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科技革命看世界左翼的发展

2014-03-28徐海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革命国家

徐海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北京 100028)

一、 新科技革命与时代主题的转换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这必然要求我们对这个时代所处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时代的认识,列宁曾经做过高屋建瓴式的引导,“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列宁这里说的,所谓时代,是哪一个阶级成为时代中心的问题,是哪一个阶级决定着时代主要内容、决定着时代发展主要方向的问题。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从马克思考察社会历史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上讲,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角度上讲,社会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根本动力的。换句话说,每个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曾在以“传统能源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过渡到大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欧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作为科技革命的发祥地,西欧也成为产业经济变革的直接受益者,新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新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以英国为代表的第一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人类社会进入了自由竞争为主的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发生在19世纪末,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使电力取代了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出现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特别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时代的过渡。由于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广泛扩散与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过程中,西方国家尽享科技革命的红利,乘上科技革命的东风一跃成为高度发达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二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走上了世界舞台。

上述表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不仅对生产力,而且对生产关系和方式产生影响深刻,并由此推动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因此,要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应该对人类自身所处的时代进行准确把握,以理性开放的姿态看待时代的变迁和主体的转换。

二、新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世界正处于新一轮革命的前夜。美国著名的预测学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教授预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与前两次以“自由竞争和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主导的发展阶段不同,因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此次革命时代是以“集中、协作”、“包容”、“互鉴”、“共享”为特征的[2]。新的时代特征要求以更为开放的姿态,突破地缘政治局限,对人类赖以共存的生物圈形成共识,共同努力去处理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这正是对现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西方文明形成的挑战。

回顾两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性和积极作用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表现尤其明显。西方的科技领先优势促进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学习西方文明而自强。西方文明在过去几百年运用武力征伐将世界带入到一个统一的经济市场,并开始向全世界推行其意识形态,以此来建立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体系。不仅如此,“20世纪还见证了自由民主国家模式的流行并攀上全球的巅峰。继战胜纳粹法西斯主义和苏联解体之后,西方政治模式占领了绝对统治地位,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其麾下”[3]。21世纪,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格局和主题的转换,西方国家也敏锐地有所觉察,并在自己体系范围内积极加以应对和调整。如由西方世界正在主导和构建的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跨区域性的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就是为了适应国家间日益频繁的交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组织和机构的建立,对国际社会事务的参与和协调能力越来越强、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对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西方世界主导的现代文明在新时代主题面前正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首先,两次工业革命所依赖的能源正在对全球生态产生恶劣影响。同时,整个世界能源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资源供给呈越发枯竭的状态,遏制了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空间。其次,曾得益于时代发展,流行于全球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在受到抵制和反思。这首先可以从二战以来,非西方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后果得到证明。这些国家效仿西方体制后,基本上获得了两种结局:一是从“希望到失望”,另一种是从“希望到绝望”。美国学者傅高义对此做出了总结:“民主制度可能对于美国来说是最适合的制度,但这样的制度体系不具有普适性。因为,从历史上看,按照西方的标准,亚洲的菲律宾和印度算是最符合西方体制标准的国家,但二战以后率先实现经济腾飞的恰恰不是它们,而是日本、韩国、中国等,这些在历史上都曾是威权主义的国家。”[4]进入2 1世纪,在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理念主导下,全球近200个国家陷入全球危机的漩涡。“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西方民主模式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裂缝。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战略建立在对弱国的奴役及其资源的掠夺基础之上,在反恐的口号下加大对世界资源的占有,超级剥削导致国际形势尖锐化和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很多西方国家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一瘸一拐地寻找着解决办法。这些国家内部充满追求短期利益的观点,被谋求党派利益的短视者绑架,遭到强大的压力集团的诈骗,同时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问题。”[5]第三,在社会领域,私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经济停滞、气候变化、负债累累、失业率居高不下、全面紧缩、福利国家难以为继……被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和排挤的人也不断增加:“前往城市的无地农民、失业和半失业者、日益边缘化的原住民、从南方国家前往北方国家的移民、因结构性危机致贫者、没有未来的青年人,组成了受资本主义制度打击最严重的人群,成为了按照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属于‘多余’的人口”[6],同时也成为酝酿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的强大“蓄水池”。资本主义社会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模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频发不满情绪,也使那些曾经抛弃社会主义模式的国家,随着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到来和对迷人的购物中心热情的消退,大多数人开始怀念社会主义下的时光,但现在他们只能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一样,想要享受到平等的吃饭、受教育、拥有健康和社会保险的权利几乎是一种奢望。第四,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在西方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总体上仍扮演着“世界农村”的角色。在现行的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中通行的国际惯例和规则,还存在着对第三世界国家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条款。这与在新技术条件下,要求在全球共赢的基础上,摒弃“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思想,以平等、共识、整体、系统为特征的社会模式大相径庭。

如何走出这一困境,法国批判经济学家米歇尔·于松不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展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新的社会形态。在他看来,“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的,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是造成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有那些可以通过有利可图的商品化供给得到满足的需求,才会被资本主义模式视为是合法的。”但新科技革命开辟新的历史分水岭,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过去高得多的社会,应真正考虑到共同福祉、集体、全人类的利益。一切社会进步离不开社会化。对此,要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更有担当的体制”[7]。因此,以私有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显然是没有前途的。

三、新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机遇

与上述历程相反,在前两次科技革命中,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浪潮中还在沉睡,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中的国际竞争中,已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断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大曲折大逆转的图景。

新技术革命是否就预示着社会主义国家多舛的命运?事实并非如此。从国际共产主义发展历程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普遍诞生于资本主义世界持续的危机和冲突之中,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进行疯狂殖民扩张的结果。因科技革命而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由此也带来了帝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世界民族的反剥削和压迫的民族独立战争。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一战前后,占领殖民地有利于资本的扩张和增殖,以及扩大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欧洲列强为此展开殖民地的争夺,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使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得胜利,一大批东欧国家随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个高峰是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广大亚非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性和欺骗性的认识逐渐清晰,展开独立的民族解放斗争,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建立。

当前,随着时代的内涵和条件再次发生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以金融霸权为核心的经济机制,一方面,为资本的增值获得更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将经济风险转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使全球矛盾进一步激化,也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而社会主义和新兴国家所倡导的文化精神和发展模式,为整个世界良性运行提供了机遇和条件。首先,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明精髓与新科技时代所倡导的时代精神相契合。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文明所信奉的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坚持私人利益不可侵犯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则在国家建构中倡导系统思维、整体观念,特别是大多数国家在历史上就存在着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商业模式,带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契合了新科技革命的精神内涵,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而整体利益也符合新能源“共享”和互联网的精神本质。其次,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设计在新科技背景下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集中地体现在民主集中制方面。民主集中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设计的巴黎公社时期的政治建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监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其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其政体要采用“社会共和国”形式,也就是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8]实质是要废除资产阶级议会那种愚弄人民的“清谈馆”的虚伪性和粉饰资产阶级统治的反动本质,从根本上破除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反动内容和议会制民主的虚伪性质。在当今全球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在政治体制方面,都无一例外地使用“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形成民主与行政完全合二为一的“议行合一制”的直接民主制度。虽然这种直接的民主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缺陷,尚需进一步细化与改进。但集体意识、公共服务、注重和谐与合作,这些被“市场化”、“自由竞争”为核心的西方社会所忽视的要素,却对突破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模式,理解与接受第三次工业革命非常有益。第三,从经济发展来看,由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然陷于困境,但今天的中国,在较小程度上还有印度,几乎提供了全球经济中仅有的增长。[9]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显示了经济的良性稳定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在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中国早在2005年就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二大共同体。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都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过渡,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1%、5.3%、6.5%、3.7%和1.4%,分别为世界排名的第4、24、13、51、97位。2012年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6%,而七国集团仅为9%[10]。

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新兴国家共同体的发展,进一步动摇了资本主义金融霸权的垄断地位。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27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500亿美元,并且这些国家在中东和北非局势等重大问题上的立场明显趋于一致。[11]不仅是世界现存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拉美地区的左翼、中左翼政党也纷纷上台执政。在执政理念上,巴西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委内瑞拉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都是对曾长期主导拉美地区改革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创新。在此之中,中国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从“中国模式”,到“北京共识”,再到当今世界热议的“中国梦”,在分析中国在新形势下取得成就的原因时,西方世界皆盛赞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中国政府最重视的39个经济部门当中,国有企业控制着所有资产的85%左右。”[12]“中国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其在国家控制下所实行的工业和贸易政策,而这些政策与新自由主义的戒律相去甚远,这些政策帮助中国提高了专业化水平。”[13]“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对许多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但中央政府仍控制着大约120家公司。在中国的42家最大的公司中,只有3家是私人拥有”[14]。这表明,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被重视,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和拉美左翼的独立探索给世界起到了示范作用。

当然,这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下的政治体系设计和构建,如果以基于商品积累和价值理论的资本主义标准来衡量,左翼国家的发展举措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但它从在维护人类的尊严、开发人的潜力,与推行比积累财富更美好的价值观、培养团结和集体精神、激发人的发明创造力,更加契合新科技时代的精神却是无可比拟的[15]。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国家在关注中国的经济控制力时,却忽视了经济成就背后的政治优势。他们甚至更愿意从中国文化传统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避而不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和执政理念。实际上,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在政治领域、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文化优势,发挥高效的国家调控经济体制优势,才能有所作为。

四、 新技术革命与世界格局的前景

新的科技革命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但不可否认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多重意义上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不同层次对其前景进行考察。

首先,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体系,是当今世界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当今世界体系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所主导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对世界格局和发展态势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这可以从主导当今世界体系的若干框架和支点来认识:框架主要有联合国的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和军事联盟、国际互联网,控制大洋通道、太空优势、海上优势等;支点主要有货币、经济总量、人才优势、高技术垄断、文化霸权、能源和粮食战略等。这些框架和支点全部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控制,并以此对其他国家侵略、扩张、掠夺、剥削。此外,作为一种相对于封建主义而言的制度形态,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一般所说的现实资本主义(包括美国、英国)都是这种制度形态意义上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资本主义国家中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力量本身对资本主义制度也在积极改良。例如,欧洲国家的大多数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早期所追求的是一种制度形态的资本主义,随后提出对资本主义本身机制进行调节和改善的主张,自视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力量。它们把“社会主义”部分因素逐步融入资本主义的既有体制中,并与资本主义制度并行不悖。虽然这些措施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基本矛盾,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当前的经济社会矛盾,表现出顺应时代的灵活性。

其次,从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的社会运动进行考察,贯穿始终的红线应该是无产者和资产者之间不可调和的斗争。但在当前条件下,虽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努力走出低谷,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仍不利于左翼。一是表现在国际关系上,在新科技时代下,帝国与殖民地之间民族独立战争在经济全球化之后已经不再明显,这是与以往时代中,帝国主义时代特征有很大不同。资本主义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已经走过商品竞争、产业垄断阶段,发展到当今金融霸权阶段,不是用武器、战争,而是用信贷、货币控制、掠夺世界其他国家,这种新型的“文明”方式,使帝国主义剥削方式更为隐蔽。二是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到目前为止,马克思笔下的革命尚未实现。工人们或许面临共同的问题,却没有团结起来解决它们。比如,美国的工会成员在经济危机中不断减少,而轰轰烈烈地占领华尔街运动也终于失败”,“抗议者不是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打算取代资本主义,而只是想改革它”,“阶级冲突今天带来的是修补现有体系的呼吁,即通过重新分配财富使这个体系在长远看来更可行,也更有持续性。”[16]三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它是在封建主义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主张通过个人的自由和科学的理性改变封建主义弊端的思想和学说,并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资本主义所蕴含的这种思想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依然有用武之地。因为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要求每个人既是有能力有企业精神的个体,又是可以合作形成合力并回报社会的整体,这是互联网的精神本质。

与此同时,由于当前世界体系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这就决定了其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它造成局部的、暂时的高速发展和繁荣与整体的、长远的危机和衰落这种不和谐的社会后果。只要这一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依然会在社会各领域有所表现和反映,周期性引发各种经济危机并最终导致崩溃。从这方面来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不仅可期,而且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3.

[2][美]杰里米 里夫金(Jeremy Ri fki n).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88.

[3][5][西班牙]安德烈娅·里西.21世纪全球治理的新模式[N].国家报,2013-1-20.转引自参考消息,2013-01-22.

[4]傅高义.“美国最大问题是只觉得自己制度好”[N].参考消息,2013-01-31.

[6][7][13]潘革平.用“经济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专访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于松[N].参考消息,2013-02-1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6.

[9][12][14]乔舒亚·柯兰齐克.为什么“中国模式”不会消失[N].参考消息,2013-03-29.

[10][11]林丞(收藏).世界迎来“两超多强”时代[EB/OL].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7271631. html.2012-03-02.

[15][西班牙]起义报.传播乌托邦——资本主义终结?新的剥削方式、新的斗争思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仍然可期[N].参考消息,2013-02-13.

[16][美国]时代周刊.马克思的复仇:阶级斗争如何塑造世界[N].参考消息,2013-03-29.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革命国家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