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基于“调研”的视角
2014-03-28吴小贻
吴小贻
(池州学院 教育系,安徽 池州247000)
自2007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国家级、省级、校级不同级别的教学团队应运而生,随之,有关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出台,说明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行动,这是可喜现象。然而,纵观几年来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不难发现,“聚交点基本集中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高校教学团队的概念及其特征、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本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提炼等方面,对于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理论的研究及理论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1]。以上情况说明,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还是面临“理论滞后、经验不足、效果不佳”的现状。因此,我们还非常有必要就如何建设教学团队,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讨。在此,笔者作为一名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试图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就教学团队建设中的“调研”话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以供参考。
1 “调研”缺位的现状
这里的“调研”是指不同教学团队之间的相互走访、交流。包括同一学校的教学团队之间的“调研”,不同学校的教学团队的校际“调研”,也包括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之间的“调研”,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指向国际的教学团队间的“调研”。
从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来看,“调研”既未走进教学团队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也未走进实践工作者的视野。在理论研究层面,人们的研究视域涉及到教学团队的产生背景、界定、意义、分类、特征及运行机制等。其中,关于优秀教学团队的特征及运行机制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也是团队建设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所在,理论界基本上形成如下共识:一支优秀或高绩效的教学团队一般具有如下特征:明确的目标、良好的合作、合理的梯队。围绕这样的建设目标,教学团队在其运行机制上要注重团队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即要注意团队的制度建设,精神培育,物质保障,政策支持、交流分享等(这是笔者将“教学团队”作为篇名、主题、关键词为检索词,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至今的相关论文并进行梳理后得出的结论)。在此,姑且不论这样的建设标准和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可行,单就“良好的合作”标准及“交流分享”的运行策略的内涵所指作一说明:无论是公开发表的文章还是会议交流情况,对于上述所言的“合作”都主要是指向本教学团队内部成员的相互合作行为,“交流分享”也主要局限于本团队内成员间的经验资源分享。很少有涉及到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即本文所言的“调研”。可见,在研究者的视野中,教学团队的“调研”是缺位的。
再就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运作来看,本人曾就省内兄弟院校作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团队内交流互动都有相应的计划及动作,而团队之间的互动却未启动,笔者也通过网络、会议、资料检索等途径特别关注了教学团队的“调研”情况,结果一样。
以上说明,无论理论关照上还是实际运作上,教学团队建设都面临着“调研”缺位的现状。
2 “调研”到位的诉求
众所周知,在我国,作为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教学团队,一开始就是一个“被组织”的过程,它经历了负责人申报、专家评审、然后获批立项、继而建设评估鉴定的程序。其运行机制是:理论上借用、移植西方企业团队的管理原理,操作上是对政府文件的解读、落实,其实质是搬用文件、遵命政策,然后,各高校便锁定在本校的环境里经历着团队的“自我成长”,其结果是教学团队建设走着形式化路线——除了一般性、普遍性、刚性化的工作要求外,个性化、特色化、灵活性的工作策略可谓凤毛麟角。这样的运行状态使得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着系统开放机制的缺失,封闭式的运行机制只能使团队建设之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往往是冠着教学团队建设之名,走着固有教学管理的“老路”,教学团队的“自我成长”最终只能走向“自生自灭”。
我国高校教学团队作为一个新的组织形态,其建立、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寻找外部资源支持的需要。一方面,理论的“阙如”与实践的“不足”是目前大多数教学团队共同的生存样态;另一方面,我国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团队,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及师资力量雄厚的大学,其教学团队的数目更多,级别更高,无论是同学校不同教学团队还是不同学校的教学团队,都存着不完全等同于别人的经历经验、问题与困难,这些都是不同教学团队共享的宝贵资源。但目前由于缺失了团队间的“互动”,这些共享资源也就被闲置或被遗失了。
由上可知,教学团队应是一个受到外界力量影响和干预的“他组织”系统,不仅如此,教学团队建设还必须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惟其如此,教学团队才能获得更好的建设环境,而“调研”正是促进教学团队建设走向开放,拓展交流的应对良策。换句话说,要走出教学团队建设的封闭式的运行现状,团队“调研”应尽早到位。
3 “调研”价值的彰显
3.1 有助于养成教师的合作品质
善于合作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标准,走合作发展之路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策略。然而,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的专业个人主义倾向,忽视群体资源与团体合作的传统习性,使得我国高校教师“羞于合作,惰于合作”的现象很普遍,尤其存在着教师不会合作而走向合作失败,更是令人堪忧。
本文所言的“调研”是一种集开放性、规范性与共享性于一体的行为方式,它比封闭式的合作更加开放,比放任式的合作更有组织,比遵命式的合作更宽松和自由,它为来自不同团队的成员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个性自由表达的平台。在这种背景下,没有竞争的压力和猜疑相忌的狭隘,只有为了共同的建设目标而表现出的想表达、想追问、想拿出自己的合作资本又想获得对方资源支持的浓浓的合作情怀。这里不但有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观点一致的相融性,也有思想分岐、情感碰撞、观点对立的冲突性。正因为此,团队成员在相融与冲突的磨砺中不断地形成自我建构——冲突——反思——共同建构——自我重新建构的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过程。正是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合作主体不断地体验合作,不断地形成合作所需的自觉品质,而这正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自身所欠缺的,也正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合作者所具备的。
可见,团队之间的“互动”:不但有助于克服高校教师合作欠缺的不足,而且也是养成教师合作品质的最好“炼炉”。
3.2 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教学团队“调研”必须直面而且着力解决的问题。
自“质量工程”等相关文件颁发以来,各高校都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建设的关键内容和生命线来重视,并展开了积极的摸索探讨,各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经验积累和问题存在,这些属于自己的经验与问题正是团队“调研”的重要内容,如果团队“调研”缺失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交流,就意味着“调研”的低效、甚至无效。
面对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拓展,现代科学技术及教学信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校教师必须参加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团队组织,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在相互活动中提高认识、增强本领、形成智慧。实际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各高校都是新课题,客观上要求来自不同校际、不同学科专业和具有不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从实际运行来说,没有哪一所学校可以完全照搬别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没有哪一所学校可以闭门造车,不作任何调研就可以推出有价值的经验、成果。正是在此意义上,团队互动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要手段。
3.3 有助于团队自身良性发展
教学团队如何发展,不仅依靠宏观政策导引,而且需要自身积极主动地经营,走合作之路,行“调研”之举,正是经营教学团队、促进其良性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调研”实际上就是教师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这种形式使不同知识技能和学缘的同道中人“相遇”,这不但弥合了我国教学团队中存在的“成员同质性,技能弱差异性,学科专业高相似性”[2]的先天不足,而且,通过与他者的对话、协商、碰撞、冲突,使合作主体更新原有观念、形成新思想、新思路、超越自我的肤浅与狭隘、实现知识、经验、资源的增值,并带来团队建设绩效提升。这种原理可通过Y=ALαKβ公式进行说明。公式中Y代表生产的总产出量,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A代表知识,α和β是劳动和资本两类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3],这一模型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实现产出(建设绩效)的增长,必须考虑劳动(师资数量)、资本(资金设备)和知识(经验制度、师资素质等)的同步投入,而对于教学团队而言,L和K是恒量,基本不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A,只有通过改变A才能获得团队建设绩效的增长。不断地改变A,便不断地获得团队建设绩效的提升,使团队建设不断获得新的超越。当然,改变A的具体方略有多种,如引进团队新成员,专门的学习、培训、学历学位提高等,这些都需要较好的外部支持条件,如充裕的时间、充足的经费、优惠的政策等,相比而言,团队“调研”更简便易行,而这种简易之举却是实现教学团队共同发展有效良策。
总之,怎样建设好教学团队,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展开探讨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的探讨中发出不同的“声音”,尝试不同的做法,这恐怕是目前教学团队建设中比较缺乏且又需要着力强调的。在此,笔者发出了一点不同的“声音”,并试图尝试之,但愿能引发更多同行者的思考和尝试。
[1]赵亚平,顾志良.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管理,2011(10):76-78.
[2]孙丽娜,贺立军.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5):162-165.
[3]李珞新,苏磊.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