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助力推进学风建设

2014-03-29鸿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学风职业大学生

余 鸿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传统的学风建设倚重制度,缺乏对学生心理感受和内在需求的了解和把握,片面强调学风建设的外在性、客观性,其结果只能造成学生被动地适应规则、应付管理,学习也只能是消极应付,因此会使学风建设流于形式.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由此带给高校和大学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探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专业、了解职业,引导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以此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1 当前高校学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进入大学后,有的学生没有了学习目标,丧失了在高中阶段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和只争朝夕的学习心态.读书只是为了“混日子”,混一张文凭“装门面”.有的学生虽然学习目的明确,但受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影响,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因此,在学习上避实就虚,急功近利,重学位轻学识,不讲究真才实学.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职业规则和职业意识.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对未来的前途一片茫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有的学生整日沉迷于网上的虚幻世界,虚度光阴,逃课、旷课等现象频频出现.

1.2 没有专业兴趣,专业思想不稳定

专业和课程的满意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这类学生往往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有一些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使是自主选择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学该专业或者对该专业毫无兴趣,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还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或者朝三暮四,今天想学经济,明天想学管理,后天想学计算机,结果什么也没学会,反倒荒废了学业.

1.3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自我管理能力差

现在的学生多出生在90年代初,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通常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同时具有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高中时在班级或年级中的学习排名也较好,成长过程较为顺利,进入大学后独立性和自律性较差,缺乏追求真理、勇于拼搏的精神和严谨踏实、勤奋努力的意志.

1.4 学习心态错位和心理失衡

当前,在金融风暴、经济危机阴影笼罩的社会中,经济负担增加、社会失业威胁加大、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导致学生生理、心理问题都呈现增长趋势.经济困难学生为生活所迫不能安心学习;就业难度的增加使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甚至出现就业恐惧,并对所学课程、专业产生怀疑、困惑;社会、家庭问题造成学生更多的不稳定情绪.

2 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化管理只能解决学生到课堂听课的表层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学习效果的实质问题.因此,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从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看,其正处于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是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同时又要面对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问题,对未来迷茫,情绪不稳定,心理矛盾较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我是谁?”、“我将要去哪里?”、“我怎么去?”等问题,指导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针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制定出方向性的方案.美国的埃德加.施恩教授指出:职业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同时这一过程又是不断寻求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不断汲取学习动力的过程.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通过激发学生自己内在的需要,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2 全程化与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策略

我们针对专业和年级特点开展全程化的生涯规划教育,把大学四年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时期,一年级是探索期,结合入学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审时度势,确立大学目标”为主题,分析就业形势,特别是外语专业发展前景,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前景展望,帮助同学树立新形势下的新目标;二年级是定向期,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以“夯实基础,构筑腾飞翅膀”为主题,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成绩和就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是提升期,结合专业课学习,以“完善自我,规划美好未来”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四年级是抉择期,围绕就业工作,以“放飞梦想,快乐启航”为主题,着重抓好毕业实习设计、毕业论文等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针对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就业迷茫等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生涯咨询和10人左右的团体辅导.所谓个性化,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的性格和特长,对职业期望进行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定位,以减少其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其就业的成功率.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教育,它为参加者提供一种良好的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可以获得或者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实践证明,团体辅导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2.3 丰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内容和指导方法

我们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充分运用“教练技术”的核心理念:积极正向的思考、改善心智模式、挖掘潜能、聚焦解决、制定计划、促成行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使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知识灌输的被动受体这一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助紧密结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内心体验,达到知行合一.

这种教育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在2013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

为充分把握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创建了“职业生涯规划”QQ群为学生搭建网上学习、交流、互助平台,让生涯规划课在网上延续,经常在群里分享文章、故事、感悟等,给学生传递正能量;通过QQ群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QQ群传播生涯规划理念和知识,激发学生的行动力;通过QQ群开展网上咨询,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3 结论

我校从09年开始全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对外语系学生的跟踪调研显示,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年度学习成绩不及格率有下降趋势,出勤率、专业英语考试通过率稳中有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实践证明,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降低不良外部环境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各高校能在今后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充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加以应用.

〔1〕陈前明.略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学风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111-112.

〔2〕催艳艳.以职业生涯规划引领高职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6-38.

〔3〕李燕冰.多元视角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学风建设[J].中国教师,2011(2):249.

〔4〕何嘉玲.加强大学新生职业规划教育夯实学风基础建设[J].科协论坛,2010(9):158-159.

猜你喜欢

学风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