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25例临床观察

2014-03-27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盆腔炎血常规盆腔

冯 卓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疾病,通常见于育龄期妇女。是指女性在急性盆腔炎期未经规范治疗或治疗不完全而致的相关器官如输卵管、卵巢以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并在盆腔内形成粘连和瘢痕组织。因慢性盆腔炎治疗时间长、易反复、甚则迁延不愈,而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该病病程长、复发率高、减少长期使用抗生素而产生的耐药性和菌群失调导致的副作用等特点,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治疗的有效方法。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体针结合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观察5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均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3年针灸门诊的患者,其中未婚但有性生活史患者18例,已婚患者32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1.4±5.68)岁,病程(3.85±2.65)a;对照组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0.2±4.25)岁,病程(3.44±2.37)a。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症状[1]:下腹胀痛伴腰骶部酸痛,经期、性交后腹痛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腹泻、月经不调等症状;体征:同时具备以下阳性体征:(1)子宫:后位或粘连固定,可有压痛。(2)附件:或可触及包块,有压痛;或有一侧或两侧增厚、压痛。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有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升高;②子宫颈管分泌物检查或培养:可有白细胞增多或检出支原体、衣原体病原菌;③B超检查:盆腔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或输卵管积液。应排除卵巢囊肿、盆腔恶性肿瘤、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瘀血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体针穴位取关元、气海、双侧大横、归来、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30 min;同时予艾条悬起灸关元、子宫、三阴交,艾灸时间同体针时间;起针后针刺环跳穴,得气后保持酸胀感3~5 s,即可起针。隔日采用腰背部针灸,穴位取脾俞、肾俞、气海俞、次髎,以上穴位均为双刺,同时艾灸肾俞、次髎穴,操作手法及时间同腹部穴位。针灸每7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5个治疗疗程,3个巩固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每日800万U静脉滴注或红霉素每日2 g 静脉滴注;联合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每日500 mL(内含甲硝唑1000 mg)静脉滴注。7 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治愈:症状及局部阳性体征完全消失,血常规、子宫颈管分泌物检查或培养、B超检查正常;显效:症状及局部阳性体征消失,血常规、子宫颈管分泌物检查或培养、B超检查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局部阳性体征无明显改善,血常规、子宫颈管分泌检查或培养、B超检查未见改善。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带下病”、“癥瘕”范畴[3],在病因病机上,多为素体虚弱,或经带胎产后胞脉空虚或术后体虚、调理不当等,病邪乘虚而入,病入经络,尤其对任脉及带脉损伤较为严重。患者久病必虚,故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临床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的取穴方面,主要选取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穴位。任脉总一身之阴经调解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主女子胞宫之病。故选用任脉上的关元、气海穴,具有益气、调节阴经之气血的作用;双侧大横穴、归来穴、足三里,以健脾化湿气;配三阴交、太冲,以振奋气血,活血化瘀,健脾疏肝。腰背部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选用脾俞、肾俞以调节脾肾之气,起到补脾化湿补肾之功效;同时取气海俞、次髎通散体内湿热之气。针刺时配合使用艾灸疗法,加强温经化湿、活血行气等作用。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发现,慢性盆腔炎患者用针与灸相结合的疗法,不但提高了本病的治

愈率并降低了其复发率,而且减少了长期应用抗生素而产生的耐药性和菌群失调导致的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2.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3]曹泽段.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20-1223.

猜你喜欢

盆腔炎血常规盆腔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