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现状及学术影响力分析

2014-03-26衣凤芸盛慧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寄生虫平均值

■衣凤芸 杨 频 盛慧锋*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上海市瑞金二路 207 号 200025,E-mail:yifengyun80@126.com

2)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上海 200025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和载体,了解同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于科学地定位期刊,把握办刊方向,提高办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20年代起,情报工作者已经开始了对期刊的评价工作,最初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主要通过计算参考文献的方式进行[1]。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和方法建立了不同的期刊评价体系[2-5],在经典的评价体系中,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已逐步被人们所熟悉,如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和他引率等指标。h指数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指标,也被用于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等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相比,h指数更能反映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学术影响力[6]。h指数充分考虑了论文影响力和产出量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其用于期刊评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自从1907年世界上第一种寄生虫学期刊Annals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arasitology创刊以来,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相继创刊,目前我国以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期刊有9种,这9种寄生虫学期刊所刊发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我国寄生虫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方向(因部分优秀的研究论文投往国外的SCI源期刊)。为加强寄生虫学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提高我国寄生虫学期刊的办刊水平,通过对期刊主要引证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相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情况,进而对其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为出版单位、读者以及作者提供借鉴和启迪作用;同时期刊出版单位也可以认识自身的不足,探索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途径,近年来已有较多文献应用这些引证指标对不同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7-11]。但尚无关于寄生虫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报道。考虑到在学术影响力评估时,多指标的综合运用远比使用单一定量指标更为客观。因此,本研究将h指数和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相结合,从不同视角对寄生虫学期刊现状和学术影响力作出综合评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以2008-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12-16]中收录的9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为研究对象(表1),统计各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扩散因子、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

利用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将被引文献按照引用年及期刊名称进行组配检索,将检索结果标注文献序号后进行顺序排列,按照被引频次将这些文献进行由高到低的降序排列,当文献序列号与被引频次相等或接近时,这个数字就是当年本期刊的h指数,需要注意的是:文献序列号要小于或等于被引频次。检索截止时间为2013年9月1日。

1.2 统计方法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单独发送到各个专家手中,征询意见,然后回收汇总全部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出综合意见。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多次反复,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刘明寿[17]采用德尔菲法分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确定8项指标的权重依次为总被引频次(0.20)、影响因子(0.20)、即年指标(0.20)、他引率(0.05)、平均引文数(0.20)、地区分布数(0.05)、机构分布数(0.05)、基金论文比(0.05),根据该权重计算各寄生虫学期刊的综合指标加权值,判断各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其变化趋势。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并进行简单计算,用SAS9.2统计软件对各期刊综合指标加权值和h指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现状

纵观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防治的发展历史,可以认为我们已经拥有一支能够胜任控制寄生虫病蔓延、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队伍,也拥有一支能够追踪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队伍;然而,除1958-1959年的《中华寄生虫病传染病杂志》和1964-1966年的《寄生虫学报》外,尚无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期刊。直至1972年,寄生虫学专业杂志和以寄生虫病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刊物才相继创刊。目前,我国寄生虫学相关期刊共有9种,即《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热带病与寄生虫学》、《热带医学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热带医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表1)。

表1 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基本情况

9种寄生虫学相关期刊中,被Medline收录的有4种,即《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热带医学》、《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2 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年文献计量学指标平均值

因2008年和2009年版CJCR未收录《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故本次统计不包括该期刊。对其他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年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总被引频次:8种期刊5年平均的总被引频次在152.2-1266.6之间,平均值为813.4,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5种,被引频次最高的是《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为1266.6。《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和《中国热带医学》紧随其后,为1201.2和1190.8,这3种期刊的被引频次均高于平均值1.56、1.48和1.46倍。说明这3种期刊被科研工作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较高,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突出。8种期刊被引频次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悬殊,最高值是最低值的8.32倍,说明寄生虫学期刊发展不均衡,学术地位差异显著。

影响因子:8种期刊5年平均影响因子在0.21-1.03之间,平均值为0.47,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3种,分别为《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0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0.65)和《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0.49),但只有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1,最高值为最低值的5.00倍。可见,我国寄生虫学整体影响因子均不太高,说明寄生虫学相关期刊目前的学术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表2 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年文献计量学指标平均值

即年指标:8种寄生虫学期刊5年平均即年指标在0.01-0.32之间,平均值为0.09,超过平均值的只有2种期刊,分别为《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32)和《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0.11)。即年指标最高的为《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0.32),最低的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0.01)。 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悬殊,说明寄生虫学期刊即时反应速率差异较大。

他引率:8种期刊5年平均他引率在0.50-0.90之间,平均值为0.76,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4种,最高的为《中国热带医学》(0.90),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8倍。他引率是指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由此可见,寄生虫学相关期刊的他引率差异不是很显著,可能与寄生虫学期刊数量较少,作者可引用的期刊范围有限有关。

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地区分布数为16.8-29.0,平均为23.5,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5种,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7倍;机构分布数为34.2-448.8,平均为159.6,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4种,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3.1倍。

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为0-0.036,平均为0.009,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3种。总体说来,寄生虫学相关期刊刊登海外论文比较少,甚至有的期刊5年没有刊登一篇海外论文,这表明我国寄生虫学相关期刊稿源的国际化程度较低。提高国际影响力,吸纳国外稿源,提升自身品牌是目前我国寄生虫学期刊的当务之急。基金论文比为0.218-0.670,平均为0.450,超过平均值的期刊有5种,最高值为最低值的3.1倍。基金论文比远高于其他类期刊,如出版类期刊[9]、眼科学期刊[11]。

2.3 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各年度文献计量学指标平均值

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总被引频次和被引半衰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因子除2011年稍有下降外,其他4年均保持着平缓上升的态势,说明我国寄生虫学期刊发展良好;基金论文比除2008年略有波动外,总的来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年来重视寄生虫病的科研防治,政府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项目申请数量也不断增加,连年创新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寄生虫项目从1998年的2项开始逐年增加,至2011年增至62项。资助经费总额度从1998年的24万元逐年增至2011年的2 649万元[18]。即年指标、扩散因子、来源文献量、海外论文比、他引率、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等指标5年来整体差异不大,变化不是很明显,说明寄生虫学期刊作者群。读者群较为固定。

表3 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各年度文献计量学指标平均值

2.4 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各年度综合指标加权值和h指数

2.4.1 综合指标加权值

由表4可见,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2007-2011年综合指标加权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19.6、137.9、194.1、209.9 和210.8,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可见我国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8种期刊的5年综合指标加权值的平均值为36.4-266.1,平均为174.4。高于平均值的杂志有5种。其中最高的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66.1),其次为《中国热带医学》(263.6)。 《热带医学杂志》(171)虽然低于平均值,但与平均值差距不大,《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和《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则与平均值差距较远。可见,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某一年度某一期刊的综合指标加权值的相对值,是指该年度该期刊的综合指标加权值除以所有期刊综合指标加权值的平均值,相对值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相对值最高,为1.53;《中国热带医学》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分别为1.51和1.42。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热带医学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国热带医学》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2011年的综合指标加权值处于明显的增长态势,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加,5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 84.5%、61.6%、109.0%、153.8%和110.2%,其中有3种杂志的增长幅度超过了100%,说明这3种杂志的学术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学术地位正在大踏步的前进。而《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和《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除2011年有所下降,2007-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这8种杂志中,综合指标加权值变化比较特殊的是《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呈现抛物线形,2009年达到最高点后,2010和2011年均有所下降,但该刊在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中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仍处于较高水平,得到寄生虫学领域的读者和作者的广泛认可。

2.4.2 h指数

8种寄生虫学期刊5年的h指数均不高,均小于10。一方面说明这些期刊的高频被引论文不多;另一方面也与寄生虫学科研防治队伍整体较小,人员较少有关。各期刊历年h指数呈现波动变化,但变化较为均匀。8种期刊2011年的h指数普遍低于其他年份,与论文较新,发表时间短,被引频次还不高有关。h指数5年平均值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最高,为6;最低的为《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和《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均为1。可见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h指数的差异较大,体现了读者和作者对同类期刊的重视程度不同。

2.4.3 综合指标加权值与h指数相关性分析

将8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德尔菲法综合指标加权值和h指数5年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91,P<0.05)。

表4 h指数和德尔菲法值

3 讨论与结论

3.1 寄生虫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现状

我国寄生虫学研究约始于1870年,寄生虫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寄生虫学专业刊物,当时的研究成果和调查报告刊登在其他各类期刊上。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随着中国教育科技的发展,寄生虫学获得了迅速发展与提高。目前,9种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分属于3个学科分类,即基础医学类(4种)、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4种)和临床医学类(1种)。9种期刊2007年和2008年的影响因子平均值分别为0.36和0.38,均低于当年度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和临床医学类的影响因子平均值[12-16],但2009-2011年影响因子平均值均高于当年度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和临床医学类的影响因子平均值[12-16]。说明我国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正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学术影响力呈上升的趋势。

Hrisch提出的h指数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科学评价指标,在期刊评价方面,任何一个计量指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解决所有问题。h指数与影响因子有很好的互补性,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h指数两种方法来综合评价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具有相关性,评价结果是一致的。可见,在学术影响力评价中,h指数是一个很有用的辅助指标,而且h指数较易获得,丰富了文献计量学工具,是评价期刊论文量与质的创新实践。

3.2 提升我国寄生虫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要提高寄生虫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需要提高所刊载论文的质量,而高水平的论文需要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只有在科学研究数量足够大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寄生虫学科研的投入,支撑研究者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同时,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也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编校质量,提高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为寄生虫学科研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尚无一本英文版的寄生虫学专业期刊,严重影响了对外学术交流,在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很难看到我国的寄生虫学专业期刊。在SCI统计源期刊中,寄生虫学专业期刊有21种(均为英文版),热带医学专业期刊有9种(均为英文版),而我国的寄生虫学和热带医学专业期刊尚无一种被其收录,这与我国目前的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水平极不相称。目前我国寄生虫学研究者被SCI收录的论文多数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达到80%以上。按被SCI收录的论文的语种分析,英文是我国寄生虫学研究者使用的主要对外交流语言[19]。因此我国急需创办寄生虫学专业的英文期刊,以加快国际化步伐,吸引高水平的论文,提升我国寄生虫学的学术影响力。

综上所述,我国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影响力仍非常有限。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科研成果的进步,因此,应不断深化科研,鼓励创新,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同时,寄生虫学相关专业期刊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的学术水平,缩短发表周期,促进期刊的国际化。

1 马永军,倪向阳.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编辑学报,2003,15(1):21-22

2 孟连生.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期刊评价工作中的应用.编辑学报,1999,11(4): 203-206

3 季平,季山,李向东.中国水利科技期刊综合评价初探.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1): 32-35

4 赵惠祥,曲俊延,张全福.论我国科技期刊评估的现状与发展.编辑学报,2000,12(2): 90-93

5 黄河胜.学术期刊分级评定的指标体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 219-222

6 王梅英,刘雪立,王璞.h-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 23(3):387-390

7 黄翠芳.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量为分析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 999-1004

8 史书侠,杨华.2005-201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影响力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23(6):1005-1108

9 米瑞.2005-2010年我国出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变化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23(4):568-571

10 徐国红.2006-2010年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24(3):482-486

11 方红玲.2006-2010年我国眼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24(3):498-502

1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1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1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17 刘明寿.采用德尔菲法评价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437-440

18 周晓俊,官亚宜,熊彦红等.1998年以来人体寄生虫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浅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7):531-533

19 王中全,崔晶,孙德建等.寄生虫学专业期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2):65-68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寄生虫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白话寄生虫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趣闻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