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HIV职业暴露问题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与职业防护

2014-03-26张俊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病患艾滋病医护人员

张俊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关于HIV职业暴露问题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与职业防护

张俊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与艾滋病人的接触增加。职业暴露危险性日益增加。因此,根据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经验和所学医学知识,浅谈基层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些许防范措施。

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艾滋病的概念,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感染后导致免疫缺陷综合症,即并发一系列免疫缺陷症状,感染初期随着CD4T淋巴细胞减少和免疫力下降,2~4周后出现低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临床表现,数周后会好转,随时间推移,感染者免疫力继续下降,病情会继续快速加重临床出现如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据2003年,卫生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例。我国HIV感染者已从高危人群扩展到社会各阶层,感染最多的依次是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大多数HIV携带者不知道他们已经感染了HIV,很少有艾滋病急性感染者被发现[1]。

艾滋病的传染源和三个传播途径,传染源是HIV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①性接触传播,包括性生活混乱、肛交、同性恋和性工作者为高发人群。②血液传播,如输入被HIV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被污染手术器械等、常接受输血和用血液制品者为高发人群。③母婴传播,即垂直传播途径,有HIV病毒感染的母体经胎盘、产道、或母乳的等方式传播给新生儿。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经有57人因职业暴露被确诊为感染了HIV[2]。在中国,虽然目前尚无针刺造成HIV感染的官方报道,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医护人员具备感染的危险性在日益增加,这点特别值得注意!

医疗单位中的一些重点科室,如检验科,急诊手术室,皮肤科,性病门诊等,以及各个临床科室扎针护士等,这些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患及病患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工作人员。

医护人员感染原因: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交叉感染防护意识不足,具体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不够规范等。而其中主要以医护过程中针刺和检验过程中针刺以及医疗废弃物污染为重中之重。据美国CDC跟踪调查1201例医护人员发现,HIV职业暴露过程中8%为利器割伤,7%为开放性伤口感染[3]。因此,上述一些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是HIV职业暴露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这些重点容易感染科室的相关知识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自我安全和职业暴露防护意识。熟练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以及感染后的心理辅导与解压。

安全防护措施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法。①在临床对病人的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对AIDS的病患操作过程中,一定记得带一次性橡胶手套,当操作人员皮肤黏膜有些许损伤后,更是要加带一层橡胶手套。尤其是接触病患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刀口等。②带口罩和护目镜,尤其是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容易飞溅的物品时。③护理人员在给病患扎拔输液针头时,等一系列侵袭性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防止被针头和手术刀片等锐利物品刺伤或割伤。④产科医护人员,在病人住院初期,就要提前做到问诊明确和快速的实验室检测,当要处理胎盘、羊水等和新生儿时,产科医护人员,首先接生者要有一个完整的自我保护措施,按正确的操作规程处理病患及医疗废弃物,如病患血液、分泌物,一次性医疗器械统一消毒、焚烧处理。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检验一线工作人员,这些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患血液、体液、分泌物的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要做到一人一针一巾纸,特别是这些污染物品的飞溅和针刺伤。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在一项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中至少要把25%努力放在医院感染检测上[4-5]。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职业暴露后的原则包括第一时间紧急救治、向上级和医院感控部门及时准确的报告、为感染者保密、后期的定期复检和做好职业暴露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①当皮肤损伤后,要第一时间用大量清水或消毒剂如75%乙醇、0.2%的过氧乙酸等冲洗伤口,并适当用力挤压伤口(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最后包扎伤口。②眼睛等皮肤黏膜贱入,要用大量清水冲洗,避免手揉擦眼睛,连续数分钟冲洗。③医用防护手套及衣物污染,要及时退去被污染的手套以及被污染的衣物,让受污染面向内包裹及时处理按医疗垃圾处理办法,集中处理。如果,被针刺伤后HIV感染的概率为0.33%,仅粘膜或皮肤暴露于感染的血液而无局部损伤的情况下,感染危险性大约为1/1000或更低[6]。

面对当前我国特殊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压力大等特点,望各级领导和人员,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及时充分休息,做好心理疏导,及增加工作人员配置,和定期的各种职业暴露培训及演练,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医院,要定期考核和培训职业暴露后处理技能。职业暴露后,被暴露人员会心理非常紧张,心理压力陡然加大,除了及时有效的科学严格程序处理事故,更建议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和机构,对被暴露医护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辅导工作。以减轻暴露人员和其身边工作生活人员的心理压力。

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在医疗人员职业防护指导原则中,给与医疗机构规范合理的指导性用药,以用来应对职业暴露后各级医疗机构的及时合理预防性用药,以达到降低感染概率。

[1]周霖.爱滋病与药物治疗[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3(2):88-92.

[2]计国平,何玲秀,刘永生,等.基层妇产科工作人员实施普遍性预防原则和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质,2003,9(4):235-238.

[3]Krasinski K,Borkowsky W,Holzman Rs.Progmosis of human immunodef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Infect Dis,1989,(8):216-220.

[4]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5]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管理[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6]管理在线[N].医师报,2007.

R183.7

B

1009-6019(2014)08-0300-01

猜你喜欢

病患艾滋病医护人员
《 世界艾滋病日》
高血压脑出血CT 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