙事学家苏珊·兰瑟在《叙述行为:小说的叙述视角》一书中,将重点放在研究意识形态和叙述视角上,把女性主义和聚焦理论交叉结合。尽管文中没有出现叙事聚焦或者聚焦理论的字样,但她所提出的不同性别的叙述者、讲话人的话语权力、叙述者的价值观,以及作者所处的环境(信仰)同文本叙述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对叙述视角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强调性别化的叙事聚焦使中国学界相应出现了很多关于伍尔夫、凯特·肖邦、薇拉·凯瑟、莱辛的作品分析,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意识形态等都进行了拓展,重新诠释了女性主义思想。跨学科多层次的发展使聚焦理论得到了重新归类和拓展,填补了经典叙事学时期的部分空白,也使这一学科更加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

四、结语

中国学界最初以普及、接受国外先进的聚焦理论为主,渐渐地开始质疑、批评和运用该理论,目前伴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盛行,更是开阔思路进一步参与到完善该理论的进程。部分中国学者一直努力紧跟国际步伐,以求进一步推进该理论在国内学界的传播,并为国际聚焦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叙事离不开聚焦,聚焦也离不开叙事。叙事聚焦理论随着学者的重视和努力势必会得到新发展。

[1]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陈芳.聚焦研究——多重叙事媒介中的聚焦呈现[D].昆明:云南大学,2011.

[3]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尚必武.叙述聚焦研究的嬗变与态势[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5]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上海:三联书店,1989.

[6]尚必武.叙述者聚集、双重聚焦与伦理取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7(7).

猜你喜欢

奈特叙事学叙述者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叙事学角度下的《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