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关系

2014-03-29陈立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

陈立乾,高 亮

(1.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2.赤峰学院 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关系

陈立乾1,高 亮2

(1.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2.赤峰学院 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行界定与探讨,旨在为推进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作用;关系

1 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及社会层次的需要而决定的,是随着受教育者所在的学校类型、级别进行变化的.各级各类学校是根据社会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来建立的,因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各级各类学校要想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人才,就应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同时,富裕起来的公民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日益高涨.如今高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的人才培养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高等院校由于自身发展历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出现了一些差异.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勇于实践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国际关系学院特别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广博的国际知识、少而精的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适应性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能在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和教育科研等单位担当重任;中国石油大学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造就具有远大抱负与国际视野,“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南昌大学把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江南大学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专门人才,造就“社会责任感强、科技创新力高、终生学习力足、就业竞争力优、人格健全性佳”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陇东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奉献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可见,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出了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的侧重点.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依据,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起着导向作用.每所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都要受到培养目标的制约,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什么样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每所院校办学的基本思路,没有培养目标,教育实践活动就会迷失方向.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对各个教学环节极具指导性.其次,培养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稳定作用.只有培养目标确定后,各项教学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设置、精选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等.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它可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健康稳定地进行并发展.再者,培养目标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调节作用.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教育活动只有以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才能使受教育者按预定目标向前发展.第四,培养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培养目标可以给各项工作的实施者以鞭策力、驱动力,激励和鼓舞广大师生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努力奋斗.第五,培养目标具有评价作用.可以把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去检验一切教育实施的效果,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2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859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次提到了“课程”(curriculum)一词,它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而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课程最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广泛的批评,人们开始重新理解这个拉丁词源.“currere”的名词形式为“跑道”之意,课程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由此引出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currere”的动词形式意为“沿着跑道奔跑”,因此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又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二十世纪以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尤其是杜威的课程思想促使课程学者重新界定“课程”这一概念,学术界对课程的定义种类繁多、众说纷纭,直至今日对“课程”这一概念还未达成一致意见,对它的定义至少有119种,课程的本质内涵呈现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教育学界对课程问题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课程”一词.古汉语中的“课”有督促之意.唐代学者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提出:“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治.”文中的“课程”含义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的范畴.诗人白居易的《余元九书》曰:“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此处的“课”指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南宋思想家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明显的,指功课及其进程,他提出的课程与现代课程概念比较接近,涵盖了动态学习过程的思想.课程包括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通常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体系是一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概念,然而,对它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杨树勋、赫冀成、张喜梅等不少学者将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等同.施良方认为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组成部分之间如何联系在一起的.顾明远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阐述,即广义上指学校开设的课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和配合形式;狭义上是指一门课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和配合形式.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认为课程体系是指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他把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宏观课程体系是依据所在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的课程整体;中观的课程体系则指一个系的课程体系;微观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以及一门课程的结构体系.综上所述,课程体系就是根据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并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形态的课程相结合以达到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其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素质,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一,课程体系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制定后需要经过课程体系来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实践.离开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就不会落到实处,课程体系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第二,课程体系是选择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尊重历史、重视现在、考虑未来,既要体现学生需求,又要满足社会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出发点.这里所说的尊重历史,就是尊重前人积累并创造的精神文明.我们可以对这些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进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些悠久灿烂的文化编入教材,然后通过开设各种课程,以学校教育的方式把它们传承下去.第三,课程体系可以培养人才.课程体系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为社会各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任何一所高校办学的出发点.课程体系是一所院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进行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课程安排.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既能反映出学科的主要知识,又要符合知识发展的规律、时代的要求与前沿.合理安排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调整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促使各门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进而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3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培养目标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前提与基础,课程体系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

培养目标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培养目标是一切院校办学的目的及方向,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课程体系则是为培养目标而建构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与之相匹配.课程体系要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充分反映出培养目标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发展,那种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综合大学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多样化,办出特色已成为各类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院校应根据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市场需求,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制定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获得来源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要依赖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优化,影响到各院系、各专业的办学水平.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课程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它反映了培养目标,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与水平,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层次及规格,反映出某一具体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培养目标只有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才能在受教育者那里得以实现.离开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就不能得以落实.

可见,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只强调培养目标而不注重课程体系的构建,会使培养目标空设,难以操作;只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而不注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会使二者出现“两张皮”现象.因而,只有在科学定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才能使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2〕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杨有振,王书华,卫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2).

〔4〕傅维利,刘伟.培养目标、教育要素与教育成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5〕陈立乾.民族地区综合性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培养中小学师资教育教学特色[J].民族教育研究,2013(1).

〔6〕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7〕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彭樟林,姚卫华.基于创业能力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2(15).

G640

A

1673-260X(2014)02-0270-03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C1331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