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014-03-28刘继民
刘继民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刘继民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就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二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小剂量;尿激酶;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1]。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了常规治疗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为(53.5±4.7)岁;患者的病程在2~8年。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为(52.7±5.2)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式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持续吸氧以及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的尿激酶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一日300000 u的尿激酶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1次/日,持续用药7 d为一个疗程[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胸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或恢复正常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胸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材料中的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95 %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67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诊治和护理的过程中,共有1例患者出现了恶心症状,1例患者出现了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诊治和护理的过程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2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稳定心绞痛作为一种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等特点,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大,尤其是温度的变化情况[3]。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当患者长期处于低温以及低压环境下,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率最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界对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日臻完善。已经由传统的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发展到现今的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学检查等先进的诊断方式。尿激酶作为一种酶类溶血栓药,具有保持血管和胸腔及心包腔引流的通畅性。我院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部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小剂量的尿激酶治疗,有效的舒缓了患者胸痛、恶心、呕吐以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1] 马宏伟,黄飞,王风雷,等.大剂量尿激酶和纳络酮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0(36):276-277.
[2] 吴曦,张照庆,刘凤阁,等.标准化内科强化治疗基础上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17(34):237-238.
[3] 苏清涛,陈俊,刘克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合并2型糖尿病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16(25):172-174.
R541.4
:B
:1671-8194(2014)02-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