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背后
2014-03-28曹敬波
曹敬波
(池州学院 现代传媒系,安徽 池州 247000)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背后
曹敬波
(池州学院 现代传媒系,安徽 池州 247000)
如果说冯小刚的民族史诗《一九四二》票房遇冷与徐峥的草根狂欢《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神话让人捉摸不透的话,2012年度纪录片: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则体现了文化与形象、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本文试图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深入、细致的读解与分析,探析该片是如何完成不可能的可能:传达精致的内容、深厚的文化、真挚的人文关怀,以及由此获得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
舌尖上的中国;平民化视角;人情关怀;文化与形象;不可能的可能
2012 ,末日没来,于是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照旧,但2012年影视传播领域注定有太多让人记忆乃至匪夷所思的事情动物、水、3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恶劣的地理、天气条件、不被看好的散点叙事——《一九四二》,冯小刚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刷车》、《康桥的午夜电台》、《下半场》、《博弈》、《心灵鸡汤》——优酷完成“美好 2012:不可能的可能”系列微电影;《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以及各种盲目狂欢式的“style”,还有中国最大的电影票房黑马《泰囧》,2012年有太多不可能的可能。
如果说冯小刚的民族史诗《一九四二》票房遇冷与徐峥的草根狂欢《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神话让人捉摸不透的话,2012年度纪录片: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则体现了文化与形象、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舌尖上的中国》在内地获得超高的收视率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而后陆续在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播出,海外单集销售价格更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5到6万美元的纪录。
在中国纪录片界,一部纪录片能在国内外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在“舌尖”之前根本无法想象,《舌尖上的中国》可谓是完成了一部中国纪录片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央视纪录频道的发展,为中国纪录片业界的发展,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为此,《舌尖上的中国》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褒奖,近期该纪录片屡获大奖:2012年10月11月至1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日本放送人会、韩国导演制作者联合会举办的“第十二届中日韩三国制作者论坛”在韩国庆州市举行。会上《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誉,并获得“制作者大奖”。纪录片评委会主席认为,该部纪录片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国际化制作水准。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不仅看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看到了一个富有活力的中国。2012年10月28日,“第七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在天津举办,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获得年度最高大奖——“年度社团文化贡献奖”。
本文试图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深入、细致的读解与分析,探析该片是如何传达出精致的内容、深厚的文化、真挚的人文关怀,及由此获得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1]。
1 平民化视角
如果要说《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成功的原因,当然首先是它的平民化视角。《舌尖》一改以往京派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不接地气,不再把自己视为站在神坛上的神灵俯瞰众生。换到以前,做饮食类电视纪录片的话,首当其冲应该是星级酒店里的川、鲁、湘、粤四大菜系,满汉全席、山珍海味,用以彰显我泱泱中华之地大物博吧。倘若真是如此,《舌尖》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必然没有今天这么广泛。《舌尖》讲的是从“油焖春笋”、“兰州牛肉面”、“刀切馒头”、“毛豆腐”到“清蒸大闸蟹”、“醉虾”、“煎焗马鲛鱼”等普通人吃过、经常吃或可以随时尝试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家常菜、小吃;制作这些美食的有美食博物馆、家庭作坊、小店面甚至街边小摊,更有“妈妈做的菜”。整部作品营造的氛围有阳春白雪的雅致,亦有下里巴人的实在,有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亦有小家碧玉的清新亲近。
《舌尖》中内容涉猎之广泛,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观众总能从中找到故乡的味道与儿时的记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的白波说:“从小吃惯什么东西,会一直留在身体里面,觉得这东西一吃就是那个味,我觉得我妈做得最好吃的就是焖面。说不出来的那种好吃,其实很简单,做法也很简单,是因为我妈妈做的,所以我觉得好吃”[2]。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今年之前,我差不多有两三年没有回老家了,忽闪忽闪的感觉就像家乡在欢迎你的那种感觉,那时候心情特别好,感觉也特别美。”诸如此类,在《舌尖》中把美食与故乡、家、过往联结在一起的段落随处可见,观众总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而新媒体时代的交际更加便捷,人们以微博、微信、QQ等各种方式“口口相传”,通过《舌尖》来回忆小时候的味道,回忆家乡的味道[3]。
民以食为天。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牛奶里的三聚氰胺、白酒里的塑化剂、速成鸡里的激素等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普通百姓怎么吃出安全、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也是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舌尖》每一集结尾部分那些人真挚、朴实的笑脸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一组组镜头似乎也回答了央视的“你幸福吗?”之问,对于一般人而言,幸福或许不仅仅在于飞船升天、航母入海,更在乎平民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
总之,正因为《舌尖》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身边的、家乡的、关心的事与物,更讲出了人们对家、对过往的眷恋之情感,所以人们才给予《舌尖》如此大的关注。
2 人情关怀,以小见大
2.1 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细节和情感
观看《舌尖》,对美食垂涎三尺的同时,更对其中亲切的人物与熟悉的故事感动莫名。《舌尖》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把饮食文化落在了“人”身上,解说词中“老包、阿亮、老黄、顾阿婆、阿添、阿鸿、小勤”等对故事中人物的称谓就好像他们是我们的邻居或老朋友。
从吉林查干湖到南海远洋,从香格里拉到浙江遂昌,从青藏高原到黄海海底,虽然摄制组走过了很多地方,拍摄很多食材的采集、菜肴的制作,信息量大,但又注重细节的展现与情感的流露,卓玛看到别人比自己采集的松茸多时的心慌、心急;船长林红旗看着拉上来空空的鱼网忧郁的表情等等,让我们不仅看到美食,更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有美食、有生活、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细节、有情感,这也是《舌尖》给观众印象深刻的地方,更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挖藕人忍受着腰疼、胳膊疼、腿酸、胃难受等,“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叶茂荣说:“我家里盖房子的钱,孩子的读书钱,全是我挖藕挣的”。看到这样的片段,观众怎能忍得住眼涩鼻酸。
2.2 情感来源
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龙毅说:“一般我们要赶课的话,就是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来,我妈妈早上三、四点钟就开始送我,送我送了几个坡以后,那个天鱼肚白的时候,她就跟我说,满女(小女儿),你自己走吧,这天是越走越亮的……”。
“每一次回乡,居长龙都要到年轻时熟悉的地方走走,25年,相比一个城市的兴衰流转相对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
如此种种,这些富有生活气息且饱含情感的段落,不知又让多少在外求学或工作的异乡人想起故乡,想起亲人,想起过去简单却幸福的生活。
2.3 以小见大,文化与形象兼顾
《舌尖》中时刻表现出劳动者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卓玛挖掉松茸后用松针和泥土掩好菌坑保护菌丝,老包挖冬笋时不伤根笋;东北人用6寸口的鱼网及放养鱼苗,延续自然的馈赠;这些最普通、最纯朴的人们才最知道尊重自然的规律。山林里、农田里、草原上、海洋牧场里……这里不是四川什邡也不是江苏启东,不求冷冰冰的GDP数字,但或许这才是人类在自然的馈赠下生生不息的普世价值——这不是“可持续发展”最生动最真实最朴素的体现吗?这些小人物真实的故事比那些造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更能代表国家。
同样充满人情关怀的纪录片,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于2012年10月1日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项大奖,正是应了那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舌尖上的中国》也好,《归途列车》也罢,这些有关普通老百姓真实生活状态的纪录片在国外受热捧,说明国外并不怎么愿意接受那些站在国家与精英阶层面上有所选择甚至断章取义式地彰显成就,普通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为生活为亲人而奋斗才是普世价值与发展成就的最真实体现。
3 制作精良,视听完美
《舌尖》从拍摄、剪辑到播映,全高清完成,色彩丰富,画面精美。而拍摄中的视角独特、构图极具美感、光线讲究、音效逼真,以及延时摄像、高速摄像等技巧的运用恰到好处,给观众首先呈现的是一场视听盛宴。
3.1 画面特色
(1)高清拍摄,为画面的小景深、色彩还原、宽容度、低照度拍摄等,提供了更好视觉的效果,将画面中以美食为中心的林林总总予以最佳的视觉呈现。
(2)独特的拍摄角度。除了常规的俯、抑、平角度拍摄之外,更有一些特殊的角度,如黄国盛赶着驴磨靡粉时,摄像机放在转动的石磨上;姚贵文井中打水时,放在水桶里的摄像机抑拍井口;金顺姬将白菜放入瓮中,摄像机在瓮中仰拍;金顺姬洗辣椒时,摄像机在透过水的桶底仰拍;拍摄上海汪姐坐在车内行进时放在车头上的摄像机;林仁灼把每根长16米左右,重200余斤毛竹插入海底时,摄像机在毛竹的顶端俯拍;欧阳广业把大铁锅抬到自制的炉灶上,摄像机在炉灶内向上抑拍;服务员端着盘子时,摄像机在盘子上的移动镜头。这些特殊的拍摄视角给了观众以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
(3)特殊摄像的运用。延时摄像、高速摄像、摇臂下的综合运动镜头以及航拍、海底深水拍摄等,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行云流水,体会到最真切的情感流露和最飘逸的视觉感受。
3.2 音效
食材采集中的挖、捕、捞、打,制作中的洗、片、切、解、搅、拌、剁、捏、揉、搡、捣、攥、抹,烹饪中的蒸、煲、烧、烤、煸、炸、炖、煮、煎、焗、炒、焖、煨、焙、浇、翻等等声音采录细腻真实。不但在画面拍摄中把这些动作精准记录下来,声音采录中更是惟妙惟肖,单单是听声音就能想象得到画面中的动作。精致的音效,配合精美的画面,让人们身临其境。
3.3 解说词
优美、清新、亲切、自然的解说词一方面与画面和声音一起完成表情达意,更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与哲理。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3.4 巧妙的结构
每一集片头结束后,便有类似导语的一个本集概览,其后中间部分采用“糖葫芦”似的结构串接各种美食,每一集的结尾必然有这些故事的主角——那些普通劳动者们纯朴的笑脸对本集的主题进行升华[4]。
另外,片中使用的RAP、摇滚等流行音乐,画面中不时出现的小猫、小狗,解说词中拟人化的叙述口吻等极大地吸引了80后、90后等年轻观众。
4 结语
目前《舌尖上的中国2》正在紧锣密鼓地筹拍中,预计于2013年底播出,相信该片一定会为广大舌尖迷们分享更多的美食故事与美食文化,传达更多的感动与惊喜。
[1]孟祥菊.央视纪录频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独中三元[EB/OL].(2012-11-02).[2013-02-15].http://tv.sohu.com/20121102/n356490189.shtml.
[2]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05-21(009).
[3]冯欣,张同道.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中品牌构建[J].艺术评论,2012(4):100-102.
[4]邓子君.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成功之道[J].中国电视,2012(7):45.
[责任编辑:章建文]
J905
A
1674-1104(2013)05-0126-03
10.13420/j.cnki.jczu.2014.01.032
2013-09-12
曹敬波(1984-),男,河北邢台人,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