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仰的思与行

2014-03-28侯桂华

船舶职业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信仰理论

侯桂华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 1251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为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对其信仰状况有更高的要求。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应是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

1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仰的必要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 [2004]16号)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表明,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具备符合本学科要求的特殊条件,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学科教师,还应是党的理论的宣讲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科教师

作为学科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方面知识的传播与教育,即将国家规定的教材中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的任务,使其达到既定的认知与掌握。这种知识教育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作用体现。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师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正确地宣传与解读,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带入课堂,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讲解给学生。通过这种桥梁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接受并响应党的号召,使学校成为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主渠道与主阵地。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又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即承担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这一职责,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变化、特点与需求,并能够根据这些变化与需求,进行科学地疏导与教育,最终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仰状况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使得我们要时常关注这一群体的思想状况与变化,尤其是信仰状况,更不容忽视。对2 480名大学生、96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仰状况并不容乐观。

2.1 敬业所从事的工作,但离热爱还有距离

在调查中,超过60%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满意,89%的教师对于重复的课,依然会选择认真备课、上课。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还是很敬业的。然而,敬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而非热爱。在调查中,有33%的教师选择不愿意教政治学科,34%的教师有改行从事其他职业的想法。因此,在敬业与热爱之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存在距离。

2.2 相信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但离信仰还有距离

在接受调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92%的教师是中共党员,超过60%的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10年以上。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使他们绝大多数人相信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认同党和政府所提出的各项号召,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因此,在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理论发出质疑时,超过80%的教师会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讲解。然而,他们又认为这是工作和职责所需,是一种“硬性”的规定,而非灵魂深处的信仰。尤其是市场经济社会,对教师的信仰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相信与信仰之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需不断前行。

2.3 关心、关注教育对象,但离人生导师的标准还有距离

可以说,对于大学生思想与心灵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是走在前列的。在调查中,71%的教师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86%的教师积极参加与大学生“结对子”工作,78%的教师参与过学生家访活动。在关心、关注大学生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体力行并努力实践着。然而,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客观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2.4 关注国家与社会的进程和发展,但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还有待加强

由于自己所学专业和所从事工作的原因,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关注国家与社会的进程和发展,并能够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带着个人的感情去解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传递的方式、方法及深挖掘内涵上,还存在欠缺。

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仰的路径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者、组织者与实践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重要责任与使命,所以对其信仰有更高的要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应从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信仰、理论研究与科研能力、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健康体魄与阳光心态等方面不断努力。

3.1 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信仰的再提升

思想政治素质指人的思想认识、觉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是考量一个人思想与精神境界的重要指标。在当前贯彻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则更具有核心和灵魂地位。政治信仰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体,对其理想的社会及其政治理论的笃信与追求。政治信仰科学与否,不仅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者、组织者与实践者,其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信仰如何,关乎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这种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是其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信仰提升的前提和动力。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追随者、坚信者与创新传播者,他们的言行及所讲授的理论是最早播种在学生心中信仰的种子,这粒种子能否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播种者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点滴的接触交往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令人信服的形象,在提升自己政治信仰的同时,给他人以榜样的力量。

3.2 理论研究与科研能力的再提升

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任何理论都不会一成不变的,理论总会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这是理论最终演变为真理的必然法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在推动理论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理论研究者的理论研究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能力与科研能力,一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原著,深刻领会理论的内涵与精华,进而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二是要将理论与时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理论不是放在书架上的古董、不是人们头脑中尘封的记忆,而是要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即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研究者的理论研究能力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三是将理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即研究如何将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使受教育者能够接受、认同与践行,并最终成为其信仰。

3.3 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的再提升

职业素养指从事某一项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操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教师的职业素养外,还要具备本学科的特殊要求。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学生,更要用自己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奉献精神、民主法治的理念等潜移默化影响受教育者,并最终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至树立科学的信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是指教师对教材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学生的认可与接受程度及社会作用、影响力等。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比较枯燥、政治性比较强,所以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研读、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时事解读等多种方式方法融入到课堂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难易程度不同的教育;在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兴趣、爱好的同时,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只有被学生接受与认可,才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他们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3.4 健康体魄与阳光心态的再提升

健康的体魄是承载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知识再渊博,也会力不从心,不能更好地传教与施教。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英年早逝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超过50%的教师表示身体状况不太好,9%的教师健康状况很差。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状况,别让身体过早地告别健康。

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素质,只有教师的心理是阳光、健康的,才有可能影响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不可否认,现在有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亚健康的状况,如药家鑫案件、大学生投毒案件等。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学生就象一枚不定时的炸弹一样,随时有爆炸的可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阳光心态,用魅力去影响学生、用慧眼去发现学生、用智慧去培养学生。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精神境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科学、坚定的信仰是人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这项重大任务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提升其信仰是必然要求与必备条件。通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李吾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3):31-32.

[2]周文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3(1):54-56.

[3]郎益君,张苗.以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0-71.

[4]葛仁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60-64.

猜你喜欢

理论课信仰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