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升本10年的事业发展和道路探索
2014-03-29许霆
许 霆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003年1月24日,教育部批准筹建常熟理工学院,当年开始自主招收本科生,独立实施本科教育;2004年5月12日,教育部发文批准我校升格为本科高校,5月28日,省政府批复在常熟高专的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升本使我校站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上,学校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发展的艰苦创业期。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以“立本求真,日新致远”为校训,以“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开拓事业,实现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合学校的发展道路。
事业快速发展的10年
二届党代会报告认为,首届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校发展战略的确立期、办学规模的扩张期、全面转型的决胜期、办学格局的重构期、本科教育的规范期、综合实力的提升期和校地互动的拓展期,我们也可以此来概括升本10年我校的事业发展。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发展战略的确立期。申办本科的过程中,我校就开始对升本以后的发展战略进行思考,这些思考在10年中得到提升和丰富。从改革发展“十一五”规划,到首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形成了基于办学定位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概括,形成了校训校风和校园文化精神表述,形成了“落实办学定位,创建品牌大学”的行动主题。这些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思考,都是围绕着“什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什么是应用性本科人才和如何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这两个重大问题展开的,其共同指向是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这一总体目标。这些理念的确立,不仅直接指导了我校的当前发展,而且对于我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张期。我校2003年底全日制在校生为6481人,现在校本科生达18000多人,成人教育学历学生达4000人。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张,我校教工人数达到1100多人,专任教师接近750多人,校园面积1750多亩,建筑面积由2003年的17.22万平方米增加到60多万平方米,本科专业数量达到52个,纸质图书由56.7万册增加到目前的142万多册。教学设备经费由2003年底的4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底的2.2亿元,学校事业经费从2005年的1.2亿元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4.7亿元。教工人均年工资和分配收入增长也是历史上最快的。我校并不盲目地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但是作为一所多科性的本科高校,必须要有办学规模,尤其是基于现行的政府拨款方式。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对于转型发展的实现,对于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于社会声誉的扩大,对于办学效益的提高,对于发展后劲的培育,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全面转型的决胜期。我校在2001年就提出转型问题,升本以来我校始终推动学校从专科办学层次向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型,从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为主的文理学院到应用学科专业为主的理工学院的转型,始终紧扣“新建性”、“应用性”和“地方性”这些关键词,在两个转型的指导下落实办学定位,创建品牌大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目前转型已取得历史性进展:转型已经成为全校共识,转型整体思路清晰到位;学科专业调整成绩显著,新的办学格局开始形成;本科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应用人才培养已经起步,合作教育改革全面推开;社会服务空间有效拓展,校地互动取得实质进展;等等。这种转型是办学格局和办学形态的调整,是利益格局和要素结构的调整,我校能够较为平稳地推进转型,对我校的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办学格局的重构期。空间结构上建成两个校区,东湖校区完成二期工程,元和校区整体搬迁,东南校区建成启用,形成了隔湖相望、互相辉映的校园格局;生源结构上逐年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减少专科招生规模,到2009年停止专科招生;专业结构上调整优化,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减教师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初步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应用本科高校的专业基本格局;学科结构上形成新的布局,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经过论证形成了新的一轮学科建设规划布局,开始挂靠外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办学格局上形成了虞山学院和母体学院、本二招生和本三招生、公办机制和民办机制相互补充的新格局;建制格局上院系调整,学校多次调整院系设置,积极稳妥地推进学院制改革,目前设立12个二级公办学院38个系(部),设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和虞山学院,设立了若干行业学院,形成了新的院系建制格局,各学院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普遍得到提升。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本科教育的规范期。我校在1995年开始挂靠招收本科生,升本以后自主招生。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突出人才培养质量。2006-2008年连续三年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突出抓好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初步形成了本科教学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学生管理体系和保障服务体系等。今年又开始启动新一轮教学内涵建设年活动。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有所推进,尤其是合作教育和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10年来,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实践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等取得较好进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学生就业率保持较好水平,学生各类竞赛取得优秀成绩,尤其是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有效地扩大了我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影响,招生录取分数逐年稳步提高。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期。我校提出到2012年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的阶段目标,为此启动了四个行动计划,提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校风创优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新的四个行动计划,继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我校的科技工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无论在项目获批数量、科研立项级别、科研经费到帐、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能够达到同类高校前列的水平。我校的校园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实验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走在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我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获得了教育部门领导、兄弟高校和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我校校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连续10年获得省文明学校称号,获得首批省和谐高校和苏州市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获得省市安全校园称号等。
升本以来的10年是我校校地互动的拓展期。我校利用升本期间省厅与常熟市的共建协议,推进东湖校区建设,政府在项目审批、民房拆迁、政策减免、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进采用整体置换的方式形成了东南校区,为学校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我校突出办学定位中的地方性和校地互动思想,推动学校同地方的多种形式合作,如共建二级学院、共建大学科技园、共建科技合作平台、共建实验教学平台,共建应用专业,共建实训项目、共同申报项目、共推“双百工程”等。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拓展了发展空间,履行了社会职能,转变了办学观念,提升了自身能力,拓宽了办学思路。近期,我校在总结以往校地互动工作的基础上向两个方向进行新的拓展,一是将校地互动上升到自觉的层次,形成校地互动分规划,提出系统推进思想;一是扩大互动空间,同高校院所、同苏州市政府、同周边县市展开多边合作。
以上就是我校在升本10年期间所取得的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从总体上说是三方面推动的结果。首先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为我校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机遇,其次就是我校所处的区位为我校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在同样的机遇和条件下我校能够快速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这些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坚实基础。升本10年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以理念更新来指导办学实践,以创业文化来实现跨越发展,以校地互动来谋求学校发展。
实现两个转型的10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就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触动了高等教育质变的扳机,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分化、学校类型的分化和办学模式的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核心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这种分化的结果就使高等教育更多地强调特色。我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是:随着高校扩招,师范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本地区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都在寻找自身的市场和办学特色;随着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大量应用性人才;随着扩招以后生源出现的新情况,原有的办学模式无法继续下去;随着苏州地区高校格局的调整,在苏高校都应重新考虑定位问题。因此我校需要重新定位从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发展空间。我校在申办“理工学院”报告中对此作了论证。第一,“随着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仅以现有三年制高等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要求高校培养大批紧缺的本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同本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相适应的理工科本科人才。”第二,“江苏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特别强调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一级过渡,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基础教育发展和提高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第三,“苏锡常地区培养专科层次院校数量很多,学科专业门类较为齐全,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把我校建成理工学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本地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快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江苏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也符合该校自身发展和提高的需要。”这些论证,是我校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的回应,是我校转型的本质要求。
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现实,我校在新世纪初就开始酝酿转型,并在以后的十年中一如既往地坚持转型发展。这一转型发展过程是清晰的,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时间节点。
2001年5月,学校举办中层干部党校培训班,正面提出今后几年发展思路:“继续保持我校师范教育的优势”,“重点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重点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我校只能选择应用性的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这样的定位,努力在自己的定位上办出特色,形成优势。”在论证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一是把我校建成师范学院“三个不利”:“不利于学校长远的发展,也不利于我校培养新师资的竞争能力,不利于我校充分发挥现有条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二是提出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依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多数高校向应用型延伸是大势所趋,“技术教育成为20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它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同高等教育大众化紧密结合着。”三是提出了观念更新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活跃国际舞台、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我校就会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替代的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建设、系科调整、发展规模、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思路。四是提出了办学思想上的转变:在学校定位上,从普通学科型转向职业技术型,把学科建设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发展依据上,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把优化资源和适应社会结合起来;在发展目标上,从解决层次转向解决特色,把提高层次同形成特色结合起来;在工作重心上,从规模转向质量,把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结合起来。以上内容初步提出了学校转型发展问题,虽然当时存在不同认识,但基本思想得到广泛宣传,形成了学校的“十五”发展思路,启动了转型发展步伐。
申办本科时我校形成论证报告,并形成专业、学科、校园建设规划,尤其是形成《2003-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重要思想包括:一是正面提出转型问题:“今后五年是我院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学院办学将从专科教育转向本科教育,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相对封闭办学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开放办学,从以师范为主的普通学校转向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院校,从一个校区办学转向两个校区办学。”二是正面提出发展战略问题:“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坚持走互动发展之路,坚持走质量建院之路,坚持走效益办学之路”,“按照教育创新的要求推动学院事业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三是正面提出学校定位:“立足苏南,面向全省,建设一所以理工为主、以应用技术教育和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我院明确近期以本科教学型大学为主要办学目标,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明确科学研究和科技工作主要是面向实际,注重应用。”四是明确学校办学体制:“要继续实行和完善省市共建体制,推动我院同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学院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的服务方向,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五是明确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我院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人才,培养要求是加强基础,突出能力,重视应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六是明确办学理念问题:“学院必须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问题。”这些表述,对转型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了初步回答和论证。
2005年讨论制定“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在总结“十五”期间转型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奋斗目标:“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专业,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构建以理工为主,理工、人文社科、经管、教育并存的多科性本科学院;形成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并存的办学格局。”据此部署我校“十一五”期间工作,其核心是继续推进转型发展,主要涉及:确立“基本素质+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人才要素上形成自己特色;以构建机电工程、光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工程和材料工程等六大应用学科专业群为目标,调整专业布局,以就业为导向,控制教师教育专业数量;加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渗透,提升应用学科建设层次;积极开拓科研项目渠道,提升应用研究能力,产学研结合走出新路;重点做好应用技术专业的师资引进和培养工作,改善应用学科师资结构;塑造学院整体形象,扩大学院社会影响。这一规划有效地推动着我校两个转型的进程。
2007年学校召开首届党代会,在规划新的发展时突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把学校发展放到江苏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学校新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学校定位:“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学科与专业格局,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定位,明确了我校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办学类型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发展模式的校地互动性,充分体现了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目标,前五年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实现学校转型,在综合实力上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接着十年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为确保近期目标的实现,提出实施特色名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和开放活校发展战略,并据此全面部署了近期工作任务。党代会的思想成果和工作部署充分体现在以后五年的工作实践中。
2009年上半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落实办学定位,创建品牌大学”为主题,加速推动转型发展。主要成果是:形成了我校科学发展的五项基本共识,从更加宏观的层次就我校发展中的历史使命、根本任务、发展目标、基本路径和精神动力作出了回答;分析检查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校转型,落实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办出特色,创建品牌大学”;提出了六项整改措施,从构建办学特色、推进内涵建设、培养应用人才、校地互动发展、创新管理体制和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明确了当前工作任务;尤其是活动中的实践成果颇多,突出地反映在加强校地互动服务社会作贡献、反映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人才定位等方面。在2009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过程中,以应用本科办学和应用人才培养为中心,推动了我校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改革步伐。表现在:本次评估指标体现了新建本科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对照各项指标梳理我校近年教学工作,直接推进了基本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对照指标进行办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梳理,提高了实现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自觉性;经过总结和提炼,学校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并总结了校地互动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经验;各个学院通过对照指标体系总结办学经验,梳理了教学工作特色,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学习实践活动和迎接评估活动,是全面落实办学定位、加快实现转型的过程,对我校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到,我校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顺应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始终如一地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全心全意地谋求学校科学发展。五个时间节点,形成初步提出、充分论证、制定规划、再次规划、重在落实的连续过程,其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是:特色鲜明、质量著称、应用性本科、地方性高校、开放性办学。到2012年11月召开二次党代会时,工作报告明确宣布我校基本完成两个转型,同时提出:“转型发展的理念还须继续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还须继续探索,形成办学特色、培育大学品牌还须继续推进。”二次党代会就继续推动转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探索发展道路的10年
江苏省委组织部赵永贤副部长在我校党政干部大会上,充分肯定学校升本10年探索发展道路的成果。他说:“学校围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什么是应用性本科人才和如何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两个重大问题,理清办学思路,推动办学实践,通过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和校地互动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常熟理工学院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里就我校10年来谋划科学发展和探索发展之路的主要成果作些梳理。
(一)转型发展的办学定位
提出学校新的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实质是回答“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更具本质意义的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态环境中找到我校特定的发展空间。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及优势进行自我定位,并在完成各自任务和高校之间的有机协作中形成各自的特色。我校从申办本科开始,经过《2003-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一五”发展规划,再到首届党员代表大会,形成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就是:“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学科与专业格局,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二届党代会也肯定了这一办学定位。
提出实现两个转型任务。明确办学定位解决了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接着必须解决的是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的问题。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学校明确两个转型的发展任务。第一个转型就是从专科办学层次到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型;第二个转型就是从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为主的文理院校到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的理工院校的转型。
提出两阶段发展目标。转型发展应该是我校按照办学定位推动发展的近期目标任务,在“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问题上,首届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我校发展的两阶段目标,二届党代会把我校今后的奋斗目标归纳为: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构筑特色优势,为在2020年前后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奠定基础。
提出科学发展基本要求。还是围绕着“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问题,我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我校指导当前和长远发展的若干要点,这就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增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使命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促进师生员工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创建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改革创新中开拓事业发展新境界。这些要点从发展的本质要求、发展的核心理念、发展的科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的动力等方面回答了我校当前和今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品牌引领的内涵建设
品牌引领的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落实办学定位,创建品牌大学”为行动纲领,以“创建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引领内涵建设。所谓“品牌引领”,就是要实施品牌战略,牢牢把握“特色鲜明”和“质量著称”两个根本特征,以“应用型品牌大学”的目标指向来“凝聚全校人心,引领全局工作,统筹各项任务”,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涵建设”,就是要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转到提升综合实力上来,转到提振核心竞争能力上来,以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进程。
品牌引领的内涵建设是:干部办学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科建设体系的重构,科技发展水平的突破,大学文化建设的推进,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这些探索都在两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两届党代会报告中得到体现。首届党代会专题论述“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包括: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条件保障水平。二届党代会专题论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包括:提升队伍建设水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科技协同创新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两次党代会报告指引下,我校始终坚持抓好内涵建设,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校地互动的发展路径
我校在申办本科论证时就明确:“更好地利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信息优势,加大服务地方的力度,更好地推进本地区的文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而本地区的区位优势、综合实力优势和要素优势,又有利于学校的加速发展。”正面提出了校地互动发展问题。《2003-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实施校地互动式发展战略”,“坚持走互动发展之路,融入地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在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贡献中加速发展自身”。我校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校地互动战略的内涵。
校地互动的目标定位。“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应该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应该指向学校的发展目标。我校的办学定位明确了“校地互动”发展的特定区域、基本目标和基本特征,其目标指向就是在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中创建应用型品牌大学。我校在“十二五”规划中,把校地互动的总目标明确规定为:“把服务地方发展与推动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地方与高校互为基地、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实现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实现地方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明确了八项具体目标。
校地互动的主要内容。我校经过实践探索,在“十二五”规划中,规定通过四项工程实现校地互动,这就是学科与产业发展工程、教育与素质提升工程、校地融合与社会服务工程、校企联合与科技创新工程。并在规划中具体明确了每项工程的工作内涵。
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这些年我校较多地探索了校地合作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主要特色是:校地互动优化培养方案,校地互动拓展培养途径,校地互动打造师资队伍,校地互动构建实践平台,校地互动创新就业机制。学校规划提出: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合作教育机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通过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畅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校地互动的体制机制。校地互动发展的“互动”,规定了其成效的获得赖于学校与地方的双方作用,包括双方的动力作用、机制作用和组织作用,因此校地互动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应该包括动力因素、机制因素和组织因素。
(四)提振精神的创业文化
基于创业阶段的创业文化。转型发展和创建品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所新建本科高校面对生存逼迫和环境挑战的奋发而起的行动。这是一个集体的创业行为,它通过有组织的创新,改革大学的结构和方向,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一所大学实现适应性的变革。因此,转型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创业氛围,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有集体的价值追求,这都是创业文化的内涵。创业文化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精神文化和集体价值。
我校创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我校升本以后就提出“以创业的勇气开拓事业,以创新的锐气开拓思路,以创优的志气抓好工作”,这就明确地提出了我校特定发展阶段的创业文化建设问题。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又提出:“创业,是基于我院发展目前所处的特定方位提出的精神品质的要求;创新,是基于我院发展目前面临的特定目标提出的工作思路的要求;创优,是基于我院发展目前肩负的艰巨任务提出的工作实践的要求。”2007年5月,首届党代会再次明确“今后五年是我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创业时期”,正面提出“倡导‘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问题。2009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校强调“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改革创新中开拓事业发展新境界”。2010年底,我校制定“十二五”规划,强调我校“面临着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我校始终倡导的“三创”精神,其重要精神品质是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境界;其实践行动要求是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求真务实,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基于创业文化的作风建设。根据创业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在实施规划过程中特别强调以下作风建设。一是根据“三创”精神的要求,倡导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作风。二是根据“三创”精神的要求,倡导抢抓机遇、开拓事业的作风。三是根据“三创”精神的要求,倡导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作风。四是根据“三创”精神的要求,倡导以人为本、联系群众的作风。五是根据“三创”精神的要求,倡导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