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隆阜戴氏宗族与戴震探微
2014-03-28王智汪
王智汪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皖南隆阜戴氏宗族与戴震探微
王智汪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明清时期,皖南隆阜戴氏宗族制度得到空前的发展,这对增强了戴氏宗族内部成员的凝聚力,促进戴震的崛起取到积极作用;而通过对隆阜戴氏的梳理,及对戴氏宗族社会的探讨,把宗族作为一份历史遗产加以客观地评述,无疑有助于人们更科学,更准确地评价戴震及当时的徽州宗族社会。
隆阜戴氏;宗族;戴震
宗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皖南隆阜戴氏是一种世袭的以家族为中心,一个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而形成的戴氏宗族,它的社会特点,正如清代学者赵吉士说:“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1]。在今天社会深入开展历史上宗族社会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故此,笔者不揣冒昧,就皖南隆阜戴氏宗族的发展及该族历史名人戴震的个人发展略作如下探究,以求方家的指正。
1 隆阜戴氏的源流
戴姓来源说法很多,学术界一般认为戴姓是出自于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纣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宋国第十一代王戴公(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仁而爱民,万民仰戴,周宣王彰其德,在其去世后谥号为“戴”。“宋之有戴族,则戴公之群公子从宗而合族属焉。武族、宣族,则武公、宣公之群公子各从宗而合族属焉,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武公的庶子撝便以王父谥号为氏”①。戴姓后世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一世祖)。可见,戴氏之称,缘于戴族。颜师古注史游《急就篇》云,“戴公生公子文,遂称戴氏”。另外,戴姓名人戴震曾作《族支谱序》[2]454,自述戴氏谱牒:“戴之先,子姓。至春秋时,宋有戴、武、宣、穆、庄族。”戴姓后来由于从春秋至唐代因战乱,时代久远等原因,这一较长的历史长河中戴姓世系不清,所以我们认为戴姓仅溯至唐末时的戴护公,为真实的谱系。正如戴震也在其《族支谱序》家谱中说道,“本支详生卒年月及茔图,谱为本支述也。夫惟上不蒙冒滥承,下不散而失稽,然后治亲之法明,人人得以远知所本,近知所戚也欤。”也就是说从戴公至护公,中间代系遥隔,多有滥承之处。戴震批评族人不解字族、赐姓之义,以致造成了宗谱的诸多谬误。故戴震认为戴姓从宋国戴公至唐时护公之间戴姓流传是缺失史据的,虽然牵引联采的做法可以“荣于族人,可以炫耀于他邦,但终非实情。”
“吾族谱系,百有余年未修矣。支分派衍,散而失稽也”[2]455。戴震以他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考据精神认为戴姓是:“戴公以下,护公以上,不审信”[5]。那么可以确信的隆阜戴氏谱系是:戴护(护公)为婺源始祖,戴护子为戴寿(寿公),戴寿子为戴安(安公),戴安生四子,其次子为戴颜(颜公),三子为戴端,戴颜乏嗣,过继了戴端次子戴睿(睿公)承嗣,戴睿十三传而戴外,戴外又十二传至戴弁,戴弁即戴震的父亲。这些谱系都记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抄本《戴氏荆墩家谱》②中,可谓是真实的。这些先祖中比较突出的是:
六十一世祖戴齐,生四子:伯伦、叔伦、叔简、叔通。其中的长子叔伦公字幼公贞元进士、少以诗赋闻名③。戴震是戴叔伦的后世裔孙,与戴震同为休宁人又与他同朝为官,任职翰林院修撰的状元戴兰芬,是戴叔伦之兄戴伯伦的后裔。金坛《戴氏宗谱》上有他亲自写的谱序。另一位与戴震同是休宁人又同为《四库》纂修官的戴衢亨,也是戴叔伦的后裔,曾被皇帝钦点为状元,今天仍有一块“状元及第”匾,保存在江西戴叔伦后裔的余干县维城戴氏宗祠里。
六十七世祖戴护(护公)为婺源始祖④,生于唐宣宗大中戊寅年(858~914年),由金陵迁徽州新安⑤篁墩。唐末,黄巢起义时候,护公奉敕镇江南,补散骑先锋,押衙兵马,与父及乡人自守,护公有功,封晋补厢虞侯,卒赠朝议大夫,与董夫人合葬徽州婺源⑥大游山凤亭里戴冲洞灵山。
六十八世祖戴护子戴寿(寿公),字伯龄,为中书舍人。戴寿子戴安(安公)为戴姓六十九世祖,字宁叔,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并署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谥忠恭,字宁叔,名适之,为隆阜戴氏的始祖⑦,生于唐哀帝天佑丙寅岁(906年),赐葬乐邑黄柏源八间桥。生四子:长子靖居黄柏源、仙槎、洺口⑧;次子戴颜(颜公)乏嗣过继端公次子睿公承嗣,因安公被奸党所害,端公怕四个儿子受牵连,全部过继在自己名下带到古仰(今乐清港市)隐居,后安公平反昭雪后迁隆阜。三子端公居黄柏源隐居,四子竬公乏嗣,过继端公长子卢公承嗣,迁居婺源挂岩。
隆阜戴氏七十世祖戴龟(端公),字碧丰,名存仁,号仲英⑨生于后唐庄宗同光甲申(924年),南唐都御史,娶翁丞相女、继娶严、田、李氏生四子,长子福兴戴卢字光亮、名玄昭,过继给竬公承嗣居桂岩;次子福祥戴睿字光荣,过继给颜公承嗣居隆阜;三子福庆戴处字光华,迁居休宁;四子福隆戴虔字光诚,迁居绩溪。
2 戴氏向隆阜的迁徙
先秦时期,戴姓人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即今天的豫东一带生息繁衍。春秋时代的宋国大夫戴恶即为一时名流⑩;到西汉时,梁国(今河南商丘)有戴德、戴圣叔侄,同为礼学大家。此外,西汉时戴姓还有二支徙居豫南:一支迁往汝南的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一支迁往汝南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如:西汉平帝时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戴遵(字子高),为汝南慎阳人。《后汉书·逸民传》中说他家资巨富,乐善好施,家中所养的食客有三四百人之数,时称“关东大豪戴子高”。此后,戴氏又有徙居于今安徽、湖北的。随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烽火连天,戴姓大举南迁。唐初,戴氏开始入闽。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近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地方。
由前文可知,隆阜戴氏源于徽州戴氏,因为戴震先祖戴护本居安徽歙之篁墩,为朝廷命官,戍守婺地(即婺源⑪)。戴安是隆阜戴氏所追之一世祖,但真正迁居到休宁隆阜则是从戴安儿子戴奢和孙子戴睿才开始的。戴奢一名戴颜,字君俭,为人敦厚,性情豁达,淡泊致远,人称“孝隐先生”,他还是个堪舆家,故一来到休宁隆阜等处,就认定此为“斯发祥之地也”,于是携四子和家母由江西迁居安徽歙州。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奢母廉氏病故,奢为其卜葬于歙篁墩小练源,与四子共同庐墓三年,不忍遽去,丧服既满,乃命长子戴庐仍回婺源,三子戴处迁上溪口定居,四子戴虔留居歙县岩寺,戴奢本人与次子戴睿迁至隆阜定居,成为隆阜戴氏的始迁祖。戴奢终年六十八岁,葬于近隆阜的自卜葬地游仙山,后人尊之为“奢公墓”。戴弁是戴奢的二十六代孙,戴震则是二十七代孙。
3 宗族社会的“局外人”——戴震
隆阜所在的休宁是个儒风很盛的地方,被称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唐宋至清代,休宁科第簪缨,绳绳相继。据不完全统计,徽州府各县中举人者明代298名,清代698名,明代状元安徽9人,徽州府即占4人,清代状元休宁县一个县就有13个,为全国之冠。戴震的先祖从唐代由歙县篁墩到隆阜住居,出了一些仕宦人物,到了戴震以上几代,早已式微,戴震的曾祖父名戴景良,曾祖母邵氏,续配王氏。祖父戴宁仁,赠为文林郎,祖母程氏,而传到戴震父子,已经是家道非常衰败了。他父亲戴弁起自单寒,又由于受到大族宗长房的欺压,领不到祠堂学米,从此不得入学,导致家极贫,无以为业。为了生存,戴弁出远门以贩布为业。即使这样,戴氏家族观念还是根深蒂固,戴弁经商稍有所积,就象许多徽商那样,多有“义举”,主持修篡百有余年未修之宗族支谱,并于隆阜三门厅故居建众厅,辟思乐园,以为族党燕叙之所。
但戴弁修族谱很不成功,在讲究宗族的徽州,戴震更为明白族谱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重修。他说:“吾族谱系,百有余年未修矣。支分派衍,不可使散而失稽也”[3]。戴震抱着强烈的使命感,对于以前的谱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甚为不满,从古典章制度和史籍载录的考证入手,纠正了许多转相稗贩、口耳是资的不实之处,力求还原戴族世系传衍的真实来历。于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即戴震三十二岁那年,由于戴震对族谱“不从旧谱序列,不敢滥承”,得罪了族人。为逃避迫害,不得不远走北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修族谱得罪族人第二年,即乾隆二十年(1755年)⑫,戴震状告一个家族中强横子弟侵占祖坟,不料这个强横子弟倚仗财势打通关节,反诬戴震不法,县令准备抓他治罪。戴震闻讯,不得不再次“脱身挟策入都”。因是避祸而来,只是穿了件坏长袍,暂住歙县会馆。
戴震争讨祖坟地,本合情合理,反遭迫害。自身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必然促使戴震对人性论中的“天理”的思考,以理杀人与以法杀人相比,孰更苛毒不公?因为戴震不先寻求其家族族长的裁决,径直报官,显违《戴氏家规》中“至因争而讼,更非所宜,戒之戒之”[5]!的明文规定,就完全可以被扣上一个悖弃族规、目无族长、大逆不道的罪名,名正言顺地达到“以理杀人”的险恶目的。
戴震虽逃到京城,但受迫害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还是卢文昭从中调停才得以平息祖坟事件。受此影响,戴震在京生活无着,而禀性狷介自爱,不合流俗,不为人物所羁,“人皆目为狂生”[6]265。是时“纪太史陶、王太史鸣盛、钱太史大昕、王中翰昶、朱太史筠,俱甲戌进士,以学问名一时,耳先生名,往访之。叩其学,听其言,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于是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段玉裁《年谱》定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段说:“二十年乙亥,三十五岁。盖是年入都。”但据钱大昕五十七岁时自编的年谱说:“十九年甲戌,年二十七岁”[7]22。钱庆曾(钱大昕曾孙)按:“公集《戴先生传》云:以敝袍入京师,一见奇之,即与之定交”[7]23。京师之行,是戴震学术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也使得戴震深刻的感受到“哀民生之多艰”,这张现世情怀使得戴震颇为“另类”。从此,戴震不满足仅做一个“襞积补苴”的考据学者,而是主张治学须“志存闻道”、“求之《六经》”,回归儒学原旨,重建儒家“人学”,这在中国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戴震从小就具有怀疑精神⑬,可以看做是戴氏的一个“局外人”,因为“许多学术大师的成家渊源于家学,戴东原却不如此”[10]。既然戴震非源于家学,那么戴震的学术生涯又是如何呢?
戴震学术生涯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从乾隆七年(1742)课学童于邵武、从师江永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结识惠栋为前期,从结识惠栋到去世为后期。戴震前期生活轨迹是:十岁开始说话,从十岁至十七岁,戴震读完了私塾。十八岁那年,戴弁携戴震客居南丰,课学童于邵武。从南丰回休宁后,戴震拜见同族人戴瀚为师。戴震二十岁(1742年),他从师于婺源硕儒江永。前期的主要著作有 《筹算》(1744)、《六书论》(1745)、《考工记图注》(1745)、《转语》(1747)、《尔雅文字考》十卷(约1749)、《屈原赋注》(1752)、《勾股割圆记》(约1755)、《周礼太史正岁年解》二篇、《周髀北极璇玑四游解》二篇(1755)、《与方希原书》(1755)、《经考》、《经考附录》等;娶妻(1748);避难入京(1754);寄居纪昀家(1755);辞姚鼐从师(1755);在京与纪昀、王鸣盛、钱大昕、王昶、朱筠交游,以学问名闻京师;应秦蕙田之约请,朝夕讲论《五礼通考》中“观象授时”一门;教王念孙读经书(1756)。
后期的主要学术活动有:评介江永,著《江慎修先生事略状》(1762);修《直隶河渠书》(1768);参修《汾州府志》三十四卷(1769);参修《汾阳县志》(1771);在四库馆校《九章算术》等(1774-1777)。后期的主要行止有:在扬州结识惠栋(1757);客居扬州(1757、1758、1760);主讲浙东金华书院(1772-1773。后期的主要著作有:《声韵考》(1766)、《杲溪诗经补注》(1766)、《原善》(1766)、《绪言》(约1769-1772)、《六书音均表序》(1777)、《答段若膺论韵》(1776)、《水经注校》(1765-1774)、《孟子字义疏证》(1776)、《声类表》(1777)等[9]。
戴震虽然学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他耿直性格,促使戴震绝不与世浮沉,坚持自己的考据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反对所谓的天理,这使得戴震宁愿在科举之路一再重考,也不愿违心地依顺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标准答案。为此戴震共参加了八次科举考试:1759年、1762年、1763年、1766年、1769年、1771年、1772年、1775年。直到1775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四库馆里,戴震为校辑整理《四库全书》一丝不苟,殚精竭力,导致戴震的早逝。然戴震对自己的身体非常自信,他说:“余乖于时,而寿似可比”,戴震去世前6天即1777年5月22日,还写信给段玉裁⑭说自己“归山之志早定,八日准南旋”。直到5月22日,孔广森去看他,戴震依然“精神朗澈”,5月25日有一个医生为戴震看病,让他服黑山栀一两,“吐后病即剧”,此后仅过两天,便与世长辞⑮。可见,这位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一代宗师,其一生却是悲剧性的。如《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中记载:“震以文学受知,出入著作之庭。馆中有奇文疑义,辄就咨访。震亦思勤修其职,晨夕披检,无间寒暑。”在馆中的四年,经戴震亲手校订的书主要有:《仪礼集释》,《仪礼识误》,《大戴礼记》,《水经注》,《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近二十部书籍。《清史稿》评价戴震所校书时说:“震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五十三岁时,戴震第六次参加会试,不第。后,乾隆赐其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幸的是,次年初戴震突患脚病。但他笔耕不辍。乾隆四十二年,戴震竭尽心血,五日作成《声类表》九卷,又手批《六书音均表》一部。当年五月二十七日,戴震在北京崇文门西范氏颖园去世。
戴震去世后,灵柩由其夫人朱氏率子运回故乡。今天的戴震墓占地200平方米左右,墓上横镌“隆阜戴震”,中刻“皇清特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先考东原府君,先妣朱氏孺人合墓”。碑文系戴震高足段玉裁的女婿龚丽正所书。
戴震之后的戴家继续被不幸所笼罩,其死后的第三年,儿子戴中立又死,因无后,“夫人谋于宗族”,继立族弟戴渔卿(戴霖)之子戴中孚为嗣子,又为中孚娶妻,后来中孚妻卒,又为他续娶。凡此种种,也考验着戴震的遗孀朱氏,“夙夜匪懈,以勤劳节俭持其家,持门户于先生既逝后三十余年,其为戴氏功臣可知”[6]259。
4 戴震之后的隆阜戴氏
徽州的休宁与屯溪自明清时就成为皖南两大门户,而隆阜正处这在两大门户中心地带。隆阜地处新安江上游横江、率水交汇后流入新安江,依山傍水、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来是徽州富庶的商贸集聚地。当年商贸帆船,常在横江边的这些村落码头靠拢上岸,“拢埠”之名,渐渐就被当地老百姓叫作“隆阜”,村名由此而来。今天的隆阜戴氏后裔还在隆阜建有戴氏祠堂,其中祖祠一座,支祠两座:一座名荆墩支祠,奉祀戴氏始祖戴安,近祖戴奢及分门支祖;另一座名前门支祠,亦奉祀戴安、戴奢并另一分门支祖。荆墩支祠规模宏大,厅堂内高悬尚书、进士匾额二十余块,后身有灵庙三间,供有戴安塑象,每年春季和秋季,戴氏后裔子孙祭祖,烟火不绝,累世皆从。
因为隆阜水陆交通便利,信息灵通,隆阜人开放活跃,正如戴震所说:“吾郡少平原旷野。依山为居,商贾东西行营于外以就口食……虽为贾者,咸近士风”。戴震之后的隆阜戴氏除少数大户的兴隆昌顺,大都加入徽商队伍,戴震的学友师弟,大多是亦儒亦商。如戴震的同窗学友汪肇龙(1721-1780年),出身贫苦,少年时就停学到商店里当学徒,有文才而遭遇坎坷;又如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云:“余之获交东原,盖在乾隆甲戌之春,维时秦文公蕙田方纂《五礼通考》,延致于味经轩,偕余同辑‘时享’一类,凡五阅月而别”[6]260。再如戴震的好友汪梧凤,建不疏园,沿临江永、戴震等皖派经学人物“涌读讲贯其中”,“饮食供具唯所欲,又斥千金买书”,戴震的一些起学术著作就是在不疏园撰成和刊刻的。
戴震卒后,其小学,由由高邮王念孙、金坛段玉裁传之;测算之学,曲阜孔广森传之;典章制度之学,由兴化任大椿传之,而其义理之学,也先后有两位戴震义理思想的有力传播者和继承者,一位是黄式三,一位是戴望。黄式三在《儆居集》中,收有《申戴氏气说》、《申戴氏理说》、《申戴氏性说》三篇。这就是三篇著名的“申戴三说”,使得戴震在学术界的影响继续扩大,戴震的思想已经形成了徽州戴氏宗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戴震后裔目前大多分布在北京、南京、辽宁、上海、广东等地以及港、台地区,他们大多从事农、工科实业。在今天隆阜村西三门里,戴震在著作中称为“游艺塾”的地方,黄炎培题字称之为“戴东原先生读书处”。戴震故居现为隆阜小学,仅存故居院墙石门、“古欢园”、石碑。1924年纪念戴震诞辰200周年之际,戴氏后人戴琴泉等购下村中摇碧楼建立“隆阜东原私立图书馆”,征集保存了大量戴震著作资料,为弘扬戴震学说做出了贡献。
注释:
①是为河南戴氏。
②浙江图书馆藏休宁隆阜《戴氏荆墩家谱》,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抄本。
③叔伦的子孙今天多分布在江西上饶、余干、吉安、泰和,湖北荆州、麻城、武昌、重庆涪陵、江苏金坛、河北唐山等地,叔伦公四世孙光仪、光杰、光霸,叔伦公八世孙利辞迁居庐陵、利华居饶州东部、利丙迁居安城第七都茅墩,汤绪公由东部迁庐陵赛塘、胜祖公随叔任因家松江上海、如山公迁赣州、仲纪父子湖广长滩、宣权公迁湘潭、戴允公迁四十四都官田、宣仁公全家迁襄阳、戴升公迁江西省城半步街、永昶公兄弟迁江西省城、容品公迁云南、容建迁长水、容阁迁府城雍私坊下、国锦公迁大街金凤桥、秋白公迁苍山、见吾公迁上湖、蒲云公迁广西狮形立基等。
④为徽州婺源始祖,现有后裔400万左右,占世界戴氏80%的人口,赣、皖、闽、粤、浙、湘、鄂、川、渝、苏、冀、桂、云、贵、陕、鲁、豫、港、澳、台及东南亚和撒落在世界各地。
⑤唐武德改新安为歙州,州治黟县、歙县、祁县、休宁、婺源、绩溪六县。
⑥现由江西所辖,为江西婺源。
⑦护公三世;安公一世。
⑧现江西乐平市涌山镇、洺口镇、临港镇、浮梁仙槎、景德镇有数万靖公子孙。
⑨为护公四世,安公二世。
⑩《左传》宋有戴恶,戴溢之问政孟子。
⑪今江西东北部婺源为中心的赣浙皖地区。
⑫钱大昕的自定年谱和钱庆曾的注都可说明戴震是甲戌年(1754年)进京的。
⑬故事是关于戴震和他老师间的对话,时间是在1732年,当时戴震还是个8岁的孩子,老师正在讲解“四书”之一的《大学》,理所当然地援引朱熹的注解,但戴震不但没有接受,反而质疑朱注的真实与权威戴震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⑭乾隆二十七年,在经历三年前北闱乡试的挫折之后,戴震于是年秋举江南乡试,时年40岁。翌年入都会试,竟告败北。在京期间,震客居新安会馆,汪元亮、胡士震、段玉裁等追随问学。玉裁且将震所著《原善》三篇、《尚书今文古文考》、《春秋改元即位考》一一抄誊,后更自称弟子,执意师从。从此,遂在乾隆中叶以后的学术史上,写下了戴、段师友相得益彰的一页。
⑮戴震卒后一月左右,其同郡后学洪榜即应戴震子戴中立之邀撰其《行状》。此盖为述戴震平生论学及有关事略之最早文字,加之诸多方面评述甚详,遂为世人所重,不仅为时人后学传、铭、表、记戴震之学行时广为袭取,即使《行状》出三十六、七年后,段玉裁编订戴震《年谱》时,关于戴震三十五岁以前之事略也多依从之。《年谱》出世后,遂被视作研究戴震平生学行之权威佐据,后世论学,纷纷服膺。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周晓光,刘道胜,点校.合肥:黄山书社,2008.
[2]段玉裁.戴震年谱[C]//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段玉裁.段玉裁的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戴震.戴震全书:六[M].合肥:黄山书社,1995.
[5]蔡锦芳.戴震生平与作品考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2.
[6]戴震.戴震文集[M].赵玉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65.
[7]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8]魏建功.戴东原年谱[J].国学季刊,1925,1(2).
[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余义兵]
A Probe into Longfu Dai Clansman in South Anhui and Dai Zhen
Wang Zhiwa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 235000)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Fulong Dai clan system intensifies the cohesion of their members,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rising of Dai Zhen.The review of Fulong Dai cla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Dai lineage society,and the objective remark of clansman as a historical heritage help evaluate Dai Zhan and Huizhou lineage society more accurately.
Fulong Dai Clan;Clansman;Dai Zhen
K207
A
1674-1104(2014)01-0007-05
10.13420/j.cnki.jczu.2014.01.002
2013-11-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S038)。
王智汪(1971-),男,安徽枞阳人,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士,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专门史,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