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骨科创伤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
2014-03-28马慧芳
陈 伟,马慧芳
(临朐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 临朐 262600)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尤其是开放性损伤患者,其术后感染率可达25%~35%[1]。术后感染若处理不当,则会延迟患者出院时间,增加其经济及精神负担;严重者会迁延为骨髓炎,甚至截肢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切口引流新技术,产生于德国,近年来开始在国内应用,研究指出,该法具有较好的切口引流效果[2]。本研究对VSD在骨科创伤术后感染中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90例。纳入标准:经病原学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骨科创伤术后感染者;排除标准:①未按计划完成治疗计划者;②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传统组45例和VSD组45例。VSD组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22~64(40.2±8.6)岁;损伤类型:股骨骨折11例、骨盆骨折4例、髌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4例、跟腱断裂3例、踝关节损伤3例,患者病程3~11(6.5±2.4)d。传统组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3~61(43.4±7.8)岁;损伤类型:股骨骨折10例、骨盆骨折5例、髌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3例、跟腱断裂2例、踝关节损伤4例,患者病程3~12(6.1±2.2)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病程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VSD组采用VSD处理切口:①切口清创,将切口处感染灶、变性坏死组织及异物等予以彻底清创处理,并使用灭菌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液(30 g/L)及甲硝唑液(2 g/L)冲洗多次,直至创面清洁;②置入VSD敷料及薄膜(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公司产),裁剪出大小、形状适宜的VSD敷料,然后将其置于创面上或置入创面腔内,确保其能够与所有创面充分接触,并将其边缘缝合固定于周围皮肤,最后将具有黏性的透明薄膜(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封闭覆盖VSD敷料及其周围皮肤组织,范围以超过创缘3.5 cm为宜;③负压吸引,将引流管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负压值在120~200 mm Hg,观察敷料有无收缩,变硬及液体引流;24 h持续吸引。
传统组采用传统清创、引流条引流及换药等处理。两组患者均常规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① 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d)、抗生素使用费用(元);② 两组患者治疗第7、14、21天时创面的愈合情况,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2 结 果
2.1两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抗生素费用比较 VSD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表1)。
表1 两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的比较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传统组:传统清创、引流条引流及换药
2.2两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治疗第7、14、21天时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VSD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时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治疗第7、14、21天时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例(%)]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传统组:传统清创、引流条引流及换药
3 讨 论
切口感染是骨科创伤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若感染后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则会加重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传统的处理方法为清创、引流条引流、换药及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但研究表明,该法引流切口渗液的效果不佳,容易并发医源性交叉感染,且频繁换药操作加重了患者疼痛[4-5]。VSD是一种由VSD敷料、半透膜、三通接头及负压源组成的切口引流新装置,文献报道其具有促进切口局部血液循环、降低组织水肿程度、抑制细菌增殖及机械牵拉等作用[6-7]。龚振华等[8]的研究认为,通过负压机械性引流作用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切口局部的细菌与其产物以及坏死组织等,保持了创面的清洁;同时,负压封闭引流还具有降低局部氧分压的作用,抑制了细菌的增殖;另外,透明薄膜形成的封闭环境,避免了创面与外界细菌的接触。张群[9]的研究也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效果较好,其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减少抗生素使用,缩短治疗时间,避免了频繁的换药操作。本研究结果显示,VSD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均显著低于传统组,表明VSD较传统伤口处理方法具有换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抗生素使用量少的优点。VSD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时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但第14、2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VSD技术促进患者早期创面愈合,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早期,而远期效果两者相当。VSD通过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量,降低患者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花费。张玉富等[10]的研究认为,有效的切口引流是治疗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VSD可高效保持创面渗液的“零积聚”,并通过增加创面的血流量,促进坏死组织及毒素的消除。另外,VSD可促进胶原及收缩性纤维的合成,进而达到加快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效果[11]。
综上所述,VSD具有良好的切口引流作用,并且具有换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抗生素使用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玉富,田鹏,王满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关节腔内灌洗引流治疗髌骨骨折术后感染[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4):308-311.
[2] 杨帆,白祥军.创面治疗的新理念——负压封闭引流技术[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5):387-389.
[3] Ye Z,Zhan BL,Zhan YZ,etal.Application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treating large avulsion injuries of limbs[J].Zhongguo Gu Shang,2011,24(9):742-744.
[4] 王福忠.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558-559.
[5] 王琪影,刘林蟠,翟晓梅,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组织移植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2):850-851.
[6] 王相,张威凯,王海兵,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胫后动脉串联皮瓣修复前足脱套伤[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29(4):258-260.
[7] 朱磊,李国庆,王来斌,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3):57-59.
[8] 龚振华,姚建,季建峰,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合并感染创面[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76-77.
[9] 张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2,31(31):37.
[10] 张玉富,孙旭,黄雷,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44):39-40.
[11] 邓凯,陶圣祥,夏成焱,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植骨血管化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0):2185-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