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改革分析
2014-03-29马文
马文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改革分析
马文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合唱指挥课程是一门有效检验学生合唱作品处理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学科,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途径,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以及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当前的高师合唱指挥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因此,寻找有力的途径,促进高是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提升其教学质量是当前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问题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改革措施.
新音乐课程标准;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改革
1 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师合唱指挥教学问题解析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有机整合
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教学内容标准要求: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合奏与齐奏、齐唱与合唱,并能够对齐奏与指挥动作做出适当的反应;而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能够聆听组歌与大合唱,并积极参与到合唱与轮唱之中,对指挥的表情或者起止做出恰当的反应[1].可见,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合唱指挥人才,这就要求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教学内容要与中小学教学有机衔接.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师合唱音乐课程教学中,课程设置缺乏过渡性,且过分注重单科的技能训练,课程设置缺乏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1 教材内容缺乏与中小学的有机衔接.青少年儿童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教学对象,因此,高师合唱指挥教学应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对高师合唱指挥教学进行正确的定位,即高师合唱指挥应是兼具综合技能与师范性质的综合性课程,在教材内容与教学计划中,都应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然而在当前的高师合唱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在教学实践中多模仿专业合唱团排练,而且在选择排练曲目的过程中,未从青少年儿童的声音以及心理特点出发,进行选择,对“童声合唱教学法”[2]的学习与认识严重缺乏,忽视了与中小学教学的有机联系,两者缺乏全面地沟通,出现了不同步现象,无法满足我国对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实际需求.
1.1.2 缺乏与通识课程的有机整合.在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中,加强与非音乐知识的有机衔接,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综合人文素养以及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师合唱指挥课程以一门集创作、表演、鉴赏等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它与历史等课程联系紧密.对一首合唱作品的写作方法、创作背景以及历史年代等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对这一作品理解与处理的准确性.合唱指挥教学时要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才能在此基础上设计正确的手势与排练计划,进而提升合唱指挥的教学质量.但在当前的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中,课程设置缺乏与通识课程,如外语、电影、中外文学以及历史等课程的有机整合,导致在教学与排练的过程中,无法深刻地了解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与情感,使作品表达的艺术魅力无法在排练中全面体现出来.
1.2 师资队伍匮乏,教学方法失当
我国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发展相对比较晚,专门从事合唱指挥课程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严重紧缺,导致高师合唱指挥课程多由多数理论课教师、与其或者声乐教师兼任,导致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为突出,教学计划与方法等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多数教师在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适当,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还大量存在,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合唱指挥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遭到极大地削弱.此外,在当前的高师合唱指挥教学实践中,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的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练习声部进行固定,过分注重训练学生的音准、音量以及音色等,实际排练训练较为缺乏,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1.3 教学评价考核单一
在当前的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还占据中还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多为老师规定曲目范围或者学生自选曲目,按照随机抽条的方式选择考核曲目,并与其他学生进行配合考核的方式,老师再结合学生的指挥动作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这种单一僵化的评价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合唱指挥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
2 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是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高师音乐教育部主要的目标在于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中小学音乐教师,而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合唱指挥教训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歌咏活动的组织与指挥以及中小学合唱教学人才.高师合唱指挥教师的改革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具体课程以下方面着手:
2.1.1 加入童声训练,与中小学教学有效对接.在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改革中,要初中课程的“师范性”,在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设置上注重与中小学教学的有机衔接,在合唱教学内容中,融入“童声合唱”的相关内容进行合唱指挥训练,并从童声时期以及变声前后的发声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3],并适当补充适合儿童以及青少年合唱训练的作品,但在合唱作品的选择过程中,尽量少选四部混声合唱作品,注重选择曲目的难度要与学生实际向符合,使学生在通过对合唱作品的理解与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较为系统的指挥方法以及合唱技巧等,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将这些技能与知识有机地运用到中小学组织、排练的教育实践中,以适应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此外,在高师合唱指挥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对歌唱发声方法的讲授与训练,以便学生在以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能够满足集体课声乐教学需求.
2.1.2 突出实践教学内容.一方面,在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中,要注重合唱指挥课程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以及通识课程的纵横向联系与渗透,提高学生对合唱排练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合唱指挥训练中,能够制定准确的手势动作以及排练计划,提高合唱排练的实效性.同时,在合唱指挥教学的教学内容优化实践中,首要步骤即是要学生充分明确合唱指挥中曲目选择、案头工作、合唱队组织与排练、演出等工作流程与任务[4].其次,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为学生优选主题,在选择合唱练习曲目时,要本着难度适中且具创造与发挥空间的原则进行选择,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排练意图组织排练,并使学生参与到指挥的各个流程与环节之中,有效摆脱老师组织合唱排练,学被动演唱的模式,使学生在合唱指挥排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合唱指挥的实践能力,适应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合唱指挥教学内容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的要求,以满足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需求.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
各高等师范院校要引起对合唱指挥课程应有的重视,积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引进,并注重内部师资的教育培训,提高合唱指挥教师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从而为合唱指挥教学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积极转变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合唱指挥教学的实效性.具体方法如下:
2.2.1 合理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合唱指挥训练对节奏、音准以及声乐等技能训练具有相当高的要求,在合唱指挥训练中,多数学生认为这些技能训练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在排练中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应对演唱,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可有效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跃的合唱指挥排练气氛.例如,在训练与体验声音的状态位置时,可鼓励学生模仿小沈阳的口头禅“为什么呢?”对这一声音状态位置加以说明.又如,在合唱指挥排练形式的设计时,可有机结合学生喜欢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合唱排练兴趣与积极性.如,在排练合唱作品“牧歌”时,则可有机结合学生喜欢的游戏“超级玛丽”,让学生扮演游戏中的一些角色,进行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提升合唱排练的实效性.
2.2.2 采用双向体验与交流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合唱排练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排练与指挥,学生模仿与演唱这一单向的教学现象,导致合唱指挥课,变成了形体课与视唱课,学生主动性遭到极大地削弱.鉴于此,在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中,要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精神,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合理运用双向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实际中,能够实现从合唱队员到指挥的角色转换.在合唱时,能够对指挥的意图、暗示以及启发进行充分地理解,并有效配合指挥完成演唱.同时,在具体指挥的过程中,不只是单纯地打指挥图式[5],还应充分运用眼神、表情语言等,对合唱队员进行提示,并通过手势将自己对核查那个作品的艺术构想以及创造性理解传递给核查那个队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实现指挥与合唱排练的有机统一.
2.3 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在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效果考核评价过程中,不应将考核方式局限于单一的期末考核中,更应注重学生平时在曲目选择、合唱组织与排练、以及排练与演出形式设计等方面进行考察,结合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地评价与考核.同时,在考核的内容设置中,可采用老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利用作曲、曲式以及复调等技能方法进行自主设计,进行合唱的创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其创作潜力.例如,在合唱指挥的考核评价时,设置考核内容为学生对合唱指挥排练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亲自参曲目选择、排练与表演设计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在合唱排练过程展示之后,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在合唱排练中的分工,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有能力胜任将来的中小学音乐中群众性合唱活动组织与排练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新音乐将课程标准要求下,高师合唱指挥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突出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师范性”,并积极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提升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出合格的教育人才.
〔1〕何丙瑞.高师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思考[J].歌海,2010(4): 108-110.
〔2〕宋天宇.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鲁庆华.浅析新课改下的高师音乐专业合唱指挥教学[J].大众文艺,2009(15):187.
〔4〕姜山.浅谈高师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探索,2011(7):80-81.
〔5〕马山雪.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2):105-107.
G642.0
A
1673-260X(2014)02-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