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有效的武术教学

2014-03-29李迎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教学效果

李迎雪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如何开展有效的武术教学

李迎雪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目前武术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滞后的因素是多样化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武术教学是采用传统的教材内容,不能够和时代的发展相联系;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模式陈旧,组织形式均不具备创新;教学多以形似为主,没有围绕武术特色来进行展开,失去了武术的攻防意义,仅仅只是为了美观,这样的武术不具备我国武术的民族特征.如今素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思想,与武术教材进行融合,实现现代武术教学是本文的主旨,根据目前武术教学的现状来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开展武术教学来实现现代化武术教学的目的,寻找符合现代学生特性的教学方法和思想.

武术教学;有效开展;习武动机

武术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分支,是目前许多的院校体育项目.体育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有着非常广大的基础力量,也是我们祖辈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文化瑰宝,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职责将这种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这样的体育项目.而且武术教学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对于设备和器材的需求也比较简单,因此许多的学校均能够开展这样的体育教学项目,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校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武术本是用于攻防的体术,除了讲究外在的形外,还注重内在的修养,能够起到壮内强外的作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具备防身的作用,也是为国防、公安建设提供了服务.武术教学的内在修养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根源,武德是武术的思想和精神,习武先习德,可见武德是学习武术的第一要务,我国的武德是长期的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文化,崇尚武德是要让习武之人懂得尊师重道、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武术的练习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学生的品格得到了锻炼,让他们培养出坚毅、坚韧、坚持的品质,这是一个人自身修养提升的过程,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在家娇生惯养,学习武术可以让他们刻苦耐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人类发展的需要.武术教学要求教师自身有着很高的武德,同时对于武术的技巧和套路能够熟知,因此教学要求比较高,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的个人特征和性格特征进行把握,这样才可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让教学效果符合预期的理想.

武术是目前的体育教学项目,现在的武术教学和我国传统的武术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武术是为了强身、防身,而现在的武术教学除了强身之外,还具备竞技性,这是武术作为体育项目的一项新特色.练习武术的时候要注重内外兼修,磨练品质,除了要培养出强健的身体,还需要培养出高尚的品德,这是武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的学校教学来看,很多教学目标都没有实现,其原因是多样的,因此本文就武术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武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对教学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把握,根据笔者的经验,先对自身的体会进行阐述.

1 武术动机要明确

武术虽然现在作为体育项目有很多人学习,但是和田径和球类运动比起来仍然属于小众项目,所以学生的基础都不好,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的武术动机端正.武术在一些学生眼中是一些动作的组合,仅仅是秀给别人看的,不具备内在的东西,这是对武术的偏见,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无知.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明白武术的动机,应该要先对学生进行武术的发展式讲解,让他们先从理论上对于武术有所认识,武术的起源是什么,其发展过程又是如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学习到武术的精神,明白武术的内涵,了解古今武术的异同.在扎实的武术理论基础上进行武术教学,才能够让学生有正确的武术动机,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武术和时代进行联系,既体现出武术的强身健体目的,同时又展现出武术的现代竞技性和观赏性.

武术教学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穿插武术思想的教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引导和启发,让他们能够扎实思想根基.武术教学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多给予鼓励,让他们在接收鼓励和肯定的过程中增长自信心,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2.1 教学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重复的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虽然武术教学的动作很多都相似,教法上就会存在雷同,但是作为武术教师应该要能够对这些雷同的教法进行调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易出现乏味感,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升.

2.2 打破教学常规,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往的教学无论是文化教学还是体育教学抖索采用教师主体的教学方式,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突出教学的主体,学生应该才是教学的主体.武术教学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成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够去主动的参与.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优点,但是我们需要看清其不足,将其改正,要用于打破常规教学方式,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学生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互交流活跃的课堂教学才是更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2.3 积极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武术的动作教学需要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的完善和规范,因此不是一天两天便能做好的时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收集就很有必要,可以作为日后教学调整的依据,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让教学过程更加的顺利平稳.

2.4 改进考核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

过去的武术考核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一套动作,教师对于动作表现给予评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够作为学生真实实力的标准,在考核期学生下功夫去练习,考核完后边搁置一边,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这样的考核方式就像教育学生猴子掰包谷,学会一样忘记一样,最终什么也都没有学会,学习的精力也都浪费了.因此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考试方法可作如下改革:第一学年重点以基本手型、步型、基本动作考试为主.第二学年以教授的套路和自编套路为主,分值各占50%.第三学年把传统套路改编后传授给给学生或学生自学套路,仅作为考查课.这样学生的学习必须要有前面学习的基础才能够通过后续的考核,逐渐的提升和完善,让其终身获益.

3 加强理论学习

学生接触武术的机会不同,而且并非人人都接受过武术教学,因此在开展武术教学前,应该要先安排一些武术理论课.在理论教学中重点对于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如今的武术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武术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现在的学生都会使用网络,因此可以组织学生上机房去查找武术相关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所得来进行简短的汇报,这样可以丰富大家的武士理论知识,在课后也能安排学生进行武术心得讨论,通过交流来加深对武术的理解,这些教学前期工作能够有助于武术的教学效果,加深武术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武术动机.

4 改变教学方法

4.1 动作讲解上渗透武术的攻防含义

武术动作套路是集合了具有攻防作用的格斗动作,是这些动作的连贯组合,便于人们进行记忆和练习.将踢、打、摔、拿等等动作作为素材,进行组织和编排,在现代武术还具备了竞技性和艺术观赏性.武术教学我们不能只顾其形而不顾其本质,武术的来源是祖辈为了防身以及强身健体所建立的武术动作,因此其本质是攻防和健身,如果只顾其形,则无法掌握武术的真谛,学习起立容易枯燥,教学应该要在动作的讲解中融入攻防含义.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具备攻防意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容易分心,如果教师让学生明白这些动作都是对自身起到保护的作用,那么就会让学生集中精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升,在每一个招式的讲解中,都讲解其攻防意义,以及拆解方式,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更大,而且会自己的去摸索,学习效果自然好.对武术套路的意义掌握,能够有助于他们学习武术,让武术在生活中发挥出作用.

4.2 教学注重动作的分解和组合

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强身健体和防护,武术的套路是一系列的动作组合,学习过程中需要逐一分解,分别练习,等到熟练后再进行组合,这样武术动作规范、标准、美观.在教学时现进行演示,将整套动作完成,让学生能够对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每一个动作的分解来进行分别教学,逐一训练,当学生将分解动作完成的规范、标准后,在进行组合教学,循序渐进,直到将整套动作都完成.武术动作分解时要能够注意动作的难易度和复杂度,对于难点和复杂动作应该要进一步分解,例如一些动作是上身和下身都要进行的动作,则应该将上下身东西分开来讲解,再进行组合,这样学生能够领悟其中的细节.武术有很多的动作是类似或相通的,那么肢解动作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快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肢解的动作掌握扎实了,等到其他类似动作的时候学习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教学速度就更快了,这也和武术套路的来源相符合,都是动作的连接,通过肢解教学,更加能够让学生体会动作连接的方式,学习的武术套路更加扎实.

4.3 以互教互学来进行武术动作纠正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以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武术教学中,需要对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不再是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动作纠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好有差,对于一些动作标准规范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其作为教学辅助力量,有他们进行相互的动作纠正,一来可以缓解一对多教学时顾此失彼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学相长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学生互教互学的方式能够加深教学效果,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没有阻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让教学效果提升,关键在于如何将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后,这样只能通过互教互学来实现,重点对一些优秀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课后老师,可以对一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训练,帮助学生进行动作纠正,学习起来高效.而且优秀学生还具有榜样效应,激发学生的内心竞技心,让他们能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武术动作.

5 改革考核办法

上文提到的改变考核方式,这是激发和改变学生学习武术动力的重要途径.其实武术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来供大家参考,我们只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将一些有用的方式告诉大家,让大家遵循的这个大的方向来进行,考核方式同样如此,本文前面说到的循序渐进的考核方式也是如此,是需要将传统的考核内容进行调整,并非只顾当前的教学内容,而是需要对当前内容的考核建立在以往的基础之上,这样就能够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回顾和巩固,整体的思路是如此,至于如何的去安排和规划,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以及能力来进行调整.我们改革考核方式,并非为了刁难学生,考核的目的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并非为了考核评分而考核,是为了探究教学效果和目的是否达到,作为今后教学调整的依据.因此考核方法要注重全面性,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焦点放到学生能力的体现上,并非针对当前的内容而进行考核,那样并非考核的真实目的.

武术教学是希望将武术套路和精神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培养出武术爱好,为中华武术文化传承和发扬,因此,教学和考核也都是以此为方向.

6 课后及时总结,汲取经验,不断提高

课后总结是课前准备的延续,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结前次课的成分与失败之处,下次课才能够有所改进和提高,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用心去研究各个教学环节,使之更趋合理,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在总结中逐步提高.

7 小结

武术教学的质量是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如何进行武术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武术教师所要去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加要去关注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对于中华文化的传递,武术教学要形神并重,通过教学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武术道德,这些才是武术教学的根源性目的,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要以这样的目标来进行研究和创新,在提升学生武术技术水平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正确的、积极的武术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传递的目标.

〔1〕高廷波,张云龙,吴刚.探究式武术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07).

〔2〕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1).

〔3〕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9(01).

G852

A

1673-260X(2014)02-0084-03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教学效果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武术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