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高、低频探头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

2014-03-26王明阁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液性暗区扫查

王明阁

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煤电公司中心医院功能检查科 江苏 徐州 221611

超声高、低频探头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

王明阁

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煤电公司中心医院功能检查科 江苏 徐州 221611

目的:探讨超声高、低频超声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我科运用高、低频超声对比扫查的110例术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频超声诊出阑尾炎75例.符合率68.1%。低频超声结合高频超声诊出阑尾炎98例,符合率89%。结论高、低频超声互相结合运用,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低频超声;综合应用;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以往大多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随着高频探头应用,超声探查阑尾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旨在探讨超声高、低频探头结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病例为我院2009年~20l2年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年龄7~67岁,平均31.5岁。发病时间lh~5天,麦氏点均有程度不同的固定压痛。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

1.2 方法

使用TOSHIBASSA--770A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低频探头3.5 MHz,高频探头7.5 MHz。患者取仰卧位,腹肌放松。先用低频探头于扫查,排除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然后在右下腹压痛最明显处作多个切面扫查,当发现阑尾病变回声后,观察肿大阑尾长度、边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然后使用高频探头,观察肿大阑尾一端是否与盲肠相连,另一端是否为盲端,内部是否有肠内容物蠕动,依此可与正常肠管鉴别,确定为肿大阑尾后观察其形态、结构,测量其长度、内径、阑尾壁的厚度,内部回声,观察阑尾腔内是否有积液、粪石等,阑尾周边是否有液性暗区及肿大的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周边及其内彩色血流信号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占23.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占40.9%,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9例,占26.4%。阑尾周围脓肿10例,占 9.1%,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

2.2 急性阑尾炎各型超声图像特点[1-2]: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低频探查见肿大的阑尾呈低回声的管状结构,外形尚正常,管壁增厚,加压形态不改变,没有肠管样蠕动。横切面呈“同心圆”征。高频探查清晰显示肠壁3层结构.内层黏膜面与外层浆膜层为高回声,中间肌层为低回声,阑尾腔内气体消失,内为低回声,内有积液时显示无回声。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低频探查纵切阑尾明显肿大、增粗,呈腊肠样盲管结构,以末端膨大为主,直径9-14mm。横切呈“同心圆征”,探头加压后不变形,肠间隙及盆腔常见少量积液。高频探查见阑尾明显增粗,管壁各层不均匀增厚,腔内透声差,见粗大点状、斑状回声。阑尾周围、肠间隙见液性暗区。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低频探查阑尾异常增粗,饱满,似腊肠样,腔内透声差,呈不均质低回声。高频横切阑尾壁明显不均匀增厚,层次不清,失去正常结构,可见到密集点状回声,周围可见局限性积液及气体强回声反射。阑尾周围及肠间隙见到少量液性暗区。④阑尾周围脓肿 低频和高频超声均见阑尾区形态不规则低回声或透声差液性暗区,当形成周围炎性包块时右下腹可见一较固定的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杂乱混合性低回声包块。伴粪石时各型腔内均显示强回声光团伴声影。CDFI均显示阑尾壁及周围丰富彩色血流信号。

3 讨论

3.1 阑尾生理病理特点[3]阑尾长约50~70mm,直径5-7mm,起自盲肠后内侧壁,远端呈游离状盲端,位置较深且不恒定,与周围组织回声接近,同时受肠腔气体干扰,所以正常阑尾图像不易显示。但当发生急性阑尾炎时,管壁各层结构均有水肿,炎细胞浸润,以黏膜和黏膜下层为著,腔内少许渗液。化脓后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被纤维蛋白与脓性渗出物覆盖,或大网膜包裹;腔壁小脓肿形成,腔内积脓。腹腔有混浊的渗出液或脓液,此时阑尾明显肿大,高低频超声探查可显示低回声肿大阑尾声像图[4]。

3.2 两者结合运用提高了超声诊断率 高频探头频率高,近场分辨率高,能分辨出增粗的阑尾与周围肠管,可清楚显示出阑尾外形、管壁各层结构、阑尾壁的厚度、管径的宽度和阑尾腔内透声情况及阑尾与周围脏器的关系[5];显示出腔内粪石与坏死脱落组织及病变阑尾周围渗出积液形成的低回声暗带[6],并可对阑尾炎进行分型;血流显像比较敏感,阑尾壁的高血供有助于阑尾炎的诊断,但穿透力低,远场声像图不如低频探头清晰,在检查腹壁脂肪层较厚患者、肠道气体干扰较多者、异位阑尾者等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能显示阑尾的全长。低频探头能较大范围内显示病变,能准确的测量出病变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可显示阑尾全长,尤其对腹壁脂肪层较厚患者、肠道气体干扰较多者、异位阑尾者进行检查时,可探查较深的肿大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另外低频超声检查可对消化、泌尿及女性生殖系统急腹症作出鉴别诊断,但低频探头分辨率低,对阑尾壁层回声的结构变化则显示不清,且对一些阑尾位置表浅或发病时间短、炎症较轻的病例,因而可能造成漏诊。所以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紧密结合高低频探头进行多切面扫查,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明确的诊断,将急性阑尾炎各病程较好地区分出来,提高了阑尾炎的超声正确诊断率。

综上所述,高低频超声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综合发挥两者所长,根据其超声图像特征,对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分型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08-410.

[2]范振强,黄绮亭,王丽霞.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208-210.

[3]吴在德.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1-494.

[4]蒋云山,彭丽芳,李立志.高、低频彩超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1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72-73.

[5]杨冰芬,谭红,康鹏.高低频超声结合诊断急性阑尾炎102例[J].中国医学杂志.2007,5:46-47.

[6]蔡碧琼.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7-128.

R445.1

B

1009-6019(2014)08-0234-01

猜你喜欢

液性暗区扫查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崇明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线性分析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常州地区粘性土液性指数与压缩系数相关性分析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光束分析仪测量高阶拉盖尔高斯光束暗区半径研究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
心脏术后康复延迟患者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临床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