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园:城市变迁与城市文化新建的一种模式——以厦门筼筜湖、白鹭洲为例
2014-03-28戴美玲
戴美玲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厦门历史可追溯至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20世纪20年代,厦门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市政建设,作为中国东南海域的一个海岛型城市,厦门历史并不如很多内陆城市悠久。在文化方面,传统的闽南文化固守着中国民间的历史传承,南洋文化特别是以鼓浪屿为代表的中西文化交融体现了厦门海港城市开放性特色,加之与台湾相隔海峡两岸,闽台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频繁。
一、从筼筜港到筼筜湖: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变迁与治理
厦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暨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但在厦门的城市建设历史上,也并非没有走过弯路。
其中位于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与厦门西海域相通,过去曾是天然避风海湾,称为筼筜港,港湾面积达15平方千米,因湾内的渔船灯光闪烁,形成厦门八大景之一的“筼筜渔火”。20世纪70年代,在“人定胜天”的思潮影响下,围海造地,修筑“西堤”围垦,将筼筜港湾围堰成一座基本封闭的城市内湖。随着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步伐,厦门实现了从海防前线向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跨越,而筼筜港湾向内湖的嬗变,却让厦门的生态与自然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由于水体交换能力缺失,20世纪80年代,不到10年时间,筼筜湖水体恶化成了污水泽国,筼筜湖水禽栖息的高地、滩涂与泥淖,恶浊不堪,白鹭等珍稀飞鸟虫鱼几近绝灭,严重危害居民身心健康,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影响到整个厦门的城市环境,毁掉了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美誉。
厦门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筼筜湖水域的污染治理问题与建设开发的方案。但由于资金等问题,筼筜湖水域的整治发展一直举步维艰。1988年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速筼筜湖综合整治工作的决议,市政府制定了综合治理方案,确定了“治好筼筜湖,保护西海域”的总体目标以及一系列美化环境、恢复生态,把筼筜湖建设成厦门市中心公园的具体措施。
此后,厦门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理筼筜湖,通过截流治污,搞活水体,清除淤泥、砌筑护岸,绿化植树等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1]力求使湖区重新实现生态平衡,将筼筜湖建设成为一个融生态工程体系、景观体系、公园体系、交通体系、城市排洪安全体系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给不少有湖泊的城市以有益的借鉴。[2]
二、从昔日滩涂到城市中央公园: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开发建设模式
1989年,厦门市政府邀请同济大学董建弘教授完成了筼筜中心区的功能区划和技术指标体系规划,进一步确立了筼筜湖周边一系列绿色开敞市级公园方案。1990年筼筜湖沿岸绿化总体方案确立,计划将筼筜湖中的滩涂淤地建成市民休闲娱乐广场和有一定商业活动的场所。现在厦门的城市中央公园白鹭洲的雏形就是筼筜港内的一片滩涂,当时名为湖心岛。1991年由中国城市规划院厦门分院完成湖心岛详细规划,1993年负责湖心岛开发的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成立,开启了厦门城市新政治与文化中心的建设。[3]
1996年厦门大学建筑系罗林教授规划设计了白鹭女神广场公园,其后树立了厦门市城市标志雕塑白鹭女神。1997年初为了迎接香港特区回归,厦门市政府决定以市政府前白鹭洲路为界,路西部分定为白鹭洲西公园,作为见证香港回归的纪念性公园。先由厦门规划院、厦门园林院设计院、厦门大学完成方案征集,再由广州园林设计院汇总实施方案,经过两个月时间地施工,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正式开园。
同年,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自此筼筜湖区,白鹭洲公园管理进入了法制轨道,加大了对筼筜中心区的管控力度,“办法”所提及的“把筼筜湖建设成厦门市的文化娱乐,游览休闲的风景区”使筼筜湖、白鹭洲的规划、建设、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白鹭洲女神广场公园与西公园的建设开发中,定位在在城市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与城市文化、艺术与园林融合的典范上,其中西公园的水上音乐广场成为厦门市举办各类如全市的元宵灯会、“九八”投洽会焰火晚会等大型活动的场所;音乐喷泉广场成为厦门的一景与市民日常文化休闲的场所;白鹭女神广场公园一些列的城市雕塑作为体现福建当地文化的载体……
梳理白鹭洲公园的规划、建设开发的历史可见,在90年代,白鹭洲公园区域并非要建设成为公园体系,而是要建成商业区域,并且有一定的商业配套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代价,让厦门市意识到必须给城市一个碧水蓝天,从而在白鹭洲区域的建设中通过公园体系、夜景、驳岸、植被等的规划设计,注意融入城市雕塑,城市历史文化展示,希望恢复历史上的“筼筜渔火”风貌。
负责白鹭洲公园建设开发的国有企业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也作为厦门市政园林系统中为数不多的企业管理公园的模式。过去20年,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通过一定的商业开发,如建设现代风格的建筑,出租建筑给业主经营,因为白鹭洲区域的核心位置,经营状况良好,延续20年的“以园养园”的建设管理模式,不需要政府投入还能获得白鹭洲区域的建设发展与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同,可以说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模式。但也面临着一些的问题,特别是白鹭洲区域因为地理位置核心,区域功能从酒吧营业区,古玩城发展到了会所阶段,高昂的会所费用及私密性不符合白鹭洲的公园定位,加上社会舆论的影响,全国范围内在探讨“以园养园”的模式问题,总体的趋势是让公园回归“公”用……[4]
三、厦门筼筜书院从无到有: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
在新世纪的建设发展中,负责白鹭洲公园建设管理的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已经逐步树立了“把更多的文化融入自然之中,让更多的园林成为艺术之苑”的建设理念。在白鹭洲发展历程中,文化与园林的结合已经密不可分,自2003年开始,白鹭洲的商业行为已经在逐步退出,白鹭洲建设开发从回归自然,再到融入人文意境,并最终成为了国家重点公园。
2004年,厦门市市政园林局与厦门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联合组织进行了以“提升白鹭洲的文化层次,优化白鹭洲的主题功能,丰富白鹭洲的休闲活动内容。”为主题的“白鹭洲区域提升发展策划竞赛”活动。在本次策划与规划中,白鹭洲东公园的主题规划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着力为白鹭洲区域提升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启示。
当下现代化与过度城市化给生活和生命带来一定的负重,白鹭洲景致反而给人一种从容、文雅和淡定的文化内涵。在回避了鳞次栉比高楼大厦和标新立异的豪华场馆,慎重选择了“莺飞草长、白鹭为伴,留步读书、观照内心”的园林建筑理念后2006年白鹭洲东区的“厦门筼筜书院”建设思路开始形成并获得认可,项目旨在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新突破,给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一种新突破、新发展。
“厦门筼筜书院”作为一个集国学传播、教育、展览和休闲一体的高品位文化休闲区域,提升了白鹭洲的文化功能,是筼筜湖、白鹭洲区域21世纪发展的新篇章。2009底筼筜书院正式开院,秉承“旧学商量,新知培养”理念,开展多层次国学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举办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及国学专题研究、出版刊物等,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新平台就此诞生。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一定学术影响和广泛社会效应,成为厦门承载传统文化的新地标,并且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交流中起到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成为海峡两岸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书院。
可以说筼筜书院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厦门历史上虽然有一些书院,但并不如湖南、江西以及福建的其他区域那么有历史传承,正如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在筼筜书院开院时所说:“仓禀实而知礼节”,厦门作为中国大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府、企业、大学,都有在“仓禀实”的基础上使得民众“知礼节”的需要,所以推动筼筜书院的成立,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很合乎孔子所提倡的“富之”然后“教之”的理念。筼筜书院提倡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对传统和历史的认同做出努力,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对民众的教养和文化提供滋养,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探究厦门筼筜书院成功建设运营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以反思、借鉴:
(一)书院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传统的书院大都在深山老林里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在书院建设过程中,经过国内外建筑风格的几番挑选,并考察了国内现存的多个传统书院和现代建筑,力求既要深得传统书院的精髓,又要匹配城市文化格调。
筼筜书院区域坐落于公园最东端,三面环湖,整个区域占地38 000平方米,每栋建筑环筼筜湖而建,区位十分优越,视线开阔,具有良好的水景观。在环境再造中,着重小丘绿地的建设,因为筼筜是竹子的意思,园区竹林滴翠,小步道迂迴于树荫中,颇有闹市中的世外桃源之感。湖边是石砌护岸和石板块铺筑的人行步道,石条栏杆,院前有闽南特色的石板嵌镶大埕子。
筼筜书院主体建筑座西朝东,清早透过湖面冉冉雾气,金色阳光筛射过来,呈现“紫气东来”的生动景象,建筑平面为正方形组合,中规中矩,体现儒家的根本理念“中庸之道”,也是吸取闽南大厝“三间张”(三开间)的建筑风格及传统经典的书院的平面格局,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建筑体量小巧玲珑。
书院东大门设玄关(门斗),大门的制式仿明清造型,门框前两侧摆鼓抱石,设门限。门里玄关迎面以镌刻孔子像“书院建造碑记”为屏风,这是传统设计手法,屏风似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先收后放的轴线序列效果,内敛含蓄。玄关两侧设廻形(四方形)廊道(展廊),形成以庭院为中心的四合院围合传统形制,庭院内植传统书院所种寓意努力读书的桂树。
对着大院殿后以古典优雅的讲堂为主体,也是书院核心所在。讲堂完全按古代室内装修格式布置,讲台、课桌等都是用绛红色木作,门窗和墙上的扁、轴、条幅等也是沿袭传统样式加工,使其有“国学”讲堂的氛围环境,讲堂两侧穿插四个小庭院和辅助用房,并与外部水池贯通,使书院建筑“印”入池中,拓展空间深度,以达到丰富空间层次感。书院外南北两池环绕,设喷泉。
书院的建筑造型大量采用闽南建筑的大壁牵手规,坡屋顶举折,燕尾脊,镜面墙等手法进行提炼、抽象,辅以现代的轻钢,大玻璃,铝合金管材,钢木櫊栅等建筑构件,使整个建筑形象具有“后现代”设计手法——既能反映现代建筑的简约明快艺术风格,又能充分体现闽南传统建筑的意境和韵味。立面采用“拟”、“借”手法,充分利用轻钢与砖墙的虚实对比,以管型铝合金仿琉璃简瓦,仿传统“瓦当”是铝合金堵头,屋脊为型钢,脊吻为钢质燕尾造型。闽南纹饰的绛红色烟炙砖砌墙体,铝合金仿木櫊栅等细部装饰。屋顶整排管形铝材透过大玻璃构造的斜顶,使建筑内部既解决采光,又丰富了光影效果。总之整个书院建筑犹如闽南“大厝”韵味,空间灵活,室内外有机流动,体现书院特性。
书院所有建筑采取的是现代材料,大量采用透明落地玻璃,细节处如瓦当,远看是传统琉璃瓦结构,但实际是采用了一些现代的铝合金管装饰材料……以最现代化的建材,简约诠释了闽南民居的经典元素,创意基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建筑简洁、自然、古朴,又美观,大方,现代,让人赏心悦目,氛围让人心灵宁静,“新材旧貌”使书院既古色古香,又具有现代甚至后现代的审美感,完成了21世纪“新闽南建筑”的美学思考。
(二)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千百年来,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载体,“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仪为门路,以道德为藩篱”,将学术传承与教育由私人交流变成一种向公众开放的领域,成为名流学者们讲经论道之所。虽然百年前,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已告结束,现代仅存的书院大都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但她依然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
筼筜书院的创立,可谓在中国传统上书院基础上应运而生,顺势作为。然而,作为厦门首家现代意义的国学书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全新课题。除了环境与建筑的传承与创新外,还在日常面向市民开展不同形式和不同专题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周末与节假日开设了一系列的国学启蒙课堂,通过诚恳、认真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了海内外学者、专家和国学大师的关注和莅临,形成了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端国学论坛,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被市民称为“活着的书院”。
作为当代书院的一种创新模式,筼筜书院秉承书院传统,创新发展体制,在厦门市政府规划指导下,由厦门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兴建及承办,采取“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公益性经营”的方式运营,致力于探索一条新的传统文化普及与发展之路,希望能让人们在教育上多一份自由选择,也多一种中华文化的寻根与创新的方式。
在厦门市政府的支持下,稳定的企业资金支持,使得筼筜书院能够在发展中坚持公益性经营,各项活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经营模式上,创造性的将中国古代书院的“学田制”与现代经营理念相结合,通过经营“学田”为书院提供办学经费,保证书院有充足和持续的资金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保证书院的公益性和纯粹性,力求真正做到返璞归真。
传统书院在近代渐趋衰落,历经近百年沉寂,又在现代意识与现实需要、学术的牵引以及政府的力行下悄然兴起。近年来更多书院在新一轮国学热中相继成立。一方面,“盛世兴国学”,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文化信心开始增强。另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荡涤,使功利性、世俗化、高节奏成为现代人的精神之累。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文明的碰撞与对话中,人们开始面向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寻求根源,进行精神回归。书院的重现,人们就多了一份教育与文化的自由选择,书院成为中国文化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和向往的精神家园,厦门筼筜书院的创立与发展可以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新发展,逐步发展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1]谢小青.厦门市筼筜湖综合治理工程介绍[J].厦门科技,2003(5):30-31.
[2]郝赤彪,张安安.城市湖泊水域空间规划中特色塑造方法探索——以厦门市筼筜湖水域空间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9):98-100.
[3]谢小青,卢昌义.从筼筜港到筼筜湖[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5-8.
[4]亢舒.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 严禁“以园养园”确保公园姓“公”[N].经济日报,2013-0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