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员热”现象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2014-03-28汪春梅金艾裙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就业观公务员考试

汪春梅,金艾裙

(安徽工程大学 思政部,安徽 芜湖241000)

“公务员热”现象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汪春梅,金艾裙

(安徽工程大学 思政部,安徽 芜湖241000)

“公务员热”现象的出现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主要是就业难、就业观的改变以及“公务员”工作的优厚待遇导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要在政府、高校、家庭、个人的合力下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公务员热;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公务员考试制度自1994年创立以来,每年的报考人数就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近年报考人数更是屡创新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报考人数为133万人,有46个招录职位的报考比例超过1000:1;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报考人数为152.6万人,比2012年增加9.4℅,有109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 1。省直机关的报考人数也是逐年增加,竞争异常激烈。据新浪网公布的数据:2013广州公务员考试67241人报名角逐997个职位,考录比67:1;2013福建公务员考试12万人角逐5370职位,最热门的岗位当数厦门市政务服务保障中心“06代办科员”一职,只招1人,却有1448人报考,最终通过报名审核的仍有1109人。而这些报考的人数中很大一部分是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还有不少的硕士生或博士生,甚至有的大学生考研或考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大考公务员的筹码。面对这一现象,首先我们要客观分析出现“公务员热”的原因和影响。其次,社会和政府要引起重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和家庭要权衡利弊加强引导,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大学生个人要沉着冷静,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要盲目跟风。

1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分析

1.1 大学生就业难是“公务员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71万,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80万。2013年又创下了699万人的新高,加上历年未就业的积压人数,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关乎民生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不再是昔日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因为基本功不扎实、竞争力不强而四处碰壁,还会为不公平的招聘而气愤不已,甚至会被当着廉价劳动力在私企无休止的加班加点。公务员考试无论是“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还是“大学生村官考试”,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确实为很多大学生提供了令人羡慕的“金饭碗”,考试过程也是比较公平的,这样一来,尽管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很大,大学生们仍然乐此不疲。只要有1℅希望,大学生们都愿意付出100℅的努力。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是“公务员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是“公务员热”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放慢了脚步,失业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话题。中国也不例外,特别是一些沿海开放城市的外企、合资企业或者独资外向型企业也随着订单的萎缩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全球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动荡不安,缺少稳定因素,很多“海归”也回到中国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随之产生了一些改变,本来倾向于到企业的大学生可能望而却步,大学生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朝不保夕,担心随时会被解聘。而公务员稳定的工作特点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了非法定理由不能辞退公务员,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犯了政治错误或触犯法律,公务员是不能被辞退的,实际上就是终身制的。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是“公务员热”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1.3 公务员优厚的工作待遇是“公务员热”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业难是相对的,主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多数人最终也能调整自己加以适应。但众多的大学生仍义无反顾的参加到公务员考试中来,说明公务员这个行业的巨大吸引力。首先,公务员的经济收入不错,各地公务员的工资本来就在不断的上调之中,并且“旱涝保收”,还有令大学生羡慕的住房公积金,他们大多数都要贷款买房,这点很有吸引力。其次,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很好,他们很多都有“房贴”,“车贴”,还有带薪休假,出国考察等机会。同时,公务员能解决户口问题,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更是难能可贵。另外,公务员的工作环境一般都很舒适,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是形象工程,建造的标准都很高,一般企业是难以企及的。并且工作时间一般都是8小时,很少加班,而企业要不加班基本不可能。最后,公务员因权力寻租而获得隐性收入更是数额巨大,我们可以从不断曝光的反贪案中略见一斑。王菲菲认为我国公务员的工作不仅是“铁饭碗”,更有向“银饭碗”、“金饭碗”转变的趋势[1]。可见,公务员优厚的工作待遇才是“公务员热”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2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影响分析

公务员考试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应运而生,高校也加大公务员考试的宣传力度,很多家庭也把孩子考公务员看作头等大事,而大学生们更是积极准备各种公务员考试,有的甚至一两个月内辗转于各个考试现场。显然“公务员热”现象已经给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个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下面就分别来分析两方面的影响。

2.1 “公务员热”现象的积极影响

2.1.1 “公务员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从国考到各个地方的省考,以及“选调生”考试、“大学生村官”等都为应届或往届大学生提供了不少岗位,如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万余人,加上其它形式的公务员考试,每年还是解决了一定数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虽然与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相比是杯水车薪,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1.2 “公务员热”优化了公务员队伍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学历也从本科到博士不等。这些学习背景不同的大学生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当中,为公务员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过去的很多年,公务员都是以文职为主,理工科的人才比较少,这也造成了公务员的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一些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入,弥补了公务员专业技术不强的不足。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囊括了各个院校和专业的学生,这就优化了公务员队伍,使得公务员队伍的人才配置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科学,科学合理的人才配置必然会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迅速,信息会更加通畅,办事效率更加高效。最终收益的还是人民群众。

2.1.3 “公务员热”间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批批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优化了公务员队伍,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使得政府能更好的把握经济发展动向,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间接推动经济发展。正如张智所言:“我国的经济体是政府推动型的,因此我国政府对我国生产力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公务员是政府这一抽象组织的具体成员,所以,他们所作的行政命令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劣”[2]。同时政府能更好的统观全局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文化政策,让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2.2 “公务员热”现象的消极影响

2.2.1 “公务员热”反映了大学生功利主义的就业观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数据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另外一点,发达省市的报考人数多于欠发达地区,而且不同的部门报考率差距也悬殊,据初步统计,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有46个招录职位的报考比例超过1000:1,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报考比例最高,为4124:1。而一些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的职位,报考比例相对较低。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有109个招录职报名比例超过1000:1。但也有132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由此可见大部分人的报名是冲着公务员优厚的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稳定的社会保障去的,当今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发生了一定的偏差,他们不愿到基层,不愿吃苦,找工作一味求稳,求待遇好,充满了功利色彩。这种就业观对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很多艰苦的工作没有人做,艰苦的地方没有人去,地区差距会拉大;这种就业观对个人也不利,能考上公务员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大学生因考公务员未果而耽误了找其它工作的最佳时期。

2.2.2 “公务员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资源的浪费 大量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在优化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的专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如果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考公务员,有的甚至一考再考,那么势必会有很多特别是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大学生没有参与到社会建设的第一线,我们国家离现代化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参与到生产和科研的第一线,而这些大学生却在公务员考试中苦苦挣扎却不愿参与到国家建设第一线,这是人才的浪费。还有很多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本应该在科研的第一线奉献,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直接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他们却热衷于公务员考试,尽管高学历人才可以使政府人员的素质更上一个层次,但这种现象太“热”了显然会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2013年上海青浦区招收60名城管,结果有2名博士、119名硕士进入到面试阶段,其中还有如复旦、上海交大、浙大这些名校的大学生,还有一名英国海归。这么多的高材生加入城管队伍中来,我们不免质疑他们的考试初衷了,这显然已经造成了人才配置的极不合理,也是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2.3 “公务员热”影响了高校不断探索中的人才科学培养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最终是为社会进步服务的,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每所高校都力图找到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虽然在社会转型期,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言。但是还是有一个大的方针指引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正如陈艳秋、李鸣欣所言:“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型高端人才,更需要大量专业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3]。可见,高校需要向社会输送各种类型的人才,全面推进社会的发展。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率,“公务员热”现象或轻或重的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热衷于公务员考试很多大学都是持肯定态度,甚至积极的为大学生创造考公务员的条件,比如开设相关的课程、调整课程时间、树立榜样等。这些都使得本来就很“热”的公务员考试“火上浇油”,不仅学生失去了一定的理性,教育者们也失去了一定的理性,进而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急功近利,最终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的发展。

3 “公务员热”现象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就业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对就业目的和就业意义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态度[4]。 就业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对大学生就业起到动力和导向作用,正确的就业观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因此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缺乏实效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会对大学生就业和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公务员热”现象下大学生就业观显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偏差,在此情况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政府要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引领正确就业舆论导向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扶一支”、“支援西部计划”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谈到了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面对2013年699万应届毕业生,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大学生就业政策。政府方面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出台新政,更要落实新政,调整新政,切实保护毕业生的利益,使得政策公开化、公平化,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处于公平的竞争之中。同时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完善社会保障系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造成公务员等行业“一枝独秀”的现象,提高大学生去基层福利待遇,树立“行行出状元”的榜样。让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水到渠成。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促进就业的成功经验,帮助国内政策的制定。如韩国就出台了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公务员淘汰制等政策让他们国家的“公务员热”回归理智。同时,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关键措施之一。另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完善公务员以外其它行业的社会保障系统。最后,要不断规范公务员制度,向社会公布公务员的财产状况,加大反贪力度,缩小公务员和其他行业的差距。正如谭军所言:“提供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政府社会管理的力度,实现社会福利分配的均等化和公平化,政府应该使各职业处于一个平等地位,而不是使公务员相比其他劳动群体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公务员热回归常态社会选择和评价”[5]。

3.2 高校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多渠道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家输送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衡量一个高校办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率,高校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一方面要把握社会发展动态,从大局出发,既要了解国家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也要注意培养人才的多样化、长远化、全面化;既要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普通劳动型人才。不能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认识到自身在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方面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多渠道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首先,高校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而不是看到每年的就业统计人数而心灰意冷。其次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不要让其流于形式,要尽早尽好的进行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尽早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做好准备,不要夸大公务员工作的优越性,要实事求是的对公务员考试进行宣传。最后,要客观的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不要夸大难度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报喜不报忧让学生远离现实,让其坚信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的,还要加强大学生的为国为民的服务意识教育,避免功利主义就业观的形成。

3.3 家庭要努力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就业观多元化发展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家庭思想传统,深受“官本位”思想影响,认为大学生毕业能考上公务员是件很有面子的事,甚至认为是件能光宗耀祖的事,所以很多家庭都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公务员考试。另外,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公主”、“小皇帝”,不能受一点苦。大学毕业后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稳定体面的工作,艰苦一点的行业基本都不愿孩子去尝试。这也加大了就业的难度。首先家庭要努力转变就业观念,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孩子就业观多元发展,不要眼里只有公务员才是工作,其它都是“打工”。其次摒弃“官本位”思想,让孩子到基层服务民生,锻炼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最后,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不意味着把家长的就业观强加给孩子,要做孩子的朋友,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封建家长制的形成。总之,就业难往往是因为很多家庭和大学生把工作的范围缩的太小,导致了其失业的局面,家庭要努力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就业观多元化发展。

3.4 大学生要积极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自我教育问题。首先要“志当存高远”,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就业的目的不仅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自身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就业时不能一味“求钱求稳”,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要“脚踏实地”干实事。远大的理想不是好高骛远的空想,而要依靠“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来实现。最后大学生应该尽早做好规划。大学生应该在入学时就要初步了解职业并做好专业方面的学习,二三年级就要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并继续全面发展自己,四年级要为找工作去努力冲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也是有一定原则可以遵循。周建胜认为职业规划要遵循“清晰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现实性原则”[6]。

综上所述,面对“公务员热”现象,大学生要理智对待,不要盲从,认真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客观影响,在政府、高校、家庭和个人的合力作用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自身价值。

[1]王菲菲.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考公务员热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2]张智.我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浅析——运用享乐主义模型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3]陈艳秋,李鸣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12-114.

[4]徐秀娟,张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正确就业观形成的作用和意义[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94-95.

[5]谭军.“公务员热”中的政府角色探析[J].学理论,2011(20): 47-48.

[6]周建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14.

[责任编辑:余义兵]

G645

A

1674-1104(2014)01-0149-04

10.13420/j.cnki.jczu.2014.01.040

2013-06-25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jyxm865)。

汪春梅(1980-),女,安徽无为人,安徽工程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就业观公务员考试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篮球公务员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