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2014-03-28赵应吉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赵应吉,蒋 艳

(重庆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一、引言

工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专业学位之一,于1997年开始设置,近年来该类型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1]有文献报道,[2]虽然各级各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和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懈地探索该类型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的效果不理想。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英语作为各级各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学位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与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和高等院校进一步探索与时俱进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模式,以适应工程硕士在从事本学科专业学习、研究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而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深化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以“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为主题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字期刊和维普科技期刊三大期刊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 篇,时间跨度为1991—2013年。之后,通过人工方式对所检索的16篇教学研究论文进行归类整理。本研究发现,16篇论文的研究话题和内容涉及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的特点、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式以及自主学习等8个方面。

1. 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的特点分析

沈金华(1991)[3],何福胜、杨芳州(2002)[4],李崇月、任晓霏、徐剑 (2006)[5],黄勤(2007)[1],王春雪(2009)[6],韦储学(2010)[2],赵应吉、王雯秋(2013)[7]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篇幅论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的特点。他们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教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研究生的高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年龄差距较大;英语基础和水平差距较大、呈现两极分化;英语学习目的不一;“进校不离岗”,兼顾工作和学习;课程设置单一,时间短、学时少,采用集中面授的教学方式;教材、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趣味性。

2. 教学现状分析

在三大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的16篇文献中,有7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全国或者是作者所在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现状。沈金华(1991)[3]认为,当时中南工业大学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年龄较大,一般工作四年以上,而且这批学生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相对较低,致使他们的整体外语基础较差,不能适应现行教学大纲和外语教学方法的要求,进而导致他们目前外语学习困难多,难度大。何福胜、杨芳州(2002)[4]从语言学知识、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学生学习目标和需求与大纲之间的矛盾,课程学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学生个性学习与大班授课之间的矛盾,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对教学的期待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之间的矛盾6个方面归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李崇月、任晓霏、徐剑等(2006)[5]从工程硕士英语入学成绩、年龄结构、大学毕业时间统计, 学习动力调查和水平诊断测试对江苏大学2002、2003 级工程硕士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校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相比, 英语基础薄弱,差距很明显,但纵向比,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基础越来越好,但普遍年龄较大、大学毕业时间较长、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缺乏。黄勤(2007)[1]从生源、教学条件(授课方式、课时、教材、课型)、教学手段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以及软件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现状。王国荣、罗文标、施亚玲(2009)[8]对全国119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英语、数学、政治3门公共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这些课程的组班情况、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学分与学时数、授课方式、考试组织与考核方式等内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建议。韦储学(2010)[2]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类学生存在年龄差异悬殊、英语基础差距较大、英语学习目的性不强、英语学习兴趣缺乏、无法适应目前的英语教学方式应等问题,也成为影响英语教学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赵应吉、王雯秋(2013)[7]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并概述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的新型培养项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教学现状:学生英语基础差且参差不齐,学生为全日制集中授课,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课程设置单一,教材和教学内容时代性和趣味性不强。

3. 教学模式研究

赵应吉、王雯秋(2013)[7]依据包括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合作学习、多元智能以及社会互动学习理论在内的诸多现代教育与教学理论,针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教学特点,构建了适应该类型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五个步骤实施: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小组合作学习面对面交流、小组成员责任划分、人际关系构建、学习成果评价,是对传统“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单一教学模式的革新,实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李建勇、李欣、张菊荣(2008)[9]指出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未能跳出传统基于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框,并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基于PPP的教学模式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学生缺乏真实、充分的语言输入”的弊端,提出“以面授为基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工程硕士研究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使用包括“协商式大纲教学”、“主题式任务教学法”、“自主学习”等在内的一些外语教学新方法。

4. 教学内容研究

何福胜、罗立胜(2007)[10],袁月杨、谢奕(2013)[11],李亮(2013)[12]从不同的视角,围绕听说技能的培养探讨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何福胜、罗立胜(2007)提出了以培养听说交际技能为目的的教程设计与教学安排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同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听说交际技能,认为工程硕士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应从注重语言能力向运用技能方向的转换,尤其是应提高学习者英语听说交际技能的培养,主张通过改革教学设计,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听说交际任务,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听说使用环境。袁月杨、谢奕(2013)以装备学院5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员为样本,分析了影响他们英语听力的障碍因素,将其归纳为辨音障碍、词汇障碍、语法结构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心理障碍、学习动机障碍、语境障碍、思维模式障碍、不良学习习惯障碍、母语障碍、记忆力障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听力的对策与措施。李亮(2013)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服务航天特殊需求”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了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培养措施。

5. 教学方法研究

沈金华(1991)[3]发现,当时中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学外语,认为,这批学生经过努力,其外语学习可以达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而且,在同样的一年时间内,他们外语学习提高的幅度会更大一些。据此,他提出了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成效的3条措施:抓好入学前英语补习班的基础训练和强化提高;入学后进行短期补课;抓住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王诗华(1995)[13]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听力能力测试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写多练”的听力与写作提高策略。刘玉萍(2004)[14]依据“新范文教学法”教学理论,设计出模仿借鉴(句型操练)→情景对话(段落发展)→话题讨论(思维拓展)→范文赏析(谋篇成文)的四步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法,在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黄勤(2007)[1]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信念、经验、认知和心理结构的差异,对教材和教学训练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出适应学生专业实际的多样性、真实性、整合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式的学习。李建勇(2010)[15]在空军工程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探索应用,发现这种基于任务的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语言习得与内化的真实语言环境,促进学生对语言有意义的运用,而且能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6. 教学手段研究

李建勇、李欣、张菊荣(2008)[9]主张将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载体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引入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认为这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吸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王春雪(2009)[6]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用于口语、听力、阅读等课程的课外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采用提问、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群组交流、文献评价等形式完成教师在群共享里布置的作业,并据此作为考核计入部分成绩。韦储学(2010)[2]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需要,同时应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教学指导。李亮(2013)[12]认为师生不仅要充分挖掘学校和出版社外语学习资源数据库,还应充分利用好诸如在线视频公开课和外语学习网站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语料和交际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7. 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黄勤(2007)[1]认为,考虑到工程硕士英语集中面授课时少、时间短、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量大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因素,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合理兼顾集中面授课堂表现和出勤率、课外作业和网络自主学习、试卷成绩三个方面,分别以20%、30%和50%的比例计入并构成最终英语成绩。李建勇、李欣、张菊荣(2008)[9]和李建勇(2010)[15]认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评价,不能只是终结性评价,更重要的是应包括作为过程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即是二者相结合的动态评估体系。韦储学(2010)[2]提出在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应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统一,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提高平时成绩和自主学习在英语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不低于40%或更高。

8. 自主学习研究

黄勤(2007)[1]、刘毅(2008)[16]、韦储学(2010)[2]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工程硕士的英语自主学习。刘毅(2008)从课前预习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开展英语自主学习,并提出“三步预习法”,认为该方法能调动工程硕士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而黄勤(2007)和韦储学(2010)认为,与其他形式的研究生相比,工程硕士研究生是在职学习,集中面授课时少、时间短,大量的英语学习任务和交际活动要靠他们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前者提倡学生在个性化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诸如Email、QQ、MSN等在线方式并与学习同伴(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也可以通过Email、QQ、MSN等方式监控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并对自主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后者认为,必须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统筹利用好集中面授和自主学习两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可在集中面授阶段复习和巩固英语学习的方法、技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网络自主学习方式完成老师布置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任务,也可以通过与他人(教师/同学)进行合作、协作与交流,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研究发现与启示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字期刊和维普科技期刊三大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的16 篇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和归纳,结合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最新成果,本研究发现:

第一,从目前检索到的16篇文献来看,90年代2篇,2000—2009年9篇,2010年至今5篇,表明外语教学届越来越重视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探索,尤其是随着2011年国家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招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仅2013年就有2篇文献探讨该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这也预示该领域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犹如雨后春笋,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第二,研究话题与研究内容较过去更全面,由过去注重单一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教学经验总结到目前的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外语教育与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多样化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更强,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研究特点。

第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形式和授课方式的不同,主要有传统的“在职进校不离岗”和刚刚实施的“全日制”2种培养方式。前者因为学员要兼顾工作,教学一般安排在高校的寒假或者暑假集中面授,时间短、课时少、任务重,增加了学员消化和吸收的难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后者为“全日制”在校学习,为2011年10月刚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点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培养方式,有的学校英语课程设置只有80学时,一般安排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第1学期进行,也部分学校英语课程设置大于80学时,会安排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第1—2学期进行。

第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侧重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培养,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研究生的高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7]。研究生英语教学,作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学位课程,也应体现自己的学科和教学特点。然而,以上文献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仍然是传统学术型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复制和压缩”,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中,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已滞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无法适应专业学习、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可见,必须对目前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对研究生“具备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17]的要求,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第五,各级各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部门(单位)以及一线的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做好社会需求分析和学生(学员)的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加强对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之中,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在内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第六,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是开展以学科文化为依托的英语教学范式[18],教学重心应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转移[19],这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即可以探索开展将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结合,同时教授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的CBI教学[20],有助于学生将目标语作为获取学科内容知识的工具,让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学习语言[18],培养学生(学员)从事本学科专业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112-114.

[2]韦储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6):108-110.

[3]沈金华.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尝试[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1,(4):31-34.

[4]何福胜,杨芳州.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47-53.

[5]李崇月,任晓霏,徐剑,等.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0):72-75.

[6]王春雪.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09,(9):245-246.

[7]赵应吉,王雯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外国语文,2013,(2):161-165.

[8]王国荣,罗文标,施亚玲.全国工程硕士公共课教学现状调研、分析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9,(8):48-51.

[9]李建勇,李欣,张菊荣.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85-86.

[10]何福胜,罗立胜.工程硕士实用英语听说交际技能培养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3):23-26.

[11]袁月杨,谢奕.工程硕士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和教学改革[J].大学英语,2013,(1):18-21.

[12]李亮.语用学视角下的工程硕士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48-51.

[13]王诗华.工程硕士英语听力与写作教学[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2):49-50.

[14]刘玉萍.新范文教学法在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18-20.

[15]李建勇.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10,(6):313-314.

[16]刘毅.工程硕士英语自主学习的预习[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4):78-81.

[17]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18]潘孝泉.以学科文化为依托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1,(1):81-83.

[19]周梅.ESP: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67-71.

[20]Brinton DM, Snow MA, Wesche MB.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Boston: Heinle & Heinle, 1989.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孙思扬作品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