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麻风畸残情况调查分析
2014-03-28蒋建荣
蒋建荣
·经验交流·
少数民族地区麻风畸残情况调查分析
蒋建荣
麻风畸残不仅妨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而且也是人们对麻风产生恐惧和歧视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麻风畸残情况,从而帮助他们改善这一状况,我们自2000-2011年对百色少数民族地区专门联合开展了麻风畸残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对象 病人基本资料来自本院麻风病人档案,调查内容按全国麻风畸残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手册1进行。调查对象为1118名麻风存活者(含46例现症病人)。
1.2 调查方法 由专业人员经过业务培训后,按调查表采用上门询问方式,逐一检查登记。对病人的可见性畸残情况,由调查的麻防医生按照畸残诊断标准进行检查确诊。畸残分级按WHO(1998)标准分为0、I和II级及其他畸残(本分析中其他畸残指的是无I、II级的畸残,仅有脱眉、面瘫或塌鼻者,同1例患者不重复计算),畸残率的计算包括了由麻风引起的其他畸残(脱眉、面瘫、塌鼻)。
2 调查结果
1118名存活者畸残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3。
表1 型别与畸残分级的关系
表2 型别与畸残部位的关系
3 讨论
麻风杆菌的嗜神经性决定了周围神经损害成为麻风的主要特征之一。除非早期对神经损害进行定期检测和采取相应的治疗,否则这种神经损害往往呈渐进性发展,并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及一些继发性残疾。这些原发和继发性损害不仅损坏了患者的外形及功能,妨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而且也是人们对麻风产生恐惧和歧视的重要原因。2治愈存活者及现症病人1118例,其中畸残者269例,畸残率24.06%,与国内其他资料相比略高,这与麻风患者多为农民,经济生活水平较低,发现不及时等因素有关。本文调查结果还显示:①型别与畸残发生率相关,PB病人畸残发生率明显高于MB病人,TT型麻风畸残发生比例较大,这可能与麻风反应发生率、反应程度及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麻风反应及神经炎是导致畸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Wroth3报道,发生麻风反应的患者有18.6%发生畸残。同时少菌型查不到麻风杆菌,未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陈祥生等4报道,在影响麻风畸残的因素中,麻风反应是最危险的,其标准偏回归系数(b)在所有因素中最大,在一个部位发生麻风反应将会使麻风畸残指数上升0.2个单位。②畸残的发生主要以手、足、眼最为常见,手部畸残主要表现为爪形指,其次是猿掌,关节孪缩;足部主要是垂足,其次是溃疡,马蹄足内翻;眼部则主要表现为脱眉、兔眼,睑外翻及暴露性角膜炎等;③畸残的发生比例与病期相关,病期在2年内畸残的发生率较低,病期在5年以上畸残发生率较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预防和减少畸残的发生;Smith5提出,麻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侵犯周围神经,并导致周围神经的功能障碍而出现畸残。造成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麻风杆菌的侵犯、机体产生的炎症及免疫反应等因素外,延迟医疗和一些继发性的损害亦是导致畸残的重要因素。④畸残的发生与治疗方案相关,采用DDS单疗患者,由于疗程较长,麻风反应发生率相应较高,畸残发生率相应较高。而采用联合化疗以来,疗程缩短,麻风反应较少,畸残发生率较底。
表3 病期与畸残的关系
麻风杆菌对神经的侵犯较为严重,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规则或治疗过程中不注意周围神经炎的防护都会引起新畸残或者使原畸残逐渐加重。Brand再三强调,其它疾病是在治愈后对其后遗症进行康复医疗,但麻风则不同,一经确诊即应在开始抗麻风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医疗,这样才能预防麻风畸残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269例现存病人畸残情况调查表明,麻风防治工作,不仅要做到早期发现患者,并采取规则有效的药物治疗,而且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宣传和康复训练指导,有效防止畸残加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畸残发生或加重。麻风畸残防治应是整个麻风防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6将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医疗纳入到麻风防治规划中去。
1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全国麻风畸残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手册,2001.16-18.
2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1.
3 Wroth RM.Leprosy in Hawaii,end of an epidemic.Int J Lepr,1996,64:441-447.
4陈祥生,李文忠,张国成,等.麻风畸残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中国麻风杂志,1992,8:67-70.
5 Smith WCS.The epidemiology of disability in leprosy including risk factors.Lepr Rev,1992,63(Suppl):23-30.
6 Watson JM.Disability control in leprosy control programme.Lepr Rev,1989,60: 169.
(收稿:2012-08-09)
百色市皮肤病防治院,广西百色, 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