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养生本质探究
2014-03-28周雪
周 雪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众所周知,音乐可以养生。
北宋文豪苏东坡在《听僧昭素琴》中云:微妙的琴声可以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他认为琴以平和为美,古琴音乐正是平和之声,足以和人意气,感发善心。故尔可散不平气,洗不和心。心态平和自然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利于长寿。与其同时代的欧阳修,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遭受打击,心情郁闷,损害健康,染病难治。罢官还乡学练古琴,沉醉于轻松典雅的古曲中,忘却尘世纷争,疾病不治而愈,他的生命正是被音乐保养了。
众所并非周知,音乐为什么能够养生。音乐养生的本质何在?从古到今,许多学者专家皆从“阴阳五行、五脏相音”的学说中来解说音乐养生的本质,但是,此种解说明显存在着牵强附会的毛病。
1 什么是音乐养生
养生一词,源出于《管子》,又见于《庄子·养生主》,乃保养生命,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从而益寿延年之意[1]。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丰富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2]。
音乐养生是研究运用丰富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来满足人的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配合科学的饮食起居等手段,以此达到保养生命,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以达长寿的科学。音乐养生是音乐学与医学的边缘学科。老子《道德经·太平经》云:“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正常情况下,人人都想长寿,快乐的享受美好生活,因此,人人都需要养生。人人都要吃饭、喝水、呼吸、晒太阳。同样,人人都需要听音乐。养生首先要养精神,养精神的方术之一就是听音乐。“人类生活如果没有音乐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对于人的情感世界来说,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的重要。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音乐就是这样与人和人生紧密联系着,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塑造人格”[3]。音乐作为养生的重要手段,应当引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重视。
2 对“阴阳五行、五脏相音”说的扬弃
扬弃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以求发展创新。
2.1 古人对于音乐养生本质的探索
把音乐作为养生手段,古已有之。成编于战系,将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黄帝内经》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在《左传》、《国语》、《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五音与五行的相生相克一样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羽属水,角属木,它们之间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商、角属金、木;徵、羽属火、水,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在传统音乐中属相克。进而,古人又将五音各调所发出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入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例如,宫音属脾,宫音是洪亮豪壮的乐音,能使人欢欣鼓舞,豪情满怀,奋发向上。从而起到胃开脾健,增进食欲的作用。羽音是一种婉转悠扬的乐音,使人心境恬淡,怡然自得。对一些表现以肾虚为主的疾患,可以起到调节阴阳,扶持正气从而延年益寿的作用。
2.2 对于“五行说”类比法的归谬推论
如果仅仅从外表形式上看,“五行说”牵强附会的毛病很明显。所谓“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及角属木、徵属火、宫属土、商属金、羽属水”中的这个“属”字,是“从属、属于”的意思吗?“属”字前面的东西与后面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归属关系。揭掉尘封的罩盖,说穿了“属”字就是“好像”的意思,就是打比方,前面的东西一些性质及相互关系与后面的东西类似。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说清看不见摸不着的五脏之间的关系,以及五音之间的关系,就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木、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打比方,以便使人易於理解。
同样,可以套用这种类比手段,以归谬法推论出“七行说”“十二行说”。对于七声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可牵上七行说:象、狮、虎、豹、狗、猫、鼠(鼠钻象鼻以克象)来类比附会。对于十二律吕的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可牵上十二生肖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来类比附会。这种类比法未免有些滑稽可笑,难怪有的学者认为“阴阳五行、五脏相音”是伪科学,用它看病是“意会、臆测、瞎猜、玄想”[4]。
总之,用打比方的办法找不到音乐养生的本质。音乐养生的本质也不在木、火、土、金、水这几个具体的东西之中。
2.3 “五行说”的合理内核
如果透过外表形式来研究“五行说”的本质,那么就会发现“五行说”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佛教里也有五行说:地、水、火、风、空。这种五分法与一只手仅有五个手指头有关。“五行说”不是伪科学,而是潜科学。潜科学,是指孕育中的科学,是“科学胚胎”、“科学幼芽”。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学说的产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酝酿、孕育和发展的过程,都有一段潜在期或孕育期。如果把已经成熟并被社会承认的科学称为“显科学”的话,那么,对于那些尚未成熟,还处于幼芽阶段的科学则可称为“潜科学”。“五行说”就是这种潜科学。
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早已不是五种具体的物质,起初,它们是以实象的五种物质表示五种节气,已进行了一定的取象类比。后来,五行又泛指五个特征,归纳起来推而广之,可以类指万物万象,成为用五分法揭示宇宙万物的结构、关系、性质、状态或过程的抽象哲学范畴。五行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创造的一种用取象五分法思维揭示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辩证理论,五行之象既然是从实象中抽象出来的,当然也可以用其实象之间的关系来帮助理解这种抽象范畴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阴阳五行、五脏相音”学说中所蕴涵的对立统一辩证规律的合理的内核,在探索音乐养生本质的过程中,离不开辩证思维的方法。中医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辨证施治,医好了许多西医治不了的疑难杂症。批评中医的人却说“有用≠科学”,例如巫医也能治好病。巫医说:“上天保佑你一定能够康复。”争强了病员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康复。这是歪打正着,不自觉地运用了科学的手段,治愈了病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即实践,“有用”即经过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正确的理论”必然包含科学成分。今天的医学家就应该努力探索中医理论的科学成分,而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传统医学理论。
人体内各种器官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克相生、密不可分的。例如,从中医的耳针学位图上,可以看到听觉神经系统与全身各组织器官紧密关联。医学界的研究证明,优美音乐的振动频率接近人体内脏的振动频率,对于植物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作用。医学界研究人士认为,这与人体细胞本身的振动频率与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体细胞的振动频率、节奏与外部音乐的振动频率、节奏协调时,人就有舒畅、愉悦的感觉,这即“五脏相音”的根本秘密之所在。
音乐中的各种表现手段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克相生、密不可分的。例如力度、速度、节奏、音程和音高及音色等都构成了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在通过旋律、和声、复调、曲式、调式和调性、配器等现代作曲技法的一系列组织手段,把各类基本要素综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一个独特的、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形式整体。然后,用和谐、对比、比例、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的法则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不管是人体,还是音乐,万事万物都是由阴与阳两个对立的侧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阴与阳两个侧面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这就是“阴阳五行、五脏相音”说的合理内核,如果全盘否定它,就等于泼洗澡水时,连婴儿也一起倒掉了。
3 探索音乐养生的本质
要探索音乐养生的本质,首先要清楚声波在人体内传导的途径,还要知道声波的物理属性怎样转化为生物电脉冲,然后产生人的精神效应,进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3.1 声波的传导途径
耳蜗是一条骨质的管道围绕一个骨轴盘旋21/2-23/4周而成。在耳蜗管的横断面上可见到两个分界膜,一为斜行的前庭膜,一为横行的基底膜,此两膜将管道分为三个腔,分别称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基底膜上有14000-24000个听毛细胞,把声能转化为生物电脉冲。
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大脑颞叶皮层。
当听小骨损坏时另有途径:鼓膜→中耳鼓室→圆窗→鼓阶中外淋巴→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大脑颞叶皮层。
还有一个次要途径:声波经骨传导。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紧木棍贴在钢琴木板上探听琴声,就是用的骨传导途径。
3.2 赫尔姆霍茨的“共振假定论”[5]
1800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假定耳蜗基底膜上的听毛细胞,就是像竖琴琴弦那样长短不一的纤毛,能够与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让机体得以分辨。1857年赫尔姆霍茨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在基底膜上有长短不同的横纤维,其作用很像一个微小的共鸣器,每一根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谐。位于耳蜗基底部的短纤维对高频发生反应,而在耳蜗顶部的长纤维则对低频发生反应。基底膜的纤维由短到长连续排列,与其相调谐的频率也由高到低连续变化。当受到某一音调刺激时,基底膜相应区域的共鸣器便发生共振,与其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因而也发生兴奋。音调的频率不同它所刺激的基底膜上的共鸣器和相应的神经元也不同。因此,每一种音调在基底膜上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神经代表。1961年贝克西认为基底膜的相应部分和外界音响共振,这一论点已经证实,并获得诺贝尔奖金。以上是位置共振说,另外还有行波学说、频率学说、排放学说等等,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上,都含有相对真理的成分,都在逐步接近音乐养生本质的真相。
3.3 基底膜的行波理论
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traveling wave)的方式进行的,即内淋巴的振动首先是靠近卵圆窗处引起基底膜的振动,此波动再以行波的形式沿基底膜向耳蜗的顶部方向传播,就像人在抖动一条绸带时,有行波沿绸带向远端传播一样。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即靠近卵圆窗膜处开始,这就是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远,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基底膜顶部,而且在行波最大振幅出现后,行波很快消失,不再传播;相反地,高频率声音引起的基底膜振动,只局限于卵圆窗附近。
3.4 格式塔的“异质同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类似,虽然质量相异,但是结构相同,有相同的动力结构,二者有同形同构关系。这就是物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形式方面等同的“异质同构”论。在阿恩海姆看来,推动情感的力与宇宙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审美欣赏使这种结构的力得到具体体现,艺术经验,审美快感也从中获得。这种建立在力的结构基础上的“同形同构”说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理论基点之一[6]。
3.5 噪音不利于养生
当人们在读书、写字或者休息时,突然听到装修房子的电锯、电钻尖锐刺耳长久不断的巨响,那种烦恼的心情,很多人都体验过。噪声甚至使人头晕恶心、血压急升,因为外界噪音杂乱无章的频率序列与人体自身的频率相差很远,引起人的耳蜗基底膜竖琴般的听毛纤维杂乱无章的振动,毛细胞微音器电位脉冲混乱,听神经动作电位脉冲尖锐巨变,大脑颞叶皮层兴奋与抑制剧烈冲突,从而引发痛苦的感觉。经常听杂乱音响会使神经系统受到强烈的刺激,甚至破坏心脏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会损害身心健康,必然影响人的寿命[7]。
3.6 “心物交感”的过程
音乐养生的过程是“心物交感”的过程,即“物理→生理→心理”的过程。
特定的音乐构成、音乐形式(声响)能激发特定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即“音乐→五脏(大脑颞叶皮层)→情感”。其实“五脏相音”实质就是“心物交感”。音乐催发的心理效果是丰富的,是具体而纵深的。反之,一个人的心理、生理势能同样可通过参与特定节律的音乐活动来宣泄或释放,所以活跃的年轻人喜欢参与激烈动感的音乐活动,喜欢参与节奏明显和抒情直率的歌唱活动。时尚的通俗音乐或动感歌舞自有它存在的价值,自有它依附的人群。这种音乐对于宣泄、释放年轻人的旺盛的新陈代谢下的心理、生理紧张有正面功能,它可以促进人的心理、生理平衡,有利于缓解人,尤其是年轻人身心内的高位生理势能、心理势能,而年轻人生理、心理实现平和畅达,这对于他们自身的幸福及社会的安宁,都有促进效应。
3.7 音乐激发α波使人舒适愉悦
α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四种基本脑波即:δ波 (DELTA/δ wave),θ 波 (THETA/θ wave),α 波(ALPHA/α wave)和 β 波(BETA/β wave)。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8]。我们通常所指的潜意识状态,即指人的脑波处于α波时的状态,例如人在欣赏音乐时的那种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迷恋陶醉状态。α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有效进入潜意识的唯一途径,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α波的存在的合理性,是我们人类大脑先天所具有的,是大脑的基本状态之一。但现代生活的紧张使太多人难以使自己的大脑处于α脑波状态,从而许多人成为紧张、焦虑所导致的疾病的牺牲品。紧张和焦虑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而大脑有相对较多的α脑波的人,有相对教少的焦虑和紧张,因此免疫能力也相对较高。北宋的欧阳修因官场争斗而心情郁闷,损害健康,染病难治,根源在于紧张焦虑使他的大脑无法处 于α脑波状态,致使免疫能力下降。罢官还乡学练古琴之后,沉醉于轻松典雅的古曲中,忘却尘世纷争,这是音乐激发的α波,使他舒适愉悦,致使免疫能力提高,疾病不治而愈,正是音乐保养了他的生命。
科学家们发现,具有高创造力的人的脑波与普通人的不同。为了获得创造力灵感,大脑需要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产生一个大的α脑波迸发,这个迸发在左脑发生。当有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的时候,高创造能力的人可以产生这样的α波迸发;而普通或低创造力的人不能这样,因而他们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人的潜意识可以通过脑波、肌电、皮温、皮阻、肌张力、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行客观的反映,这些指标的变化不受意识的控制。但是,人类的意识活动是受大脑的潜意识活动影响的,而人可以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意识。因此可以采用这一原理,根据人的意识和肌肉紧张及放松时,生理指标的变化及特征,来控制音乐刺激源的构成、强度、时间及方式,以达到养生及治疗的目的。音乐疗法采用了听觉刺激和α波共振的双向沟通方式,加上大自然的背景声音、旋律舒缓的中外经典音乐、指导语(导入语、渐进式肌肉放松、呼吸调整、意象放松、催眠放松、结束唤醒等)、提示语等构成,所有构成将根据被放松者的基础紧张度、生理指标变化性质和程度,由系统自动选择放松时间,类型、整体音乐构成,刺激无效时的自动调整。根据大脑边缘系统学说,音乐可以通过大脑边缘系统调节听觉神经中枢的皮质功能,调节植物神经,保持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欣赏音乐可激发α波的大量产生,锻炼皮质的活动能力,强化中枢神经对全身器官的调节作用,同时人在接受大量优美音乐的信息后,通过高级神经中枢的处理,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从而更能增强组织的代谢功能,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一系列变化,起到身心协调、四体通泰的作用。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用音乐激发α波的大量产生,已被国内外心理治疗专业机构广泛应用。这也就是我们平时通过收听节奏轻快、柔美、舒缓的音乐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维护身心健康的原因。
3.8 α波催生天然“快乐丸”内啡肽
人体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会产生愉悦的反应,是因为优美的音乐丰富有序的频率序列接近人体自身的频率序列。优美的音乐引起人的耳蜗基底14000-24000根竖琴琴弦般的听毛纤维谐和的共振,毛细胞微音器产生谐和有序的电位脉冲,致使听神经动作电位脉冲同样谐和有序,大脑颞叶皮层兴奋与抑制适宜转化。音乐丰富有序的声波激发大量的α波,α波的增加导致内分泌的变化[9],刺激身体释放一种内啡肽(endorphin)天然鸦片药剂,可达到松驰身心和纾缓疼痛的效果,从而引发舒适愉悦的感觉。内啡肽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内啡肽与脑内的吗啡受体发生特异的结合而起类似吗啡作用,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的等同天然的镇痛剂。 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它是身体的天然“快乐丸”。它们在大脑中的作用很像海洛因或可卡因,可以产生同样的乐观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乐观情绪可以持续长达12小时。
4 结语
音乐养生是研究运用丰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来满足人的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以维持心态平和,配合饮食起居等合理手段来保养生命的科学。“阴阳五行、五脏相音”是古人对于音乐养生的探索,既有形式上牵强附会的毛病,又有辩证思维的合理内核。音乐丰富有序的频率序列接近人体自身的频率序列,引发人的耳蜗基底膜谐和共振,通过神经纤维传导谐和有序的电脉冲到达大脑颞叶皮层,音乐激发α脑电波,α波催生天然“快乐丸”内啡肽,使人舒适愉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养生。
西方人士认为听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效果最佳。医学界通过临床实验认定,优美的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发睡眠等,都很有实效。在生理上,优美的音乐能引起呼吸、血压、心脏跳动以及血液流量的适宜变化。有的专家指出,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音乐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感。也有的说,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起到消除疲劳、重振精神的作用。同样,中国经典音乐,例如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及《金蛇狂舞》、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古琴曲《梅花三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曲《牧童短笛》与《山林》都是非常优美的养生乐曲。常听这样的优美音乐,确实能够“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延年益寿。现在,有许许多多退休后的中老年人,为了保健,为了缓解一些慢性疾病造成的痛苦,都在自觉地认真学习声乐、器乐,许多人都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如果音乐养生的本质被广大民众所认识,那么音乐将对全民的保健养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1]田清涞,田枫.传统与现代养生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二 [J].中国音乐教育,2002(5):7-9.
[4]方舟子.批评中医[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5]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6]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新编)[M].孟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7]王庭槐.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庭槐.生物反馈及其机理进展[J].医学信息,2002(10):6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