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语言传播的模因学研究
2014-03-29文/徐瑾苗勇
文/徐 瑾 苗 勇
网络语言传播,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语言传播。在互联网平台充分发展的今天,网络语言已经呈现出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纸、广播电视平台语言的不同特色,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及各种群体,在大学生当中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力则更为显著。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向被认作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一对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主要依靠语言工具来表现和传播,而语言也不仅仅承担传递思维的任务,同时也会对思维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对当今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分析,来了解大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也将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更多更深刻的思考与借鉴。本文将运用目前较为前沿的理论——“模因论”,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传播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语言模因与大学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一、“模因”理论与大学生网络语言传播
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模因”概念,不仅和“基因”的概念颇为相似,在内容上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因论”认为:人的语言、观念和生物进化的方式相似,在我们习惯某种语言使用结构或习惯某种观念时,如果另一种语言使用结构或者另一种观念比现有的这些更具生命力,那么这种新结构或者新观念就会通过人们的传播而得到流传,生存并稳定下来。这种新结构或者新观念,在流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甚至和其他的新结构或者新观念发生结合并进行重组,重组的结果就是又形成新结构和新观念,这些新结构和新观念中也包含了旧结构和旧观念中的某些基因。
联系到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中,网络交际已成为基本的生活状态,曾几何时,一些网络新造词、时髦用语、音乐旋律以至流行时尚等等,在网络中不知道谁带一下头,大家就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比如“青蛙”“恐龙”“美眉”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模因”来解释,“模因”就像电脑病毒感染电脑一样,可以感染人的大脑,然后通过传播再感染另一个大脑,继而传播开来。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也是源于“模因”感染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去宣扬这种行为模式。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传播的“模因”类型研究
(一)基因型“模因”网络传播
按照“模因”学的理论来说,一种思想的表达或某种信息的模式,进入传播过程就具有“模因”的属性;而对同一种信息的传播,其“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未必采用相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达形式也能够传递“模因”,但其内容却具有同一性。在大学生的网络语言交际中,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
1.直接进行传递。此种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加改动而进行直接地传递,就像我们操作电脑的“复制—粘贴”一样,各种经典名句、流行电影和歌曲的台词、引述等等。比如时下大学生网络聊天常用的“元芳,你怎么看”及“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等,都是热门的语言“模因”,被无数次复制传播。此外,大学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于名人名言的引述也较多,这些引述也属于“模因”的直接传递。
2.异形传递。这也是一种信息复制的体现,同义异形的模因传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模因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移植”。其结果就是,信息形式发生变化,但并没有背离原始的信息,信息实质没有改变。比如时下特别热门的词语“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等,在单引擎检索情况下,在网上分别出现了约314万次和240万次。特别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受英语学习的影响,英文字母和英文词汇在大学生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因而“模因”的移植过程中,有大量语码借用和语码混用的情况,比如,学生在聊天中经常会有“小case”和“happy一下”,这些模因变异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表现型模因网络传播
表现型的“模因”,无固定语义体现,而是保留一个框式的句法结构,然后根据“模因”宿主的主观愿望进行填充,形成一种形式接近但是内容不同的“模因”,这就是表现型。大学生非常热衷这种语言“模因”的“嫁接”,表现型的模因,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因而生命力极为强大,也容易被复制利用。比如这几年出现的一个热门词语“××族”,在大学生中使用频率很高,并且不断异化,生成一系列很有个性的词语比如“考研族”“骑墙族”“考碗族”“秒杀族”等等。
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热点的语词是非常敏感的,能够积极从网络上的热点评论或贴子中迅速捕捉到关键的词语或者短语模型,然后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语言再生能力。比如曾经很流行的“哥抽的不是烟而是寂寞”,一度被爆发式地热捧并且作为一个超强势“模因”被复制,产生了无数个用法,“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哥不是情商而是伤情”“不是哥的修养好,而是哥在找砖头”等。
三、从网络语言模因文化透析大学生的思维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交流、表达的平台,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是网络热词的流行,对大学生们的感染力非常强大,而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所负载的文化意蕴或者意识形态,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同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模因”分析,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思维上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时事敏感性
网络环境有它的独特性,这为网络流行词语在大学生之间的广泛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充分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的反应相当迅速,能够很快从中获得核心义项,从而生成各种语言形式,这些具有新鲜血液的语言形式,一旦被广泛的大学生群体认可,并进行广泛地传播和复制,就会形成网络语言中的强势“模因”。这种强势“模因”的特点就是:生命力强、覆盖面广,复制几率大,以至于会成为大学生常用语言。大学生受教育层次相对较高,思维方式上更加锐利和前卫,更加容易产生对时事敏感事件的强烈情感。如上文所述例证说明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是自觉的,是不能被忽视的,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精神倾向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多研究大学生们在网络中的语言风格。此外,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并不是漠不关心、隔离的,相反,他们是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热点事件的,这一点从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语言“模因”进行广泛复制即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于时事的敏感和参与,应该得到我们足够的关注,避免其走上偏激甚至是错误的轨道,让“模因”的DNA在传播中出现负面的变异,久而久之,则会使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蒙上灰色的印记。
(二)前卫时尚性
大学校园里网络流行语的盛行绝不是偶然现象,相反,它已经成为大学生追求时尚过程中最具活力的表现。如果哪个人不懂得几句网络流行语,在同学中就显得不合潮流,甚至会受到嘲笑和讥讽。“模因”像基因一样,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模因”也具有让人难以想像的能产性。文字的变形,所谓的“火星文”的大胆创造,新词语呈几何倍数的增加,新旧词语的飞速代谢,语言常规句法限制的彻底打破,既是大学生快速交流和制造特定交际效果的需要,也是作为“模因”宿主的大学生们在文化背景、群体色彩、个性风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标识。因此,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中不缺乏创新元素,只是从网络流行语强势“模因”的传播过程来看,这种元素更体现出反经典的精神。那么,从“模因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既然宿主的主动性较强,那么如何从“模因”表达上入手,从传播机制上入手,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成强势“模因”,通过大学生宿主的主动接受,达到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围上的潜移默化,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
(三)多元共生性
“模因”的本质是模仿和复制,但绝不仅仅是完全忠实原型的复制,同时也是附着在文化背景下的复制。时下的网络,既有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的交叉,又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多元化是其基本表征。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学生在这种多元的文化环境里,积极地进行着强势“模因”的传递,“模因”表现形式的变异既有一般词汇的新解和扩展,又有大量外来词、字母词的扩充;既有对古代经典的转引和仿拟,又有很多极具后现代社会意识的创造性复制。大学生们乐于接受来自各个层面模仿和借代及借喻,高度逼近原型,又与原型绝不雷同。在模仿的过程中,调侃和讽刺是主旋律。思想上的激进和前卫,现实中的不满和失落,容易导致消极、偏激的思想滋生,形成了理念上追求高尚、现实中游戏人生的二元矛盾。在对网络流行语的追捧中,大学生们作为长期以来文化教育的接受者,终于可以开创性地享有强大的文化主创力量。大学生们在网络中充分享受了对他们而言最为平等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们通过“模因”传递,占据了后喻文化的主人地位,这种兴奋感是大学生群体强势“模因”复制的基本源泉。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家庭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因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带来的落差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从而使他们形成灰色心理,有的甚至会消极避世。这种多元共生性,就体现在大学生所传递的网络流行语“模因”中,“模因”复制的强势态与模因文化的消极形态共融。
[1]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刘晋利.从大学校园流行语看大学文化精神[J].太原大学学报,2006(9).
[3]齐彩霞.浅谈大学校园语言的变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4]李迅.模因文化与网络流行语[J].语文建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