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4-03-29林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课程设计原理

林钦

(福建江夏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建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林钦

(福建江夏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数据库技术的特点,确定数据库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数据库课程体系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

数据库;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改革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信息系统思想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及应用能力、能从事各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维护以及企业管理方面软件开发和评价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数据库系列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处理和管理数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数据库系列课程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

1 课程教学目标

数据库技术人才主要有技能型、应用型和研究型三种类型.学院为新建本科院校,以前虽然计算机相关专业也有开设数据库相关的课程,但主要是针对专科专业,以培养技能型数据库人才为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能,现在,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应用型数据库技术人才作为数据库系列课程培养目标.应用型数据库技术人才主要从事和数据库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等工作,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据库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1].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发展过程及当前数据库新技术,掌握关系代数和关系数据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掌握数据库查询优化、安全控制、并发控制等数据库技术,具备数据库设计、管理和维护能力.

2 课程体系结构

数据库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涉及到数据库理论知识,还涉及到数据库应用技术知识.在学院处于专科院校时期,注重学生数据库技能培养,数据库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一的适合专科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只包括关系数据库及SQL SERVER课程和数据库访问技术课程.该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偏重数据库操作技能,不够完整、系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很多知识的应用只停留在表面,缺乏自主设计数据库能力,只能满足专科计算机相关专业培养目标,无法满足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构件新的数据库课程体系.

新的数据库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型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在构件数据库课程体系时,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考虑课程间的联系.横向上,需要考虑数据库系列课程间开设的先后顺序、教学内容组织的连贯性;纵向上,需要考虑数据库系列课程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如:与后续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编程等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整个数据库课程体系从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整体规划,以满足专业培养目标需求.课程体系体现了数据库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突出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设计的介绍,数据库课程设计课程重在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库分析和设计的实践,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突出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管理.

3 课程教学内容

数据库课程体系中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型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不同,开设课程时要保持课程之间知识衔接与应用的逐步深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数据库系列课程的核心和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熟练使用SQL在某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操作数据库,了解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维护[2].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原理性和基础性,理论知识课时与实验课时按3:1的比例安排,实验课时数为16课时,选取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课程实验平台,实验以SQL语句和SQL Server的应用为主.数据库实验操作离不开数据,在给出实验项目时提供相关的基本数据.每一个实验项目都有严格的要求,前后实验之间有关联,完成前一个实验是进行后一个实验的基础,实验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这样,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数据库知识应用能力[3].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数据库系列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课程,对于巩固数据库课程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4].该课程是安排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同学期的最后两周实践周内.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结束之后布置给学生的一个数据库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进行选题、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最终提交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应包括所设计的数据库及其对应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文档.

大型数据库系统主要是介绍一个具体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是数据库在应用层面上的提高[5].该课程主要介绍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的应用,包括Oracle体系结构、数据库网络配置、数据库对象管理、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数据库备份和恢复、PL/SQL程序设计等内容[6].在先修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已介绍过SQL语句,因此,该课程不再重点讲解SQL,但要求熟练使用SQL.该课程重点讲解大型数据库的后台开发基本原理、PL/SQL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服务器管理.结合具体案例讲授PL/SQL内容.以大型数据库的物理和逻辑结构、进程和内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介绍数据库服务器的管理,包括数据库日常管理、数据库网络配置、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性能调优等.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后作业不采用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而采用案例设计和程序实现的形式,在后一次上课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到讲台为其他同学演示自己完成的作业[7].

在课程开设顺序方面,三门课程开在两个学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数据库课程设计开设在同一学期,实行的“16+2”教学模式,前16周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后2周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开设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之后的一个学期,这样开设课程,不仅保证了数据库系列课程的系统性、连续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数据库技术应用能力.

4 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体系建设上要体现“应用”特点,注重实践教学.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实行“16+2”教学模式,即一学期的课程由16周教学周和2周实践周组成.“16+2”教学模式将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周内,教师除了进行实践教学,还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编写报告、上台答辩,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安排在“16+2”模式中的两周实践周内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课程,不安排考试,课程最终成绩综合考虑学生的选题难度、设计优劣、自主学习能力、设计报告、答辩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评定.改变传统的“考试+平时成绩”考核机制,评定成绩时考虑学生主动学习因素.这样,一方面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结语

本文针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数据库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的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世界将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如何对数据库系列课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人才,是下一步工作将要做的研究.

〔1〕刘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230.

〔2〕汪志圣.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3(5):103-104.

〔3〕胡晓娟.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09.

〔4〕周爱武,汪海威,肖云.数据库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孟宪虎.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库系列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24):6-9.

〔6〕王鹏杰,王存睿,郑海旭.Oracle11g管理与编程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7〕王鹏杰,郑海旭,何丽君,等.大型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5):469-472.

G642.0

A

1673-260X(2014)02-0025-02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课程设计原理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