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赤峰文明进程

2014-03-29裴香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文明城市道德教育

裴香兰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赤峰文明进程

裴香兰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关系到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生活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创建文明城市必须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为前提,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切实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分析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对赤峰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建议.

公民道德建设;赤峰市;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性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城市对外形象的综合体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形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11年底赤峰市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2012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成绩赤峰市在61个地级提名资格城市中列第37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赤峰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要在最终的评选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文明城市的创建不是单靠政府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市民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创建文明城市的成败得失.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市民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

1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2001年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它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和本质要求,也是公民道德价值观的精髓.每个公民不论能力大小、社会分工如何,都可以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一个公民只有具备了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热爱祖国,历来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必须遵循的主要道德规范之一.爱人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爱人民就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了社会的主人,劳动不仅成为公民的义务,而且是一种平等权利,劳动者应自觉地为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为祖国建设和发展服务,也是党和人民对每个公民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爱祖国,就必然要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社会主义,是全体公民必须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意义

2.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市民素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全方位的任务.市民素质既包括市民的文化素质,也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还包括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目前从一些城市的现状来看,市民素质并不令人乐观.从大的方面来说,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滋生蔓延.从人们日常行为举止等小的方面来说,也还存在着诸多不文明的现象,如邻里不睦、婆媳不和、举止粗俗、乱闯红灯、乱扔垃圾、乱贴乱挂等等,都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市民的素质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着力去解决,那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实践证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道德价值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可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人们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上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

2.2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需要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是搞好城市文明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塑造现代城市形象的基础,也是改善城市面貌的动力、灵魂和途径.随着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如何进一步提高市民道德水准,强化道德教育,塑造现代文明市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金正昆教授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直观的就体现在每一个市民的言行举止上,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没有市民素质的支撑,就不可能产生高素质的城市文明.一个市民素质低劣的城市,即使硬件再完善、环境再优美,最终还是与文明无缘.

2.3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这是因为,和谐社会是以和谐的个体为基础的.个体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社会的和谐状态也必然在个体身上得到体现.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发展之基.没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然而,在过去由于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必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够重视,造成了大气严重污染,森林资源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离不开正确的环境道德的指导.加强道德建设,还可以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社会成员组成的.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工作和创造性劳动.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是靠健康文明的社会成员创造出来的,没有健康文明的社会成员就不会有健康而和谐的社会.

3 对赤峰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建议

3.1 引导人们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公民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就要提高公民的道德认知水平,特别是对当前道德状况的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当前社会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使很多人对道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认识不清,进而导致信心不足.信心的缺失势必会影响人们对道德观念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形,有时甚至要面临道德的选择.因此,要利用各种媒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道德状况,树立道德信心,坚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正确地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并在出现利益冲突时能作出正确的取舍.

3.2 通过多种途径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家庭生活中,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来了解认识社会,尤其是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子女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学校是一个人系统接受道德教育的地方.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一个人到了入学年龄后,至少要有九年的时光在学校度过.在这个期间,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因此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深远的.在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且也是时间相对比较长的,这就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德育课程,还应该从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校风班风等多方面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机关、企事业单位既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地方,也是体现公民道德素养最重要的地方.不同的单位由于所属行业的性质与特点不同,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现阶段,都应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作为重点.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对本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即任何一个从业人员都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行业新形象,只有服务群众,才能体现出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特点.

社会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教育,都会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在社会道德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对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通过舆论导向、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等途径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教育影响着少年儿童、青年学生,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民,对公民素养的整体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3 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环境影响人与人改造环境是辩证的统一体.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需要不断有新的范例进行示范和引导.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发动群众自己去发现、推荐、评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让群众自我引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通过开办文明市民学校、印发市民文明知识读本等形式,广泛开展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社会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不讲道德会遭到众人的遣责、唾弃,会使其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这样一来,不想讲道德的人都会被迫讲道德.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对于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互联网能够快速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能够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力量.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舆论宣传、环境宣传等浓厚氛围的熏陶,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总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决好这个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无疑将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王瑞华,陈全福.从建构现代文明城市看全面提高市民素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钟学政.加强素质引导,推进城市文明[J].政工动态研究,2006(2).

〔3〕邓德芳.提高市民素质,建设文明城市[J].瞭望新闻周刊,1999(8).

〔4〕刘雅伦,肖祥敏.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衡阳市为考察点[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

G417

A

1673-260X(2014)02-0217-02

赤峰市社科联课题:赤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文明城市道德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文明城市创建有哪些新要求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