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渗透下农村青年妇女过渡型家庭观研究

2014-03-28颜翠芳何蕾蕾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婚恋女性主义妇女

蔡 弘,颜翠芳,何蕾蕾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给农村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表现为农村传统主流价值观念在农村社区中日益失去其主体地位,逐渐被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农村居民所冷落或抛弃。社会文化领域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的转型密切相关,传统文化逐步失去其统摄主流价值体系的变化过程与我国经济体制在这三十多年间过渡到市场经济和转变为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个过程基本相适应,而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无疑又加?速了一系列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转变。女性主义思潮也正是伴随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经济转型带来的异质文化并存的局面中向农村渗透,使农村社区成员,尤其是因家庭理性选择和家庭职能分工留守在农村社区的农村青年妇女,在社会互动中的社会角色观和传统家庭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女性意识的味道愈加浓厚,或言之,女性主义思想向农村社区的渗透加快了农村青年妇女获得现代性的步伐。

1 对女性主义与农村青年妇女的认识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极低,对于女性的社会期望往往局限于“相夫教子”,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技术领域很难看到女性的身影。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扩展,西方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

1.1 女性主义的传入与发展

现代女权主义(Feminism)发端于19世纪中叶欧美等国的女权运动倡导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并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传入中国之后被翻译成了女性主义,施旻认为这与我国的政治与文化有关,女权主义的表达形式在我国显得太为激进[1]。在经历引入期和畸变期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发展期。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未像西方那么激进,主要通过女性主义批判和女性文学创作的形式进行表达。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新闻媒介在女性形象塑造上逐渐摆脱男性主宰话语权的局面,女性在社会角色扮演上不再弱势化,以女性为主导的影视作品开始兴起。可以说,女性主义在中国并未和西方一样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但其一直随社会文化交流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大众化,从而为其向农村社区渗透提供了可能。

1.2 农村青年妇女是集年龄、地域、性别于一体的社会群体

从人口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来看,农村青年妇女是一类特殊群体。如果按照年龄划分,可将农村妇女一生划分为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五个时期,而对于“青年期”的划分在学界尚无确论。考虑到女性生理与心理发展因素,这里将“青年期”界定为18到35周岁,在这段时期,大部分农村青年妇女经历了学业、恋爱、择偶、结婚、生育等人生阶段,对性别意识和家庭观念有了一个从懵懂到固定的过程。从地域维度出发,大部分农村青年妇女在幼年和少年期是在农村社区中度过,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保留了更多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认为男女不平等,行为主义认为环境对个人的生长有决定性影响,她们早年的文化侵染将会影响她们一生,即农村青年妇女保留了传统性的一面。从生理性别维度来看,因为对象是农村青年妇女,在农村社会生活过程中,她们可能遭遇了种种不平等,从小也从父母辈那里看到了传统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扮演,对家庭观的构建已经有了初步想法。因此,可以说农村青年妇女是集年龄、地域与性别于一体的特殊社会群体。

2 女性主义渗透下农村青年妇女性别意识的觉醒

过去,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男尊女卑”的封建男女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极其浓厚,女性长时间处于依附于男性的状态。如前文所述,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各类传播媒介的丰富化,原本只在城市社区产生影响的女性主义思想开始向农村社区渗透。

2.1 社会发展为农村青年妇女现代性别意识获得提供了可能

中国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的完善。“五四宪法”对“男女平等”的明确规定直接为农村青年妇女权利的获得提供了保障;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上将“男女平等”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更为现代性别意识向农村渗透优化了社会环境。在整个社会,尤其是沿海地区,开始逐步认识并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之际,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为农村女孩获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依据,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现代性别意识的获得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步入21世纪之后,大众传媒开始兴起,其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络等途径将现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和独立性展现出来,对女性主义的表达更加具体、形象、生动、直观,农村青年妇女对现代性别意识的认识也更为形象。与此同时,中国式的“民工潮”也在新世纪开始凸显,其中不乏大量青年农村女性劳动力涌入城市,在此期间,城市女性更具多元化和自觉性的性别意识对农村青年妇女有耳濡目染的影响。无论是法律、政策营造的男女平等的整体环境,教育发展对农村女性认知水平的提升,文化传媒多元形式对农村女性男女平等观念的渗透,还是农村青年女性与城市女性接触中的自我体验,都为农村青年女性现代性别意识的获得提供了可能。

2.2 现代性别意识觉醒是传统家庭观重构的基础

家庭观是在家庭产生、发展、消亡过程中,形成的择偶观、婚姻观、生活观、分工观、角色观等关于家庭关系的看法与思考[2]340-342。家庭观是性别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意识的转变才有可能对以择偶观、婚恋观、家庭分工观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观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女性主义多元路径对农村青年妇女的渗透,传统性别观念将受到冲击,性别意识将会重构,性别意识的重构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妇女家庭观的重构。在性别意识觉醒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从小的农村生活对农村青年妇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换言之,在现代性别意识觉醒之前,农村青年妇女已经有了传统农村文化的烙印。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幼年生活将对其一生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农村青年妇女具有文化二元性,既保留了一部分传统性别观念,也获得了一部分现代性别意识。这就使得农村青年妇女在对家庭关系重新思考中存在“过渡状态”,即新家庭观的建构中既有传统家庭观难以抹去的影响,又在有意或者无意之中向女性主义靠拢。

3 传统型家庭观向过渡型家庭观转变

“过渡型家庭观”是对农村青年妇女家庭观特质的集中描述,是指介于传统农村女性家庭观与现代城市女性追求男女平等的家庭观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过渡型家庭观又以婚恋选择半自由化、家庭分工去唯一化与家庭角色扮演“边际化”三种主要形式反映出来。

3.1 婚恋选择半自由化

社会学家认为自一夫一妻制确立以来,中国社会基本拥有四种择偶模式:包办婚姻;自由择偶,需父母同意;自由择偶,无需父母同意;包办婚姻与自由择偶并存[3]。20世纪上半叶,农村青年妇女还是延续传统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恋,男方的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等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感情基础往往不被考虑在内,很多农村青年妇女在没有和男方见面的情况下已经把自己嫁了出去,明显地表现出“只唯上”的传统家庭观。电影《李双双》里喜旺所说的“先结婚,后恋爱”,正是诸多传统婚姻的写照。传统婚恋观还要求女性早婚,早婚不但提早了女性生育年龄和延长了女性生育周期,而且导致了高难产死亡率和高婴儿夭折率。换言之,在传统婚恋下,农村青年女性所持有的是“被动式”家庭观,她们处于“被选择”状态,往往扮演着“生育机器”的角色,既没有建立主动选择思想,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农村青年妇女的婚恋观开始由一元向多元、由约束到自由转变,不再完全是“奉命行事”的被动选择,她们自己的拒绝权和选择权得到了强化,她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向同时期的城市青年妇女靠近。婚恋选择形式的改变首先表现为父母对婚恋的干预愈加减少,“媒妁”渐渐淡出历史,即使是他人“牵线”,青年女性还会选择与男方相处后再作定夺,体现出“自由选择”的特征。其次,有别于传统择偶标准过分看重家庭条件,她们在考虑男方经济状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婚恋中的情感基础和男方的人品、学历、健康等状况,对男方的要求是道德标准、经济标准、文化标准的结合。此外,在婚姻成功之后,生育观也发生了变化,“早生儿早受益”、“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老三条”开始转向 “晚生晚育”、“优生优育”、“男女都一样”的“新三条”[4]。最后,一改“一婚定终生”的传统家庭观,“离婚”这一概念开始被农村青年妇女所接受。

婚恋选择从无自由向自由过渡的同时,应当看到与同时期的城市青年妇女相比,农村青年妇女在婚恋上并未完全实现自由选择。农村青年妇女的婚恋往往是“横向婚恋”,即婚恋对象往往是农村青年男性,或是经济条件与自身相当的男性,家庭经济条件依旧是婚姻成立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依旧存在并发挥作用。父母虽然在恋爱时期不会过度干涉,但在是否缔结婚姻上依旧具有绝对“话语权”。另外,对于那些从未离开农村社区的青年妇女,父母、亲属或朋友的“牵线”在婚恋结果上占据重要地位,婚恋对象往往就是“牵线”而来的男性,她们的选择又处于相对被动的边缘。因此,不难发现农村青年女性在婚恋选择上表现出半自由特征,是传统文化、父母影响和自身情感三者的结合。

3.2 家庭分工去唯一化

农村青年女性成立新家庭之后就要面对家庭分工,面临”主内主外“的选择。在传统农村社区内部,长期以来伴随父权制的确立和公私领域的分化逐渐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观念和性别角色定位。这种性别角色模式强调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将出嫁后的传统农村青年妇女的生活排除在了公共活动之外,她们只能通过丈夫和孩子得到“替代性”的满足。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家庭经济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男外女内”的“主从型”家庭关系开始松动,除了家庭的“替代性”满足,工作上的成就、社交圈的扩充使农村青年妇女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5]111。农村青年妇女所组建的家庭类型更加丰富化,逐渐产生了类似城市社区的“双职工家庭”,即农村青年妇女开始走向职场,并非只承担洗衣、做饭、照料孩子和老人等家庭内部事务。因此,传统单一化的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分工开始 “去唯一化”,农村青年妇女开始从“私领域”走向“公领域”。

这种“去唯一化”的家庭分工不再是以男性为主体,而是在家庭中出现两个“经济中心”,形成了“男女都主外”的分工模式。这种家庭分工在为农村青年妇女提供就业视野、为孩子提供性别角色模型和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之外,更是有效地提升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当然,受到传统角色期待的影响,农村青年妇女并非完全融入自己的事业,而是出现“阶段性”就业的方式,试图在就业和家庭两者之间达到平衡[6]。在家庭建立之前,她们拥有自己的工作,将重心放在家庭之外的“公领域”;在家庭建立之后,她们的重心开始回归家庭生活,着重扮演妻子与母亲(或只扮演妻子)的角色;在子女生活稳定之后,她们又开始重新融入职业,但依旧将重心放在家庭生活上。

3.3 家庭角色扮演出现“边际角色”特征

其实,农村青年妇女的家庭角色关系实际是由婚姻关系获得的,是经过一个中间角色从而形成相互关系,具有间接性[7]。在中间角色产生之前,农村青年妇女只在“我家庭”内承担角色,而当女性家庭关系形成之后,通过中间角色,她们在“他家庭”内也承担了多重角色。例如,对于一个核心家庭,在婚姻未缔结之前农村青年妇女只是扮演着女儿的角色,当婚姻缔结之后,通过丈夫这个中间角色,她们不但承担女儿角色还承担了媳妇的角色。

在过去农村社区,受到封建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农村妇女通过中间角色建立后的角色被强化了,但是初始角色却被弱化了。例如在传统农村社会,已婚的青年妇女着重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女儿的角色就被弱化了。俗语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农村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培养亦有所侧重。体现养育女儿上,教女儿主要是德,而不是才。花在女儿身上的金钱与精力都远远逊于儿子,与女儿的关系也是如此,女儿终归是人家的,太过亲密的关系是日后分离的障碍。此外,虽然通过婚姻,农村青年妇女建立了妻子角色,应当和丈夫一同承担家庭管理者的角色,但是女性往往是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她们更多的是考虑丈夫和孩子的利益,对自己的利益却做出了让步甚至牺牲[2]347。

随着农村青年妇女女性主义意识的树立,“女儿”和“家庭管理者”两个被“闲置”的角色开始得到重视,已婚的农村青年妇女将同时扮演女儿、媳妇、妻子、母亲等角色,实现了角色扮演的多样化和丰满化。但与现代城市青年女性相比,农村青年女性依旧未达到角色解放:一方面她们向往现代化的生活,追求丰富的个性,渴望全面展示其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不得不向传统靠拢,既想做女能人,又想当贤妻良母,既想追求丰富的情感,又惧怕传统道德的谴责。因此,农村青年女性的角色扮演类似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城镇社区的青年妇女,表现出时代背景下“边际角色”的特征,即介于传统文化期待下的女性家庭角色和现代文明要求下的女性家庭角色之间[8]。

4 小结

诚然,农村青年妇女家庭观的转变是一个伴随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长期结果,女性主义的渗透只是其中一个。也应当认识到,农村青年妇女家庭观的转变是可“喜”的亦是可“忧”的。“喜”是因为家庭观的转变符合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全社会强调女性意识觉醒的整体环境下农村青年妇女自我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忧”是因为这种转变来得过急,是伴随三十年的社会高速发展下女性主义意识快速渗透而形成的,其转变既不全面也不彻底,仍然带有传统残根。因此,如何去接受、调整、适应,并进一步向男女平等靠拢,是农村青年妇女面临的新挑战。

[1]施旻.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变异[J].理论学刊,2003,3(2):110-111.

[2]祝平燕,周天枢,宋岩.女性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40-342.

[3]傅建成.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择偶方式分析[J].历史教学,2001(3):14-15.

[4]杨秀莲.现代文化冲击下农村婚恋观念的变迁及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3):56-57.

[5]刘畅.农村社会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1.

[6]王金玲.女性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7-118.

[7]许放明.女性家庭角色和谐关系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6(6):76-78.

[8]韩贺南.女性家庭角色的现代性转型——九十年代中国城镇社区男女家庭角色比较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3(4):32-34.

猜你喜欢

婚恋女性主义妇女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当代妇女的工作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性政治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