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校经管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03-28曹娜娜荀守奎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习者资源环境

曹娜娜,荀守奎,卢 斌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1 引言

统计学课程是高校经管类非统计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经管类学科方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重点把握统计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即在有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知识体系作为铺垫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统计素养和统计思维能力。所谓统计素养就是人们掌握统计基本知识的程度、统计理论方法水平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所具有的统计世界观,其主要由统计知识、统计方法和统计观念这三个维度构成[1]。面对现代社会的大量信息传播,如果没有起码的统计素养是无法甄别和正确理解的,更别提进行统计分析和加以利用了。而统计思维就是统计主体根据理论、经验及观测数据形成对客体特性的统计认识过程,它以运用统计方法作为核心要素和最重要的表现[2]。现实生活中大量随机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需要利用统计思维去抽象,去从中进行选择、抽样,去加工处理。因此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及统计思维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统计学课堂时间内的教学过程对不同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因人而异,盲目求同只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这一直是统计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瓶颈。而今天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重交互的泛在网络构架逐步深入人心,其所引发的泛在学习模式的优势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因而如何利用泛在学习模式改革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活动就成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2 泛在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2.1 泛在学习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的科学家Mark Weiser率先提出了 “普适计算”的概念,即“泛在计算”,他认为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正在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这些计算机设备可以主动提供给学习者相关服务,学习者只需将集中注意力在任务本身,不需要过度关注人机交互活动,让计算机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3]。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实现计算机和人情境交融的无缝连接。随后人们将泛在计算引入教育领域中,逐步形成了泛在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主要内容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即任何学习 者 (Anyone) 在 任 何 时 间 (Anytime)、 任 何 地 方(Anywhere),可以利用身边能够获取任何信息(Anything)的所有科技工具(Anydevice)进行学习活动的5A学习[4]。

2.2 泛在学习的特点

泛在学习的5A学习需求使其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及时性,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限制,即时获取各种相关信息;(2)永久性,学习者不用担心学习资源会丢失,可以持续地、因地制宜地学习,从而实现无缝学习过程;(3)主动性,学习者可以自主地利用相关移动工具选择合适的任何形式的信息服务;(4)交互性,学习者可以利用服务器和网络系统同步或异步的与其他学习者、教师、权威专家等实现信息交流,共享资源;(5)情境性,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贴近生活,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学习者会不自觉地会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泛在学习的这些特征充分表明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活动是基于人本理念的,是学习者为主导的学习行为,它极大地减少了学习者的学习约束条件,因而整个过程是自发的和愉悦的。

3 构建统计学课程泛在学习环境的重要意义

泛在学习环境的创建能有效地的解决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统计学学习观念

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存在 “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学统计就是学数学,数学基础不好,学统计学就难度大,本能地排斥;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只是数学工具,学不学理论知识没关系。这些障碍造成的心理暗示使得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存在距离感,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通过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学生不需拘泥于老师预先准备的课程体系框架,可以较为主动地选择部分感兴趣的统计知识或现实案例分析先进行学习,这样情境感知式的学习有效地消除其心理排斥和距离感,既提升了学习统计学知识的兴趣,又加深了对统计学课程的了解,因而从根本改变了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形成较为正确的统计学学习观念。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

高等学校的统计教学应着力于“让学生树立统计思维”的观念去培养学生的动脑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统计调查、资料整理及分析与预测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后,产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这些仅依靠教师课堂时间的讲授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而通过泛在学习环境的建立,学生可以在听课之余适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借助各种统计软件对数据的分析,培养自身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或朋友之间实现的交互行为,在情境中解决现场问题,更加提升了其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3.3 拓展了“学习共同体”的范畴

学生学习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他们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学生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学习共同体”,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统计学情境认知的需要。传统的“学习共同体”被局限在教师和学生范围内,而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不受年龄、地域、社会角色的束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历练,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移动工具所承载的问题情境,自由地选择其感兴趣的统计学知识或案例与“学习共同体”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和思想交流,这种协作学习既加深了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又拓展了“学习共同体”狭隘的传统界限,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真正实现[5]。

3.4 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习的本质在于人们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地学习知识并把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这种学习行为会持续不断地发生,并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相应的教育活动也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所谓的终身教育。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活动只停留在课堂讲授时间范围内,而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掌握这种技能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喜好自主进行选择适合的多种统计学聚合资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统计学学习过程中应关注自身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需求,而非知识获取的方式,这种学习的自由性,实现了以人本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沉浸在统计学学习活动所给予的乐趣和满足感中,从而自发地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4 泛在学习环境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路径选择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需要将学习任务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使学生主动地将统计学习活动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形成相关技能,其实现路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良好的技术支持

统计学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是为实现学生可以时时、处处地自主学习,因此必须有良好的技术支持作为支撑,这种技术支持包括智能终端、泛在网络以及相关软件支撑。智能终端是那些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感知、接受学习者的各种信息并能进行相应处理的设备[6]。理想中泛在学习应使用具备高科技的移动设备,但高校里作为泛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能拥有真正先进、便携的移动设备的并不多,而较常见是台式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具备上网功能的MP5等等。泛在网络是利用多种网络体系将智能终端联结在一起,提供无缝信息通讯,实现信息共享。这就要求高校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多种网络接入方式,现在高校大多数已建立了VPN,基本实现了教学区、图书馆等公共场合移动网络热点覆盖,学生和教师公寓也多半拥有宽带或是无线网络,这为实现泛在学习环境奠定了重要的基本条件。

4.2 构建统计学泛在学习资源体系

统计学泛在学习环境的建立除了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撑以外,还需要海量的学习资源作为基础。统计学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将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基础理论、使用的课件、实例分析等放置在相关网页中,提供多种学习资源下载服务;同时建立统计学知识题库,实现网上测验,教师适时针对其测验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中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高校也可以和当地或其他高校建立联系,争取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QQ、飞信、博客、校园BBS、微信等与其进行实时沟通[7]。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构建统计学泛在学习资源体系,可以围绕统计学教学目标实现多种学习资源整合与共享,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状况进行差异性学习,针对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同时资源库的不断更新,可以使学生共享到最新的学习资源,提升他们自觉应用统计学知识到现实情境中的兴趣,从而深层次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

4.3 促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都由教师决定,甚至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常也是以老师出的试题为基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统计学教师应在课前对授课班级进行调研,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依据这些差异有针对性的授课。同时,泛在学习环境使统计学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通过远程教育模式,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增加其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好地解决了学习个体差异问题,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应加设统计学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精心挑选和设计典型性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要与真实的经济现象具有相关性,而且所涉及问题的解决应有现实意义,并利用一些专业统计软件,例如SPSS等,对案例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认识统计现象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

4.4 组建优秀统计学教学团队

统计学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组建优秀的统计学教学团队。其一,统计学泛在学习资源是多种资源共享的结果,团队的资源更加广阔,能使学生接触到方方面面的统计学知识;其二,团队应由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构成,并不一定局限于某高校范围内,这样才能使整合的学习资源质量有保证,同时还可以精简冗余;其三,团队中的优秀成员也可以通过泛在网络不断交流统计学知识,提升其知识深度,以减缓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知识权威逐渐弱化的情况。

5 总结

当今社会某些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经管类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素养和较强的统计思维能力,而泛在学习环境下统计学课程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其自我求解的过程,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统计学泛在学习环境面临着多种瓶颈的制约。例如:泛在学习资源体系的建立,无形中增加了统计学教师授课的压力,有可能引起教师的抵制;网络速度、软件的设计、学习界面的友好程度、高额的通讯费用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获取统计学学习资源的心情,降低学习效果;多样化学习资源可能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增加无效认知负荷,引起信息超载等等。但是泛在学习模式凭借其学习的自由性和高效性,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瓶颈也将会得到相应解决,从而使统计学泛在学习环境拥有美好的未来。

[1]李金昌.论统计素养[J].浙江统计,2006(1):4-6.

[2]王振龙.统计哲学思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1:143.

[3]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1-73.

[4]王磊,吴传刚.泛在学习范式的多维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2):131-132.

[5]杨刚.普适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交互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61-68.

[6]付海东.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中的技术支持[J].长春大学学报,2010(2):11-13.

[7]张洁.基于境脉感知的泛在学习环境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6-20.

猜你喜欢

学习者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