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地互动战略下蓬勃发展的工科教育
——常熟理工学院十周年工科教育回顾与展望

2014-03-29徐惠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工科专业

徐惠钢

(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在校地互动战略下蓬勃发展的工科教育
——常熟理工学院十周年工科教育回顾与展望

徐惠钢

(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常熟理工学院工科教育在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在抢抓机遇精神的激励和学校政策的支持下,按照做大工科的要求,实施校地互动战略,探索合作教育,专业布局、学生规模等迅速发展,教学支撑条件、社会服务能力等得到极大改善,学科水平、师资队伍等明显提高,科研获得多个国家级项目突破。未来,我校工科专业需要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教师创造性、尊重发展多样性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校地互动;工程教育;十周年;合作教育

2004年5月12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当年,学校共有15个系,其中涉及工程教育的系有8个,而培养工程本科人才的系仅有物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和其后发展工科本科教育的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主要是在原来理科办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的引导和社会的需求转型发展的,这是我校工科教育发展的一种途径;机电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要是在原常熟市职业大学的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分分合合而建立,并立足于各自学科、专业逐步发展的,这是我校工科教育发展的另一种途径。所有这两类,在升本办学之初,相对于文科和理科教育较强的师资队伍、规范的教学管理、丰富的教学积累和较完整的教学支撑条件,工科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十年中,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我校的工科教育以更快的步伐在发展,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本文拟对我校工科教育十年发展的主要成绩、经验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向十岁的常熟理工学院致敬。

一、我校工科教育发展的主要成绩

在学校升格为本科理工学院的十年建设历程中,我校逐步明晰和坚持“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专业”、“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学科专业格局”、“做大工科”等主要发展思路,学校的工程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大力发展制造业的要求,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按照“群落状建设,选择性做强,交叉点生长”的原则进行专业布点。工科的专业数量增长迅速(详见图1),基本跟上了学校招生规模快速增长的步伐。2003年,学校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5个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04年,工科专业数量为6个,到2013年达到了24个,并形成了机械、电子电气、信息、生物和材料等应用学科专业群。

2.工科本科教育的学生数增加迅速,为学校学生规模扩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从2004年开始,每年所招收的工科学生比例逐年提高(详见图2),工科学生占总在校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04年,新招收的1845名本科生中,工科学生为824人,而当年的工科在校生总数为1312人,占总本科学生数4560的29%;到2013年,在招收的4692名新生中,工科学生为2446人,在校工科学生总数为9809人,约占在校学生数的55%。

3.学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2004年,学校开始学科的培育建设,首次设立了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4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纯粹的工科学科仅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个;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中,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成为一级建设学科,海洋信息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应用化学等列为二级建设学科,学校逐步走出了按教师个人科研成果整合学科队伍的松散组合方式,团队研究、团队合作的意识正在加强;工程学科形成了一些对接区域产业,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如汽车绿色拆解、低压电器柔性检测、纺织机械智能控制、高附加值水产培育和养殖等。

4.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数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都有明显的提升。以两个传统的工科院系为例,2005年10月,机电工程系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0人,副教授10人,初级职称9人,博士2人,硕士16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初级职称7人,博士0人,硕士16人。到2013年,机械工程学院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博士14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7人。

5.教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实验室数量、面积,实习基地数量、专业图书数量等都能够提前规划,满足教学需求。截至2003年底,我校教学设备总值为4024万元,其中机电工程系398万元,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23万元;而到2013年底,我校教学设备总值为18298万元,其中机械工程学院2445万元,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1916万元。

6.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长。短短几年,我校工科毕业生和继续教育学生已遍布周边科技型企业,一些人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机械、控制、材料、生物等专业已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许多教师成为政府科研部门的政策咨询专家。就较能体现服务企业能力的横向委托项目而言,2003年我校全年横向项目经费合同值为66.67万元,而2013年,仅工科学院教师的横向项目经费合同值就为463万元。

7.人才培养过程逐步规范,构建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经过了从学习模仿到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培养方案的制定趋于合理,逐步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如2004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共4067课时,188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727课时;自动化专业共4002课时,197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687课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3972课时,19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464课时。而2013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714课时,177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976课时;自动化专业2864课时,其中实践环节为720课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992课时,其中实践环节为680课时。

8.率先开展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了“嵌入式”、“分段式”、“预就业式”、“整体合作式”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如与印度NIIT、博达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培养软件人才,与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工程人才,与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公司合作培养光伏人才,与IBM公司、微软公司、越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养软件外包人才,与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电梯行业人才,与研华科技有限

公司合作培养电子设计人才,与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培养测控技术人才,等等。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行业学院”,包括“光伏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梯工程学院、服务外包学院”等,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9.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如自动化专业成为学校首个国家特色专业,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工程学院参与共建的“通润机电——常熟理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4个“卓越计划”试点学院联合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立项建设;我校立项的省重点专业涵盖了16个专业,其中工科专业占了13个;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和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主建设的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是学校目前唯一的省级工程中心,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主建设的新功能材料实验室是学校目前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我校工科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我校工程教育的发展总体上与学校的发展大势一致,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以理工为主、做大工科导向下的政策支持,也依靠工科学院、工科专业自身的努力,为我校工程教育、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抓好各种机会不断明晰学校的办学定位,丰富教育思想,形成人才培养理念。2003年,学校按照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要求,征集各方意见,召开多个会议,研讨制定了《常熟理工学院2003-2007年发展纲要》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等6个规划,这些文件对筹建工作和升本以后的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2004年寒假,学校全力以赴做好迎接教育部专家组来学校评估考察的准备工作。2005年,学校借校庆之机举办高层论坛,邀请各级领导与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新形势,适应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制订实施“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及五个分规划。2007年,学校借迎接学士学位学校评审权评估之机,延续2006年开始的教学质量年活动,规范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召开首届党代会,明确了学校定位、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2009年,积极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调研,以评促建,全面梳理发展思路;以评促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以评促改,制定教学整改方案;评建结合,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010年,组织开展了评估专家回访活动,分层面、分阶段组织开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问题的思想讨论,研究、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011年,出台了“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7个分规划。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联合在我校举办的“贯彻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讨会”。2013年,学校列入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又迎来了发展新契机。通过这些持续不断的活动,准备阶段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梳理改进,活动阶段的专家指导、观念更新,统一了学校干部和多数教师的思想。特别是活动后除了针对性的整改外,更将活动过程中的改进提高固化下来,真改、真做、真提高,对于年轻的工科专业,这种不断的思想更新、认识深入,使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较快地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避免了发展道路上的重复、反复和走弯路。

2.学校围绕着“办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形成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提出了特色名校、质量立校等几个战略;对于工科而言,实施“校地互动战略”的影响尤为关键。从早期的文本可以看到,谈到学校所处的区位时多强调“县级城市的优质办学资源有限、信息相对闭塞、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等;而实施“校地互动战略”后,更多的是强调区域优势。这当然与科技发展后交通、通信的快速发展有关,而更多的恐怕是观念的转变。对于工科而言,则是更多地在校地互动战略中搭建的平台、提供的资源、获得的机会中受益。如与苏州市政府、教育厅的省市共建的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光伏科技学院、国际服务外包工程学院,获得支持资金2000万元;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与昆山市、太仓市和吴江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安县人民政府共建软件学院和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与泗洪县人民政府合作建设食品加工研究中心等,开拓了我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空间。国际服务工程学院、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康力电梯学院、汽车学院等行业学院得到政府、行业、企业

在资金、师资、实验实践条件等多方面的支持,使相关工科学院在条件没有具备而学校较少投入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起了新能源、电梯、服务外包、汽车等社会急需的专业。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课程嵌入、分段培养、整体合作”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完成了“合作教育”项目40多个,涉及专业14个,受益学生4000余人。这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对教师的观念更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也为获得卓越计划等国家级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3.围绕发展主题,设立阶段目标,扎实推进工作。主框架是“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2006-2008年设立的连续三年的教学质量年活动、2008-2011年的四个行动计划和2012年的新四个行动计划、2014年启动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2009年,围绕“落实办学定位,创建品牌大学”活动主题,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至2012年开展争先创优活动;2013年务求实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每年有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不断有新的追求,使得学校的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能够落地;对于成长中的工科院系来说,能够在现实目标引领下采取有力的措施,在成长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4.开展合作教育,以培养模式的改革引领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在学校校地互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一些工科学院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开始,为提高实习效果,逐步推行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开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的毕业设计;而后开始引入企业课程、订单式培养等尝试,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课程嵌入、分段培养、整体合作”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学校除了搭建一些校政企的合作平台外,在教务处和合作发展处都设有相关科室,支持合作教育发展。不同于局部或某一方面的教学改革——因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众多因素的相互关联性,针对某方面的改革往往难以短时见效——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施中需要从人才培养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践资源配置、评价考核方法等各方面整体调整,参与其中的教师也必须随之“改造”。一些工科专业,通过合作教育,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了,开发了校企合作课程或引进了企业课程,编写了一些教材,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提高了,毕业的学生抢手了。

5.学校大力发展工科教育,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多的扶持和倾斜,为工科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比如,专业布局上优先考虑工科专业,使得工科学院大多形成了较完整的专业群;项目申报上向工科专业倾斜,如推荐首个国家特色专业时,虽有实力较强的传统文理专业,依然推荐了发展势头较好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引进时,针对工科薄弱的基础,特殊专业特别对待,如集中力量为机械学院引进了多位教授,使其师资整体实力大大提高;将软件工程系作为改革试点,让计算机工程学院率先试行二级学院改革,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教学改革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度在省内外同行中很有影响。学校实施的按照学生数确定编制的津贴分配方案,对于招生量较大的工科学院也比较有利。

三、对我校工科教育发展的建议

我校工科教育在十年中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但基于薄弱的基础,总体水平仍不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师资总体数量缺乏,学历结构欠优,特别是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工科教师集体配合意识较好而主动创造、积极竞争的意识不够;学科应用方向不够凝练,存在研究方向分散、团队合作基础差的问题;有些专业在合作教育开展中没有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内涵的提高,始终对合作伙伴依赖较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我校的工程教育,未来任重道远。

1.尊重多样性。工科学生的来源是多样的,除了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基础的普高,还有单招学生、专转本学生、中职高职一体化培养的学生等,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也许生源会更加多样,这就决定了工科教育不能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案;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不能用单一的管理方式;专业特点不同,对应的区域行业产业的基础不同,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学院文化传统不同,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等等。针对这些多样性,就不能采用整齐划一的刚性管理,也许责、权、利相统一的二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解决之道,只有真正调动了二级学院的积极性,才能获得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2.以学生为中心。在专业的二次选择、课程选择、课外学习内容和方式上给学生以更多自主。给学生能力发展、专业学习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课外文

化生活、愉快健康的成长提供更多条件。对于工科学生,要了解、适应社会需求,就要更多地接触社会、进入企业。相对于校园的学习环境,企业的学习环境更加复杂,如何在学生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间取得平衡,应该是随着合作教育的深入和扩大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面对学生、家长的多样诉求,面对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的矛盾,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准则。

3.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付出教育的同时,自身也有发展、完善的需求。目前,工科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能力训练,缺少师范技能训练,当要求其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时,面临多重压力。因此,需要让青年教师参加合作教育、真实工程项目等有效的途径进行培养提高。现阶段,工程学科社会需求较大,而社会需求越大的专业师资引进往往也越困难,一些工科专业严重缺编,需要一些政策支持,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急需的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工艺师、技术员的引进需要突破一些障碍。另外,在本科建设的初期,多为自上而下推进的工作方式,随着内涵建设的深入,例如进入课程、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靠指令、靠督促检查很难奏效,必须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就需要在制度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给教师以尊重和信任,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

4.工科的同仁们需要提高自信。我校工科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得到过学校不同形式的政策扶持,这种扶持是为了工科的迅速成长,是为了让工科更快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工科多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且工科院系青年教师居多,往往自信心不强,竞争意识不够。如此,在学校尚不能大胆发声,则更难有走出校门跻身同类高校前列的担当。其实,我校绝大部分工科院系抓住了机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只要继续保持真抓实干的劲头,坚持对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和实践,坚持“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合作教育之路,我校的工程教育和工程学科定会形成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势头。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Local Comm unity: Th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Ten th Anniversary of Engineering Edu cation of Changshu Institu te of Technology

XU Hui-gang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i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Led by the school positioning,guided by the idea of talent training,stimulated by the spirit of capturing opportunities and supported by the school policy,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mplements the strateg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local community and explores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strengthen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re have been rapid developments of professional layout and the scale of students.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supporting conditions for teaching and social service capacities.Dramatic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academ ic level and teaching staff.Besides,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winning many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In future,engineering majors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ed to deepen their reforms in centering on the student development,giving full p lay to teachers’creativity,and respecting the diversity of developmentmodels so as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school development.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local community;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tenth anniversary;cooperative education

G648.4

A

1008-2794(2014)03-0050-05

2014-03-25

徐惠钢(1969—),男,江苏常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自动化。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工科专业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福建工程学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福建工程学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