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辐照法制备聚乳酸/纳米银复合薄膜
2014-03-26朱永军慈书亭郭建兵
魏 涛,朱永军,慈书亭,郭建兵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由于纯聚乳酸(PLA)的结晶速率很慢、质脆、加工热稳定性差,成型制品的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等,严重限制了其作为工程塑料的应用。纳米银具有无毒、杀菌和良好的三阶非线性性质,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2]。PLA/纳米银复合材料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综合了纳米银和有机化合物的优良特性[3],并赋予复合材料一些特异或新的功能。
本工作受纳米银改性复合材料的启发,采用流延法成功制备了PLA/纳米银复合薄膜。分析了不同紫外光辐照时间对复合薄膜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紫外光辐照制备PLA/纳米银复合薄膜的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LA,济南岱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硝酸银,纯度大于99.8%,分析纯,中国派民化学试剂厂生产。
1.2 PLA/纳米银复合薄膜的制备
1.2.1 PLA/硝酸银薄膜的制备
选取不同比例的PLA和硝酸银,按m(PLA)/m(DMF)=40∶60共混后得试样1~试样4(见表1)。将试样1~试样4分别放入三颈瓶中,在85 ℃的恒温水域中搅拌,充分溶解后用流延法制膜,得到薄膜1~薄膜4。DMF受热易挥发,流延法制膜时被加热除去。
表1 各种原料配比Tab.1 Proportion of all kinds of raw materials
1.2.2 紫外光辐照法制备PLA/纳米银复合薄膜
将薄膜1~薄膜4的均匀处剪切成6 cm×7 cm的薄膜样条,采用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ZF-1型三用紫外灯辐照处理。其中,薄膜1未经紫外光辐照。
在有机溶液中通过光化学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银,即以有机溶液为反应介质,从根本上消除水的影响,使纳米银在与溶剂分离的过程中减少粒子的团聚。硝酸银受紫外光辐照而生成纳米银,NO,O2。总的变化为:1)银离子还原生成纳米银,硝酸银的光还原过程实际上是电子转移过程。2)在反应体系中还存在其他反应,包括有机溶剂自身在紫外光作用下产生自由基,也可使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由于有机物分子链的阻碍作用,纳米银粒子在有机物网格中的运动难度增加,不易聚集成更大的粒子,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纳米银粒子的聚集。
1.3 测试与表征
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NEXUS4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观察薄膜结构。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WJ20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XRD分析。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NETZSCH STA 409 PC型差热分析仪进行热重(TG)-DSC同步分析:氮气气氛,温度50~600 ℃,升温速率为10 ℃/min。薄膜脆断后,采用日本电子公司生产的JSM-63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和分散相的分散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从图1看出:纯PLA薄膜[4]表面较光滑,但有一条很明显的暗纹。这是由于流延法制备薄膜过程中,在张应力作用下,薄膜的薄弱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局部的塑性形变和取向。放大倍数相同时,薄膜2中可看到一个体积较大的银颗粒,说明银颗粒发生了聚集;薄膜3中可看见数目较多的银颗粒,没有出现银颗粒聚集的现象,且薄膜3中小尺寸的纳米银颗粒穿插其中,说明纳米银与PLA有较好的相容性。由于纳米银粒径小于100 nm,其纳米效应得到体现。由此可知,PLA/纳米银复合薄膜中的纳米银分散均匀。
图1 PLA薄膜及经紫外光辐照2 h的PLA/纳米银薄膜的SEM照片(×5 000)Fig.1 SEM photos of PLA film and the PLA/nano-silver film treated by two hours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2.2 FTIR分析
含有羰基的聚合物在羰基振动区(波数1 650~1 800 cm-1)有最强的吸收峰,含O—NO2的化合物的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 630,1 275 cm-1附近[7],从图2a看出:未经紫外光辐照的薄膜4在此区域内吸收峰很强,而经紫外光辐照2 h的薄膜4在此区域的吸收峰强度有所减弱。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是O—NO2分解,银离子还原生成纳米银,从而导致薄膜在此区域的吸收峰减弱。从图2b看出:薄膜3经紫外光辐照8 h后在此区域的吸收峰最弱,辐照4 h的吸收峰较强,未经辐照的吸收峰最强。由此可初步得出,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吸收峰强度逐步减弱,说明紫外光辐照8 h可加快薄膜3中的O—NO2分解。因此可知,紫外光辐照可以促使薄膜3、薄膜4中的O—NO2被分解,经紫外光辐照8 h后的薄膜3中银离子被还原得更为彻底。
图2 薄膜试样的FTIR谱图Fig.2 FTIR spectra of the film samples
2.3 XRD分析
从图3可看出:硝酸银还原成的纳米银在衍射角(2θ)分别为38.064 7°,44.390 4°,64.507 8°处有较明显的结晶峰,这些结晶峰的位置与粉末衍射卡[6]的数据一致,分别对应于立方晶系的(111)晶面、(200)晶面和(220)晶面。由此可以得出:经紫外光辐照2 h后的薄膜2、薄膜3和薄膜4中存在纳米银。这进一步验证了FTIR分析中关于O—NO2分解,银离子被还原成纳米银的结论。从图3还可看出:与薄膜2和薄膜4相比,薄膜3的结晶峰更为平缓,在2θ分别为38.064 7°,44.390 4°,64.507 8°处的结晶峰更宽,峰顶更为平缓[7],说明薄膜3中纳米银的粒径较小、颗粒尺寸较好。
图3 经紫外光辐照2 h的薄膜的XRD分析Fig.3 XRD analysis of the films treated by two hours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2.4 TG-DSC同步热分析
PLA的熔融温度为180 ℃、热分解温度为200℃。从表2和图4可看出:PLA/纳米银复合薄膜的熔融温度与硝酸银含量成正比,熔融温度有所提高,说明紫外光辐照法制备的PLA/纳米银复合薄膜的耐热性得到提高。通过紫外光辐照,银离子被还原成纳米银,并与PLA薄膜复合,以纳米银作为分散相,PLA作为连续相,纳米银分散到宏观层面的二维PLA薄膜中。图4中薄膜2,薄膜3,薄膜4分别在155.350,155.396,160.396 ℃处出现放热峰[8],而且可以看出:随着硝酸银含量的增加,熔融峰先变宽后变窄,说明纳米银对PLA有异相成核作用,纳米银是PLA的成核剂。当PLA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0∶10(薄膜3)时,熔融峰最宽,此时纳米银的异相成核作用最强。从图4还可以看出:质量损失主要发生在300~450 ℃,曲线只有一个拐点,说明所有薄膜都一步分解完成。
表2 经紫外光辐照2 h的薄膜的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Tab.2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heat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films treated by two hours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图4 经紫外光辐照2 h的薄膜的TG-DSC曲线Fig.4 TG-DSC curves of the films treated by two hours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PLA/纳米银复合薄膜中纳米银含量的理论值(wAg)和实际残留物质量分数(W残留物)分别由式(1)和式(2)计算。
式中:M残留物为薄膜热分解后实际残留物质量;MAgNO3,MAg,MPLA分别为硝酸银质量、纳米银质量、PLA质量。
由式(1)计算出薄膜2,薄膜3,薄膜4中的WAg分别为3.023%,5.883%,8.282%。由图4及TG分析数据可知:薄膜2,薄膜3,薄膜4热分解后的W残留物分别为5.427%,7.699%,11.013%。由此可知,薄膜经紫外光辐照后,W残留物大于WAg,即PLA没有被完全分解。这说明由于纳米银的存在,PLA较难分解,热稳定性变好,即PLA/纳米银复合薄膜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能[9]。从表2还可看出:熔融温度呈提高的趋势,而热分解温度则呈降低的趋势。在热加工处理过程,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较高,加工温度容易控制,便于热加工处理,但是如果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较低,会导致热加工的温度区间过于狭窄,不利于热加工时的温度控制。与薄膜2和薄膜4相比,薄膜3的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处于中间,既能获得较好的加工温度,又能使热加工时的温度区间加宽。
3 结论
a)用流延法成功制备了PLA/硝酸银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中的硝酸银经紫外光辐照后O—NO2被分解,银离子还原生成纳米银,生成PLA/纳米银复合薄膜。
b)PLA/纳米银复合薄膜中的纳米银较好地分散在PLA基体中,未发生明显的银颗粒聚集,可以显著提高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
c)随着硝酸银含量的增加,PLA/纳米银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提高,PLA/纳米银的熔融峰先变宽后变窄。由于纳米银的异相成核作用,纳米银成为PLA的成核剂,当PLA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0∶10时,紫外光辐照后,纳米银的异相成核能力较强,熔融峰最宽,热稳定性较好,有较好的热加工区间。
[1] 孙小飞,魏长平,李启源,等.Ag/SiO2复合薄膜的紫外光还原制备及其光学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1):1895-1897.
[2] 吴涛,赵西坡,林真,等.完全降解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学报,2013(2):84-88.
[3] 孙友谊.纳米银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子学性质[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4] 张美珍.聚合物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3.
[5] 张华.现代有机波谱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2.
[6] 林天辉, 张赛珠, 陈丽君, 等. 用计算机检索与匹配 X 射线粉末衍射花样[J].物理测试,1983(5): 6-8.
[7] 夏学莲,刘文涛,朱诚身,等.PET/PLA 共混物相容性和结晶性能的研究[J].中国塑料,2012,26(4): 35-39.
[8] Ayano E,Karaki M,Ishihara T, et al.Poly(N-isopropylacrylamide)-PLA and PLA blend nanoparticles for temperaturecontrollable drug release and intracellular uptake[J].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2012, 99: 67-73.
[9] 吴景梅,邰燕芳,王传虎.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2,40(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