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思考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2014-03-29罗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东北财经大学跨校任课教师

罗菲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对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思考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罗菲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辽宁省第一批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目前正式启动,该项目对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管理新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东北财经大学和渤海大学合作项目“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对项目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项目实施的特点及项目实施中课程建设方和课程使用方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看法,以期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建议.

跨校修读学分;财务管理;课程建设方;课程使用方

2014年5 月23 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高校申报工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4] 105号)文件,正式启动了辽宁省第一批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紧张地进行中.笔者作为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项目组成员,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准备工作,以下将以本项目课程“财务管理”为例提出对该项目的几点思考.

1 项目简介

跨校修读学分,是指在校学生修读非本校开设的课程,但所获得的相应学分可以得到本校的认可.该项目中的“跨校修读”是指在本人不需要离开本学校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接受授课.

1.1 项目实施的背景

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实施的背景是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开展,课程上网为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全球迅速兴起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的背景下,我国也相继展开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的开发建设工作.2011年,“爱课程”网站(www.icourses.cn)建立,同时,第一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该网站和其他合作网站,如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等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拉开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工作的序幕.其中,视频公开课主要以科学及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及学术讲座为主,侧重在大众中普及和传播知识;而资源共享课则以高校课程为重点,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重点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其内容不仅包括在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涉及的视频、课件、作业题、考题等多种资源,还构建了具有良好互动性、适合在线学习和沟通的网络学习环境,为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系统学习专业课程创造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截至2014年6月,在“爱课程”网站上线的课程已经达到1038门,课程资源总数达到近30万,已有394所学校的课程成功上线发布[1].

2011年8 月11 日,辽宁省教育厅开始组织201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选题的遴选工作,批准了60个选题开始启动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www.upln.cn)上陆续开放辽宁省大学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2014年8月,辽宁省大学资源共享课已经进行第五批申报,至此已上线300门精品开放课程[2].

1.2 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跨校修读学分对学生、教师,以及大学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的公共资源来说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学生来说,不用离开校门就可以选修其他院校的课程,既可以领略其他院校授课教师的风采,又可以在不影响本校的其他课程正常听课和日常活动的前提下完成本校的学分任务;既可以免费使用其他院校相关课程的大量资源,又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通常情况下,跨校修读学分的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放,学生既可以如往常一样修读本校教师的授课课程,也可以选修其他院校开放的课程,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对教师来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涉及课程建设方和课程使用方教师共同商定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如课程大纲、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方式等,并且在修读学分期间要持续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这将大大促进两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及教学经验的分享,也将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通过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的项目,辽宁省已上网的各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将得到充分利用,这对探索建立校际之间学生跨校修读课程、学校间互认学分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尤其是缓解课程使用方师资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本次选修其他院校的课程中,包括《华夏文化五千年》、《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普通心理学》、《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通识课程.在财经类院校,由于师资专业性的限制,这类通识课程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选课和学习要求.而通过跨校修读,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可以选修其他综合性大学或其他专科院校的课程,这对缓解东北财经大学通识课师资不足、拓宽财经类院校学生选课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

该项目将在已经开发完成并通过测试的辽宁省大学生在线学习平台上进行.这三家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分别由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尔雅公司开发,平台的选用可由课程使用方学校选定,也可由课程建设方和课程使用方共同商议选定.

课程的主要共享方式分为以下三种[3]:

(1)课程使用方高校确定课程题目后,由课程建设方主讲教师与课程使用方任课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备课并确定考核方式.采用课下充分利用网上课程资源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课堂研究讨论的教学方式.由课程使用方任课教师承担日常导学、课程辅导、学生答疑等工作.课程建设方出具考核成绩,课程使用方认定学分.

(2)课程使用方高校直接使用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实现在线修读、在线考核,课程建设方出具考核成绩,课程使用方认定学分.

(3)课程使用方高校直接使用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并组织考核、出具成绩、认定学分.

本项目总共确定东北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55门精品开放课程作为跨校修读学分试点课程,其中,东北财经大学成为跨校修读学分重点试点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有6门课程被其他院校选中(东北财经大学为课程建设方),同时选用其他院校课程18门(东北财经大学为课程使用方),总数接近全部试点课程的一半.在东北财经大学涉及的24门课程中,作为课程建设方的6门课程,共享方式为第一种,即课程使用方也配备任课教师;作为课程使用方的18门课程中,其中有5门采取第一种方式,为此,东北财经大学也要为课程配备任课教师,其余13门课程采用第二种方式,由课程建设方全权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并定期到东北财经大学进行面授和串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笔者所在的项目为已荣获2014年辽宁省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的“财务管理”课程项目,东北财经大学为课程建设方,渤海大学为课程使用方,即渤海大学选用了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管理课程.经与渤海大学商议,我们将使用东北大学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采用第一种共享方式进行授课.

2.1 课程双方分工

东北财经大学负责教学相关资源的提供,包括视频授课、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平时作业、期末试题等所有文字资料,并将所有资料上传至东北大学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同时,东北财经大学还负责期末考试的成绩评定工作.

渤海大学负责与日常授课有关的具体业务,首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根据渤海大学对财务管理课程要求的学时数有选择地确定要求学生上网学习的知识模块,其次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按照本校的教学周次安排进行调整,最后,在学期中要负责课程辅导、网络答疑、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的相关安排.

在必要的情况下,每学期可由东北财经大学的授课教师赴渤海大学串讲,比如可以安排三次,分别为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定期为选课学生及渤海大学的任课教师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一程序视需要所设,也可省略.

2.2 具体事项的安排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于学期前由课程建设方和课程使用方共同确定教学中所需的各项信息,具体可能包括教学进度安排、平时作业安排、期末考试安排等.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我们的教学进度完全按照渤海大学的教学安排进行.渤海大学教学周为18周,第19周、20周为考试周,因此我们初步确定将教学第1周设为学生选课周,从第2周开始授课,第20周进行期末考试.但由于是网络授课,课程进展可不受教学周限制,因此也可由渤海大学任课教师调整教学进度,缩短授课周数,将期末考试日期提前.教学中安排两次平时作业,提交截止日期初步定于第6周和第10周周末.当然,作业都在学习平台上进行,点击“作业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给出作业成绩.由渤海大学任课教师负责在适当的时间开放平时作业答题端口.期末考核方式初步定为考试,为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期末试题将采用纸质试卷的方式进行.由东北财经大学教师命题,渤海大学安排考试,试卷邮回东北财经大学后进行相应的成绩评定.

3 项目实施的特点

与大部分已实施的跨校修读学分不同,此次辽宁省实施的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3.1 实行不同的修读模式

跨校修读学分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以往的跨校修读通常都是修读其他院校的辅修或双学位等项目,且一般都需要学生亲自到被选院校由任课教师进行面授授课,而且一般要按照修读的学分数实行额外收费.

此次辽宁省实施的跨校修读学分项目中修读的学分属于正常教学计划内的学分,不能获得辅修或双学位的证书;绝大部分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仅有个别课程可安排一次或两次的面授串讲;同时不需要额外付费,不需要增加学生们的经济负担.

3.2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该项目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为:

3.2.1 远程式教学——网络视频讲授法

本课程实行网络教学,由东北财经大学课程主讲教师在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东北大学学习平台上进行视频讲授.学生可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上网学习,并可重复收看.每章均配有相应的练习题,学生们可以有选择地完成,以便检验听课的理解效果并加深记忆.

3.2.2 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本门课程授课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但也由课程使用方,即渤海大学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并大量使用Excel等实验教学工具对案例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

3.2.3 参与式教学——作业练习法

作业与平时测试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布置适当合理的作业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本课程由东北财经大学任课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比如查找某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或对某家公司进行价值评估等,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提倡在可行的条件下进行实地考察作为完成平时作业的手段和方法.

3.3 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此次项目中我们实施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3.3.1 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网络视频讲授作为主要学习手段,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合理安排上网学习时间,学习进展基本不受学校教学周的限制;而且对于较难理解或较为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学习,甚至可以中途暂停视频给自己充足的思考和消化时间,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课程实行学习平台答疑,规定在学习平台答疑区教师至少在48小时之内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和回复.一方面,利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免受一般面授授课后无法及时联系到任课教师的困扰,不需要将问题一直带到下一次授课的课堂上,加快学生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的时间,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具有普遍性,在学习平台上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可使所有面临同样问题的同学得到答案.

3.3.2利用学习平台,监督学习进度

受益于网络技术的便利,课程使用方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调取所有学生的上网学习时间记录,以此作为手段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可以实时对学生完成各项任务进行提醒.

在考核方面,与一般面授课程的平时成绩给定类似,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查询学生上网听课时间给定相应的平时成绩.

3.3.3 优化课程设置,控制突击行为

通过合理设置课程进度安排,比如在教学周第某周后将对某一特定案例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完成小组作业或以书面报告的方式,督促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安排自己的上网学习时间,避免出现在一般面授方法下可能出现的学生期末突击学习的行为.

3.3.4 整合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效果

这种修读学分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学习测试环节和实践环节等各个教学环节整合在了一起,加强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通过总结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平时测试的结果,能够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并给予恰当的帮助.

4 项目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有效实施跨校修读学分项目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动教学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变革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建设方和课程使用方分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课程建设方

对于课程建设方来说,首要的是要配备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课程建设方任课教师要将课程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在开课前提前上传至相应平台,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使用方实际情况随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次,要充分调动参加项目工作教师的积极性.由于课程使用方在选修并完成课程建设方课程修读学分后,并不相应增加课程建设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因此可能出现课程建设方任课教师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就需要相应院校采取多种政策,调动参加工作教师的积极性,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最后,课程建设方教师要与课程使用方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要时刻了解和掌握课程使用方使用本课程的情况,随时为课程使用方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必要时,还需要亲赴课程使用方学校进行面授和串讲.

4.2 课程使用方

该项目对课程使用方的要求是全方面的,包括教学组织、人员安排、硬件、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各个方面.课程使用方要为项目配备适当的人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及计算机技术人员等.

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工作,如根据选课课容量安排适当的多媒体教室、开学初在校园网上发布任课教师和课程简介,供学生选课使用,还要负责网络技术人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等等.

任课教师要在各门课程资源建好后进行网上课程资源的准备和调整,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开学前完成;课程开始后任课教师还要在学习平台上发布课程通知,包括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方式、成绩结构等信息.

由于学习平台的服务器是搭建在课程使用方学校的,因此课程使用方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至关重要,以保障整个学期学习平台的顺利运行和学生们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目前是首次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它有利于打破传统的高校教育空间,更好地实现精品资源公开课程的跨校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对于推动高校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创新才人培养机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1〕“爱课程”网站.[EB/OL]http://www.icourses.cn/ gjjpkc/sy/yw/20140626/t_10241.htm l.

〔2〕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EB/OL]www. upln.cn.

G642

A

1673-260X(2014)10-0196-04

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项目“《财务管理》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UPRPI2014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东北财经大学跨校任课教师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跨校体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Vehicles for Reading—Open the Door to Education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国际化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
2015年全国会计学博士毕业生名录及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